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胡子纪实故事
李胡子是附近农村里的手艺人——泥瓦匠,长期在我们小区找零碎活儿干,小区里的人都跟他很熟悉,大家亲切地称他李胡子,因为他脸上长了一嘴大胡子,至于他真名叫什么到没人问起过,李胡子为人随和,随叫随到。如今人们都很想日子过得舒坦些,虽然买不起大房子,内部改造一下的事儿还是挺多,改造一下厨房,维修一下卫生间,更换门窗都免不了找泥瓦工。
我曾经找他给我在院子里修建过一个水泥金鱼池,见他身手矫健,以为他很年轻,没有跟着别人叫他李胡子,而是称他小李,他也没有表示异议,我之所以称他小李,有这样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我已经退休,他还在干活儿,可见我比他要大;第二,年轻时我也学过泥瓦工,可是,如今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只好请人来干活儿,而他却能从早忙活到晚。
李胡子给我修建完金鱼池,我请他喝酒对他说:“单砖壳斗里外水泥抹平要保证不漏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明天不漏水你就来拿工钱。”
他笑着说:“赵工,你小瞧我了,我干这个活儿从来没有返工的,别说明天,就是过一年半载,漏水我都负责,好歹干这一行也有四十多年了。”
我一听他说干了四十多年,就问他年龄,谁知他竟然年长我三四岁,吃了一惊问:“你六十多岁了怎么还干这种体力活儿?”
他说:“赵工,你们企业职工命好,六十岁一到就有退休生活费,我们农民只要一天不死你就得自己劳动养活自己一天,不存在干不干的问题。”
听了他的话我想,人真的是很奇怪,一旦你有了依靠感觉身体就不行了,倘若受生活逼迫,身体就不是问题。
我看李胡子干活儿不错,金鱼池修建完工之后又把他推荐给张处长,张处长要在自家院子里开挖一条九曲回环的人工河,河底及河岸用鹅卵石铺砌,河岸两边堆砌假山石,河上架几座微型小桥,河里饲养锦鲤。
李胡子给张处长忙活了十来天,完工那天请我去验收,我一看就对张处长说:“你人工河将来只能做一条臭水沟,没有按照我设计要求修建,凡是自然河流有三个特点:第一,水域宽广,抗污能力强;第二,河岸没有硬化,水草有自净能力;第三,源头有活水。我们人工河唯一能接近自然河流的就是不断加水,但是绝不能让地面污水流入人工河,否则就只能是臭水沟,你看你这条人工河的河岸有多处开口地面污水可以随便流入,返工吧!”
李胡子不高兴了,他说:“赵工,你这不是诚信拿我开涮吗?干活儿的时候你不来,等完工了你一来就要返工,这泥瓦工水泥活儿累人呢!”
我说:“我看了一下,返工工程量不大,沿着河岸砌一圈围栏,用瓷砖贴边,既美观又可以放置花盆,张处长不会少了你的工钱,怕什么?”
李胡子这才高兴地笑了,他说:“赵工,你也学泥瓦工,我也学泥瓦工,可是我只有出憨力才能养活自己,是命也不完全是命哪!农民出生,这是命;学艺不精,这不是命,怪自己!”
李胡子淳朴的农民思想给我很大的教育,他们不埋怨社会,不埋怨他人,总是从自身找原因,这实在是值得我学习呀!
拓展阅读
1、抗疫情个人工作纪实故事最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下花园区花园乡“九零后”**_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誓言,用无私奉献诠释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大年初一,_从各类新闻报道中看到疫情形势愈发严峻,自己所包的后堡村流动人员较多、道路四通八达……,想到这里越发放心不下所包的村。可自己已经半年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年三十刚到家的他面对父母不舍的目光有些犹豫,而且孩子刚3个月大,万一他在一线工作中不慎*,就会置家中妻儿于危险中!
经过一番思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名*员,在危难时刻怎能贪生怕死、瞻前顾后?”他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还没有等到乡里通知,他自己就简单带了些生活用品,独自从老家返回下花园,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防控工作中。
“这里危险,我先上”
第一轮对湖北返乡人员的摸排统计中,与一名村民的通话引起了_的注意:这名村民的女儿一家三口常住武汉,打电话询问他们从武汉返乡日期时,该村民支支吾吾地回答让_起了疑心。和村**沟通后,_决定去该村民的家中当面核实。
在疫情爆发初期,大部分基层一线**连口罩都没有,有人劝他“别去了,太危险!”他冷静地说:“今天浑水摸鱼混过去,就是对其他村民的不负责任!这里危险,我年轻我先上!”在村*的指引下,_**单枪匹马赶到该村民家,核对了其女儿一家返乡的车票信息,反复叮嘱他们一定要自行在家隔离14天,并派专人每天询问涉及村民一家人的体温,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放心离开。
“疫情面前,个人困难不算困难”
虽然是“九零后”,可_作为后堡村的包村**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白天他和村**一起“入户走访+电话联系”,摸排全村人员情况;在进村路口设置检查站,对过往车辆人员严格检查,对走亲访友坚决劝返;晚上其他**回了家,他还要在电脑前统计报表、梳理信息、构思材料。
为了作好乡里村里的防控工作,他索性每天住在办公室,用他的话说“方便加班,有什么突*况也能第一时间赶到。”由于工作较忙,他总是错过食堂打饭的时间,于是在办公室囤了几箱子方便面,饿了就随便吃点,其他**问他苦不苦,他总是笑一笑说:“疫情面前,个人困难不能算是困难,吃点苦没什么。”
“我们的工作越细,村民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后堡村是下花园区的城中村,有945户1700余人,村民和社区居民交错混杂,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数量大,还有很多村民常年居住在外地,这些都为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_每天一早就到村里,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
为准确了解湖北返乡人员及外出务工人员的身体状况,他和村**们精心挑选了8名责任心强的村民志愿者为网格员,做到回乡人员基本信息100%全摸清、回乡人员每日状况100%全核对,实现了覆盖全村。村里有检查站3个,他每天都到各个检查点为值守人员送物资、查夜岗。他经常对其他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越细,村民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后堡村有全区最大的农贸市场,他充分发动村**和市场内商户实行出入管控,定期清扫消毒,并要求市场在人流增多的情况下实行限流措施,在做好各项防护的前提下安全保障全区群众的食品供给。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_**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入户访查、设卡盘查,每个战场都有他的身影,他以坚定的初心和**员信仰,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抗疫情个人工作纪实故事最新
_,男,汉族,1979年6月出生,中*员,现任_高新区永和社区*总支*。
妻子生产时,他没赶上,妻子说“他忙”;母亲生病时,他照顾不了,母亲说“他没时间”;哥哥瘫痪在床,他顾不上,嫂子说“他是公家人”。家人本指望春节放假,他能在家陪陪家人,可疫情来了,他更忙了……
“我是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重于一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是我们的责任”,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抗“疫”以来,他带领社区*员**群众,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兑现一名**员的庄严承诺,凸显一位社区*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
疫情面前,他是抗疫的急先锋
大年初一,他便吹响了抗击疫情的号角,迅速集合社区全体人员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传达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研判社区实际情况,部署落实措施,使大家从思想上对疫情防控重视起来,行动中迅速落实下去。永和社区是由回迁小区、商住小区、公寓小区、廉租房及上千家企业组成,人口多面积大,防控任务重压力大。会议决定成立“新冠肺炎应急指挥组”,他任组长,并划分网格,他任总网格长,全面负责社区的防控工作,把重担扛在肩上。利用广场大屏、小广播、横幅、宣传车、致群众一封信加大宣传力度,和大家一起按照网格化地毯式逐户摸排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和其他外省返乡人员,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严格对湖北、武汉回乡人员进行隔离观察,每天到隔离家庭进行走访观察,测量体温,家庭消毒,关心生活,心里疏导。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监督各物业公司做好公共区域的环境消毒,尤其是电梯及电梯按钮,并做好消毒记录。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要求,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疫情面前,他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
“卫生部门晚上要给18栋密接人员采样,要社区人员带领……”,“我去”,还没等包片的网格员反应过来,何*就“抢先”发了话。18栋的居民王某在2月5号的回肥动车上,有一确诊病例,社区在摸排到这一信息后,立即将其居家隔离,卫生部门定期采样。面对*风险,他不愿让同事去冒险。“我是社区*,最危险的就应该我上”。
2月10日晚上8点,雍锦半岛小区的密接人员在隔离期间打电话到社区,自报低烧咳嗽,十分恐慌。何*一边安慰让其冷静,一边询问病情,并迅速上报,在联系120后他和社区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员将患者送到安医二附院检查。把患者交给医生后,他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医院的走廊上静静地等,“这个病,亲人不能陪护,我们社区就是他的家人
”。深夜寒风阵阵,他只能把外衣裹了又裹,在走廊上来回踱步取暖。直到三个小时后检查结果才出来,只是感冒,他才放心地把患者送回家。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家”
早上7点开始,他便挨个**永和社区的7个疫情防控卡点,检查人员、消毒物资是否到位,给大家鼓劲打气。询问值守人员冷暖,雨雪天为值守人员送来棉大衣、雨靴,而他自己脚上的鞋却早已被雨雪浸透。一圈**下来,哪个点外来人员多,哪个点复工人员多,哪个点进出人流量大,全在他在脑子里,为下一步的防控提前作好应对准备。随着企业复工返工人员的增多,永和社区7个防控点从早7点到晚10点坚持有人值守,夜班一律由两委人员带班值守,除了参加上级会议外,他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晚上10点以后,其它同事都回家了,可他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为了让大家多休息,也为了减少*的风险,他取消办公室开会,改用微信群里了解情况、研究部署。有时工作到凌晨,疲惫和憔悴在他身上无法掩藏,咽喉沙哑眼里布满血丝。一直高负荷的工作让这位中年汉子也变成了“油腻大叔”。
“一家不圆万家圆”。为了守护居民,守护这片净土,舍小家,保大家,_**展现出一个**员的高尚品格,践行了一个社区*“为民履职,守土尽责”的担当情怀,他的行动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3、抗疫情个人工作纪实故事最新
“我是*员,你们上有老,下有小,入户摸排的任务都交给我吧。”面对单位分配入户摸排任务时,英山县供销社业务股负责人_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英山县供销社全体*员**职工无惧无畏,勇敢担当,冲锋在前,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员和供销人的初心与使命。
_,1972年生,中*员。自1月23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务至今,他没有休息过一天。入户摸排、物资配送、卡口值守、超市值班,哪里需要,哪里有就他的身影。
此次疫情防控,县供销社承担着全县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立和城区3家超市、2个卡口的值班值守及社区131户169人的包保,还有10个“三无”小区980户的配送等任务。
本来,单位采取的轮流值班,但_不管是否自己当值,每天都准时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为了减少其它同事的工作量,他亲自参与了单位所有包保户的上门摸排。后来,按上级要求,必须包保到人时,他又主动承担着11户38人的包保任务,是单位包保户数人数最多的,其中有3户还是孤寡老人。
有人好心提醒_说:“你傻吧,担负的疫情防控任务那么多那么重,还危险,别人都是能避就避。”
_淡淡一笑说:“谁不怕累,谁不危险,谁不想歇一歇,但是疫情防控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疫情才能早日战胜。相比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我吃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
2月18日零时起,英山县采取封闭管理,居民所有生活物资由社区和单位包保**统一代购配送。_又踊跃报名,主动担起物资采购员,每天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等渠道收集包保户订单,对不会使用上述方式的他都要亲自上门询问,确保每一户每一人不因封闭管理而遗漏。
县供销社**徐卫国说:“这次疫情,_**特别能吃苦,对上级和县社*的安排,他从不讲条件,主动请缨,勇挑重担,默默无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员的初心与使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