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梅花鹿》

发布时间: 2025-08-18 09:31:30

民间故事《梅花鹿》

早年间,长白山叫万香山,山上没有积雪,山中有个园池是玉皇大帝的七个姑娘沐浴的地方。万香山上有一种长寿花,它能治百病,也能使人延年益寿,熬炼长生不老药。玉帝害怕长寿花被人盗走,就命黑龙将军住在天池里,日夜守护着。

有一年夏天,万香山脚下的村庄发生了瘟疫,贫苦的百姓无医无药,*许多。悲伤的哭声震天动地地传出很远,惊动了在园池沐浴的七位仙女。她们驾起五彩祥云,往下望,好生凄凉:家家断炊烟,路上少行人。仙女们见状,心里酸溜溜的。六妹妹眼含泪水对姐妹们说:“咱们快挖点长寿花,给百姓治病吧!”

众姐妹忙阻拦说:“不行啊,私挖仙草,父王要降罪的!”

“救人要紧,我不怕论罪!”六仙女生气地一甩袖子,头也不回地飘向山顶,悄悄地挖起长寿花。

再说,黑龙将军**各山头回来,看见有人挖长寿花,气得浑身发抖,他双手舞动银锤,大声喝问:“何人胆敢盗仙草?”

六仙女听见喊声,猛一抬头,见是黑龙将军,忙说:“我是玉皇的六姑娘啊!”

黑龙将军仔细一瞧,认出是六仙女,慌忙扔下银锤,双腿跪倒,说:“不知仙姑驾到,有失远迎,请怒罪!”

六仙女说:“将军,你没见山下百姓生病,*不少。我来取些长寿花,是给他们消除病灾。”

黑龙慌忙问:“仙姑可有玉帝圣旨?”

“没有!”

“那可不行!玉帝闻知会发怒的,我可担当不起呀!”黑龙见六仙女没有玉帝圣旨,冷笑一声,站起来说,“请仙姑快回吧!”

六仙女见黑龙脸色突然变了,把脚一跺,斩钉截铁地说:“挖仙草,救生灵,我志坚如磐!”

“那好吧,我押送你去天宫,一起去见玉皇!”黑龙取出银链向六仙女头上套来。

六仙女右手一展,一道金光闪过,变出两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她杏眼圆睁,柳眉倒坚,挥动宝剑,“咣当当”剑链相击,火星四溅。就这样,链来剑往,黑云翻卷,交战几个回合后,黑龙便使出全身解数,要降服六仙女。可是黑龙却始终奈何不了六仙女,便急忙现出原形,张牙舞爪地飞往天宫,向玉帝报信去了。

六仙女挖了九棵长寿花,装扮成村姑模样,来到山下村庄,把长寿花用水熬成汤,病人喝了仙汤,浑身清爽,恢复了元气,也添了许多力气。百姓们高高兴兴向六仙女道谢。

再说黑龙将军气喘吁吁地撞进天宫凌霄宝殿,把六仙女盗仙草给百姓治病的事儿告诉了玉帝。玉帝听后雷霆大怒,立刻派遣两名大力神下界捉拿六仙女。

六仙女被大力神押回天宫,玉帝恶狠狠地说:“私盗仙草,违犯天规,贬你到凡间去!”说完玉帝一甩袖子,就回寝宫去了。

六仙女被押出南天门,抛到层层云雾里。当她落到万香山老林里时,却变成了一只头顶茸角的美丽的梅花鹿。

美丽的梅花鹿来到万香山,就生活在老君爷身旁,白天和老君爷莳弄长寿花,夜晚偎在老君爷身边作伴。又是一年夏天,万香山下的村庄里又发生了瘟疫,许多人死去了。变成梅花鹿的六仙女心里难过极啦,她苦苦哀求老君熬仙药救救百姓。老君为难地说:“私熬仙药是要受惩处的!”可老君架不住六仙女的一再央求,心就软了。他领着六仙女采来七七四十九种*,挖了七七四十九棵长寿花,架起火来,用温水慢煨。

仙药熬了三天三夜,老君这才慢悠悠地说:“仙药要想劲大,需要你头上的茸角。”

六仙女说:“能救百姓,我什么都舍得!”

老君慈爱地用手抚摸着六仙女头上的茸角,心痛地说:“仙姑,摘茸角很疼很苦啊,你受得了吗?”

“行!”六仙女果断地说。

“好!”老君点头称赞。随后取来太极剑,手颤抖着,刺向六仙女的头皮,左右一剜。六仙女疼得“啊”一声惨叫,鲜血直冒地昏过去了。老君从宝葫芦里倒出一粒仙丹给六仙女服下去,再化一粒仙丹往伤口上一涂,眨眼之间,伤口平复,她醒过来了。老君提起血淋淋的茸角放进药锅里。茸角一点一点融化了,药汁变得越来越浓,药色越来越深红。

仙药熬好了,老君用坛坛罐罐,把药汁倒进去。梅花鹿托着坛和罐随老君爷到村庄里给生病的百姓分药。病人喝了药汤,病好了,身体强壮了。

人们平平安安地度日月。

有一天,六仙女问老君爷说:“能不能想办法预防病疫发生。”老君爷说:“有!”那您快说,怎么办?”六仙女着急地说。

老君微笑说:“取出你的胆,配治仙丹,人们吃了可防瘟疫。”

“真的吗?”六仙女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按老君说的办吧!”说完,躺在草地上。

老君用太极剑取出鹿胆。随后取出宝葫芦里的仙丹给六仙女**,她的伤口就愈合了。老君把鹿胆用仙丹化碎,就见天兵天将,从天宫浩浩荡荡地来到万香山的上空。老君望见云端里的李靖,知道大祸临头啦!他赶忙对六仙女说:“我这回一去,玉帝定要治重罪。留下太极剑,你挖仙草给百姓治病吧!茸角割下来还会长出来。”老君说着,两颗泪珠挂上了腮边。

“记住啦!”六仙女说。

老君用宽大的衣袖擦去了脸上的泪珠,转身腾空驾云,迎着李靖他们飘了过去……

老君刚被押走,玉帝就请观音大士和风神、雪婆来到万香山。观音大士抛出万宝袋,装走了山上的万寿花;风神和雪婆刮风降雪,眨眼之间,万香山就变成了一座雪山。

打那以后,万香山就长年有积雪,于是变成了长白山。六仙女每年夏天总还是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寻找散落在深山老林和悬崖峭壁上的万寿花,所以人们尊称梅花鹿为“神兽”。

拓展阅读

1、大唐女将樊梨刁月娥 大唐巾帼英雄樊梨传说

樊梨是大唐时期的人物,也是古代十分著名的巾帼英雄中的一员。在西北边乱的时候和薛丁山一起进行了平定的战争,因此而让人们十分敬佩和感叹,她的行为在后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今樊梨已经被改编成许多的艺术形式和文艺作品,她以一个典型的形象活跃在各种荧屏之上。关于这个人物的和相关信息在樊梨简介中有着一些记载,那么樊梨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樊梨简介中介绍了她的一些生平迹,他的父亲曾经是西突厥的一个关主,后来投靠了唐朝朝廷。而樊梨是一个有勇有谋,集美貌和智慧于一体的女子,后来又嫁给了薛丁山,帮助丈夫一起抗击敌人、南征北战。关于她的也很快就在流传起来,人们都认为她是一个心胸宽广、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据说她从小就在黎山老母身边学习武艺,经过了八年时的修炼,她已经拥有非常高的武艺。当唐太宗派薛丁山平定西凉之后,樊梨也一直跟随着丈夫征战,并很快成为丈夫军中的主要力量。

另外樊梨简介中还介绍到她成为军中西征的主力后,一直表现的非常的出众,她的秀戎刀挥舞起来几乎无人能敌,后来薛仁贵去世后,因为她能力突出被破格封为了大元帅,直到平定西凉的战乱后,因为战功赫赫而被唐高宗封为了威宁候,也因此成为了尊贵的一品夫人。

提起樊梨这个人物几乎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感叹一番,这个人物在人们心中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从协助丈夫作战开始一直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元帅,最后又被封为威宁候,也是当时尊贵的一品夫人。樊梨一直在流传着,并且在人们的传颂中变得更加丰满,因为她的传奇人生所以至今依旧有许多关于樊梨

在樊梨中有一则是发生在白桑关镇的,这个地方是在秦岭附近,也是进入河南和通过陕西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有一条名叫战马沟的沟,这条沟的名字就是因为樊梨而得来的。据说在唐朝时期,樊梨曾经因为战败而撤退到了白桑关地区,当时就驻守在石门山附近,之后为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留在这里招兵训练。

有一次正在训练的时候,樊梨听到附近传来女子呼救的声音,同时周围还伴有马的嘶鸣和人喊骂的声音,樊梨觉得情十分的蹊跷,于是带领着身边的人赶到了石门山下,这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恶霸正在抢夺一名良家女子,樊梨自然看不过恶霸作恶的模样,于是很快就和恶霸带来的人打了起来,直到将他们赶到了战马沟,恶霸知道了樊梨的本吓得跪地求饶,并且表示自己一定会痛改前非再也不害人,樊梨觉得这个恶霸也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便将他留在了身边精心训练,果然增强了自己的兵力。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樊梨,于是将这个沟命名为战马沟,并且称呼当时他们驻守的地方为梨寨。

薛丁山与樊梨

薛丁山是一个出自小说演绎中的著名人物,尽管这个人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却是根据薛仁贵的第一个孩子薛讷延伸和改编而来。薛丁山后来和樊梨结为了夫妻,薛丁山与樊梨并肩作战,创下了许多战功,而关于他们二人的也流传下来。

其实在薛丁山与樊梨身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据说在唐朝时期薛仁贵曾经带领着将士征战樊汀关,在战前樊梨也和对方展开了战斗,然而却对薛丁山从此一见倾心,并且私自定下了自己的终身,可是她的父亲却十分恼怒,因为他已经将樊梨许配给了别人,因此要杀死不听劝告的樊梨,可是却不小心自己被剑刺到而去世。在此之后樊梨开关归顺了唐朝,而薛仁贵觉得她是一代女中豪杰,于是让自己的儿子和她成亲。然而薛丁山与樊梨成亲之后,却误会了她杀死亲父的原因,因此休弃了她。

但是他们之的缘分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薛丁山在烈焰阵中不能脱身的时候,樊梨将他救了出来,他们因此破镜重圆,然而不久之后又因为误会而休了她。之后在樊梨将薛应龙当做自己的义子之后再次救薛丁山,可是薛丁山和樊梨还是有隔阂,所以第三次休离了妻子。到了最后薛丁山征战失败,不得已只能再次求助于樊梨,这一次樊梨却装作已经死去,薛丁山自此才明白两人之的感情,于是后悔不已。樊梨在这时候才出现,夫妻二人和好如初,感情也更胜从前。

2、鸳鸯石的传说

仫佬山乡有个村庄叫中寨,寨前有一峭壁深岩,岩洞中有一种石头,叫"鸳鸯石".关于它,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中寨有一个年轻姑娘,名叫勒耶,生得聪明、美丽,心地善良,是仫佬山乡有名的歌手,方圆十里八寨的后生谁不羡慕,他们常来和她对歌,向她求婚,可是,都被她拒绝了。

那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到了,这是仫佬人的歌节。大清早,勒耶身穿靛蓝边衣,下套彩色百褶裙,脚穿鸳鸯白线鞋,头插双龙白银簪,打扮得似仙女一般,便和同伴们一起去走坡①。后生家们见了,蜂拥而来,纷纷要和她对歌。人们听了,给对歌人让出一条道来。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后生走过来,笑着唱歌,这时,勒耶瞄了那后生一眼,只见他长的身强体壮,英俊朴实,心中十分高兴。她接着唱。

后来,勒耶打听到后生是东寨的放牛郎,名叫索卜。两人便经常一起走坡对歌,一起上山割柴草,互相帮助,相亲相爱。不久,俩人订下了婚约。

勒耶和索卜相爱的,象春风一样传遍了村村寨寨,老人们都说他们是天生一对。可是,也有的人说,勒耶有福不会享,多少富家子弟她不爱,偏偏去爱一个放牛郎。这话很快传到了勒耶贪财的阿妈耳里,她又气又急地说:"女儿呀,你是妈心上的肉,俗话讲:‘嫁给富汉,肉汤泡饭;嫁给穷汉,鼎锅刮烂。’婚姻大由阿妈为你作主!"勒耶听了,羞羞答答地说:"阿妈呀,强扭的瓜不甜。我心里有谁,谁就是我爱的人……"

阿妈拿她没办法,一气之下,便把她关在竹楼里,对她说:"如果你不依阿妈,以后你再也别想到外面去了。"这样,勒耶无法和索卜见面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八月十五歌节又到了。勒耶天天想念索卜,但自己被关在竹楼里,整天做鞋、绣,又怎能见到索卜,倾吐心头的痛苦呢?她从窗口望去,仿佛看见了索卜消瘦的面容,不由得伏在窗前暗暗哭泣。突然,远处传来了索卜的歌声:这歌声多么亲切!她抬头向外望去,只见寨前的大榕树下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可怜的索卜吗?

索卜听到了勒耶清脆、动听的歌声,知道了勒耶的处境,又是高兴,又是发愁。他发誓要把勒耶救出来。

勒耶听了,心里万分高兴。她想,只要逃了出去,就由不得那心狠贪财的阿妈了。

但过了好几天,却不见索卜来,勒耶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莫非索卜遭了难?这天夜里,她正坐在竹楼上沉思,突然听到阿妈在堂屋里正和人在讲话:"做了东寨老爷的二房……嘻嘻!你们娘仔算是老鼠掉进了米缸罗!那老爷家里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你这做外母的也有了靠山啦!……老爷说,明日就来接亲……"接着又听见阿妈正和那媒婆清点着彩礼。勒耶冒了一身冷汗,心里想道:索卜呵,今晚不来救我,阿妹便是阴的鬼了!等到半夜,她把一条彩带挂到屋梁上,正要*,突然一个人从窗外纵身跳进房里来,一把扯下了彩带。勒耶定神一看,来人正是索卜。索卜拉起勒耶的手,两人便从窗口跳墙逃走了。第二天,东寨的寨佬一帮家丁吹吹打打,抬着轿子,前呼后拥,到中寨来接亲,谁知新娘却不见了。寨佬又气又急,当即下令家丁四处查找。家丁们找遍了山山洞洞,查遍了村村寨寨,都不见勒耶的踪影。

原来当晚勒耶和索卜逃出来以后,躲到了寨前山上的峭壁岩洞里。第二天寨佬的家丁入寨的情景,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俩想:这山是寨佬的山,地是寨佬的地,哪有我们的活路可逃呵?俩人紧紧相抱,坐在岩里发愁。勒耶说:"到如今,我们生要生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块。"就这样,他们一直紧紧地抱在一起坐着。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这对情人慢慢变成了两块石头。寨上的人对他们忠贞的爱情都十分敬佩。可是,狠毒的寨佬却咬牙切齿地说:"*我也不让你们在一起!"便叫家丁带着火药,把岩洞里的两块石头炸得粉碎。石头虽碎了,但人们只要把一颗颗碎石头放到醋里,它们仍然会自己合拢来,紧紧靠在一起,就象一对吻颈鸳鸯。于是,人们把它叫作"鸳鸯石".

3、金牛湖

从前,西湖叫做金牛湖。

那时候,这湖还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周围的老百姓都在那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圆溜溜的象一串一串的珍珠。农闲了,大家就湖上打鱼捞虾。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条金牛。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地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出现了: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大水,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了,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硬得象石头,裂缝有几寸宽,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金牛出现。

一天早晨,正当大家站在湖边盼望金牛的时候,突然传来“哞 ”的一声,只见金牛从湖底破土而出。它摇摇头,摆摆尾,口吐大水,霎时湖水又涨满起来。

老百姓喜得流出了泪水,正在感激金牛,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地叫了一声,又隐没在湖中了。

这件很快地传开了。地保传给衙役,衙役又报告了钱塘县官。县官一听,捧着肚子笑呵呵地说:

“这真是一件活宝贝,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一定能升官司发财!”当下吩咐手下人,赶紧去把金牛捉来。

那些衙役、地保匆匆跑到了湖边,抬头望望,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里有金牛?问问附近百姓,大家一见是衙门里的人,不是说没看见,就是悄悄地避开了。

衙役们没法可想,只得回报了县官。县官心里生气,拈着八字胡须,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条坏主意。他对手下人说:

“既然如此,就把老百姓都去叫来,把湖水车干。谁不来,就斩谁!”

住在湖边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被赶来了。他们在县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车,含着眼泪车湖水。

车啊车的,一连车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最后那一天,终于把湖水车干了。果然,金牛卧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地通亮。

县官被金光照得连眼睛也张不开,但他还呼喝着衙役们,赶快下湖去抢金牛。说也奇怪,那金牛好象生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动。老百姓都暗暗地在心里高兴。

县官一看搬不动,就对百姓说:

“谁能抬起金牛,赏白银三百银!”

可是,老百姓都站着不动,气呼呼地不理他。

县官见老百姓不理他,就大声怒吼道:

“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将你们统统杀头!”

县官的话刚说完,那金牛大叫了一声,象是睛天霹雳。只见飞沙走石,地动山摇,县官吓得面色如土,双腿发软,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走不动。

这时,那金牛转着圆溜溜的眼睛,站了起来,又仰天长叫了一声,从口中吐出一股白的大水,直冲县官、衙役,一下把他们全都卷到巨浪中去了。

立刻,湖水又满了起来。

从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也没干过,人们忘不了金牛。他们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天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涌金门”。

4、李密牛角挂书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伕、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伕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伕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音zhái)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5、白牦牛的传说

物以稀为贵,天下牦牛多为黑色和杂色,而生存于天祝这块神奇高原的白牦牛,就自然成为世界牦牛珍稀畜种。“天下白牦牛,唯独天祝有”。白牦牛这一广告因而闻名于世。成为天祝高原奉献给人类的一件稀世珍宝。

关于天祝(亦称华锐)白牦牛,在曾有这样一个传说。

说是古时候,华锐人的祖先华秀居住在西方遥远的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牛羊众多,草原就显得不够用了。华秀和哥哥阿秀商量,去寻找新的草场。于是华秀告别哥哥,祈祷山神给他和部落指出一条路。

这时,一个身穿战袍,骑着白骏马的神灵出现在天空中,他在半空中随一朵五彩云向东方飘动。华秀便告别乡,带领部落的男女老少赶着大群牛羊向彩云飘去的方向出发。当部落和牛羊快要走出一个石峡时,那些黑色的牦牛们,叫出了一阵阵非常痛苦悲切的声音,人们都知道这些牲畜和人一样,对土难舍难分。当时,整个牛群叫成一片,谁也不愿前行。牧们见此情景,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放声大哭。

正在这时,从身后那巍峨的雪山深处出现了一头白牦牛,它像雪一样洁白,十分漂亮、威武,就像一团洁白的云。白牦牛大吼着,向石峡口奔去。说来也怪,看见了白牦牛,其它牛停止了哀叫,随着白牦牛一齐向峡口奔去。整个部落便又开始前行。

当人们尾随着牛群走出峡口时,眼前却一片惨景。其他的牦牛全倒下了,那头白牦牛正和一条黑色巨怪角斗,斗得大地沙石飞扬,天昏地暗。人们非常惊恐和紧张,都在为白牦牛担心。突然,黑色巨怪惨叫一声, 不知去向。白牦牛用它的勇猛和尖利的犄角战胜了巨怪。

一头受伤的小牛不停地哀叫,白牦牛看见了,走过去用舌头,一下又一下舔着那可怜的小牛,舔着舔着,黑色的小牛突然变得通身雪白。

这时,天空中传来骏马的嘶鸣,大家仰头看时,那穿白袍的神灵重新出现在头顶。痛苦绝望的华秀和部落的牧们,便又继续前行了。走啊走,不知经过多少艰难险阻,也不知走了多远、走了多长时。有一天,天空中的山神和白马突然降下地面,人们面前便横亘起一座雄伟壮丽的雪山,这就是马牙雪山。华秀对大家说,这雪山下就是我们的家乡!大家便不再前进,永远在这儿定居下来。这儿草场广袤,草盛林茂,溪水潺潺,山泉叮咚,确实是一块驻牧的好地方。从此,华秀和他的部落便很幸福地生活在这里,那喝了马牙雪山泉水的牦牛更白了,一群又一群,像天上飘荡的白色云朵。

天祝便成了白牦牛的乡,白牦牛更是天祝(华锐)人的骄傲。白牦牛的美名扬天下,它被正式命名为“天祝白牦牛”,作为世界牦牛稀畜种,由畜牧科研部进行保种选育。

点击查看更多民间故事《梅花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56349.html

热门阅读

  1. 宝宝满月生日贺词大全
  2. 《早发白帝城》李白唐诗鉴赏
  3. 酒店客房部工作计划范文
  4. 关于苏东坡《寄周安儒茶》的全诗
  5. 有关十一国庆节祝福语
  6. 教师信息技术的实习报告
  7. 二年级《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范文
  8. 鸡年春节短信祝福语大全201
  9.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教学设计
  10. 王昭君的故事
  11. 2019除夕团圆饭祝福语
  12. 量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论文
  13.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14. 升学宴亲人代表贺词
  15. 清明节励志祝福语短信精选
  16. 《吴健雄传》读后感范文900字
  17. 室内设计师工作计划
  18. 再见了昨天小学生优秀作文
  19.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教育论文
  20. 学校后勤优质服务月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21. 简析治安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论文
  22. 经典个性哲理说说大全
  23. 《月亮的心愿》二教学设计
  24. 有关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25. 小学五年级写字下册第十九课《结构法则》教案
  26. 大雪节气祝福语大全
  27. 《青蛙和小鱼的故事》阅读答案
  28. 安全控制管理水利水电论文
  29. 世界名人小故事高尔基
  30. 猪年新年贺词2019
  31. 关于描写金银花优美诗句
  32. 给老师的教师节的演讲稿
  33. 服务员自我评价
  34. 春节拜年短信
  35. 送给朋友的平安夜祝福语
  36. 201年世界无烟日经典祝福语
  37. 银行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38. 祝福父母爱情的句子
  39. 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
  40. 最新3白色情人节祝福语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