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友人秋游肖像》解释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4:42

古诗《题友人秋游肖像》解释

东黄山下,举眸望,一片菊花如海。送爽和风,轻拂过,阵阵幽香无赖。浓抹嫣红,淡妆鹅黄,皆是天赏赉。江山如画,心潮怎不澎湃?

时节正遇金秋,又逢胜日,更有佳人在。玉手轻拈,举仙足,人与秋芳倾盖。秀发微飘,樱唇轻启,种种娇柔态。流连忘返,心生无限怜爱。

1、无赖,调皮之意。参见唐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罗隐《渚宫秋思》“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清黄景仁《春感》“东君最无赖,不放小桃红”和宋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2、“浓抹嫣红,淡妆鹅黄”句,化用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天,即大自然之母。

4、赏赉,上天恩赐。“赏”违律,此处应为平声,欲改为“恩赉”,恩赐的赏赉,但显得生造,还是仍旧。

5、初为“纤足”,但还是改为“仙足”,喻示仙女下凡。

6、倾盖,双关,既指人与黄花一见如故,交为朋友,又指人与黄花一样盖世美丽。7、末句也是双关,明指女主人公流连花丛,不忍离去,因为心中对美景有无限怜爱,又指欣赏此照者的心情。

拓展阅读

1、语文下册四年级22课三首墨梅注意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三首之凉州词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凉州词》知识点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来征战/几回。作者简介:王翰(687726), 字子羽,唐代边塞。其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①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②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③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出发了。④沙场:战场。

《凉州词》描写了艰苦荒凉的边塞上出征前的一场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鉴 赏:

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夜光杯这里指精制的酒杯,以显示宴会的豪华,令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琵琶声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惧怕战斗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饮的终止。所以第二句中一欲一催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的后两句描写了将土们纵情饮酒后,略带悲壮的语言,这正是将士抒发的豪迈感情:战斗来临,投身疆场,为国献身又有何惧!

关注王老师的微信朋圈,王老师微信号diyuan1904(复制到微信添加好)免费送你四上语文全套课后答案资料

2、语文下册四年级22课三首墨梅注意理

《墨梅》这首表面是赞美墨梅不求夸,只愿给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 :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意】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它不需要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

3、语文下册四年级22课三首墨梅注意理

《绝句》是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自然流畅,不露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风神别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衢道中》这是一首纪行,写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近义词: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俊俏俏丽 鲜艳艳丽 增添增加

偶尔有时 偶尔偶然 仿佛好 光彩夺目五彩缤纷

反义词:

聚拢分散 活泼呆板 俊俏丑陋 乌黑雪白 轻快沉重

多音字

行xng(行走)hng(银行)

得d(得到)děi(我得)

地d(地球)de(高兴地)

4、语文下册四年级22课三首墨梅注意理

《寒食》一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五言,是《十九首》之一。此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月色和望月怀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望月思远,想念好的情感。此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多音字:

处:ch办事处 chǔ处理

相:xiāng相处 xing相貌

传:chun (传说)zhun(传记)

脉:mi(山脉)(m(脉脉)

纤:xiān(纤维)qin(纤夫)

5、九年级语文方法指导

例1 阅读李白的《登宣城谢朓北楼》,回答后面问

登宣城谢朓北楼①

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烟寒橘柚,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失意,漂泊流荡。②江城:这里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好在何处。

析:这道简答考查对名句的赏析。对名句进行赏析时,首先要弄清整首的意思,然后联系生经历,选定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角度(思想内容、写作方法、关键词语等),对名句进行分析。

答案:“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与水联系起来。

例2 欣赏下面一首,回答问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优美的意境。

(2008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

析:这种型不仅考查学生对句的理,更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好型。但是考生在答时容易把它简单地理为翻译句的内容,往往失分较严重。答描述画面的试,既要放得开,又要围绕目所设定的内容。要明确中具体景物形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说白了,就是要先翻译句,在此基础上加一些合理的文字,进行扩充,但一定要抓住描绘景物的特点与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能丢开这些随意拓展。

答案: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只好一个伴着昏*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

例3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之俦乎?衔觞赋,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篇物传记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2008年江西南昌市中考试)

析:此考查对写作技巧的赏析。这是一篇课内文言文,理应该不成问干已经提示了这是一篇物传记,分析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传记的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及语言等。

答案:文中多用否定句,例如“不蔽风日”“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独特格的坚持,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入胜。

要答好文言文阅读中的鉴赏品析,考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应该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知识。因为鉴赏品析试其实质就是一道小型的文学评论,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鉴赏知识,就会无从下手,或漫无边际地乱答一通。

具体来说,欣赏物时,要根据具体事件,通过分析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等,甄别、鉴定物思想性格,臧否物。

品味语言时,要抓住语言的形式,诸如句式、音韵、节奏等方面进行鉴赏,领略其风格;结合作品的内容、主旨,评价其语言形式处理的优劣得失。

鉴赏技巧时,要掌握常用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设问、反问、排比、对仗、用典等),表达方式(描写、说明、记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念、实写与虚写、象征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4 阅读下面的,完成后面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注】本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008年山东菏泽市中考试)

方略:,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目的是选择最恰当的字眼来表情达意。这种效果从语言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生动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质朴自然、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等;就风格方面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苍凉悲壮、雄浑豪迈、清新、平淡、沉郁、缠绵、俊逸等。答时应注意:一是吃透材料,审清意。阅读材料是答的依据,必须读懂、弄通、吃透,否则,答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怎能不出错?二是胸有全局,高屋建瓴。阅读材料是一个整体,答时必须时刻不忘这个全局,看清试的实质,才不至于造成答与全局相悖。

答案:写出了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的思家之切。

能力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完成后面目。

清溪行①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行明镜中,鸟度屏风③里。

向晚④猩猩啼,空悲远子⑤。

【注】①清溪:源出石台县,流经贵池城,其流域为皖南风景胜地。②新安江:源出安徽黄山,流入浙江,素来以水清著称。③屏风:比喻重叠的山岭。④向晚:傍晚。⑤子:自指。

【助读】此是天宝十二年(753)后李白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仿佛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浦河汇合,出池口汇入长江。

1.请你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优美意境。

2.中描写了清溪山水的秀丽景色,又含蓄表达了郁抑不得志的苦闷心情。请你说说是如何表达自己这种情感的。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

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颇切,每遇书肆①,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辄形诸梦寐。曾作曰:“塾②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及作官后,购书万卷,翻不暇读矣。有如少时牙齿坚强,贫不得食;衰年珍馐满前,而齿脱腹果,不能餍饫,为可叹也!偶读东坡《李氏山房藏*》,甚言少时得书之难,后书多而转无读:正与此意相同。

(袁枚《随园话》卷五·六一)

【注】①书肆:书铺。②塾:旧时私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助读】读了这则短文,我们不难看出,光买书是不行的,买了以后还得快读,且要常读。因为买书不等于读书,书多不等于学问多。何况有些重要的书不是读一两遍就读得懂,记得住,因此书要常读常翻。

1.作者为什么在“过市”时会发“愁”呢?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2.文中画横线句子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鉴赏品析答案

(一)1.示例:清溪水清澈无比,就一面明镜;两岸的群山屏风重重叠叠。于是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飞行,倒影在清溪之中走,这样一幅美丽的风景,使如身置其境。2.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他,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他乡而悲切,流露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二)1.家贫,书价贵,买不起,可又“好之颇切”,所以发“愁”。表达了作者无奈、沮丧、失望的情感。 2.画横线句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少年因家贫买不起书的痛苦,中年买了书又没时间去读的悔恨,告诫们珍惜读书的机会。

3.2016年中考语文文默写重点押猜句

4.初三语文文知识训练

点击查看更多古诗《题友人秋游肖像》解释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7350.html

热门阅读

  1. 满满的收获随笔
  2. 记中秋圆月300字作文
  3. 元旦主题手抄报内容
  4. 关于捍卫尊严的名言
  5. 义诊活动通知模板
  6. 五一给老师的祝福短信2016
  7. 一筹莫展如何造句
  8. 小动物的尾巴精彩教案
  9. 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10. 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合同范本
  11.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心得
  12. 格林童话故事第:万事通大夫Doctor Knowall
  13. 关于我为你教案
  14. 201五一劳动节祝福短信
  15. 学习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