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四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2:09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四优秀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七课《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二、教材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三、学情简析:

随着市小语会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株洲市的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是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更是知之甚少。

1、反复吟读,是本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在本课设计时,吟读古诗是贯穿全课的主线。首先引导学生多次试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达到初步感知诗意的目的;接着让学生根据诗句想画面,因势利导学生逐句品读古诗,准确把握诗意;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再次深情吟诵。当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较深刻的感悟,再引导学生向传统的吟诵形式挑战创编其他新颖的古诗朗读形式,既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又在潜移默化一种背诵古诗的方法,同时学生再次愉快地与古诗握手,又一次细细地品味诗中的古韵。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首先教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了风景优美的瀑布所在地庐山。生动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讲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紧接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浮想联翩,心驰神往。他们对于古诗中的画面都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说出一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想画面边理解诗意,过渡无痕,如行云流水,学生对诗意的探究却是水到渠成。当孩子们对瀑布充满期待时,再展示声色并举的瀑布图片,学生的情感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此时学生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站在瀑布前的吟诵如痴如醉。全*恰当的语速,优美的态势,动人的音乐也让课堂古味盎然。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完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学生已经喜欢上大自然这道壮丽的风景了。教师趁热打铁推荐并绘声绘色地范读现代作家叶圣陶写的《瀑布》,激发学生搜集、背诵其他关于描写瀑布的诗文兴趣。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积累语文素材。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六、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七、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八、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李白的资料,积累李白的诗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个。《瀑布》资料每生一份。

九、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

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

2、师述: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录相)

3、提问:庐山的风景让我们如痴如醉,刚才的画面中给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4、师述: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

1、齐读诗题,书空瀑字,理解望字。

2、交流资料,了解李白。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师述: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2、学生多次试读。(请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师述: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诗意所联想到的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随机板主题图。)

3、学生多次朗读,不断增加脑海中的画面。

4、师生齐诵,再现诗中的壮观景象。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展示瀑布的景观,学生即兴描述瀑布的形状,激发学生热爱赞美之情。

2、体会诗人情感。

提问: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

3、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请学生带动作表情读古诗,读出诗人的情感。

(六)唱读古诗,细品诗韵。

1、师述:瀑布雄奇、壮丽,李白的诗同样气势磅礴,耐人寻味。一首好诗不仅可以反复吟诵,还可以谱曲歌唱,变着花样诵读。

2、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新颖的古诗读法。

3、学生展示个性化读法,欣赏《望庐山瀑布》的歌曲。

(七)延读《瀑布》,引导积累。

1、点拨古诗的重要学法:反复吟读。

2、拓展延读《瀑布》。

(1)师述:瀑布是大自然中壮丽的景观,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叶圣陶老爷爷的新体诗。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之诗中画面。

(3)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喜欢的句子反复朗读、背诵。

3、布置课后作业:找找关于描写瀑布的其他诗和文读一读,背一背。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之四,荷花,希望对你有帮助!

拓展阅读

1、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着想的高贵品质,生命的珍贵与爱心的无价,感受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重、难点:
引导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准备:

1、 师生搜集有关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作好准备。

2、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爱,是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间充满了温暖,这节棵我们继续习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们随着课文的习再一次去感受间最纯真的感情。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

三、品读感悟

1、让我们用心去读课文,画出使你感到心酸难过或感动的语句。

2、习课文第二段

你读了哪些语句,让你感到辛酸难过

(1)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A、请你谈谈你的感受。让生抓住“静静地、苍白、红润、凋零、绽放、唯有”词语和比喻句理解

B、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样?

C、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段话。

然而天无绝之路,在小钱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命运出现了一丝曙光,谁来读读看到希的句子。

(2)出示“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

A、指读这段话,谈谈你的感受。引导生抓住“谈何容易、十万、辗转”来理解。

B、他的亲和医务员可能找过哪些地方?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C、小钱的家和医务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台湾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小钱的生命出现了转机。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3、习3----6自然段

小钱既是不幸的,病魔纠缠着他,折磨着他;小钱又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了有合适骨髓的,意想不到的是,捐骨髓手术的日子翩然而至,台湾却发生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播放地震录象)

(1)看完录象,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9、*地震多么令心惊胆寒呀!它不但给台湾带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夺去了两千的宝贵生命,过后仍不断有强烈的余震发生,千百万台湾民众处在大地震的恐慌之中,正在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着骨髓移植的时候,台湾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想象一下们会在余震中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2、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

1.习课文,了解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2.理解关键词语“上前”、“后退”、“叽里咕噜”“像喝醉了酒”??,体会物工作时的全神贯注、如痴如醉。 3.尝试复述重点段落。

4.感受并习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好品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习三、、五小节,继续体会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 2、 感受并习罗丹工作全神贯注的好品质。 一、直奔主题,营造阅读期待 1、读课题《全神贯注》

理解字意 全神 贯注 理解词义

在什么状态下,会全神贯注呢? 都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是谁全神贯注? 2、引出罗丹

师介绍:罗丹——法国大雕塑家。168年前,也就是1840年,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14岁起画,后雕塑。瞧,这一尊尊充满生命力的雕塑。每尊雕塑似乎都有思想,有灵魂。它们,都是罗丹的杰作。罗丹,他塑造出了无数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听了老师的介绍,看到了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你想对罗丹说什么吗?

罗丹啊,你——————。

3、怪不得,有会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心目中的罗丹 他,一个在艺术激浪中的漂流者, 他,会用很长的时间去凝视一块石头。 哦,不!

他不只是艺术家。

他,是一个赋予石头灵魂的。 他。正是——罗丹!

4、今天要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罗丹身上的一则故事——再读课题:《全神贯注》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基点 1、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

一天,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他的挚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里做客。 指名读。

句子中用一个词语介绍了茨威格,他是罗丹的挚友。 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挚友。 齐读句子。

就是这样一次看似普通的做客,却引起了茨威格太多的思考。 2、自读课文,想想:茨威格看到了什么?

(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雕塑)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意味 (一)第一节

1 原来是罗丹在修改一座雕塑。 2快速读第一节,这是一座怎样的塑像?

3交流: 刚刚完成 仪态端庄的 一件杰作 4但是罗丹满意了吗?

出示句子“罗丹自己端详一阵??请等一等” 他立刻?? 关键词:端详、 皱着眉头、 立刻

5、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别认为是杰作,而罗丹说有毛病?)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罗丹? (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好一个追求完美的罗丹,因为他觉得这项工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

(二) 重点习第二节

1、引读,用直线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一刻钟过去了 半小时过去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 时间在滴答滴答地流逝,似乎很慢,又似乎很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些词语

3 作者正是按照时间顺序记下了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时的一幕幕 l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手不停地挥动??

3、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习作6

实验小 赵老师 一、引言导趣,激*感

孩子们,第六单元的那一个个充满间真情和爱意的故事拨动了我们爱的心弦,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感的画面。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指导看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理解题目

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就是不是亲,却比亲还亲。 3、理解图意

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

好想一想?

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洗衣过程

4、指名反馈

;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同时,小姑娘洗衣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师:同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作文草稿,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当然,在写之前,请先看看屏幕上的写作要求。

生评,提修改建议,师评。 B、展示另一生作品

师:再来看一看这位同的成果! 生评,师评,共同修改。 7、过渡

师:当小姑娘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将满满一篓衣服被单晾好时,老奶奶回来了,老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一切又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

请你再次看图搂抱情景

8、你能否用上词句宝库里的好词好句,把接下来发生的事说具体呢? 动作描写:

小姑娘:晾 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 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抬起手 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搂在怀里 轻轻地抚摸着 爱抚地拍拍 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小姑娘的白嫩红润的脸蛋。 神态描写: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嘴巴抿着

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 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老奶奶:眼角有些湿润了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语言描写:

小姑娘: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

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老奶奶: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

女儿还亲哪!我该怎么谢你呢?

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 图前想象

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呢?她没有亲照顾吗? 指名反馈。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指名反馈。

师: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胜似亲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板书:背景介绍,平时关系如何? 2、 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 指名反馈。

师: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 板书:结尾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点睛之笔供你选:

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心。 这可真是不是亲胜似亲。 多少令感动的一幕呀! 多么感,多么美好的画面呀! 板书:点明中心。 3、取题

师:这么感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整合结构,开始习作

1、师:现在,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写这个故事的完整结构: 作文提纲:

1、背景介绍,平时关系如何? 2、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洗衣过程 搂抱情景 3、结尾,点明中心。

2、师:根据以上的写作提纲,老师让你们回去把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吗?

点击查看更多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四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1828.html

热门阅读

  1. 沉甸甸的师爱随笔
  2. 《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策划方案范文
  3. 2016万圣节的搞笑祝福语
  4. 2016年简短平安夜圣诞节祝福语
  5. 欢庆元旦手抄报素材
  6. 关于《邓稼先》的优秀教学设计
  7. 形容心情好的优美句子
  8. 《中国家长的误区》优秀读后感
  9. 《生活中的百分数》教学设计范文
  10. 退役士兵培训管理承诺书范文
  11.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12. 幼儿园感恩节台词范本
  13. 童话小星星的故事
  14. 千层底父爱故事
  15. 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征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