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猴眺海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大海的岸边,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树林,方圆足有几十里地。大树林中居住着五百多只猕猴。
这群猕猴活泼好动,整天在树上或海边嬉戏玩耍,生活过得好不快活,竟不知人间有悲哀、不幸和死亡等事。
一天,它们又从树林主跑到大海边,在沙滩上嬉水。海浪层层,拍打着沙滩,小猕猴们在沙滩上跳跃、奔跑、翻着跟头,打着滚儿,闹着、叫着,尽情地玩耍。
忽然,有只小猕猴大喊:"你们快来看呀,那是什么?"
群猴停止了嬉戏,顺着小猕猴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随着阵阵浪涛的拍打,海中涌起层层雪白晶莹的泡沫,越积越高,竟高达几十丈。一个大浪,把这座巍峨的白皑皑的泡沫推上了岸边,壮观极了!
一只老猕猴看见了,说:"听我爷爷说,它去过大雪山,在大海的那边,离这儿可远了。我想,这白白的,可能就是大雪山吧?"
"肯定是大雪山,肯定是大雪山!"许多猕猴跳着,叫着,欢天喜地的。
有只猕猴提议道:"上了大雪山顶,可能就能看见海的尽头了,咱们上雪山上去玩耍,不比在这沙滩上玩更有意思吗?"
群猴一听,纷纷响应,大家争先恐后,就要上"雪山"上玩。
老猕猴说:"且慢!这么高的山,恐怕有危险,不如派只猕猴先上去探探路,大家再去,好不好?"
"好!"群猕猴齐喊。
"我去!"一只机灵鬼小猕猴抢着说。
老猕猴看看它,点头道:"你去,可以,探好路快回来,可别自己玩起来没够,就不回来了!"
"好的!"机灵鬼小猕猴答应着,蹦蹦跳跳地向大"雪山"跑去,它一钻进泡沫中,就不见了。
原来,那泡沫山就堆在大海边,小猕猴一钻进去,就掉进海水里,上面都是泡沫,它挣扎了半天,也出不来,反而沉到海底去了。
沙滩上的猕猴们,哪里知道这些情况,它们都瞪着眼睛,等小机灵鬼猕猴回来报信儿呢!
等啊等啊,有的猕猴不耐烦了,叫着:"这小子,别是自己找到了好去处,就不回来了!""对呀!它找到好玩的,就光顾自己玩了,也不回来告诉咱们!"
群猕猴喊着,叫着,不愿再等了。老猕猴挤挤眼睛,再看那"大雪山"依然如故,就说:"走吧,咱们不等它了,上雪山玩去吧!"
群猕猴一听,呼啦一下拥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往"大雪山"上跑,一个一个地钻进泡沫中,不见了。
它们都去到第一个下水的小猕猴那里"报到"去了。
拓展阅读
1、猴年马月的寓言故事猴年马月的故事和寓意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下“猴年马月的故事”
目前,“猴年马月”的来历无从考据。不过有人称,这个词义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讹传讹,最流行的说法认为,“猴年马月”是天津的“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
提到“猴年马月”,相信大家不会陌生。这个词通常是指某件事情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必须得需要一段无法预测的时间才可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才会用到这个词。难道猴年马月的真正意义真的就是遥遥无期的意思吗?非也。
其实猴年马月这个词最早出于我国农历的干支纪年,纪月。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说,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单与单相配,双与双相配,正好组成六十对,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能理解,每隔十二年一循环;马月又指哪个月呢?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干支纪年相传起源“三皇五帝”的黄帝时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到商代开始广泛应用,而商代是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
猴年马月(成语)是“猴年闰腊月”或“猴年十仨月”的误传,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来的结果无法预料,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年马月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得到。一般指大家想办成一件事情或者实现一种愿望
2、适合二年级讲的寓言故事适合二年级学生讲的励志寓言故事
一群猴子在树间嬉戏,忽然,它们发现在一棵大树的顶端挂着一枚果子,那枚果子又大又红又鲜,看上去好吃极了。
然而,那挂过的位置太高太危险了,猴子们不敢上去,只好在树下面等,等那枚果子自己掉下来。
等啊等啊,那枚果子就是不掉下来,许多猴子不再等了,一个接一个走了,最后,只剩下一只猴子了。这只猴子毅然决然地说:“我一定要等到那枚果子掉下来!”就这样,这只猴子从夏天等到了秋天。
秋末,那枚果子终于从树上掉下来了,然而——因为长久地风吹日晒水分大失,因为过度的成熟而变小、变暗了,着地时,当即摔成了烂泥。这只猴子一见此景,哭了个昏天黑地。
就在这只猴子等果时,其它猴子却摘到了大量的果子,那些果子又大又红又鲜,还好吃,它们个个吃了个痛快。
3、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四则克雷洛夫寓言有哪些寓言故事
紧急的时候得到帮助是宝贵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会给予及时的帮助;但愿老天爷让我们别交上愚蠢的朋友,因为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有一个没有亲属的孑然一身的人,他住在远离城市的荒僻的森林里。虽然隐士的生活在故事里描摹得天花乱坠,适宜于离群索居的,可决不是寻常的人们。无论是处在安乐或是忧患之中,人类的同情总是甜蜜的。
穿过美丽的草原和茂盛的树林,越过山冈和溪流,躺在软绵绵的青草上,——的确是赏心悦目!我完全同意。然而,如果没有人共同享受这些快乐,也还是十分寂寞无聊的。我们的隐士,不久也承认离群索居是并不愉快的。他到森林中的草地上去散步,到熟悉的邻居去走动,要想找个人谈谈话儿。然而,除了也许有一只狼或熊以外,谁还到这种地方去溜达呢?
他看见几尺以外有一只壮健的大熊,他**帽子(现在他只好这样客气了),向他漂亮的新朋友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他的漂亮的新朋友伸出一只毛脚爪来,他们就稍为攀谈一下,谈到了天气如何如何。他们不久就友好起来了,谁都觉得不能分离,所以整天耽在一起。两个朋友怎样谈话,他们谈些什么,说些什么笑话,玩些什么把戏,以及怎样的`互相取乐助兴,总而言之,我直到现在还下知道,隐士守口如瓶,米舒卡天性不爱说话,所以局外人一点儿风声也听不到。不论他们谈的是什么吧,隐上找到这样一个宝贝做他的伴儿,心里十分高兴。他整天和米舒卡形影不离,没有了它心里就要不痛快;他对米舒卡的称赞,接连几个钟头也说不完。
有一次,在一个明朗的夏天,他们定了一个小小的计划,要到森林里草原上去溜达,还要翻山越岭的去远足。可是,因为人的力气总比不上熊,我们的隐士在正午的炎热下跑得累了,米舒卡回头看到它的朋友远远地落在后面。心里充满了关切,它停下步来喊道:“躺下来歇一歇吧,老朋友,如果你想睡,何不打个瞌睡呢!我坐下来给你看守,以防有什么意外。”
隐士感到有睡觉的必要,他躺下来,深深地打了个呵欠,很快就睡熟了,米舒卡就来守望,这一点,不久就有事实证明。
一只苍蝇歇在隐士的鼻子上,米舒卡就把苍蝇赶掉,不,不,苍蝇歇到面颊上去了!“滚开,坏东西!”
真荒唐!苍蝇又歇到鼻子上去了,而且越发坚持要留在鼻子上了。你瞧米舒卡!它一声不响,捧起一块笨重的石头,屏住气蹲在那儿。
“别吭气儿,别吭气儿!”它心里想道,“你这淘气的畜牲,我这回可要收拾你!”
它等着苍蝇歇在隐士的额角上,就使劲儿哗啦一声把石头向隐士的脑袋摔过去,这一下摔得好准,把脑袋砸成两个半爿,米舒卡的朋友就永远长眠不醒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