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36:32

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定律,用符号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基础上进行学习。应用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关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在教学设计中仍然把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等式”和“方程”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

学情分析

学生不够活泼,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方程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因为在前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部分内容时,有了基础,我想在学习简易方程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一、 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

(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引出100+X>200,往右加100克法码, 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的表象) 问: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

(3)教学100+X=250 问:如果是天平平衡怎么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天平出现平衡), 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用字母X表示怎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示题:100+X<250100+X=2504X+50>10040+40=80 X÷2=45X-12=27

请学生观察合作交流分类:

(一)引出(1)两边不相等,叫做不等式。(2)两边相等叫做等式。

(二)(1)不含未知数的等式40+40=8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00+X=250 X÷2=4 揭示:(2)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对方程意义的了解) 问:方程的具备条件是什么?(感知必须是等式,而一定含有未知数)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同桌交流检查)

(三)练习 判断那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6+2X=14103+X250÷2=1256+X>251÷A=3X+Y=180 (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4、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师:我们能够判断什么是方程了,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方程 等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类,自主发现获得对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理解,同时初步渗透教学中的集合思想。)

小结问: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拓展阅读

1、生物划格

一、生现有习情况(基础技能、能力发展)分析

通过上期的生物生对生物科的习兴趣有较大的改善,具备一定的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其中有一批习较优秀的生,需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有的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落实,力争全面提高质量,让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材内容分析

根据新的课改要求与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生实际,本期的内容:主要是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从第一章“人的由来”到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七章的内容和实验。其中第二章到第六章是重点和难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是社会讨论和考试的热点。通过*落实“双基”,发展能力,让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观念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资源的开发

资源应该是中有利于的物力、财力、人力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提高我们的效果,也为建开放而有活力的生物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管运用什么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为了生的能力发展。应多利用互联网络、图书资料、影音文件多充实生物课堂,让课堂变得高效

四、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要实现的是:

(1)生获得生物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生初步具有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思维的习惯。

(3)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基本观点和科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通过生物的习,掌握生物知识,树立科的世界观和生态观,促进生能力发展和科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生物课标要求标和材内容,搞好,抓好落实,每月一次月考(单元测试),每周一套练习并及时抽查登记反馈调整。

2、坚持启发,正确处理好“双主”关系,课堂注重师生互动,追求和谐,注重师生交流与信息反馈,给生的习创造好条件和习氛围。

3、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开展讲论,启发、探究,并应用课堂媒体及现代手段,充分发挥生潜能,掌握习方法,全面发展生素质。

4、通过抓好落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归纳小结,培养和提高生的自能力。

2、生物划格

一、指导思想

期,我们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基础育课程*为中心,以育科研为引领,认真落实务处和科室的工作划,整合研力量,创新,进一步加强课堂的探索,加强提高质量的研究,加强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大力促进本科组质量的提高和自身研讨力量的提升。

二、本期科组研活动重点

1、抓好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基础知识的和落实。

2、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促进互相交流,加强互相习的氛围,提升师的能力。

3、继续开展课堂研讨活动,研讨同的课型和法。

4、全身心投入初二中考备考工作,提高备考的质量和针对性,提高生物科高考成绩。

三、工作措施

1、认真抓好常规,提高质量

(1)科组和各备课组开前要制定好划和备课组划,活动按照划进行,结合本科组、本备课组的实际,对照常规,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力求做出成效。

(2)深入钻研课程标准、考纲和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备课本的书写要符合校的要求(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练习、后记、反思),案做到一课一案,上课前写好,要随时经得起校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查检,本期备课组长还要随机抽查师的备课本和听课本)。

(3)本期重点抓紧抓好备课组的建工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核心作用,做到既有质又有量。备课组要根据年级的材特点和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划,落实提高质量的措施,把培养生的习能力放在首位。在备课活动中做到“一有、二定、三备、四统一”。“一有”是指集体备课时有记录(备课记录要认真填写,及时缴交);“二定”是指定时间、定中心发言人(备课的时间至少每周一次,并保证有一小时以上,中心发言人精心组织好本次的备课活动,保证内容充实,有实效);“三备”是指备材、备生、备法。“四统一”是指内容统一、进度统一、印发资料统一、测试目标要求统一。

(4)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发挥每位师的研能力。在听课活动中一定要落实好评课环节,做好对上课者的指导工作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互相促进,互相习的目的。

2、提高备课组的电子备课质量

电子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提高效率。要求师在钻研材、分析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将先进理念与方法融入案中,体现师的风格。要根据内容选取适当的资源,克服对参考的’过分依赖,反对机械照搬。案必须有:三维目标、重难点、准备(包括网络资源的运用)、情分析、方法、过程、板书、作业反思。

3、积极开展探究型活动,提高研水平

每位师在一年里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或讲座。上课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讲评课、复习课、讲授新课或是备考讲座多种形。目的是使授课师的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科组师之间互相习,取长补短。

3、生物划格

一、目标

培养习生物科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具有较强的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养成科态度和科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材分析

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期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具体内容分析:

1、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说建立过程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2、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这些是后续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蛋白质和糖类是重点内容,中要重点突出。

3、在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知识相互渗透,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要过深、过难。

4、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同时,要切实把握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重点与难点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内容是重点。包括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基础知识。重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四、生情况汇总

1、在过程中,就可避免的要对与高中课程衔接紧密的初中知识作适当补充。

2、现在的材为了体现课程理念,要生主动从材外的资源中获取知识,如网络、材光盘,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条件所限,就依靠老师从课堂中得到补充。切实关注生的情况,及时做出策略。

五、措施

1、灵活机动地采用多种同的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并且注重与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和生物科新成果相联系。

2、发挥习的主观能动性,变生为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习、探讨性习的方法,

3、精心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育;精心诱导、强化。深入习有关的育理论和转变育观念,在继承传统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和提高。

4、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5、积极参加改。上好课,案,写好反思。

6、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在提出假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和实施。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点击查看更多不等式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2355.html

热门阅读

  1. 初中语文古诗词《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赏析
  2. 结婚祝福的诗句
  3.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
  4. 与同学打架检讨书
  5. 《星空的礼物》的儿童故事
  6. 让我们扬帆起航老师教师节演讲稿
  7. 毛遂自荐的故事
  8.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教育论文
  9. 风镜泽风云乱美文
  10. 承揽合同书模板
  11. 腊八节经典祝福语
  12. 关于清明节思念亲人的句子
  13. 幼儿园大班期末班级总结范文
  14. 猪年春节五言对联大全
  15. 鸡年春节对联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