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故事
引导语:《管道的故事》这本书大家阅读过?管道——就是我们财富的生命线!是富人-穷人=1,1条管道!我们一起来学习管道的故事。
1801年,意大利中部的小山村,有二位名叫柏波罗和布鲁诺的年轻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他们都雄心勃勃,是大梦想者。
他们不停地谈论着,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很勤奋。他们想他们需要的只是机会。一天,机会来了,村长决定雇两个人把附近河里的水运到村广场的水缸里去。这份工作交给了柏波罗和布鲁诺。两个人都抓起两只水桶奔向河边。一天结束后,他们把镇上的水缸都装满了。村长按每桶一分钱的价钱付钱给他们做为报酬。
“我们的梦想实现了!”布鲁诺声的叫着,“我们简直无法相信我们的好福气。”
但柏波罗不是非常确信,他的背又酸又痛,提那重重的大桶的手也起了泡。他害怕明天早上起来又要去工作。他发誓要想出更好的办法,将河里的水运到村子里去。
柏波罗,管道的建造者
“布鲁诺,我有一个计划”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抓起水桶往河边奔时,柏波罗说,“一天才几分钱的报酬,而要这样来回提水,干脆我们修一条管道将水从河里引到村里去吧。”
布鲁诺愣住了。
“一条管道?谁听说过这样的事?”布鲁诺大声嚷嚷着,“柏波罗,我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一百桶水。一分钱一桶,一天就是一元钱!我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一头母牛。六个月后,我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我们一周只需工作五天,每年两周的有薪假期。我们这辈子可以享受生活了!放弃你的管道吧!”
但柏波罗不是容易气馁的人。他耐心的向他最好的朋友解释这个计划。柏波罗将一部份白天的时间用来提桶运水,用另一部份时间以及周未来建造管道。他知道,在岩石般硬的土壤中挖一条管道是多么的艰难。因为他的薪酬是根据运水的桶数来支付的,他知道他的薪酬在开始的时候会降低。而且他亦知道,要等1、2年,他的管道才会产生可观的效益。但柏波罗相信他的梦想终会实现。于是他就去做了。
布鲁诺和其他村民开始嘲笑柏波罗,称他为“管道人柏波罗”。布鲁诺赚到比柏波罗多一倍的钱,炫耀他新买的东西。他买了一头驴,配上全新的皮鞍,拴在他新盖的二层楼旁。
他买了亮闪闪的新衣服,在乡村饭店里吃可口的食物。村民们称他为布罗诺先生。当他坐在洒吧里,为人们买上几杯,而人们为他所讲的笑话开怀大笑。
小小的行为等于巨大的结果
当布鲁诺晚间和周未睡在吊床上悠然自得时,柏波罗还在继续挖他的管道。头几个月,柏波罗的努力并没有多大进展。他工作很辛苦--比布鲁诺的工作更辛苦,因为柏波罗晚上和周未都在工作。
但柏波罗不断地提醒自己,明天梦想的实现是建造在今天的牺牲上面的。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继续挖,每次只是一英寸。
“一英寸、又一英寸成为一英尺。”他一边挥动釜子,打进岩石般硬的土壤中,一边重复着这句话。一英寸变成了一英尺,然后10……20……100尺……
“短期的痛苦等到于长期的回报。”每天完成工作后,筋疲力尽的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他简陋的小屋时,他这样提醒自己。他通过设定和达到每天目标来衡量工作的成效。他知道,终有一天,回报将大大超出付出。
“目光盯在回报上。”每当他慢慢入睡,耳边尽是洒馆是村民的笑声时,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
“目光盯在回报上”时来运转
一天天,一月月过去了。有一天,柏波罗意识到他的管道完成了一半,这意味着他只需提桶走一半路程了!柏波罗把额外的时间用来建造管道。完工的日期终于越来越近了。在他休息的时候,柏波罗看到他的好朋友布鲁诺在费力地运水。布鲁诺比以前更加的驼背。由于长期劳累,步伐也变慢了。布鲁诺很生气,闷闷不乐,为他自己一辈子运水现而愤恨。(思考:你为自己重复单调没有新意没有创新的工作愤恨过吗?)
他开始花较少的时间在吊床上,却花很多的时间在酒吧里。当布鲁诺进来时,酒巴的顾客都窃窃私语:“提桶人布鲁诺来了。”当镇上的醉汉模仿布鲁诺驼背的姿势和拖着脚走路的样子时,他们咯咯大笑。布鲁诺不再买酒给别人喝了,也不再讲笑话了。他宁愿独自坐在漆黑的角落里,被一大堆空瓶所包围。
最后,柏波罗成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管道完工了!村民们簇拥着来看水从管道中流入水槽里!现在村子源源不断地有新鲜水供应了。附近其他村子都搬到这条村来,村子顿时繁荣起来。
管道一完工,柏波罗不用再提水桶了。无论他是否工作,水源源不断的流入。他吃饭时,水在流入;他睡觉时,水在流入;当他周未去玩时,水在流入。流入村子的水越多,流入柏波罗口袋里的钱也越多。
管道人柏波罗的名气大了,人们称他为奇迹创造者。政客们称赞他有远见,恳请他竞选市长。但柏波罗明白他所完成的并不是奇迹,这只是一个很大、很大梦想的第一步。知道吗,柏波罗的计划大大超出越了这个村庄。柏波罗计划在全世界建造管道。
管道迫使布鲁诺失去了工作。看着他的朋友向酒巴老板讨免费的酒喝,柏波罗心里很难受。于是柏波罗安排了一次与布鲁诺的会面。
“布鲁诺,我来这里想请求你的帮助。”
布鲁诺挺起腰,眯着他那无神的眼睛,声音沙哑地说:“别挖苦我了。”
“我不是来向你夸耀的。”柏波罗说:“我是来向你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意机会。建造第一条管道花了我二年的时间。但这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我知道使用什么工具、在哪里挖、如何排管。一路上我都做了笔记。我开发了一个系统,能让我们建造另一条管道,然后另一 条……另一条……”
“我自己一年可以建一条管道。但这并不是利用我的时间的最好方式。我想做的是教你和其他人建造管道……然后你教其他人……然后他们再教其他人……直到管道铺满本地区的每一个村落……最后全世界的每一个村子都有管道。”
“只要想一想”柏波罗继续说,“我们只需从流进这些管道的水中赚取一点很小的比例。越多的水流进管道,就有越多的钱流进我们的口袋。我所建造的管道不是梦想的结束,而只是开始。”
布鲁诺终于明白这幅宏伟的蓝图。他笑了,向他的老朋友伸出了那粗糙的手。他们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像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那样式拥抱。
在提桶世界里的管道梦想
许多年过去了。柏波罗与布鲁诺已退休多年。他们布遍全球的管道生意每年把几百万收入泵进他们的银行帐户。当他们有时到全国各地旅游时,柏波罗和布鲁诺遇到了那些提水桶的年轻人。
这两人一起长大的朋友总是把车停下来,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管道。一些人愿意听,并且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做管道生意。但悲哀的是,大部分提桶者总是不耐烦地拒绝这个建造管道的念头。柏波罗和布鲁诺无数次听到相同的借口。
“我没有时间。”
“我朋友告诉我,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的朋友试图建造管道,但失败了”
“只有那些很早加入的人才可以从管道那里赚到钱。”
“我这辈子一直都提水桶,我只想维持现状。”
“我知道在管道的骗局中亏了钱,我可不会。”
柏波罗和布鲁诺为许多缺乏远见的人而感到悲哀。但他们承认,他们生活在一个提桶的世界里,只有一小部分人敢做管道的梦。
拓展阅读
1、平凡事蕴含大道理的励志小故事 平凡事蕴含大道理的励志小故事
《一》
甲有5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生活;
乙有1套房,上班赚工资;
丙无房,租房子住,菜场卖菜。
忽然有天要收房产税了
丙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
乙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一套”。
甲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丙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
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嗯,就这么干。
乙和甲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于是乎,生活水平就这样下降了,但是房价和租金都涨了,房价涨了交易税费高了,*赚了,CPI就这样升高了!
简单的故事,直观的道理,反而很多人都不懂!
《二》
一个北京人,1984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0万,背井离乡到意大利淘金…风餐雨宿,大雨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30年了,终于攒下100万欧元(人民币768万)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刹那间崩溃了……
或许,人一生多半是瞎忙…有些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三》
一个小伙子用2000元其中的1500元给MM买了部手机,留500元吃饭**,骑着电瓶车去找MM,MM说:你是一个好人,可是我们真的不合适。
改善方案:
一个小伙子用700元租了一辆BMW5,然后去批发市场300元买了99朵玫瑰,告诉MM他喜欢手牵手去那些浪漫的小吃店,最多消费100元。当晚MM就跟他睡了,而且是因为爱情……
在营销领域,资金永远是不足的,懂得如何调动更多的资金为我所用才是王道。
《四》
男:老板,你这儿洗澡多少钱?店老板:男浴池10元,女浴池100元男:你抢钱啊...店老板:你想去男浴池还是女浴池?男:…果断交了100块。进去女浴池一看,全是男的浴池里的兄弟:又来一男的!
营销从来不是靠低价,关键是引导客户需求。
一女同事,瓜子脸,长腿细腰,还算女神吧,昨天,她老公给她送饭,也没说话放下就走了。
一新来的男同事问:刚才那男人是谁啊?她回答说:送外卖的。新来同事又问:怎么沒给钱?她说:不用给,晚上陪他睡一觉就好了。新同事瞬间凌乱地看着她,沉默了。
第二天,这个新男同事给她带了午饭!还是三菜一汤。
启示:商业模式不可简单的模仿,别人的模式一定有其前置的条件和准入标准,模式复制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对称。
一哥们在追一个女朋友,女朋友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没有奥迪A6和两层的别墅,就别来烦我。”
他苦笑。回家和爸妈征求意见。父亲抽了支烟,叹口气说到:“车好办,家里的劳斯莱斯卖掉买几十辆奥迪还没问题,只是这二层别墅,TMD咱总不能把这五层楼扒掉三层吧,太可惜了,你和她还是算了吧,天下姑娘多的是,没必要为了追她,咱家还得拆房子。
启示:在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实力前,千万别轻易报价
一人晚间存款,碰巧ATM机故障,一万元被吞,当即联系银行,被告知要等到天亮。
其绞尽脑汁的想,突然灵机一动,使用公用电话致电客服,称ATM机多吐出3000元,5分钟后维修人员赶到。
启示:别人不帮助你,是因为没触及到他的利益。想办法把你的问题(产品)和他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引起对方重视。
关羽冲进帐来:“被包围了,大哥快走!”
刘备:“云长,帮我断后!”关羽手起刀落把刘禅砍成两截。
刘备:“我说的不是这个!”关羽又砍死刘封。
刘备:“Kao!也不是!”关羽刀光一闪,刘备两腿间一片血红……
启示:没有理解组织的战略,执行力强只是个悲剧!
一个热气球上有三个人,上升时遇到故障,必须舍弃一人才能安全升空,三人中一个是环保学家,一个是核专家,一个是农学家,该舍谁呢?大家讨论半天,也找不到正确答案,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太重要了。这时,一个孩子喊了一句“把最胖的扔下去。
启示:转换思维,简单而直接的答案可能是最合理的,因为你得明白你要干什么。
建国初期,某研究所拆开一台苏产机器,所有工程师都傻眼了。里面近一百根管子,盘根错节,很难分清出口和入口,大家绞尽脑汁不得其解。
这时,一个看门的老人一手拿个烟斗,一手拿根粉笔,随便找根管子吐进烟去,再做上标记,以此类推,很快理清了对应关系。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看门老人依靠经验理出了头绪。
启示:智慧重于知识,经验重于智慧,关健看如何掌握运用。
法国曾经出过一道智力测验题,有奖征答。题说,如果卢浮宫不幸失火,这时你只能从里面抢出一幅名画,你将抢哪幅画?
大部分人都将答案集中在《蒙娜丽莎》上。大奖最后却被法国大作家凡尔纳拿走,他说,我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启示:做事临危不惧,慎思而行,才是大智慧。
一个哲学家,要做一个主题演讲,思考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他很困惑,偏偏儿子在一旁不停的捣乱。
于是,他随手将一本杂志封底的地图撕成碎片,让儿子做拼图,希望以此获得两个小时的安静。结果,不到半小时,孩子就把地图拼成了。他大吃一惊,问其原因,孩子笑嘻嘻地说,我是照图后面那个人的头像拼的,如果这个人像拼好了,图也就拼对了。
哲学家恍然大悟,马上知道了演讲的主题: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也就正确了。
启示:只要有心智,有感悟,启迪和帮助无处不在。
2、时间管理哲理故事
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後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後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後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後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後,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倒完後,於是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称赞完了後,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後,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麽重要的功课?」
班上一阵沈默,然後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後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後,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後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启示:
1、对于工作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要事第一。
2、对于人生旅途中出现的事件也应如此处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处在哪一年龄段要完成哪一年龄段应完成的事,否则,时过境迁,到了下一年龄段就很难有机会补救。
3、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安排得当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并且做得更漂亮。
3、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企业管理哲理故事
一个人投硬币,连续七次相同地投出国徽一面,你相信吗?大部分人不相信会是事实; 少部分人相信投币人有魔力;也有一部分人相信这是在玩魔术。但极少有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事实上,若有一千人每人连续投七次硬币,第一次必然有500人左右投出国徽一面,第二次必然有250人左右连续两次投出国徽一面第七次时还至少有七个人投出国徽一面,若同一个人做一千次这样的实验,也必然有至少七次会出现我们看来不会发生或认为是奇迹的事情。
事实上,企业管理上的奇迹大都是同样产生的;在成功的企业前面,通常有许多企业做了类似的尝试,但都过早地放弃了,只有少数一些企业坚持了下来。在成功之前,一个企业通常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就像我们熟知的发明666药粉的故事一样,如果发明者在第665次时放弃,他还是不会做成。所以坚持或毅力不仅仅是科学家的精神,也同样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通常,我们要求企业家具有一些超人的素质。在德国曾有过一次对最大的600家企业老总的调查,结果显示:洞察力、远见等特征被排在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特征之前列。但问题是若我们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企业家或管理者,通常找不到合适的人;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符合这个标准?即使是一些被公认为有远见的大企业家也不得不承认经常做错误的决策。
我不是说洞察力、远见等特征对做一个企业来说不重要。若一个具有这样的能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幸事。但我们通常处在一个仅仅靠洞察力已不能解决问题的复杂环境。我们必须做各种各样的管理实验,以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管理者,我们都累积了一定的识别人才的能力。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人事经理也不得不借助一些外部特征,如以往的成就来推断一个人在一个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当然都有一些直觉,觉得这个人适合或不适合这样的位置。但若老老实实地想一下,可能我们直觉正确的时候和错误的时候几乎一样多。更实用的管理人才的办法是实验:给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人相应的权利、资源和时间,然后根据其业绩来判断其能力和去留。即使是麦肯锡这样的对人才最为挑剔的管理顾问公司,真正使其成功的原则也是其人才上的实验原则:up or go,即一个人要么上去,要么走人。上去意味着业绩和个人的成长。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在两年的时间里因优秀的业绩而上升一个阶梯,他一定要另寻高就。国内一些企业奉行的末位淘汰机制,也是遵循同样的原则。
GE则是在不同领域企业实验的高手。在我看来,GE真正遵循的企业原则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也是一个实验原则:up or close,即一个业务领域要么在规定的时间里用规定的预算进入世界前三名,要么就把这个领域关掉。用韦尔奇的话来说:总部不会太理会细节--但我们有很好的嗅觉。我们的任务是分配资源――不光是财务意义上的,也包括智力意义上的资本。嗅到、感觉、接触、倾听之后分配资源。把人员和资产赌注在一定的发展可能性上,犯尽错误之后做是否保留的决定。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做企业实际上是在做一系列的实验。高明的实验者会像科学家一样做有控制的实验,就像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的ALDI的做法一样,ALDI在决定是否引人一个新的商品进入其连锁店之前,一定要在几家有代表意义的连锁店中试销一下,根据这个小小的、几乎没有成本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再决定是否推广至全部三千家店铺。而不计成本的实验就变成了赌博,其代价极其高昂。以我的看法,长虹两年前垄断彩管的做法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无去控制的赌博,而不是一个可以从中学习的企业实验。
哲理故事:企业管理由微点阅读网小编整理,希望读完之后你能有所领悟。
4、最新人生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及感悟 人生励志小故事
前几天,一个朋友开着新买的车,带着妻儿去看电影。把车泊在影城门口后,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进了放映厅。
当他们看完电影走出影城门口时。笑容迅速冻结在脸上,爱车四周密密麻麻停满了别人的爱车,根本无法开出。一家三口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无奈地等了一会儿后,孩子困得睡着了,俩人又抱着孩子折回影城售票大厅避风。
漫长的一个多小时之后,才有一个车主从附近的饭店走出来。把车开走。
第二天,朋友打电话告诉我,准备把车卖了。我说再卖就是二手车的价格了,得多亏啊!
他说,不卖才亏,买车本来是想方便出行,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是用来添堵的,不光停车难,在路上走的时间没有堵的时间长,小城本来不大,不如电动车方便,自行车环保。
那一刻。朋友的这个决定,给了我不小的震撼,得与失之间,很多时候,失才是得。
5、励志小故事大道理精选十则
故事一: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小故事大道理】: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故事二:出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 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小故事大道理】: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故事三: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小故事大道理】: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故事四:关住袋鼠
动物园里新来了一只袋鼠,管理员将它关在一片有着一米高的围栏的草地上。第二天一早,管理员发现袋鼠在围栏外的树丛蹦蹦跳跳,立刻将围栏的高度加到两米高,把袋鼠关进去。第三天早上,管理员还是看到袋鼠在栏外,于是又将围栏的高度加到三米,把袋鼠关了进去。隔壁兽栏的长颈鹿问袋鼠:“依你看,这围栏到底要加到多高,才能关得住你?”袋鼠回答道:“这很难说,也许五米高,也许十米,可能加到一百米高–如果那个管理员老是忘了把栏门锁上的话。”
【小故事大道理】没有错误的行为,就不会有失败的结果。如果你不能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于事无补。
故事五:减压,快乐人生
一只小老鼠认为自己很渺小,总是自卑的羡慕别人。它看到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便由衷的赞美太阳的伟大,太阳说:“乌云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一会,乌云出来遮住了太阳。小老鼠又赞美乌云的伟大,乌云说:“风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小老鼠又情不自禁地赞美风的伟大,风却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的赞美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墙说:“你却能站在我的肩头,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
【小故事大道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只要摆脱自卑和抑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就能轻松的面对一切。
故事六:友情与正义
汉顺帝某年,苏章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在审理积案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大贪污*犯清河太守,正是他以前最要好的朋友。
一天晚上,苏章备下酒菜,请来那位老朋友。两人一边喝酒,一边畅叙旧情,十分欢乐。这位清河太守的心里,原来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摸不透苏章对自己犯罪采取什么态度,这下好像石头落了地,他长嘘一口气,得意地说:“人家头上只有一顶青天,独独我头上有两顶青天啊!”
苏章正色说:“今晚我苏孺文请你喝酒,是聊尽私人旧谊;明天冀州刺史开堂审案,却是执行公理王法。”
第二天,苏章正式开堂,对这个清河太守审判正法。
【小故事大道理】在友情与正义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以维持正义为第一原则。
故事七: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故事八: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小故事大道理】: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故事九: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小故事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小故事大道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