五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3:31

五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思考: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课后题解:P118

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练习:

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总结。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拓展阅读

1、上册第三单元的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 同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训的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 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 今天我们继续习伊索的寓言,课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生齐读课题。

2、 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 汇报初读情况。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领会寓意。

1、 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 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 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 “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 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 同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酸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 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们讲一讲。

2、 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 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 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生抓住重点词,进一步读懂课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2、上《园地

交际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生自读这段字,谈一谈读了这段字后的感受。

2.师出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进一步激发生要保护长城的爱心。

3.得出课题:不仅要保护长城,而且要保护其他的物。

二、具体谈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习作

写导游词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将景点风光也可以将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1.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化。

2.习写导游词。

审题

本次习作是引导生把课中的言和资料中的言,转化为生自己的实用的言。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交际讨论的成果,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明游客”的机会。怎样写导游词呢?

1.首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2.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

3.写的过程中不要走别人的老路,争取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3、四《满的灯笼火把》

1、指导生抓住课重点部分,理解课内容,从作者童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2、有感情朗读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会本课生字新词。要求认识的.生字有:婆、骤、坠、亏、瘦、恰、盲、援;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婆、杂、幕、溜、亏、瘦、恰、卡、盲、肢;要求掌握的词有:外婆、杂活、雨幕、滑溜溜、幸亏、瘦弱、恰恰、卡住、杂草、盲目、四肢。

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作者童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小黑板、挂图、课朗读录音或者课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大致了解课内容。

2、会生字新词。

3、习第一自然段。

一、引,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灯笼吗?为什么会有满的灯笼火把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检查生字自情况。

三、再读课,给课分段。

1、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讲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

第二段(2—5):讲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会来救援。

第三段(6—8):讲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助了我。

2、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

第二课时

1、理解内容,得到成长的启示。

2、有感情朗读课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生自师辅导

1、出示自提纲

(1)我回家时的天气怎么样?

(2)我坠入土井里,先是怎样的表现?后来又是怎样的表现?用“——”划出我内心活动的句子并体会。

(3)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亲人们援救我的急切心情?

(4)课中哪些情景使你感动?

2、师巡回辅导。

三、生舆论,互解疑难。

四、生汇报,师点拨。

1、完成提纲(1)。

2、完成提纲(2)。

(成长的启示:一是在危难之中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做到遇事冷静,会动脑筋想办法,能自我保护;二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

3、完成提纲(3)。

、品词品句,质疑问难。

1、完成提纲(4)。

2、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

2、有感情朗读课

点击查看更多五年级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19319.html

热门阅读

  1. 最新腊八节贺卡祝福语精选
  2. 愿大地遍植绿色――万松浦自然之思美文
  3. 游梅雨潭日记
  4.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爱在牙齿间感人故事
  5. 向如诗的岁月告白也告别生活随笔
  6. 201父亲节给爸爸的祝福语
  7. 201年鸡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祝福语
  8. 弟子规学习心得范文
  9. 201年情人节祝福语送老公
  10. 社会实践报告的评语
  11.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月活动总结
  12. 2019年春节贺词
  13. 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学反思范文
  14. 2016年经典的开学日祝福语短信
  15. 表白语录精选80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