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2:09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 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 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 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 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拓展阅读

1、六年级语上册《丑石》

学目标:

1、加深对散这一学样式的认识,理解散“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理清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

3、领会章的意蕴,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

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来曾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学艺术荣誉奖”。

三、指名朗读课同学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

四、同学们自由朗读课,解决生字词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昨天我们初步熟悉了这篇课,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

二、精读课

1、迅速浏览一下课。思考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

理解: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2、速度第一段,思考: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从形状上说其蠢笨);c、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还碍地面)。起到了总起的作用。

3、外在条件不好,就要从内在去弥补,那么丑石弥补了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理解:突出了丑石的无用: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

理解:用比较的方式证明丑石的无庸,就连花都嫌弃它,只有杂草眷顾它,而孩们也不喜欢它。

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中的“拉直”?

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5、“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

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6、“这使我们很惊奇”中的“者”指代的是什么内容?

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结合上下看)

7、作者对丑石的感情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这叫做“先抑后扬”。(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而是首先极写丑石的“丑”,写它无一用处,人们是如何的讨厌它,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

8、分析了章的思路与写法特点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讨论:这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三、总结归纳:

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写作者对生活哲理体验的散。作者通过对一块“丑石”的描述,从人们对“丑石”认识的变化,生发出许多感慨,并由此推想到社会上的此类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作业:

1、本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你能为本另外协议各结尾,表达你对丑石命运的感悟吗?

2、片段练习: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

板书:

贾平凹

先写了丑 无一用处——讨厌它

欲扬先抑

又写了美 非同凡响的陨石——盛赞

2、六年级语上册《丑石》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从人们的态度转变中体会丑石之美,提高对美与丑的认识。

2、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体会从不同侧面写丑石之丑的方法。

学重点和难点:

从人们对丑石的态度转变中体会丑石之美。

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揭示目标

1、上课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或物是美的?今天我们学习“美与丑”单元中的一篇课,齐读课题《丑石》,丑石是美的还是丑的呢?

2、揭示目标,一生朗读

二、自主读识,感知课

1、轻声朗读课,自学生字词语,把课读正确、流利、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正音:细腻 槐树 繁衍 无可奈何 翘望 陨石 垒墙

嫌弃 庇覆 生锈 黑斑 可耻

生字辨形:你怎么识记这几个字形?

腻 锈 斑

3、在课中,“我”对丑石的认识和态度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你默读课,从中划出表示我的态度的词语和句。(师**,了解,让先找到的学生黑板上板书)

讨厌、咒骂、嫌弃,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惊奇

感到自己的可耻、丑石的伟大 ——敬佩它

三、合作读议,认识丑石之丑

丑石到底有多丑,让我们都讨厌、咒骂它,嫌弃它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1—5自然段,划出描写丑石“丑”的词句,读一读,思考课是从哪几方面,用什么方法描写丑石的“丑”。

2、同桌、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1)外形丑——直接描写;人们的评论侧面描写“丑”。

(2)碍地面

(3)无用处——和汉白玉、大青石进行对比;用处太小反衬无用。

师总结:人们觉得它外形丑、碍地面,又没有用处,所以骂它,讨厌它,说它丑得不能再丑了。人们的这种态度和看法用课中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丑到极处,这是人们世俗的看法。

四、合作读议,认识丑石之美

但是后来“我”不再用世俗的眼光看它了,反而敬佩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1、请同学们默读6—15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会敬佩丑石?

划出相关词句,做简单批注。

2、全班交流:

(1)丑石是陨石——有大来历(6、7自然段)

(2)有很高的价值——有大用处(6、7自然段)

(3)默默忍受着误解——有伟大的精神(第7、15自然段)

点拨:当“我”知道丑石是块陨石时是多么惊奇啊!于是想象了它的神奇经历,觉得它太伟大了,你能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指名读,齐读。

点拨:老师在读第1自然段和3自然段时,也感受到丑石默默忍受误解的精神,请大家认认真真读一读这两段话,你会关注到哪个句

出示: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师引导:课两处描写丑石就这样默默地低着头,像牛一样曲着背,静静地卧在那里。

师生接读:

奶奶抱怨它碍地面,它 。

嫌它没用,它 。

石匠不采用它,它 。

们咒骂它,它 。

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它 。

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它 。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得丑石了,它 。

就这样,这块和普通顽石不同的陨石,在人们的误解里,在污土里,在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

五、读写运用,升华认识

1、师引导:此刻,你眼中的丑石还丑吗?

点拨:它有大来历、大用处,有伟大的精神,用中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美到极处。

师引导:丑石美到极处,“我”对它由衷地敬佩,但是作者表达感情却非*婉、平实,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

作者想要赞美丑石的美,可是前半部分却一直写它的丑,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

2、奶奶、伯等人用世俗的眼观看它丑到极处,而用科学家的眼光看它却发现它美到极处。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评判事物的美和丑。

我们要善于发现美,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本质。

前几天刚刚读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和这篇章很相似。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3、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了课以后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我的视角”里,可以是写法方面的,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

3、2020初中美术集锦

材分析:

本课的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有相通之处,学习时可相互联系。师在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

性地作品能力。

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一)组织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师板书)

3.结合作品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师板书)

4.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师板书)

5。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结合学生回答师总结板书)。

6、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师板书)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师板书)

7、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8、师给学生做示。示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制作,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点击查看更多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1822.html

热门阅读

  1. 弟子规小故事读后感
  2. 201年最窝心的生日祝福话语
  3. 城沙一小一学期班级书香的活动总结
  4. 小学冬季安全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5. 有关《找骆驼》的教学反思范文
  6.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7. 女教师三八妇女节主题的演讲稿
  8. 爱洒三尺讲台无怨无悔的师德标兵演讲稿
  9. 《弟子规》读书心得1000字
  10. 公司工作总结会发言稿
  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与反思
  12. 小苗快快长教案
  13. 201年元宵节团圆祝福语
  14. 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心得
  15. 儿童童话故事作文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