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路旁的橡树》优秀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2:09

有关《路旁的橡树》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的故事。在南北两座城市之间,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在公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工人们遇到一棵高高挺立着的橡树,为了保护橡树而改变方案,精心设计。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链接:橡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子,富含淀粉。树皮和壳斗可提单宁酸,有些种类的叶子可饲养柞蚕。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或棕黑色,呈胶状,有天然产的,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作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教学措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第一课时3月14日

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已经事先去预习了,再次自学课文,除了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外,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

边读边学会阅读方法,老师**提醒。

交流反馈自学效果

1、同桌互读课文,为同桌点评,相互教不会的生字。

2、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

3、自划自学词语,找一找感兴趣的句子。

交流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发言,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老师进行小结。

2、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3、小队交流,推荐一人来反馈。尊重学生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进行解答。

全班交流

师:工程师计划一条怎样的路?

学生反馈,老师板演示意图。

师:开始筑路时,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2、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怕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3、想办法,绕开橡树,最终修成马蹄形。

学生补充说明,老师继续板演。(一条直的与一条曲的路形成显明对比)

师:通过板演说一说,哪条路长哪条路短,哪条路用料比较多。

总结交流

师:这些工人们和工程师的做法你赞同吗?

原因?--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如此诸类的高尚的人

由课文引到平时的生活中。

课外拓展:

说一说,你要为环保做些什么?加以记录。

课后反思:这篇是自学课文。通过自学,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大意。但是对一些平时少见的词,难以理解,如:楔子、沥青路、马蹄形等。在整篇课文中,按照写作的起因、经过、结果步步深入学习,引导学生了解高尚的心,另外,通过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人们对待大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正一反,一邪一善的反差,让学生也很快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及人们应有的意识。

拓展阅读

1、

材分析:

》是人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和谐共处的感人故事。为了保护这棵高大、粗壮、挺拔的,筑工人和工程师在经历了一番思想*后,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施工划,又完好地保留了者棵粗壮的,体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反映了人们高尚的行为。

情分析:

生通过对前一课的习,对于本课的习会比较容易理解,但文中别样的深意同样能给三年级的孩子以心灵的震动,让他们感受文中人物的灵魂美。

1、借助拼音和字典,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人高尚的心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从筑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了解建与生态环境的系,立环保意识。

3、培养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体会人们为保护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从筑工作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搜集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

们,美好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可是人们不爱护木保护环境,人类也遭受了大自然的惩罚,今天我们习一篇讲述人与的故事的课文——。(板书)

(谈话导入,调动生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提出自己的疑问。

4、检查自情况。

5、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这条笔直的公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

为什么人们赞叹筑一颗高尚的心……

(“疑”是“研”之源。围绕生质疑的问题来开展阅读研究,能调动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研究更意义,也更情趣。)

三、感悟“的美丽形象”。

1、出示幻灯片:请同们看着它,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高高的,粗壮的,结实的……)

师介绍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的语句,思考:人和这棵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完成下面的填空。

起因:筑工人在修建一条()的公时被一棵()挡住。

经过:为了保护这棵,筑工人和工程师经过精心的修成了()。

结果:为,他们一颗()的心。

2、幻灯片出示:

一棵高大的挺立在。(读一读,这样变好吗?为什么?说说把比作“哨兵”,能说明什么?的这棵就像军人一样威武、挺拔,富生命的活力!)

小结:把比作草原上的哨兵,告诉我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啊。

3)生练读

3、填空

人和这棵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填一填?

工人和工程师在修建一条(宽阔、平坦、漂亮)的公时被一棵(高高的、粗壮、结实、挺拔的)挡住,为了保护这棵,人们把修成了(马蹄形),为,他们一颗(高尚)的心。

(这环节的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

四、品读感悟

师:被保护下来,它很感动,决定为给保护它作出贡献的人发一个爱心奖章,可是该把奖章颁给谁呢?它想听听同们的意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替动动脑筋:这块奖章到底该颁给谁呢?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划出来读一读。

2、自交流:你认为这块奖章应该颁给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认为奖章该颁给工人们”

幻灯片出示:“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们也沉默无语。”、“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交流“认为奖章该颁给工程师”

幻灯片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划,然后把目光转向,叹了口气。”、“‘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

3、小组品读交流汇报

a、自由练习;

b、指导朗读:

品读“工人们”

①“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工人们被它的生命力和美所震撼,不愿砍掉它,停了下来;在读这句话时,要声音响亮、气势,读出赞美之情。

②“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和“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时,要引导生体会工人们内心的那种不知如何是好、为的命运担忧的内心,读的时候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

③“也不可砍。”的朗读虽不要高昂,但要语气坚决、果断。

品读“工程师”

①“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长久地看着筑划”、“把脸转向,叹了口气”以及他说的“划是不可以修改的。”体悟到他内心的矛盾、为难,读的时候语速应较慢,语调要低沉特别是在读工程师说的“划是不可以修改的”时,要把握好分寸,读出无奈、为难的语气。

②“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要读出问题得到解决后的轻松的语气。

这里的“他”是指谁?他做出了什么决定,不会人责备我们了?(改变修划,没砍掉。)“谁”可以是哪些人,为什么不责备“我们”了。

4、完整出示课文第2至7段内容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读后引导生根据刚才交流时理解的朗读要求评价,评价后再指名读。

5、合作探究,形成共识

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认真读书,你们的看法改变?奖章到底该颁给谁?四人为一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不同的还可以辩一辩。奖章既要颁给工人们,也要颁给工程师。说说理由?

工程师和筑工人都能自觉爱护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这一环节着力于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象,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五、体会高尚的心

人们想的是:这条公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可修好后的公却是:它像箭一样笔直,却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这条修好的公漂亮吗?(公的缺憾,恰恰体现了人们保护,爱护环境的高尚的心灵。(板书)而那,更粗壮更结实的挺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是人与自然携手共处的最美好的宣告!)所以——

出示:坐车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的人一定一颗高尚的心。”(完成板书)

谁愿意来读一读?(你们读出的高大美丽,让我感受到了充满生命的活力。)

(读中感悟,从筑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小练笔

在你的身边,哪些行为也包含了一颗高尚的心灵呢?

(联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粗壮高大挺拔

工人和工程师:高尚的心

保护环境从己做起

2、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立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筑这条的人一定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板书课题

1、位苏联的育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人们都为此感动,你想听吗?

2、生老师齐读课文。

3、读准要求认识的字。

二、认读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

3、还什么不懂的吗?

4、辩论:建筑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那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工人一颗高尚的心”这种说法吗?

7、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8、师:你现在是一位乘客,坐车经过了这课,你什么话要说吗?

三、总结升华

1、你从建筑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爱护木,正当环境小卫士,你什么建议能给大家提出来吗?

第二课时

一、生自由读课文

二、积累词句,把自己认为美的词句摘抄下来

自习、预读课文以后,议论到工程师在100米的地方,打了一个桩时,我让生到黑板上在和公,画一画“桩”的位置。竟然许多种,讨论出正确的位置以后,再让生画好公边的走向及完整的样子,很好的解决了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了人们爱护木、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良苦用心。

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生自为主,师主要进行必要的引导。首先解决生字生词问题,之后,就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分析这些句子时,首先由生讨论,交流,最后由师总结,并启发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体会“这条笔直的公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新课

1、筑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想一想,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检查自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理解词语:

延伸:延长,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耸。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语:不说话。

3、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再读课文,思考同提出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问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按照顺序来解决同们提出的问题。

二、指导阅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画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筑什么反应呢?

⑴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⑵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4、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伐了它,真是可惜。其他的办法呢?

5、出示句子。提问: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都叹气?

划不能改变,可是砍倒这么粗壮、挺拔的,真是可惜。

工程师为________叹了口气。

工人们为________叹着气。

6、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我们不会因为完成不了筑任务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也不会因为砍伐了受到人的责备。

三、指导阅读第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2、思考:

人们赞叹筑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赞叹筑人保护、保护植物的爱心。

四、课堂延伸

我们周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美化校、美化自己的周围的环境做些什么呢?

笔直的弯曲

一颗高尚的心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路旁的橡树》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1860.html

热门阅读

  1. 老师的两句评语优秀作文
  2. 程颢《游月陂》全诗赏析
  3. 有关《路旁的橡树》优秀的教学设计
  4. 查理九世之黑贝街的亡灵的读后感600字
  5. 《弟子规》读后感想
  6. 小班学期计划范文
  7. 一个校长的竞职演讲稿精选范文
  8. 《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范文
  9. 201年母亲节唯美短信祝福语
  10.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11. 福海一幼上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12. 新生军事夏令营安全疏散演练总结发言稿
  13. 感到心酸的句子
  14. 关于帮助别人的谚语大全
  15. 201年幽默风趣的生日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