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模板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3:31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例1、例2,28页做一做。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一、基础训练。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20题,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完成,电脑计时2分钟。)

二、情景引入。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领你们去图形王国参观学习,你们想去吗?

三、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引旧入新,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图形王国的向导,引出所学过的图形,学生认一认。

(2)先后出示长短不同的5条线段,让学生选其中的4条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说说选择它们的理由。

在学生说出理由的同时讲解“对边”的含义。

2、动手操作,具体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设难:你如何证明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呢?

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方法,之后再让学生看书第27面例1中的对折方法,引导学生对折证明。

(2)老师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折叠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4)老师小结并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3、动手拼图,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先动手拼,再分别展示学生的作品。

(2)教师提出要求:用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你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呢。

先让学生动手拼,再分别展示学生的图形。

(3)用四个三角形可能拼出什么图形?

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肯定。

4、课中操:《小手拍拍》

5、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1)正方形转换成三角形。

(2)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

(3)圆形转换成正方形。

四、应用知识,体验成功。

1、说出图中是用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2、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问:它们能否拼成一个正方形呢?为什么?

3、生活中的拼图。

出示几组生活中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图形拼组的实用、美观,激发学习兴趣。

五、质疑问难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六、小结本课内容。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2、谈一谈你的收获。

拓展阅读

1、行四边行四边反思

行四边积的算是在习了长方积和行四边认识的基础上的,行四边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掌握,对习后三角、梯积公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有行四边积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中通过把一个可拉动长方铁框拉成一个行四边,使生看到长方行四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新课突出了三个环节,一是引导生初步探究,通过提出一个客观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一块很大很大的行四边草地,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它的积吗?小讨论。用问题激起生再次探究,可以把要探究的行四边转化成我们过的什么呢?二通过生实际操作,用不同方法把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并通过操作,观察,找出行四边与所的长方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行四边算公式。三是引导生会用公式正确行四边积,解决实际问题,在练习中,一定要做到一练一小结,提醒生要注意的问题。

行四边积公式是几何算第一次运用“转化”思想方法推导得出的。因此,本节课让象直观地明白什么是“转化”,深刻理解“转化”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转化”思想,本节课不在是渗透的朦朦胧胧,而是把这种习方法明朗化,让“转化”本领成为生思维的“主角”,并当作习的一个重点让生掌握。我首先出示三个生通过比较,在直观的基础上,利用的转化,直接说出了它们的积,渗透了转化的数思想方法。这样,对“行四边积”这一新问题,就很自然地得到了两种猜想:用行四边相邻两边相乘(以前习的长方算公式等知识的负迁移)和用行四边的底乘以高(转化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而,师提出问题:同一个行四边积怎么会有两个答案呢?激发生进一步去探究。迫使生动脑筋想办法,用割补方法进行问题转化,验证了用“底乘高”的猜测是正确的,通过观察的动态变化,从比较中发现用“相邻两边相乘”是错误的。生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割补转化的数思想方法。在练习阶段的“你会求阴影部分的积吗?”,不仅是巩固新知,而是将“转化”本领内化成解题技巧。

这节课,采用先让生“大胆猜测”,再进行“小心求证”的思路,师有意识地把经历“猜想与验证”蕴涵在探究行四边积公式的数活动中。当生对行四边算获得两个合理的猜想后,师不做否定,而是要求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生通过思维顿悟、师的直观演示,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这不但让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影响更深刻,而且给生探究发现知识的方法指导。这样的过程,既不同于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有别于由具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它是一种发现并填补认知的空隙,即定向探索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这符合数知识发现的一般规律,因而具有比较一般的方法论意义。这样的数思维方法的运用,有效地训练了生综合运用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受到了科思想方法的启蒙。

2、行四边行四边反思

九月份,我们五年级全体数师在杨秀霞专家的指导下,就《行四边积》这一内容经过了说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的研活动,我很荣幸被抽到最后一轮上课。收获很大。

1、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原来在确定一节课的目标时,我会照着大纲或备课手册的做法抄下来,而现在我能根据自己的内容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在本节课中我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数方格和剪上,充分发挥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我的目标就确定为“

①借助生已有的经验和方格,让生初步感知行四边积可能与它的底和对应高有关,再通过剪、进一步确定行四边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行四边积.

②在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思想, 发展生的空间观念,使生获得探索内容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

1、注重了法的指导,将“转化”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渗透,让会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现有的问题。长方积的算是行四边算的生长点,是认知前提,是可以利用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因此,开始,先复习长方积的算方法和长方公式的由来,让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将行四边转化成长方,进而推导出行四边积的算公式。在比较长方行四边两个这一环节中,给足生数方格的时间,突出怎样去数方格(先数满格,不满一格的视为半格,为什么?)为以后习不规则积埋下伏笔。还有一种数法,将的沿高切下,移,使生发现多出的三角与缺的三角大小相等,如果剪下来移到缺的地方可以转化成长方,有了这样的感悟,然后放手让生将自己准备的行四边通过剪转化成长方,这样将操作、理解、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有非常直观的“转化”感受。将行四边转化成过的长方算它们的积,这时师可以进行适时的小结:探索积公式,我们可以把没过的转化为已经来研究。生比较容易掌握把新的、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生相对熟悉的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数方法传递给生,这样有利于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的应用意识。

2、注重了生数思维的发展,重视了对习知识水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有梯度的练习,提高生对行四边算掌握水。开始以长方算和公式的由来,激发生探究欲望“到底行四边积怎样求?”在知道了行四边积与底、高有关后,进一步生明确行四边积应用底乘高,而不能边长乘边长,提高了生对行四边积的掌握水讨论积公式后,以开放练习的式,出示1、基础练习,使生关注这个行四边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多少,再让生指一指底和对应的高分别在什么位置,问问生用底和不对应的高相乘可不可以,这样就强调了用底和对应的高相乘,生对行四边算的认识也会更深。在本课的行四边底和高对应关系的寻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为日后习三角、梯算奠定了基础;

3、讨论,知道行四边的两条底和一条高,怎样求积?再根据积和另一条底,怎样求它对应的高?这些练习进一步丰富了生的认识,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4、在课堂中,师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有效的把握生课堂生成,灵活应对课堂突发的情况,是我中应注重的。

3、行四边行四边反思

本节课是生在已掌握了长方积的算和行四边各部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行四边积的算的,我能根据生已有的知识水和认知规律进行。本节课的目标是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积的算公式,能正确行四边积,并且通过对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剪切和移的思想,并培养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是行四边算公式的推导,使生切实理解由行四边成长方后,长方的长和宽与行四边底和高的关系。

一、重在每个孩子都参与

本节课我充分让每个生都主动参与习。首先,通过财主分地的故事导入,让生大胆猜测:长方的地和行四边的地哪块大?然后让他们各自说明理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提出用数方格的方法,还有的孩子用剪切和移的方法,然后再进行逐步展开。全班孩子在数格子的时候会发现问题,行四边的格子没有那么好数,不满1格的都只能算半格,虽然数出的答案一样,但是不太精确,而且孩子们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地的大小是不可能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的。所以我们着重讲转换的方法。让每个生自己动手剪,转化成已经过的。引导生参与习全过程,去主动探求知识,强化生参与意识,引导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割补、移把行四边转化为长方,从而找到行四边的底与长方的长的关系,高与宽的关系,根据长方积=长×宽,得到行四边算公式是底×高,利用讨论交流等式要求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对于培养生的空间观念,发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二、渗透“转化”思想,让所积累的经验为新知服务

“ 转化”是数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本节课时采用了“转化”的思想,现引导生大胆猜想行四边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算,接着引出你能将行四边转化成已的什么来推导它的积。生很自然的想到把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启发法把所研究的转化为已经会积的,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生把行四边转化成长方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沿着行四边的顶点做的高剪开,通过移,出长方。第二种是沿着行四边中间任意一高剪开,第三种是沿行四边两端的两个顶点做的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两个小直角三角成一个长方,再和剪后得出的长方成一个长方。这节课生只是出两种,另外一种情况(沿中间高剪开)生没出来,我只好自己演示出来,让生了解,拓宽空间思维想象。接着,运用现代化手段,为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使生清楚的看到行四边到长方的转化过程,把三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讨论比较,转化后的和原有什么样的关系,并以小为单位织语言,长汇报。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通过本节课的习让孩子们了解到转化的思想很重要,在以后推导三角、梯积的算公式时可以提供方法迁移。

虽然本节课能以生为主体,师主导,但后半部分的还存在着师不敢完全放手的现象,课堂上有效的评价语言在本节课中也体现不够完善等等。是一门有着缺憾的艺术。做为者的我们,往往在执后,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只要我们用心思考,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精彩!

点击查看更多《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模板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19315.html

热门阅读

  1. 秋雨的诗句
  2. 描写雁荡山的句子
  3. 九年级家长会发言稿推荐
  4. 第一学期英语组工作总结范文
  5. 精选晚安心语正能量句子
  6. 经典的美容广告词句
  7. 写春节团圆的诗句
  8. 劳务承包合同范本
  9. 豪放派诗词精选
  10. 最美人间四月天的优美散文
  11. 电视新闻稿写作的4大规律
  12. 三毛经典语录句子
  13. 中秋季养老院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14. 诗歌清明节随想
  15. 诗歌:飘伤
  16. 描写初冬的句子
  17. 《雨晴·高亭废已久》原文及译文赏析
  18. 标准的休假待岗协议书
  19. 2016关于复活节祝福语英文
  20. 赞美护士的512护士节祝福语
  21. 闺蜜过生日的祝福
  22.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优美散文
  23. 祝福新年的句子怎么写
  24. 名人故事大全三年级上册100字
  25. 有关扫墓的作文500字
  26. 关于喜欢一个人的句子
  27. 女婿在岳母生日宴上的贺词祝酒词
  28. 元旦节对联大全
  29. 祝福自己的句子参考
  30. 大一新生自我介绍范文
  31. 《郭沫若诗两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32. 施工现场安全宣传标语
  33. 2016光棍节短信搞笑祝福语
  34. 女人励志早安心语 语录
  35. 李白诗词鉴赏之《乌栖曲》
  36. 2016结婚祝福语父母贺词大全
  37. 2016年最新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38. 2016年幼儿园开学祝福短信
  39. 写七夕节的作文450字
  4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3 16:28:49
本页面最近被 26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湖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7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