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九寨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2:09

小学语文《九寨沟》教学设计

1、 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景进行介绍。

2、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更多的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 能自主设计生成综合性学习专题。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清新的语句,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 课文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拓宽视野,全面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解决措施:讨论、朗读、网络浏览 难点:通过网络考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解决措施:自主学习、网络浏览、讨论交流 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

1、 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含INTERNET和TOP2000教学控制系统。

2、 以教师自制的《九寨沟》网站为主,并提供一些相关网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教学过程 媒体内容要点 媒体类型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网上学习 九寨沟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 网 络 创设情境,提供资源 汇报交流 收藏的网页 提供资源,进行语言训练 回归课文 课文内容 提供资源 综合实践 有关九寨沟的内容 提供资源

(一) 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九寨沟》,说说你 知道了什么? 是啊,如果世界上真有仙境,那肯定就是九寨沟。这是一个佳景荟萃、神奇莫测的旷世胜地;这是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的美具体表现在哪儿呢?今天,我们就来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欣赏美丽的九寨沟,欣赏这篇课文是怎样来表现九寨沟的美的。

(二)明确目标及学习方法: 教师揭示网上学习的目标及方法:

(1) 读一读最喜欢的内容。

(2) 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3) 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4) 说一说你喜爱的景物。(可以运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5)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三)网上学习。

(四)汇报所学内容,随机进行拓展性说话练习。

1、师: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看来九寨沟的水可是不可不看的哦!谁来先为大家介绍九寨沟的精灵——水呢?(学生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瀑布、湖泊……)

2、师:小动物们好可爱啊!那么在密林深处它们是怎样幸福的生活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那里的景象吗?你还知道九寨沟有那些野生动物吗?(学生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野生珍稀动物资源: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藏羚羊雪豹、金钱豹等,二类保护动物有白唇鹿、岩羊、藏原羚、猕猴、红腹角雉、绿尾角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血雉等。)

(五)回归课文:

1、齐读课文。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也仿佛看到九寨沟那神奇美丽的景色了!那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好吗?

2、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

(1)抓住典型的景物,展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丽神奇和珍稀动物的活泼可爱。

(2)采用总分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3)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3、小结: 这篇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选取典型的景物,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手法向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美,让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这个迷人的人间仙境。

(六)综合实践:

1、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网上之旅,尽情地欣赏了九寨沟风景的美,文章的美。你最想说什么?

2、 师:准备围绕这篇课文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同桌互相商量一下,你们想搞什么活动? 学生自由讨论,初步生成方案

(七)作业: 继续浏览网站,搜集资料,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计划。

过程一:教师导入,学生网上学习。

过程二:汇报交流所学内容。

过程三:回归课文,了解写作特色。

过程四:综合实践活动。

过程五:作业。

拓展阅读

1、少年闰土优秀

课前准备

1、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6009;。

2、鲁迅形象图片、本生字词及课插图课件。

第 一 课 时

情境,导入新课

1、同们,在我国现代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形象图片)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引导生结合本单元导及资6009;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可以谈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6009;)

在这一单元的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鲁迅先生。这节课,我们先来习他的一篇作品。(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2、齐读课题。师:“闰土”在当时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一对好朋友)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识读。

?检查读情况,注意把课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师加以引导。(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些词生今天读来感到陌生。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在读完课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的理解,以便理解课内容)

2、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引导生从以下几方面: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3、你最喜欢哪些段落?为什么?能把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和同们听吗?生轮流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句。

质疑问难,释疑存疑

1、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或不明白的问题?先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2、生提出问题,师根据情况,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需要在习课过程中解决的,可暂时存疑。

带着问题,深入探究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指生读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能解释。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我们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齐读第4自然段。(引导生清楚这是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议:闰土的外貌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

3、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课件出示闰土给我讲希奇事的课插图)他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读,在课本空白处作批注。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儿)

在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表达能力)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然后组交流。(引导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此处重点处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

第 二 课 时

检查朗读情况

们,通过上节课的习,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想读给大家听吗?自己先试一试。指名生朗读。

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快速默读课组内交流后发言。(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自圆其说即可)

再浏览全,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师:通过本课的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

①月夜闰土刺猹的场景。

在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中,通过对闰土刺猹时外貌、动作的描写,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同们面前。

指导生朗读时要注意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可以用舒缓的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可以用略带兴奋的气来读,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气体现出来。

出示课第一幅插图,引导生背诵第1自然段。

②“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这与第1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少年。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生用平缓的气去读。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这是对人物的言描写。可采用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注意:闰土讲的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读闰土的话可以干脆利索,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读“我”的话时,可以读出好奇和佩服、羡慕的气。

结: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读全,拓展延伸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师:同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们课下阅读鲁迅的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2、“太阳船”优秀

1.背诵课,理解课基本内容。

2.理解课表达的主旨。

时间:1课时

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吴望尧简介

今天我们习吴望尧先生的太阳船,要注意体会作者的风格,以及通过独特的意象表达的言外之意。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

指导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诗歌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诗歌的意象,找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指导生理解课的结构

法指导:理解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章的结构特色、中提示思路的词或句子加以理解。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作者是按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的,从早晨写到日落时分。

太阳升高以后,光芒万丈

穿过云层之后,霞光一片

没入云层之后,银星千颗

第二步,精读课,理解

课堂探究,理解

1.太阳在运行的.过程中,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金色(早晨)——白色(升高到日落前)——红色(日落时分)

2.“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的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比喻。作者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

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的,给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间。

4.“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第三步、背诵课,探究中心

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指导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

明确: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

2.本诗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明确:

四、质疑问难,个性解读

法指导:指导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1.你对本课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2.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总结固趣:

习本课之后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预习《女娲造人/袁珂》,要求能概述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3、草和大树与反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会本课生字,理解词

3、理解课,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第1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

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

1、读课,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情况

1、检查词: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说说对词的理解。齐读词

嗷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 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

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理清课层次,分段。

1、默读课

2、给课分段,说说段意。

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主要内容

六、指导写字

第2课时

一、复习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习第一段

1、默读,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

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习第二段

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课,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习,上不起,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3)抓“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翁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

1、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1)遭遇诗人嘲讽训诫。

2)自费出版诗集,只卖出两本。

2、体会夏洛蒂向诗人请前后不同的心情。

抓住“惴惴不安”等词,开展对话交流,想象主人翁害怕而又充满期盼的心情。

3、夏洛蒂热切盼望的.结果怎样?

抓“原样退回”等词理解诗人所说话的意思。

4、面对这样傲慢的训诫,夏洛蒂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抓重点词开展想象,体会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5、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习第三段

1、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

2、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翁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五、回顾全

1、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通过题目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翁与命运和世俗的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全,整体把握“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启示。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语文《九寨沟》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1840.html

热门阅读

  1.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反思范文
  2. 另类感激的美文
  3. 员工守则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4. 建设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
  5. 法官比赛演讲稿范文
  6. 2018过年祝福语短信句子
  7. 美丽中国小学生读后感500字
  8. 学生会竞选自我介绍
  9. 201年51劳动节微信祝福语精选
  10. 201年经典简单祝福语大全
  11.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范文
  12. 不随流年美文
  13. 表达学无止境的名言
  14. 年初七祝福语201
  15. 新年的初衷短散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