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24课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屠曈换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苏醒交换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
拓展阅读
1、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1、情感目标: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让学生懂得音乐的表现力是丰富多采的,音乐可以通过高、低、快、慢、长、短,表达出欢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情绪,还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能力目标: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并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打击乐伴奏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描绘性很强的标题音乐。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店员们在清脆的钟表声钟愉快工作的情景,乐曲运用卡通搬得表现手法来模拟钟表店里的声音,是单三段体曲式。 3重点难点
学生能听出乐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乐情绪,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4教学过程
师:老师要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方方圆圆体育场,三个选手比赛忙。滴答滴答有快慢,最后成绩一个样”,谁来猜猜,它是什么呢?(课件出示谜语) 生:钟。
1、出示课题。
这是一首描绘性很强的标题音乐。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店员们在清脆的钟表声钟愉快工作的情景,乐曲运用卡通搬得表现手法来模拟钟表店里的声音,
2、初听乐曲,说说这首乐曲给了你什么感受?
3、带着问题再听一遍乐曲。 钟表店里有哪些声音呢?
乐曲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能唱出来吗? 出示主题音乐,学生随琴哼唱主题。
4、分段欣赏
第一段:速度:快情绪:轻快活泼 大钟:当—当— 小闹钟:滴答滴答 报时钟:布谷布谷
第二段:速度:慢情绪:优美抒情 第三段:速度:快情绪:轻快活泼
5、完整欣赏全曲
表现音乐(随音乐发挥想象表演)
准备四种打击乐器:双响筒、沙球、三角铁和碰铃,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4【练习】在钟表店里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创作的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们在钟宝宝们的音乐会中愉快工作的情景。小朋友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把钟宝宝的的音乐会和修表工人们的工作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都是些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小朋友们,想象力是无限的,音乐就是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寻找生活中美妙的音乐,去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
2、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1. 学习音乐知识,创编简单表演。
2. 通过朗诵、听赏、演唱、讨论、编创的形式,体会歌曲《种太阳》的音乐、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美好愿望。 2. 感受和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3. 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歌声表达出来。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带补充段落的单乐段歌曲。bB大调。歌曲中主乐段是由四个相关联的乐句构成的。其中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第四乐句又是在第二乐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每一乐句前两小节中的六度跳进表达了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充满幻想的当代少年儿童的形象。而后半句则多用级进的手法,尽显纯朴、抒情的童真情趣。在演唱上可用先跳后连的方法来表现各乐句。紧接着出现的完全重复前奏的乐句是过渡句,在这里起到了如间奏和连奏的作用。附点八分音符的大量运用和全曲最高音的密集出现,将欢快的情绪推向**。歌词反复点题,把孩子们的美好愿望进一步传达与肯定。最后出现的则是补充乐段,抒情的旋律把我们引入那充满遐想的美好天地。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了解太阳吗? 生:简单介绍搜集到的太阳知识。
师:原来大家对它有这么多的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太阳产生了很多的幻想,有关太阳的传说也很多。 1. 艺术作品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关于太阳的艺术作品,出示图片莫奈《日出印象》,感受太阳给你们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太阳是温暖、光明的…… 2. 儿童作品欣赏。
师:感受了大师的作品给同学们的感觉,我们再来看看小朋友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我们边看边来模仿太阳的各种表情。 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学生回答:太阳是温暖、明亮、可爱的…… 3. 艺术歌曲。
师:除了艺术作品之外,还有一些歌曲也是描写太阳的。 (1)欣赏歌曲《我的太阳》,美声演唱,描述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太阳。 (2)师:刚才是外国的歌曲,我们再来听听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歌。太阳金色光芒不但带来了温暖还能给人带来勇气。欣赏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3)师:同学们还会唱哪些跟太阳有关的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七色光》《太阳》《牧童谣》等歌曲。 师: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可爱的太阳,它们是从哪来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
二、欣赏音乐
过渡句:艺术家用线条,诗人用语言文字表现太阳,抒发美好的心愿,接下来我们也用歌曲来表现太阳的光明温暖。 1. 初赏歌曲。
师:欣赏歌曲《种太阳》动画,请同学们边看边听,感受情绪。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观看并回答:欢快、活泼;(速度、力度、音高、音色、节奏、歌唱语气等。) 2. 复赏歌曲。
师:请大家再次欣赏歌曲《种太阳》,你能听出分几个部分吗?根据什么分的?请边听边用动作表现自己分的部分。 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分段。(分两部分) 师:在情绪上两部分的变化?
学生回答:第一部分欢快、活泼;第二部分抒情、柔和…… 3.分段演唱歌曲。(教师出示《种太阳》歌曲谱例) (1)演唱第一部分。(《种太阳》第一部分音频)
师: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你来设计一下用什么样的语气演唱?
师:范唱第一句。 生:初唱第一部分。
师:在完整的第一部分中语气有没有变化?这种不一样的情绪你是怎样听出来的?
生:得意地演唱。在实现愿望过程中,情绪高涨,更加欢快。“啦啦”地方的演唱与前面节奏不一样,是附点节奏。
师:在唱“啦”时有的同学这样唱的,有的那样唱的,你觉得哪样好?(有力度、没力度演唱对比)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带着得意、欢快的情绪演唱第一部分。 生:演唱第一部分。
(2)演唱第二部分。(《种太阳》第二部分音频) 师:听第二部分,内心哼唱一下,情绪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抒情、柔和了…… 师:同学们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演唱情绪上、节奏的变化。 师: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演唱一下。 4. 随歌曲《种太阳》完整进行演唱。 师:歌曲地演唱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独唱、领唱、齐唱、合唱等。 师:我们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独唱……
师:同学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演唱形式演唱吗?还有什么表现形式可以使歌曲更丰富?请大家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
生:分组演唱、表演。(《种太阳》创编表演)
三、表达愿望
师 :今天我们学的歌曲《种太阳》中,小朋友把太阳种了一颗又一颗并送给了很多需要它的地方。她真的送出了许多太阳么?那她把什么比喻成了太阳? 学生回答:爱心……
师:如果你有一颗太阳,你会把它送给谁呢?
师:老师这有一颗太阳树,今天我把树上的太阳都摘下来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用简短的一句话把自己最美好的心愿写在太阳背面,然后把它送给你的同学,或者爸爸、妈妈。
生:听音乐歌曲《种太阳》,写出自己的愿望。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播种了心中最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起努力,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去实现这些理想。
3、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通过欣赏乐曲,发展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音乐的理解力。 教学重、难点 1. 欣赏《星空》。
2.感受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 教材分析
乐曲前奏为弦乐奏出的连续下行音群,好似流星划破长空。钢琴首先在a和声小调奏出了和弦分解式的主旋律,清醇、灵动。在第一主题的末尾,鼓声渐起,将乐曲推入第一次**──第二主题,更把人们的思绪从喧噐、繁闹的地球带到了广袤、无垠的长空。第二主题转至A大调,钢琴奏出了连续的八度和弦,还反复使用同和弦奏出倚音效果以增强力度和震撼力。电声乐队和弦乐的加入,以及人声的拟音模仿更令乐曲充满幻想和无限激情。紧接着第一主题在电声乐队的陪衬下再次出现,仿佛是人们对生命的思索与礼赞。第三主题的出现好似第一主题的补充,更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接着乐曲又分别再现了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最后在第三主题反复演奏中渐渐消失,给人无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一些探索太空的图片。 2. 请学生试着说一说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
二、欣赏
(一)初步感受乐曲情绪。
1. 教师播放乐曲《星空》,学生感受。 2. 请学生试着给乐曲起个名字。 3. 欣赏夜空美景。
太阳的光芒普照着大地,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当太阳慢慢落到了大山的背后,火红的晚霞飘荡在天空中,美丽的小鸟飞回自己的家,大地一片宁静。我们抬起头仰望深蓝色的天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美丽的月亮和满天的繁星,古今中外有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用精妙的文字、绚丽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美丽的星空。
4. 根据学生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用肢体动作自由表现对《星空》这首乐曲的感受和想象。
(二)具体分析、感受乐曲《星空》
1.请学生分段欣赏乐曲的三个主题,用语言简述各自的感受。并自行选择三个不同动作分别代表三个主题。
2.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星空》,并在教师引导下用三种动作分别表示所听到的主题变化。
(三)知识拓展。
1. 师:提到钢琴曲《星空》我们就会想到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得曼,请同学们说说知道哪些关于他的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2. 老师介绍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得曼简介)
(四)对比欣赏。
我们上节课欣赏了描绘太阳的音乐作品,本节课欣赏了描绘星空月夜的音乐作品,请你思考一下这两种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在听觉上有什么区别?请大家课下再把这两首作品进行对比欣赏,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欣赏了描绘星空月夜的音乐作品,请同学们课后多搜集一些有关于星空和太阳的歌曲。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