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2:09

小学课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4、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所以。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3、难字书写指导: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4、书写练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

布置作业: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拓展阅读

1、二年级上册语《水乡歌》第二

1、认知目标:会本生字新词,重点写好 “荡”、“船”、“飘”、“装”。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激发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创情境,导入新

1、背诵古诗《江南》

2.是呀!来到水乡,烟波浩淼,荷塘满是荷花,夕阳倒映在湖面,耳边传来阵阵的渔歌,还想到水乡去看看,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吧!(播放音乐《平湖秋月》,观赏中插图)仔细看看,你们觉得水乡这个地方怎么样?

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表达,用图画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歌来描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习一首《水乡歌》。齐读题。

二、读,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全: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请同们打开书翻到126页,听老师来读一读。

2、自读全:请同们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3、选读:谁愿意选诗歌的一节或几节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导读好问句。)

4、速读全:现在请同们用最快的速读把诗完整地读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水乡什么多?

过渡: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水乡美就美在它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三、指导习第一

1、自读交流:请同们自己读读的第一节,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和同桌一起讨论讨论。

2、随机解惑:“渠”联系过的成语“水到渠成”来突破;“荡清波”让生做做动作来体会。(副板书:渠荡)

3、自读划词: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水乡的水多呢?请同们再读读第一节,边读边把描写水多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4、汇报交流: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5、指导朗读(画水):这里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呀!(板书:多)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水乡的水很绿、很清,微风轻轻地吹来,水面上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水乡的水多美呀!美的景物我们在读得时候要慢一点,划横线的词语要读得重一些,听老师来读一读(范读)。谁来和我比一比?

6、 想象画面:(播放音乐《西江月》)请朋友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我们已经进入了水乡,听,水慢慢地从千条渠里流过,从万条河里流过,从你们的'桌子旁边流过,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流过,绿绿的、轻轻的、柔柔的,多美呀!睁开眼睛,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伴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

7、总结法:能读出美来说明你们真的读懂了,现在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习第一节的呢?

8、出示自提示(1)读(自己读诗,同桌讨论)

(2)划(划出描写“多”的词语)

(3)想(想象画面,读出美景)

过渡:请同们用这种方法,按一、二、三的步骤四个人在一起试着习诗歌的二、三节。

四、自二、三

检查第二、三节自情况:

1、第二节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驳”通过查字典配合老师的描述来突破,肚子大大的,头上没有顶,用来装货的船就是驳船。)(副板书:驳)

2、指名读第二节:我请一位同来读读诗歌的第二节,同们要认真听,待会儿我要请一位同上来帮我画船,只有真正听懂了才能画好呀!

3、指导画船:谁读懂了,会画船了?

用什么颜色的粉笔?从哪儿知道的?(白帆)

船应该画在什么位置?中哪句话告诉你了?(飘满湖面飘满河)

画一只行吗?从哪儿看出船多?(千只、万只、片片、飘满)

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船很多。(板书:多)

请大家检查一下自己刚才划得对不对。

4、画云朵: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画云朵)

这让你想起书上的哪句话来了?(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5、指导朗读(配乐):同们看,现在湖面上多热闹呀!捕鱼的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河水清澈碧绿,让人分不清是在湖*还是已在空中行!谁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把这幅美景读出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节,边读边在脑海里放电影,看谁的电影放得最美!

过渡:碧波荡漾的水乡有千条渠,万条河,河面上飘满了洁白如云朵般美丽的帆船。看到这幅美景,水乡人忍不住想唱歌了。他们会唱些什么呢?我请一位同来读一读的第三节。(画歌)

1、 这一节有什么你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提问:“歌怎么能装满一箩又一箩呢?”师引导:同们想一想,水乡人一般用箩来装什么的?(鱼、虾……)这些鱼呀、虾呀,用一只只的箩来装,说明了什么呢?(鱼、虾很多)对呀!这里用箩来装歌,也是为了说明歌多呀!)(板书:多)那表示歌多的词语除了千首、万首还应该有哪一句呀?

2、指导朗读:水不仅给水乡带来美好的风光,更给水乡人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就让我们一起来欢唱水乡的新生活吧!

五、诵背全(配乐)

齐读全:水乡的风景秀丽,人民的生活幸福,他们的快乐是用船来装载的,他们的歌谣是用箩来装满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水乡歌,为他们歌唱吧!

引背全: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吧!我来问,你们答。

六、积累升华

水乡除了水多、船多、歌多外,还有什么多?做一回诗人,着水乡歌的样子来写一写水乡的其他特点。

附板书:

船多

2、《我们的校》

1、运用过的识字方法,会本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能联系全,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校生活的热爱。

1、运用过的识字方法,会本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能联系全,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生字卡片,参观校。

第一

1、运用过的识字方法,会本生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2、结合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见闻积累生动形象的词语。

继续习理解词语的方法,会生字。

程序师活动生活动复备

一、提示题,质疑导入。

1、朋友们,自从我们背者书包走进朝阳校园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校园,爱上了自己的老师,爱上了自己的同,爱上了有趣的书本,爱上了清脆的上铃声,爱上了清澈见底的游泳池——刚才我们又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现在,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你的内心吗?

2、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大山里的一所校,看看大山里的孩子,也会有一种快乐在心中流淌,他们的快乐让人陶醉,让人感动,让人奋进。请大家一起读题。再读题,读出我们的向往。

真情表白:

进入习状态,读题,再读题。

二、初读

1、生自由读,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效果。

(1)出示生字: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顿时春笋红旗

茁壮红领巾

拔地而起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自读,读准带音节的字,反复朗读中的长句。`

生字:同桌习,先读准字音,在中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字意,并找出形近字、

“校”和“郊”

“拔”和“拨”

“铺”和“葡”

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

“顿时”

“茁壮”

“拔地而起”的意思。

读带有词语顿时”

“茁壮”

“拔地而起”的句子

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词典

2、联系上下

交流读书收获。

三、再读,理清脉络

自由练读,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采用指名读、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

默读,完成填空。

我们的校坐落在——————————,坐落在————————————。————,飘者歌声。——————,荡着笑语。————响起,同们“飞”进室。山间的新笋,————,山里的孩子——,———————。

在熟悉的基础上理解填空。

根据读书情况,完成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

2、重点指导“铺”“顿”“旗”“笋”字

3、生练习,师**指导。

观看习。

观察生字,正确书写,

写好“铺”“顿”“旗”“笋”字,区分“拔”和“拨”。

展示交流,取长补短。

第二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能联系全,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感受山里孩子的成长快乐,增强对校生活的热爱。

感情朗读,感受快乐。

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程序师活动生活动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读一读。

2、全班齐读全。读生字词语。

注意读准字音,练习用“顿时”“茁壮”造句。

全班齐读全

二重点指导

朗读感悟1、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了解了这个校的哪些情况。

2、生根据提示,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画出校的草图。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校很美?

4、中没有直接提到具体的人物,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哪些人在校干什么,想象出孩子们快乐活动的情景。

5、自由读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6、过渡:好知识,掌握了本领,长大才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虽然是山里的孩子,可是一样有快乐的习生活,就像青青的春笋,茁壮地成长。

7、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展示你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8、结合内容,指导习最后两句话。“春笋”“闪闪的红领巾”指谁?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哈的?读1、2自然段,了解中介绍校的情况。

想象画图,画出校的方位、环境图,画出校“门前翠竹掩蔽,屋后山溪跳跃”的美丽景象。

中“琅琅书声”表现了山里的孩子勤奋习的情景,门前屋后孩子们的歌声与笑语在幽静中透着欢乐。

交流,从中体会孩子习的快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4到7自然段。展示自己读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山里的校环境优美,但条件艰苦,可山里的孩子心中也有远大的理想,他们非常自信、乐观。)

都指山里的少先队员,

他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三、积累运用

1、你喜欢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

自主练习背诵。在全班展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有感情地朗读全

自主练习背诵。

四、练笔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和山里的孩子一起走进了大山里的校,感受了他们的幸福生活。难道我们自己不幸福吗?我们也来把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字表达吧。根据提示完成:

我们的校,坐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旁,坐落在最繁华的嘉陵风情步行街一角。

蓝天下,——————————;

操场上,——————————;

泳池里,——————————;

当———————,顿时,————————。

校园的树,——————,城里的孩子,——————。

3、观潮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习本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或生活实际体会词句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2.背诵第3、4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时划分:两

第一

1、初读,了解大意。

2、章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3、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一、谈话引入

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板书题)

二、初读,了解大意

2。生自读师提出读书要求:自己轻声读,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4.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自由读,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5.(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生打开字典查一查,说一说。

三、自主习,识记解词

1。借助拼音,读准生词。

2。根据字的组成规律记忆字形。把难写的字在生字表下方写两遍,易混的字找出形近字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课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1830.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拍照的说说
  2. 新入职教师培训的心得感悟
  3. 暑期服务员社会实践报告
  4. 网络推广技术服务合同
  5. 忆端午随笔
  6.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反思范文
  7. 员工守则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8. 建设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
  9. 法官比赛演讲稿范文
  10. 2018过年祝福语短信句子
  11. 美丽中国小学生读后感500字
  12. 学生会竞选自我介绍
  13. 201年51劳动节微信祝福语精选
  14. 201年经典简单祝福语大全
  15.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