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植树百年树人论文
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
没有人把“教育家”的桂冠戴到爱因斯坦头上,爱因斯坦也从不以“教育家”自居,他曾谦虚地称自己为教育领域的“半外行人”,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不承认,爱因斯坦对教育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当西方工业化带来“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很少有人觉察到这种教育制度的缺陷,唯有爱因斯坦慧眼独具,一眼看穿了它存在的种种弊病。爱因斯坦在半个世纪前谈论的许多观点,依然光鲜如昨,值得我们深思。尤其在“教育素质”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共识的今日,我们再来听听这位科学巨匠说过的话,也许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启示。
人类所直接面临的危险,不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是“务实”的思想习惯所造成的人类之间相互体谅的窒息。健全的教育,首先必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人变得高尚起来,如果仅仅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作为学校的要务,而疏忽了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世界*就会陷入不堪想象的困境,他断言:“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
众所周知,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家庭教育的作用被大大削弱,我们传授知识的途径,绝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校。既然学校在现代教育中肩负着无可推卸的重担,那么,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将关系着下一代的精神面貌。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他们以什么样的态度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育,可谓举足轻重。爱因斯坦认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激励,人类合作将成为空谈,同时,这种精神激励也是社会对个人的最大约束力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其本职工作上成为一名颇具匠心的“艺术家”,他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展示知识和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创造性的心理能力,而不是单纯灌输知识,唯其如此,才能发展孩子对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赞许的天真愿望,并把他们引向社会的重要领域。爱因斯坦极力反对以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等恶劣手段来摧残学生,剥夺他们的诚实和自信。因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运用强制手段,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唯唯诺诺的庸碌之辈。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就提出“全人教育”的观点,他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为此,他呼吁通过社会*与教育*来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直到晚年,爱因斯坦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仍念念不忘。再次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还特别提到“人文学科”。他警告说,依据直接用途过早地把知识专门化,将“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爱因斯坦之所以十分推崇“人文学科”,因为他本身就是“人文学科”的受益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人文精神”的滋养,爱因斯坦不仅成为科学巨匠,而且成为文化巨人!
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借教育之名干了多少反教育的事,教育本身并不一定都是推动,有时也许正是一种促退,正如有时爱反而是害一样。
另外,爱因斯坦也谈到“减负”问题。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须营造相对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只能加重青年人的负担,大大危害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肤浅。因此,“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学校应是学生心的家园,爱的乐园,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一定要找出它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我们的教育似乎早就选错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津津乐道于知识的累积,自我陶醉于技能的训练。自我标榜我们是人力资源加工厂,把人当作物化的工具来生产,为社会培养劳动者、建设者,过多的凸显了社会和功用,偏偏忽视了人自身的建设和完善,不可避免跌入以知识、技能为中心,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泥潭,把人本身的培养,人的“好奇”和“兴趣”,人的“自由”和“独立”放在“莫须有”的地位,一个以工业化大生产格局来培养人才的时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才出现了。
要说起对教育的重视,世界上要数犹太人和亚裔最为突出,而以华裔为最,在经济文化最发达的美国,名牌大学中华裔的入学比率最高,父母投资的热情最大,子女文化考试的成绩最好,孩子用于学习的时间也最多。而国内的基础教育更是笼罩在高考、中考的阴影之下战战兢兢,一切唯“考试”马首是瞻。“蝴蝶效应”非常明显,只要高考命题组打个喷囔,全省及至全国的学校、老师、考生都要感冒,每年春季各种考试信息如谣言四起,各位讲学专家似过江之鲫,复习资料狂轰滥炸,交流研讨乐此不疲,不限于教育界内部走火入魔,简直是举国若狂,因之竟带动了所谓“考试行业”、“考试产业”的勃兴。
学校、老师和学生被捆绑得喘不过气来,教材是最深的,试卷是最难的,升学率是最关键的,全国上下弥漫着腐臭的“状元情结”,可是最后连学校、教育者自已都疑惑,这么多年,那么多的状元都在哪里?这么多年,那么多国际竞赛获奖者都在哪里?国家科技发明奖连续几年空缺,难道我们只配起步早而冲线迟?难道我们播种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只能是跳蚤?
新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与时代有着巨大的断裂,教育仍然漠视孩子们的“好奇”和“自由”,甚至专门认扼杀“好奇”和“自由”为能事,在新课程的真正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之前,我们只能寄期望目前教育的疏漏和失败了,这样才可能给那些向教育作*的孩子一丝残喘的缝隙,和一条逃脱的生路!
“小苗长成大树要多久?大约10年吧。可一个人要成长,成才。要多久?我不知道。可能10年,可能20年,30年……人就像树,要努力地往地底深处扎根,汲取水分和养分,才能长得更快。”他这么对我说。
几年来,这话不曾忘记。第一次看见他是在小学的植树节。我们坐着大巴去一片小树林里植树。当我们在烈日下扛着小树苗“呼哧呼哧”地跑向地那边时,我老远就看见一个身影:破草帽,大锄头,沾满了泥的布鞋,洗到发白的毛巾。一身小麦色的皮肤显现出健康的红晕。他飞快地挖一个洞,从肩上拿起一颗树苗,埋进土中,施上肥,浇上水。整套动作娴熟自然,让站在一旁的我们吃惊不已。栽完一颗树。他略作休息。用已经湿透的毛巾擦了擦脸。他身后的那不是水痕,是汗流在土上形成的“小路”。那衬衫如在水中泡过,他给我留下第一个印象:吃苦。
在栽完一颗树后,疲惫的我们急忙躲进了车中休息。望向他那儿树苗如一道道绿色的旗杆,随风飘扬。他正在树下休息,我跑了过去。很远就听到他剧烈的喘息声。一个同学问道:老伯伯你一个人种这么多树不累吗?”他微微一笑,呼出一口气,道:“累是,谁不累啊!可我爱这些树啊!每当我种下一排树,回头一望,满眼翠绿,我就会感到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每次看到树又长高了,又葱郁了,我就开心。这些树就像你们,是一个个孩子,快乐,活泼,生机勃勃。每当微风吹过,他们就会用“沙沙”的歌声来减轻我的疲惫。看,那是6号,长得最快,上面还有个鸟窝。那是8号,老是长不大,但枝叶最茂盛……”迎着微笑,我们才发现,每颗树苗,他都为他们精心制作了号码牌。风儿轻轻跑过,我仿佛真看到了一群孩子玩耍、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
正想的出神,他翻身爬起,说:“今天要种300棵,还有50棵,不能歇了!”我赶快跟了上去。他种树,埋土。我施肥,浇水。可他突然回过头,严肃的对我说,浇水、施肥不能太多。肥一小把就够了,水半壶就行了。我很疑惑,水越多,肥越多,那树不就越壮吗?他转过身,指着那棵刚刚我们成阴的大树,苍天挺拔,枝叶茂盛。说道:“知道这树为什么比平常的更茂盛吗?就是因为它的养料,水分少。我种树多年,当然知道这些水分,养料不够一棵树苗成长,因为不够它才往下,往深处扎根,吸取更多养料,水分啊。日积月累,它根必须旺盛,不像平常的养料充足的树,大风一吹就倒了,它早已和大地连为一体。自然就长的高大旺盛了,小树到大树的过程要多久?大约十年,但在这里六到七年就足够了。说完他自然的笑了。
是啊!我们不是一棵树吗?老师给予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知道更多,只能自己课外去研究和拓展。不付出额外的努力,我们凭什么比别人高一筹?强一筹?
学习就是种树,每件事都精心努力,饱含趣多的动力去干,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会留下经验和教训。趣味不一定有成果,但会留下快乐和喜悦。但若我们无任何趣味,无任何付出,只是一味的满足现状,那真一无所获,是平庸。
今年暑假,我重去了那片土地,下车看见满眼绿油油的大树震撼了我,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但我却找不着他了。是离开了还是与树为伴?风儿再次跑过,它告诉我,他一定还在寻找自己的趣和味。
有些事,随时间送给了流年,随空间献给了岁月。但那段话,那件事。永留心中,不曾忘却。
趣味趣味,艰苦不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拓展阅读
1、植树节感想优秀作文400字三年级
今天,我要参加一个植树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园小记者的活动,我非常兴奋。
早上还不时间,我就催着妈妈赶紧走,可到了地方一看,呵,比我来的早的人真多啊!有老年人、小朋友、还有大学生呢。奇怪?怎么还有老年人?一问才知道,原来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老年记者队,这可真是老少齐上阵呀!
植树活动开始了,我们小组四个人共同负责1棵树,树坑已经有一位爷爷快挖好了,我们也想挖,于是我们也拿起了铁钎,谁知道我和雯雯根本就拿不动,能干的只能是扶树和浇水了。
树坑挖好了,该我们上场了,我和雯雯按要求扶好树坑里的树,其他人把挖树坑时的土重新填进树坑,对了,再踩踩,踩实些,这样小树在风中才不会东摇西摆的跳舞。最后我们拿着小桶,一桶一桶的给小树浇水,好让小树喝的饱饱的。
虽说,这次活动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我真正体验了一次植树的快乐,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种的小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在严热的夏天给人们带来了绿荫和快乐。
春天来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花儿张开了笑脸,大雁从南方飞来了,到处一片生机勃勃。可是,在公园的南边没种上树,陈强和李璐决定去植树。
陈强和李到了公园南处,他们找了个好地方,陈强挖了个坑,李璐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放进坑里,陈强说:“我开始填土了!”李璐说:“好的!”只见陈强前腿弓,后腿绷,双手用力握住铁锹,似乎全身都在用力,李璐神情专注,看着小树,双手紧握树干,生怕小树栽歪。陈强汗流满面,脸红得似火,虽然还是初春,天气还有些冷,但陈强和李璐热得把衣裳都开了,陈强有气无力地对李璐说:“这土硬得很,我不想再种下去了。”李璐说:“陈强,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你坚持下去,再过几年,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里乘凉、玩耍、读书,多好啊!”陈强听了更加起劲地干起来,陈强填好了土,李璐拿起水桶去打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他们给小树浇灌了水,小树喝了可口的水,在风中轻轻摇动,仿佛在谢谢他们呢!旁边的小花也散发一阵阵清香,夸奖他们是爱护环境的好孩子。远处的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有说有笑,真是热闹极了!人们已经植了很多树,流了很多汗,却坚持要为祖国增添一份绿色。
明年的春天将会是满眼绿色,我们的地球也会是绿色的星球。
3月12日是“植树节”,一听到植树节这个日子,我们肯定会想到的是要去植树。当然,在那天我和家人也一起在家门口直了一颗小树苗。
星期六的早晨,阳光明媚,见爸爸妈妈们要去上班了,我赶忙叫住他们,并告诉父母今天是植树节,他们也痛快的答应了。
爸爸左手扛铲子,右手拎着水壶,妈妈提着小树苗,他们匆匆走出门外,而我和妹妹呢,也又蹦又跳地跟着他们跑了出去。
我们来到一块空地上,见那儿的土地很肥沃,很平整,爸爸便放下水壶,在上面很轻松地挖了一个大坑,妈妈把小树苗递给了爸爸,爸爸把小树苗放入坑中,看我和妹妹没事干,让我把坑给埋了。我拿起沉重的铲子,使劲地把泥土往里塞,我不由地在心里“感叹”:哇!这铲子怎么那么重,拿在手里怎么像个100吨的铁块呀!可真的佩服爸爸那手上的力气。想着,想着,我也把坑给填上了。接下来,就是属于“捣蛋鬼”妹妹的踩踏工作了。只见妹妹走向树苗,像个正在抓狂的疯子,用脚在土上又踩又跳,不一会儿,她终于完成了踩踏工作,妹妹她已经是被弄得大汗淋漓了。妈妈终于该上场了,她拎着水壶,弯下腰,给树苗浇上了水,然后,就把水壶给了我。最后,我急忙抱着妹妹上楼去了。
爸爸妈妈去上班了,而我和妹妹就在家里休息,就这样植完了树,过去了……
今天是是植树节,虽然下了雪,但我仍然坚持去植树。我先去买了一棵树苗,然后带着铲子到楼下挖坑,我挖呀,挖呀,本以为很好挖,可挖起来非常吃力。忽然,碰到一块小石头,怎么也挖不出来,只好用手去抠,好大一会儿才把它抠出来。我又接着挖,又碰到一块大石头,我怎么也挖不出来,也抠不出来。我只好回家找来一把锤子和一根铁棒,用锤子把铁棒的一头砸下去,手握铁棒的另一头,撬呀,撬呀,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这块石头撬了出来。我又向下挖呀,挖呀,又碰到了一个小树根,我又跑回家找来一根锯条,在小树根上锯呀锯呀,把它锯断了。一连干了好几个小时,累得满头大汗,一个有脸盆大的坑终于挖成了。我把小树苗直直地放在里面,接着培上土,小树终于栽好了。
我回到家,实在是累坏了,一头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我看着我的小树,逐渐长大,长大,长成了一棵大树。我和我的同学在树下做游戏。有人说;“这棵树真漂亮。”有人说:“这棵树可以盖房子。”还有人说:“这棵树可以做家具。”……忽然,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用小刀在树上刻字,我大声喊:“不要伤害它!”于是我惊醒了,原来是在做梦。
3月12日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植树节是我们国家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祖国的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而设定的节日。
每当植树节这天,无论是*里的叔叔阿姨,还是工人农民,都提着水桶、扛着铁锹、拿着树苗到郊外去植树。
绿化不仅可以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且对人民群众生活条件也有很大益处。绿化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统计告诉我们,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可以每天消耗1吨的二氧化碳,并产生0。73吨氧气。其次,绿化可以蓄水保土、防风固沙。当风受到森林的阻碍后,风速一般可降低40%~60%,再者,绿化可以降低噪声,美化环境。据测定,成片的树林可降低23~46分贝。另外,绿化在国防上还能起到伪装、隐蔽的作用呢!
植树造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好处,但有些人却不爱护树木,而是乱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我在街头上看到一个广告,呼吁人们不要再用一次性筷子,让世界多一点绿,这对我震动很大。
试想:如果我们的家园没有了树木,那岂不是要变成沙漠?我希望大家不要再乱伐树木,破坏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今天是我们班植树的日子,早上我起了床,吃过早饭就准备去植树,我就和妈妈来到大门口等爸爸。我说:“妈妈,爸爸怎么们还没过来啊!”妈妈说:“爸爸马上就到”。不一会,爸爸把车子开了过来,我和妈妈就上了车,汽车跑得太快了,一会儿就到了广场。
我们兴奋地下了车,爸爸把车停在了小区里面。我们一下了车就见到坡坡坎坎上摆放了很多小树苗。
这时,一声号响,大家都来到了操场集合了,家委会还有和韵广场的社区主任给我们讲话了。高老师细心地给我们讲了植树节的来由和意义,爸爸也听得津津有味。后来爸爸说:“我今天当了一盘学生,终于知道植树节的历史了”。开会结束之前,我们开始合影留念。
植树开始了,我先看爸爸植了一棵树,然后又提着小桶去打水。妈妈提醒我说:“这里人来人往要小心啊!”我就小心翼翼地打了一桶水回来并把水浇灌在树苗的根部。
现在轮到我来种植另一棵树了,我记住了爸爸教我的方法,先用铁锹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去,并培上了土,把土踩实,浇上了水,这样小树就种好了。我和爸爸妈妈还跟小树苗合了影。
植树活动完了后,我就高高兴兴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了。
2、小学三年级植树节作文400字 三年级植树节作文精选素材
在一个阳春三月的星期日,小刚和琳琳约好一起去森林边上植树。
当他们扛着铁铲和树苗走出家门时,忽然发现身边的树和草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都泛出了青绿色,这真是“春风一拂千山绿啊!”琳琳感叹地说。“春天真好啊!春姑娘一来,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我们也可以走出家门进行更多的户外运动了。”小刚接着说道。“是啊!你看,小草沉睡了一个冬天,春天一来,它们伸着懒腰从地下慢慢地探出头来,羞怯地带给人们那一点点新绿。柳树也不甘示弱,悄悄地吐出点点嫩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多美啊!”琳琳运用着刚从语文课上学来的描写春天的词句激动地说着,植树的路上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去植树吗?”小刚突然问道。“当然知道啦!树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琳琳自信地回答着。“可是你知道吗?”小刚说:“人类为了造纸每天都要砍伐很多的大树,而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人不注意节约,浪费掉很多纸张,就等于浪费了很多树木。现在,从我们做起要多种树,少浪费,这样才能为养育我们的地球节约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啊!”
3、交通安全人人有责作文800字议论文六年级作文
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我们必须努力做到。
记得那是去年的一天,我从体育馆回家。正当我走到十字路口准备过马路时,绿灯突然转成了黄灯,我只好把准备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可就在这黄灯亮起来的短短三秒内,惨剧发生了。一辆摩托车以风一般的速度从我的身旁飞驰而过。司机也许是想抢在红灯亮起前冲过马路吧!这时,另一方向的一辆小汽车也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开了过啦。当两位司机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只听见“嘭”的一声,两车相撞了。顿时,小汽车的车门上溅上了一片血花。摩托车司机被压在了小汽车的车轮下,摩托车也被卷入了小汽车的车底,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其实我们国家有许多关于交通安全的法律、规定。比如近年来我们珠海市正在进行的政策“车让人,人让车”。类似于这样的政策,我们中国可谓数不胜数。可是,交通事故发生率却在逐年升高。而在德国,红绿灯、电子眼早已普及,可是违规的案例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德国的交通安全就那么有保障呢?这是因为民众本身的意识问题。只有民众本身在意识中遵守法律法规并且主动遵守,对个人和他人才有真正的安全保障。而我们国家则是被迫遵守,这就产生了实际效果上的反差。所以,我们也要学习德国人,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学习他们的主动守法的精神。
要想让交通安全有保障,就要从我们身边来做起。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遵守学校和国家的规定。比如:不乘坐超载车辆、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马路时要遵守红绿灯信号等等。此外,我们还要让身边的人也要遵守交通法则。作为中国人,要想让祖国的交通安全起来,国家的交通法规也必须熟知,例如酒后不**、不走逆行车道、不闯红灯、不疲劳**、不乱闯车道……这些耳闻能详、众所周知的法规,如果人人都自觉遵守了,那我们的交通事故就一定会大量减少。有时候,就是这种简单的小事,构成了一个文明的社会,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留下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道路交通安全,人人有责。因为只有道路交通安全,每一个人才会安全。遵守了规定,就等于保护了生命。这样,我们才会迎来真正的交通安全。相信我们只要主动遵守了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交通事故率下降才不再是梦!
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时刻不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