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相声剧本:《超级女声》
乙:很高兴为大家表演相声
甲:听天使在唱歌
我们都要快乐
你手心传来的爱我已接收到了
听天使在唱歌
世界换新颜色
感动会放射暖暖的热
乙:相声讲究说学逗唱
甲:我们走上这舞台
唱出心中的爱
迈出青春节拍
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乙:您听了相声轻气上升浊气下降水归膀胱有益健康
甲:我是女生,可爱的女生
乙:我说,我只要说话,你就唱,你是跟我捣乱吗
甲:我唱我的你说你的啊
乙:你唱我怎么说啊
甲:我这是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
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
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
乙:这不超级女声的主题曲吗
乙:那当然了,我就喜欢周笔畅
甲:成为一名超级女声是我的梦想
乙:对,数万女生为了这个梦想逃课参加比赛
甲:超越梦想一起飞
让我们真心面对
乙:你参加就报名啊,我不拦你
甲:你不拦我就完了,我需要大家的支持
乙:那我问你,你为什么参加啊
甲:你看超级女声那节目多火,全国收视率最高不说,男女老少都爱看,这是出名的好机会,等我站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全国数十万观众通过电视认识了我,听着观众们呐喊声中一次次呼唤着我的名字,我心潮澎湃;看着手机短信中我的号码被一次次拼写,我热泪盈眶
乙:累了
出名了有什么用啊,你不还得该干什么干什么吗
甲:你知道什么,等到那时候,我出唱片,那个田震出了个《38度》,我来个《67度》
乙:老白干啊,别醉了
甲:蔡依林出了个《野蛮游戏》我来个《*游戏》,容祖儿《挥着翅膀的女孩》我《晃着尾巴的女孩》,周杰伦《七里香》我来个《八里台》,
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光学别人也不行
甲:我还能拍广告
喜欢酸的甜就是真的我
每一天对于我都非常新鲜
酸酸甜甜就是我
乙:行,那我得支持你,跟着你沾光,以后做广告,想着点我,咱就不用说相声了。
甲:你会弹吉他吗,等我出专辑时,找你伴奏。
乙:弹吉他不会,会弹棉花。你先想想怎么让自己获奖,人家说参加超级女生要具备三条素质
甲:哪三条
乙:第一是灵活多变的曲风和歌路
甲:这我能做到,我会唱的歌多了
乙:光多不行,你得反应迅速,比如说奔放型的
甲:因为有我 hahahaha
因为有我 hahahaha
因为有我 hahahaha
因为有我所以你快乐
乙:抒情的
甲:I believe 没有回音的时候只不过正好你在电话中
虽然不曾说相信你正在懂就算牵的不是我的手我真的不难过
乙:忧郁的
甲:谁能够划船不用浆
谁能够扬帆没有风向
谁能够离开好朋友
没有感伤
乙:怀旧的
甲:哎,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内
乙:行了,你这方面还行
甲:我的歌喉*能打动评委吧
乙:你最好别提评委,提起评委又可气又可乐,一个只有不到五岁的小女孩参加海选,刚唱了两句忘词儿了,憋了半天没憋出来,终于“哇”地一声哭了,边抹眼泪边吵着要“妈妈”。众评委一看,手忙脚乱了一阵子,也没止住小女孩的叫“妈”声。还是一女评委聪明,赶紧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小乖乖,别哭,阿姨给你唱首歌好吗?”歌声响起……小女孩停了,评委问:“阿姨唱得好吗?”小女孩说:“嗯,你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没唱准,跑调儿了……”
甲:这什么评委,那第二点呢
乙:第二,是煽情能力和忍受煽情能力高于常人;你看超级女声那比赛,无论是评委、主持人、选手、观众都恨不得流它500CC的眼泪,我就可惜了,人家献血救死扶伤,她们要是献眼泪即将干涸的母亲河就有救了。
甲:这我懂,反正是音乐一响我就泪光闪烁,边唱边舞还要无比动情,评委称赞就激动不已,对手遭淘汰假装难舍难分。
乙:基本是这样吧。最后,是拥有喊叫分贝数超过飞机场的亲友团
甲:这好办,今天到场的这都算我的歌迷,这还真不少,一个歌迷、两个歌迷、三个歌迷、四个歌迷、五个歌迷、六个歌迷、七个歌迷、八个歌迷、九个歌迷、十个歌迷、二十个歌迷、三十歌迷(用方言数)
乙:数完十个,就二十三十啊
甲:后面人多我看不清楚
乙:这三个条件具备了就差不多了
甲:那我就能拿超级女声的冠军了
不过,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加倍努力,我练声乐,我要包装自己。到明年我参加比赛,通过层层关卡,把其他人都甩后头。冠军就是我的了,退一万步说,我要拿不着冠军,我就争取进前三
乙:这就退了一万步了
甲:再退一万步说,我进不了前三,我就争取进前十
再退一万步说,我进不了十强,我要争取通过海选,在电视上一展歌喉。
乙:那你要连海选都没通过呢?
甲:我要连海选都没通过,回来接着跟你说相声。
拓展阅读
1、群口相声剧本5人搞笑校园群口相声剧本《新编扒马褂》
乙:今天我们仨人在这儿给大家说段群口相声。
丙:一个人说是单口,两个人是对口,仨人就叫群口相声——
甲:你们俩先等等吧。
乙:怎么了?
甲:今天你们俩说吧,我不说了。
乙:怎么了这是?
甲:这说相声没前途。
乙:怎么话讲?
甲:以前要饭的数来宝现而今叫快板儿了!
乙:是。
甲:人家耍狗熊、耍猴儿的,现在叫马戏了。耍猴儿力子的,现在叫木偶戏,耍幡儿的,现在叫杂技,耍把式的,叫武术——人家都快进奥运了。
乙:没错呀。
甲:你瞧咱说相声的有什么发展?在台上就这句“一个人单口,俩人对口,仨人群口”——这有什么前途!我不说了,打今儿起,我改行了,我不说相声了!
丙:唉——你这不对呀,要不说相声,你提早说,报幕的都报完节目了你撂挑子,这不把我们搁这儿了吗?
乙:(劝丙)你也甭着急,人各有志,他不说,咱俩说。
丙:不行,我跟他没完。(拽甲),今天这段儿你说不说吧!
甲:你给我松手!我说改行我就一段儿都不说了!
丙:你还回来不回来?
甲:我都不说相声了我还回来干吗!
丙:(拽甲的大褂)把大褂给我**来!
乙:(把两人拉开,对丙说)说话就说话吧,你抢人家大褂干吗?
丙:他那大褂是我的!
乙:你先别着忙,我给你问问。(对甲说),你这大褂是谁的?
甲:嗯——他的。
乙:**来给人家。
丙:给我**来!
甲:可是他的,但不能还他。
乙:哦,人家的东西嘛,还不能还人家?
甲:那——是,他要是又借别人了呢?
乙:他就是送别人你也管不着啊,那是人家的东西。
丙:就是,你给我**来!(动手)
乙:(拉开,劝丙)你先甭急,瞧你个儿不高,还挺爱动手。
甲:虽说是他的马褂,可我不是打他手里借的,打他媳妇儿手里借的。
乙:甭管打谁手里借的,也是人家的不是?
甲:你听我说呀,这里头有缘故。我瞧着人家上台穿个马褂儿挺精神,自己又……没舍得买,就找他借去了。可巧他不在,他媳妇儿跟我就说,你平常照应点儿你大哥丙,他这人说话总是云山雾罩,没准谱儿,又爱说大话,一来就让人家问住。在外边怄了气,回到家也找寻我们。如果他要是叫人家问住的时候,你要是在旁边,你可想着给人家解释,想主意给往圆满了说,得了,这大褂儿你穿去吧——你瞧,人家借我这大褂儿我是不是得出力,这里边儿是不是有缘故?
乙:哦,这么回事。(转身对丙)唉,你听见没有,人家没白穿你马褂,人家还帮你忙呢不是。
丙:他帮我忙,他光拆我台了,我这儿刚说仨人说段群口相声,他就要走——(问甲)我问你,你还走不走了?
甲:那……我就待会儿呗。
丙:(对乙)就凭我这么大学问,怎么能云山雾罩哪?他刚才说我叫人家问住,那不是问住,因为我这个学问太大了,我说出话来,那些人不懂,成心要跟我抬杠。我一看那些人不懂哪,我赌气就不理他们啦,这样就好像我叫人家问住了,其实不是。再说,就凭我这学问,能叫人家问住吗?您说什么事情咱不知道啊。就拿昨天说吧,我说得刮风,结果半夜里就起风了。
乙:好像是有点儿小风。
丙:什么话您呐?小风?那风刮得邪乎,呼——呼——的,你算吧,我们家当院儿有口井,半夜我就听咣——铛——一声,我借窗户一看,了不得了,就我们家这口井楞让风给刮墙外头去了。
乙:你等等吧,哪儿有这事?
丙:你不信?问他去!(指甲)
乙:哦,他知道?我问问。(对甲)昨天刮大风,风把井给吹墙外头去了,有这事儿吗?
甲:你发烧烧糊涂啦?风能把井给吹墙外头?你这不是满嘴跑火车吗——
丙:你把马褂给我**来!
甲:唉,这说得好好的,你怎么——
丙:我们家那口井让风给刮墙外头这事儿,你不知道?
甲:(对乙)哦,这事儿是他说的呀?
乙:没有的事!
甲:有——
乙:有?那可真新鲜了,你跟我说说。
甲:哦,你觉着水井,让风给刮到墙外头去了,你觉着新鲜?
乙:是啊?
甲:你听我说,他就不新鲜啦。他们家早就用自来水啦,哪儿来的水井,他们家那是口电缆井,这你知道把,就是井里放的都是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的那种井。
乙:哦——电缆井。
甲:唉——里边儿没水,没水它压不住!这么着,呼——一刮,就给刮到墙外头去了。
乙:胡说八道,没水它也刮不出去呀?
甲:可说的啊。
乙:什么叫可说啊?它是怎么吹出去的?
甲:你别急啊,它风大不是吗?
乙:风大也吹不出去啊?
甲:那——是——哦,对了,关键在他们家这墙上,他们家这墙不是砖墙,是篱笆墙,风吹日晒的,底下糟了,离着这电缆井也就二尺来远。那天忽然来了一阵大风,篱笆底下折了,把墙鼓进一块来,他困眼朦胧的一瞧:“哟!怎么把我这井给刮到墙外边去了?”就这样给刮出去的。
乙:哦,是这么回事儿。(对丙),他说你们家那墙是篱笆墙,糟了,让风给吹到井那边儿去了。
丙:不对!我们家虽不是砖墙,可也不是篱笆墙,是铁栅栏墙,结实着呢,糟不了!
乙:嘿嘿,好么。(对甲)他说他们家不是篱笆墙,是铁栅栏的。
甲:哦?我问问,(对丙)你说你们家不是篱笆墙?(小声)
丙:不是!是铁栅栏的,糟不了!(大声)
甲:哦,还是铁的?哎呀——这可太难了这——
乙:怎么说?
甲:他们家的确是铁栅栏,不是篱笆墙,这要是铁栅栏的,那是糟不了了,那风也就吹不了了——哦!!对对对!
乙:你吓我一跳。
甲:对对对,这是铁的就对了?
乙:怎么?
甲:这栅栏是铁的,那井盖儿也是铁的,这水井没有盖盖儿的,可电缆井上都有一圆盖儿,上边儿写着“电力”俩字儿,上边儿还有俩窟窿,为了打开维修用!
乙:没问你井盖儿,问你这井怎么吹到墙外头去的。
甲:你听这呀,那天上午人家电力公司的来维修电缆,完事这井盖儿没盖严,晚上起风,嚯,这风可大呀,呼——就把这井盖儿给刮起来啦,滴溜溜在地上一转,骨碌骨碌,顺着铁栅栏那逢儿就轱辘到墙外头去了,咣铛——就躺地上了,他听见动静儿,借窗户一看,他只看见墙外头的井盖儿,可就没注意院儿里头这井窟窿,“哟,井怎么给刮到墙外头去了?”——这回你许明白了吧。
乙:哎哟我的妈呀,这弯子绕的。
丙:对对对,这回对了。呵呵,我说话就喜欢图省事。
甲:你省事,我可费大事了!
丙:不错不错。
丙:穿着吧,穿着吧,过几天找我去,我那儿还有三百多件儿,你换着穿。
甲:你以后说话也留点儿神吧。
乙:( 对甲)哎呀——这马褂的威力可不小呀。(对丙)你这人说话也真够可以的。
丙:井盖儿给刮外头去了,第二天还得找人来修哇,修完了不能白让人家干,咱得请人家吃饭,去大饭庄子,沙锅居。点了一桌子菜,外带一个我最爱吃的沙锅丸子,正等着上菜呢,就看这锅丸子刷——飞上了桌儿了——
乙:你等等吧。
丙:这锅丸子热气腾腾,连汤都没洒。
乙:别说了,热气腾腾得沙锅丸子能飞?有这事儿吗?
丙:你不信?问他去!(指甲)
乙:哦,他又知道?我问问你(对甲)
甲:井有盖儿,铁的,风一吹——
乙:先停停,不是井的事儿了,说是去沙锅居吃饭,一锅丸子飞了,热气腾腾的连汤还没洒,这事儿你知道吗?
甲:你吃多了不消化哇?怎么满嘴食火?这不是胡说——
丙:**来!把马褂给我**来!
甲:你别动手,怎么了这是?
丙:我去吃饭,沙锅丸子飞这事儿你不知道?
甲:(对乙)哦,飞丸子这事儿是他说得呀?
乙:没有的事!
甲:有——
乙:哦?你又知道,你说说。
甲:沙锅居在缸瓦市,是北京的*八大居之一,做菜好,生意那叫一个好!
乙:没问你沙锅居的生意,问这飞丸子汤这事儿。
甲:你听着呀,饭馆儿生意好,吃主儿多,楼上楼下这伙计送菜,可就忙不过来了。
乙:对对对,送菜忙不过来了,就扔,满处扔沙锅?
甲:扔沙锅象话吗?那不得烫个好歹儿的。他就得快着送,人家这伙计身手好,身手特麻利,右手拖着大托盘儿,上边儿放着四五样儿菜,左手拎着三两瓶儿酒,嘴里边儿还得吆喝着:“四号雅间儿上菜咯——”一路小跑,飞似的就把菜给上了,而且盘儿里、碗里汤水儿一点儿都不洒,这么着,他说,“嘿,这沙锅丸子飞上来啦!”
乙:哦——(对丙),他说伙计跑着送菜,跟飞似得把沙锅丸子给上来了。
丙:嗯?干吗跟飞似的。就是飞。也不是伙计飞啊?是飞沙锅丸子。
乙:(对甲)他说不是伙计飞跑,是飞沙锅丸子。
甲:我听见了,我听见了,哦——飞丸子,飞丸子。你听说过丸子会飞吗?
乙:没有哇——我这不是问你呢吗。
甲:对呀,你不知道,你问我,我当然得知道啦。哦——飞丸子。什么丸子?
乙:什么什么丸子?药丸子他也飞不了哇。
甲:药丸子?有听说到饭庄子里吃药丸子的吗?药丸子得在药铺里吃,沙锅药丸子——这药丸子有拿沙锅熬得吗?
乙:这份儿乱哦,这不都是你自己说得吗?
甲:你别忙啊,这药丸子飞不了,他这肉丸子明明就飞了吗,我看见了嘛。
乙:你看见你到说他怎么飞的呀?
甲:肉丸子,肉丸子,哦——想起来了!
乙:想起什么来啦?
甲:沙锅居的肉丸子真好吃!
乙:就记吃呀?
甲:沙锅居的丸子你知道为什么好吃吗?那是用精肉剁馅儿,和上姜沫儿,葱花儿,洒上香油,搅哇,越搅这肉馅儿越瓷实,做出来的丸子他才劲道哟,高汤上火,白菜去帮就留菜心儿,改成丝儿煮透了,下丸子,出锅您甭吃,你就一闻,能把你大馋虫子给钩出来!
乙:你饿啦?
甲:没有哇。
乙:我没问你人家那菜是怎么做的,问你怎么飞的丸子?
甲:你听着,毛病就在这儿呢,那天搅馅儿这伙计有点事儿,怎么?他买的体育*那天开奖。“到底中没中500万呢?”他这心思可就不在手里活儿上了,一会儿出去看看,一会儿出去问问。这丸子馅儿搅的可就欠工夫儿了。大师傅做的也马虎,挤出丸子扔锅里多煮了俩开儿,伙计上菜可傻眼了,这锅里丸子整的不多,全是肉沫儿,伙计怕他着急赶紧解释,“那什么,今儿这丸子煮飞——了”唉——丸子是煮——飞的!
乙:(对甲)我都替你较劲!瞅这身汗出的。
甲:(对丙)咱这马褂儿?
丙:(对甲)呵呵,说的好!你就穿着吧,兹你不提我绝不着急要。
(对乙)呵呵,我没瞎说吧?我没云山雾罩吧?
乙:就这还没云山雾罩呢!
(对甲)你也是,冲你这聪明劲儿,自己买件儿马褂儿好不好!
甲:(对丙)咱走吧。
丙:等会儿,我聊的正高兴。(对乙)吃完饭,就回来啦,天热呀,夜里睡不着,就听外边嘟嘟嘟儿!
乙:有蛐蛐儿叫?
丙:哎!你知道我爱玩儿蛐蛐儿呀,我赶紧起来,拿着扦子,罩子,到院里这么一听啊,嘟嘟嘟儿。
乙:在院里哪?
丙:没有,在门口儿哪!
乙:啊!
丙:开开门到门口儿这么一听,这蛐蛐儿嘟嘟嘟儿跑啦!
乙:跑哪儿去了?
丙:跑车站去了。追到车站,再一听,这蛐蛐儿嘟儿嘟儿到杨村了!我们两口子又追,追到杨村,一听,这蛐蛐嘟儿嘟儿到天津了!追到天津,一听,这蛐蛐嘟儿嘟儿到唐山了!追到唐山小山儿那儿,就听嘟儿嘟儿在那儿叫哪。我们两口子借来镐头就刨啊,刨呀!刨呀!一直刨到伊拉克,才把蛐蛐儿挖出来。
乙:伊拉克?
甲:伊拉克那儿正打仗呐!这下子也打不起来了,全看我这蛐蛐儿了,这蛐蛐儿往外一翻,我一瞧啊,嗬!这个儿太大了!这脑袋,比这屋子小不了多少!连须带尾够十四列火车那么长!(甲解马褂儿纽扣,一边解一边听)这两根须,就跟两根电线杆子似的!俩眼睛,就跟两个探照灯似的!
乙:结果怎样哪?
丙:结果?我雇了一队美国兵帮我把蛐蛐儿送回北京,(甲脱马褂儿搭在丙的肩膀上,丙不知道还说)明儿您到我们家瞧瞧去,叫唤的可好听了:嘟儿嘟儿。
乙:行啦!行啦!你说的这都不像人话了!哪儿有这事啊?
丙:不信问他呀?他知道。
乙:好,好,(向甲)还得问你。
甲:他是不是从伊拉克逮个蛐蛐儿,脑袋比这屋子小不了多少,还须带尾够十四列火车那么长,两根须跟俩电线杆子似的,俩眼睛跟探照灯似的。
乙 是啊。有这么回事呀?
甲 没有的事,胡说八道!
丙 (问甲)嗳!我说的。
甲 你说的也不知道!
丙 怎么哪?
甲 马褂儿给你啦!
2、相声剧本2人版 相声毕业剧本2人版校园
甲:亲爱的同学们。
乙:亲爱的老师们。
合:大家好!
甲:今天咱们俩人合说一段相声,希望大家喜欢。
乙:这个相声主要讲究的是说、学、逗、唱,目的就是要让观众朋友们体会艺术带来的快乐。
甲:没错!相声的内容呢,大多都跟现实生活有关系。
乙:那你就跟在座的同学们说说看,你在生活中发现什么了?
甲:我现在发现啊,现在的女生,跟过去不一样了。
乙:那倒是,现在的很多的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特别的漂亮。
甲:我是看不惯。
乙:这怎么看不惯呢?
甲:现在的女生的化妆我就看不惯。
乙:那你倒是说说,怎么看不惯?
甲:哎呀,现在的女生的化妆,那叫什么玩意儿,这是?这脸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整个一白骨精这是。
乙:有那么严重吗?
甲:她们要都是白骨精,那我就成了孙猴子了。
乙:好嘛!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出戏了的。
甲:什么戏啊?
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甲:(推开乙)说什么啊你?你不信的话的,你过去认识的那些女同学,你看看现在的模样,我保证你认不出来。
乙:不可能的事儿嘛!
甲:那我就现场举个例子。
乙:你说吧!
甲:我之前认识一个女同学,她是跟我同班的。
乙:哦,那她长得怎么样啊?
甲:不怎么样,斯斯文文的,戴着一副眼镜,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
乙:哦,那现在怎么样了?
甲:变样了!
乙:是吗?
甲:毕业以后,她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乙:什么变化啊?
甲:过去她戴着一副眼镜,现在改成隐形眼镜了;过去她不太喜欢化妆的,现在开始化妆了。
乙:哦,那人家是女孩子嘛,爱美是她的天性嘛!
甲:她这么一化妆要不作个自我介绍,我还真认不出来了。
乙:嚯!好嘛!真所谓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了。
甲:我还发现现在的女生在社会上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
乙:哦,什么现象啊?
甲:早恋的女生实在太多。
乙: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啊!
甲:家长最反对的就是这个的。
乙:的确如此!
甲:但想想她们都是女孩子嘛,都有自尊心。是打又打不得的,骂又骂不得。
乙:那该怎么办啊?
甲:还能怎么办?只好磨破了嘴皮子跟她们讲道理呗的。
乙:哦,也只能这样了。
甲:可她们都听不进去,反过来她们说得比家长还有道理呢!
乙:是吗?
甲:可不是嘛!她们现在还流行这么一段话的。
乙:哦,什么话啊?
甲:幼儿园女生不恋爱,祖国的花朵最可爱;小学女生不恋爱,这人根本不懂爱;初中女生不恋爱,说明这人不实在;高中女生不恋爱,这人思想有障碍;大学女生不恋爱,这一辈子没人爱。
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有你那么说话的嘛?
甲:那行,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过去的女生,她们吃饭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乙:那当然是细嚼慢咽啊。
甲:现在不对咯!
乙:怎么不对了?
甲:现在的女生我用俩字来形容。
乙:哪俩字啊?
甲:能吃!
乙:哦,那你就跟大伙儿说说,怎么个能吃法?
甲:有一天放学,我在想反正第二天休息,我就出去逛了一圈。
乙:上哪儿逛了?
甲:步行街。
乙:哦,那边儿热闹。
甲:我和俩女生一起下的车,下了车我就看到她们俩立马就找地方吃去了。
乙:这不是肚子饿了吗?
甲:那也不能那样儿啊?
乙:哪样儿啊?
甲:你要知道现在的女生比咱们男生还要能吃啊!
乙:是吗?
甲:那俩女生是从肯德基吃到麦当劳,最后吃到一家西餐厅了的。
乙:那么能吃啊?
甲:我逛音像制品店逛了一个多钟头的。
乙:一个多钟头就只逛了一家啊?
甲:逛了三家。
乙:那还差不多呢!
甲:等到我从音像制品店里出来,再走到那家西餐厅门口一看的。
乙:看到什么了没有?
甲:你还别说,那俩女生还在餐厅里面啃着匹萨饼呢!
乙:还在吃啊?
完!
3、双人校园相声剧本搞笑
A:我们俩给大家表演
B:对,说一段相声
A:我们俩啊, 上了台啊是搭档
B:下了台呢,是同桌
A:他就是我同桌的你,(唱)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B:这位唱上了
A:(继续唱)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的把你的长发剃去,谁给你画的胡须
B:我哪有胡须啊
A:这不么,八字胡,哦,看错了,是眉毛
B:你什么眼神啊
A:开个小玩笑,现在我们俩可是亲如兄弟的好朋友
B:对,关系特别的铁
A:如果我是任天堂
B:我就是那魂斗罗,最好的玩伴
A:如果我是哈利波特
B:那我就是邓布利多,时时刻刻关心你
A:如果我是擎天柱
B:那我就是大黄蜂,亲密的战友
A:如果我是玉米加农炮
B:那我就是高坚果,好嘛,植物大战僵尸
A:我们俩从小就是同学
B:对,小学我们俩就同班
A:那时候老师总让我们说自己的理想
B:对,老师总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A:我的梦想是当警察叔叔
B:小男孩都羡慕警察
A:通过我多年的努力,现在我的梦想实现了一半……
B:怎么是一半呢?
A:有人管我叫叔叔了……
B:哦,这么个一半啊。再努力,还有人管你叫大爷呢,管什么用啊
A:我们俩从小就是兄弟,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宿敌
B:宿敌
A:对,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
B:别人家的孩子?
A:对,我小时候一调皮,我妈就说,你看看,别人家孩子多听话
B:对,我一考试不及格,我妈就说,你看看,别人家总考一百
B:这个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看,又听话,*年级第一
A: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生活费还嫌多
B:说了半天,这别人家孩子到底长什么样啊
A:是啊,这么完美的孩子得长什么样啊
B:从来就没见过,那只是一个传说
A:有一天,学校广场上号召同学们献血,说是200CC送一盒巧克力,400CC送个手表。我想那我捐400,献了爱心,还有手表戴,我的搭档不一样
B:我怎么了?
A:我的搭档听说了,跑过去问护士:“一万CC送什么?”
B:霍,一万CC
A:护士淡定的说:“骨灰盒。。。”
B:连骨髓都抽没了
A:我这搭档很有爱心
B:爱心什么啊爱心,我这不是财迷转窍么
A:还有一次,我和搭档去看电影,演的是哈利波特
B:对,我们都喜欢这个
A:进场的时候,一小女孩和她妈妈在我们背后,是个小粉丝,穿着斗篷,拿着一个玩具的魔杖玩,
B:哈利波特的小影迷
A:她举起魔杖指着我搭档的后背:我要把你变成丑八怪!这也搁别人,可能就生气了,我的搭档,他很有度量,他听完,笑了
B:小孩啊,咱不能和他一般见识
A:他转身过去,“小朋友,你也来看电影啊”,就听到一声惊叫:妈妈!妈妈!魔法显灵了。
B:唉哟,去你的吧
什么是相声?
相声,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
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