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0 15:40:28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移植、启迪、嫁接、出类拔萃、博士、硕士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课文想象的神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课文想象的神奇,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释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想象力十分丰富的诗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释题:移植的意思是:①把播种在苗床和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②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

3读了标题后,你对标题所揭示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二、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标示出诗节,圈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之意。

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用勾出起过渡作用的诗节。

3按照幻想启迪的顺序,理解诗歌内容。

4从生活中的启迪到大胆假设,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

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讨论

1理解移植、启迪、嫁接、出类拔萃等词之意。

2起过渡作用的诗节是哪一诗节?体会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哪些诗节描写的是作者的想象?哪些诗节描写的是生活给予的启迪?

4有感情地朗读作者的想象部分,体会想象部分末尾省略号的作用,思考:记忆可以移植,好吗?为什么?

5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还会想些什么呢?去做些什么呢?说一说。

过渡:记忆移植能实现吗?能。这来自于生活的启迪。

6有感情地朗读5~7诗节。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记忆移植,让这种神奇的想象成为现实。

7谈谈你读了这首诗歌后,受到了什么启迪?

8总结。让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四、指导朗读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不能读破诗句,还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读出诗的韵味。这首诗押的是i韵。

如第一、二诗节的朗读:

生活/该是/多么有趣

我/就能看到/爷爷的爷爷/

长的/是什么模样,

爷爷/也会看到我/

在操场上/是多么顽皮。

五、作业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还会想些什么?试着用笔写下来,写成诗的形式也可以。

板书设计

27

幻想

多有趣

启迪

树木的嫁接

创造出奇迹

实现

不懈探索

成为现实

拓展阅读

1、小班数学学反思《爱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在圆形宝宝变成毛毛虫的过程中,感知并尝试进行颜色、大小的匹配。

2、体验参与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色两色的大圆和小圆多于人数制作成挂脖

2、红黄两色的大圆小圆许多(其中一些画有眼睛和触角作为毛毛虫的头像数量和幼儿相当)

3、大树叶四片(大红、大黄、小红、小黄)

活动过程:

一 观察、发现

● 每人佩戴一个挂牌,说说自己挂牌的颜色、形状,引导幼儿观察同伴发现大小也不同。

二 游戏:毛毛虫变出来

●颜色匹配:

1、------师佩戴红色毛毛虫的头像,引导幼儿联系自己挂牌颜色,接龙的形式变成一条颜色一样的毛毛虫。

2、----请其他幼儿说说自己的颜色,变成一条黄色的毛毛虫。

3、----毛毛虫吃树叶

4、----说说红色毛毛虫喜欢吃哪些树叶,为什么?"来自:屈;老师;网."黄色的毛毛虫吃什么树叶?

●大小匹配:

1、----师佩戴大毛毛虫头像,引导幼儿观察并通过同伴比较出自己挂牌的大小,接龙形式变成一条大小一样的毛毛虫。

2、----请其他幼儿说说自己挂牌的大小,变成一条小毛毛虫。

3、----毛毛虫吃树叶

4、----说说大毛毛虫会喜欢吃哪些树叶,为什么?小毛毛虫吃什么树叶?

三 制作毛毛虫

●提供红、黄两色大圆小圆请幼儿将挑选喜欢的圆黏贴在底板上,制作一条自己喜欢的毛毛虫

●介绍自己的毛毛虫,说说毛毛虫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本次活动游戏和音乐贯穿始终,引导――模仿――示范――体验――合作――分享,层层递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半蹲走的技巧。

活动中,渗透了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将音乐作为一种隐性规则和命令,让孩子们在音乐的引导下,自然地开始游戏、结束游戏,也自然、轻松地实现了学目标。

2、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1200字作文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今年十一期里,我读了《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感觉就像一位高尚的智者和我谈了一次长话,同时我的心也被海伦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在《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作者海伦。凯勒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不服输的性格,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常常想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在她19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导致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从此她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直到在她6岁零9个月的时候,莎莉文小姐走进了她的生活,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能够与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样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五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着,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海伦的生活中没有朋友的帮助、关心和爱护,也许她也不会走到今天,她将永远生活在黑暗和寂寞里。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认识了益友。海伦很用功,进步也很快。但有时由于迫切想知道书中的内容,也不由自主地对莎莉文小姐发起火来,莎莉文小姐也毫不介意。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海伦逐渐喜欢上了大自然,喜欢上了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力的小动物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海伦凭着她那坚强的意志,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完成了她的学业并站上了演讲台。海伦每得到一点进步,她便觉得倍受鼓舞,心中有充满了喜悦和快乐。

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将把这三天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天要看人。第一个想要见的就是莎莉文小姐,长久地凝视并珍藏在心中。她会把所有的朋友都叫来,长久凝视着他们的脸,把她们模样都刻在心里。在下午的时候,他去森林里进行一次远足,拼命吸取那灿烂迷人的自然美景。

第二天,海伦要看看将黑也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晚上,要在剧院里度过,不管剧情怎样,因为我渴望看到每一个雅的动作,每一个逗人的举动,由于只有看一场戏的时间,所只能看一看剧情,并在脑海里录下来。

第三天,她要到花园里,到贫民窟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乐园里去,享受阳光和快乐。

她是个大学校长,她就会开设一门‘怎样使用你的眼睛’的课程,告诉学生们怎样用心观察那些习为常的事物,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唤醒他们沉睡的天赋。”我是一名眼科医生,我半秒也不会犹豫,我会竭尽我的所能去帮助海伦*眼睛。

海伦说:“知识给人爱,给人光明,给人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更加明白了做人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有充足的信心,你依靠别人的帮助,但不能*地依赖别人。海伦正是依靠别人的帮助而不是依赖别人,从而使海伦在知识的海洋里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3、最新关于法制模板

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学过程:

一、导入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自我预防--

恶小而为之,勿善小而不为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4、暑600字左右

今年暑,我和爸爸妈妈去旺苍玩。旺苍有很多名胜景点,有七里峡、鼓城山、还有米仓山,但是,最令我难忘的是鼓城山。

我们来到鼓城山脚下,爬了一会儿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山上道路不通请下山”,爸爸对我说:“儿子想看看山上有什么东西吗?”我说:“想去。”我看到面前山高路陡有点不敢上去,但是好奇心胜过了恐惧心,于是,我跟着爸爸妈妈还有敦敦哥哥一起向山上出发。一开始,路还是很好走的,但是越往上面走越来越难,到最后就只能爬树根拽着树枝往上爬了,经过将近一个钟头的时间,我们终于在山顶处发现了原来有一个巨大的岩洞。

我们走进岩洞,惊奇的发现,大岩洞有十多米高,宽也有十几米,好像一个巨人对我们张着血盆大口似的。我们小心翼翼的向岩洞里走,越往里面越来越冷,光线也越来越暗,最后伸手不见五指。我把手电筒打开,借着微弱的灯光观察地形,就听到吱吱吱的奇怪声音,接着有个黑乎乎的玩意飞了过来撞在我的额头,把我吓坏了。我尖叫了一声,心想:岩洞是不是要塌了。妈妈这个时候告诉我:“那是蝙蝠,不用怕。它们靠超声波的反射来判断位置和方向,人们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雷达的。”我跟着爸爸妈妈哥哥一直在洞里摸索着前进,心里一直很紧张的咚咚直跳。但是因为有爸爸和妈妈们陪同我就不怕了。反而是哥哥被蝙蝠撞了头吓得哇哇大叫,我就忍不住笑出了声。我们一直借助手机和电筒的光亮在山洞里面前进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找到洞的另外一边出口,爸爸说空气太潮湿并且出现了好几个岔路不安全,我们就顺着原路返回了。

这次探险,我虽然没有成功的找到鼓城山洞另外一边的出口,但是锻炼了我的胆量增加了知识,我好开心。

点击查看更多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5856.html

热门阅读

  1. 烟花三月春韵江南散文
  2. 猴年辞旧迎新的句子祝福语
  3. 一双袜子 一双鞋子的情感美文
  4. 《笔墨四季》教学反思范文
  5. 席慕蓉散文《贝壳》理解
  6. 语文教研组举行教研例会活动总结
  7. 弟子规学习心得范文
  8. 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阅读大全
  9. 《亲政》翻译及赏析
  10. 201年情人节祝福语送老公
  11. 社会实践报告的评语
  12. 描写太阳的诗句
  13.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牧猪人The Swineherd
  14. 201七夕告白短信
  15. 不和回忆较劲美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