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庭木》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7-28 19:01:06

曾巩《庭木》诗词

庭中有佳树,清影四面垂。

往往风雨夜,蛇龙此投依。

留之待鸾凤,未许燕雀窥。

谁谓乌鸟恶,安巢最高枝。

不顾白日照,直傍阴虹飞。

自恃栖托稳,岂忧弹射危。

三春独翱翔,百鸟敛羽仪。

凤凰不能争,况乃凫雁微。

既务志意得,都为世可欺。

白昼攫鼎肉,从容择牷犠。

近人不肯避,一怒终夜啼。

遭其瞰墙屋,祸患岂可移。

听之欲占赦,妇女固已凝。

忿害乃其所,何肯报福{嫠女换百}。

行路指之叹,童稚争骂讥。

鹦鹉献至尊,言语固可奇。

翡翠轮太府,器服所取资。

雉鸡美文章,贽赠理亦宜。

鹰鹯逐恶鸟,天威得施为。

关雎于周室,耿洁配后妃。

莫如此鸟顽,饱食无所裨。

一善不能有,丑声日交驰。

但知择嘉处,巍然治其栖。

众怒未易忽,徼幸亦有斯。

安知无刀斧,崩分弃毛皮。

且勿引蠹虫,使树心本披。

亦有爱搏击,钩连枭与鸱。

亦勿乐顺己,窟穴藏狐狸。

凡能致大患,{左甚右少}不自豪氂。

未知引避去,此语足自规。

惜哉种树意,长与事乖违。

古来亦如此,壮士徒嗟悲。

拓展阅读

1、温筠《经五丈原》咏陕西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①,柳营高压汉宫春②。

天清杀气屯关右③,夜半妖星照渭滨④。

下国卧龙空寤主⑤,中原得鹿不由人⑥。

象床宝帐无言语⑦,从此谯周是老臣⑧。

【题解】

五丈原在岐山县南约20公里,高1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西接麦里河,东界石头河,南临棋盘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行军布阵之要地。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驻兵于此。北面建有诸葛武侯祠,墙壁上有清刻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石碣40余方。此为作者名作,是其经五丈原所作的一首咏史,表达了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感慨。

【作者】

筠,唐代人。一作廷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性倨傲,好讥刺权贵,因屡举进士不第,为隋县尉、方城尉,咸通七年(866)为国子助教,后竟流落而终。才情绮丽,工为辞章,与李商隐齐名,号“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并以骈文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号“三十六体”。其藻华艳,为晚唐风代表,则为“花间派”鼻祖,后人辑有《温集》。

【注释】

①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云雕:泛指绘有鸷鸟熊虎的战旗。绝尘:超尘。②此句用西汉周亚夫治军有方的典故来比诸葛亮。公元前158年, “周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汉文帝亲往劳军,至军门,被阻不得入。帝使使节诏将军,亚夫乃传令开壁门,请皇帝按辔徐行而入,亚夫以军礼见。后代因称治军严者为“细柳营”或“柳营”。③天清杀气: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战云密布之况。关右:即关西,泛指潼关以西的广大地区。④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故言“妖星”。⑤下国:指偏居西南的蜀汉。卧龙:指诸葛亮,时号卧龙。空:白白的。寤:醒悟。⑥得鹿:古代称争夺天下为“中原逐鹿”,因以“得鹿”喻获得胜利。⑦象床宝帐:武侯祠中神龛里的陈设。⑧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的宠臣,在其怂恿下,后主失国降魏。此句讥刺,谓诸葛亮死后蜀中无人,连谯周这样的人也成了“老臣”。

2、纳兰《如梦令·纤月黄昏院》赏析

纤月黄昏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已经忘记。只记得当年,依稀的黄昏,依稀的院,依稀的情人,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月牙、枕头、窗户,这些经的美好花朵,已不再盛开。而你们,是彼此的美酒,而现在却是彼此的针,思念的时候,就扎入骨髓。远方的伊人啊,你可知道自你走后,多情公子种下的绿草,蓝天和柳絮已经凋零。只有眼泪,还在生长,开出尘世中最美丽的花。

在《饮水》中,纳兰容若记录他与恋人相聚一处的情景,每多“黄昏”“灯影”“深夜”等语。好像只有晚间才能与恋人相见,只有晚间的印象在他记忆里最为鲜明深刻。这大约是富贵人家本有迟眠晏起、俾昼作夜的习惯,况且容若是个公子,日间要在书房读书,要学习骑射,放学归来时,往往天色已晚,所以所记情景以“夜景”为多。这首《如梦令》即是如此。

小令前两句是回忆旧情。想那时,正值黄昏,一弯新月映照院,虽无落霞孤鹜,却有秋水长天。人大概是心有所萦,便借酒沉醉。然而恋人翩然而来,悦然相伴,情话绵绵,叙语缠绵,本来浓浓的醉意都被这缱绻慰语驱散了。这回忆的甜美,如饮醇醪。

然而“知否那人心”一句将人从甜蜜的回忆拉回了残酷的现实。真不知道分别以后,恋人此时内心若何,说不定早就已经把自己忘了,虽言“旧恨新欢相半”,实际上可能迷于新欢,而忘旧恨。这里的语气似乎是句句埋怨、声声质问了。然而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亦有何用?于是人只好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难以成眠。人写到此,一定想起了南宋人陆游与其妻唐琬的爱情悲剧。陆游初娶唐琬,琴瑟和谐,感情弥笃,但其母不悦,终于两人分离。几年后一个暮春时节,重游沈园,邂逅相遇,陆游无限惆怅,唐琬为之敬酒,陆游追忆往昔,情不自禁地赋一阕,题为“钗头凤”。这首《钗头凤》里就有:“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的句子。这句“泪痕红鲛绡透”,其实就是此处的“珊枕泪痕红泫”,谓因为流泪过多,脸上的红脂粉和着泪把手帕浸透了,足见心怀之悲。至此,人之悲伤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怅,徒奈何,所以只能对浩渺苍天发一声:谁见?谁见?以决绝之问收尾全篇。

3、描写《利川鱼寨》的与文章

位于湖北省利川西部,距四川万县市港口50公里,地处三一八国道线利(利川)万(万县)公路途中,风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其内古墓群、古栈道、山寨卡门、瀑布等奇观富有神奇的色彩。据传,古代马、谭两大土司连年征战,马土司困守山寨,谭土司久攻不下,一日马土司从鱼寨洞抛下活鱼无数,落于谭土司帐前树上,谭土司见鱼兴叹:“吾克此寨,如缘求鱼也!”鱼寨也因此而得名。寨内现有清代碑墓十座,碑高一般都在5米以上,最大的数成永高夫妇墓,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该墓共三门二进,占地100平方米,墓碑石工精细,技艺高超,刻有花鸟人物90余件。墓前碑高5.2米,宽5.3米。鱼寨寨楼突兀于万山丛中,两边万丈悬崖,中间寨门仅容一人通过。“三阳关”卡门、“亮梯子”古栈道凿于绝壁之上,地势险要。“鸡头沟”瀑布高达百余米,气势磅礴,飞瀑成雾。是鄂西边陲的旅游佳地。

〔现代散文〕人们说鱼寨既是“世外桃源”,又是典型的土家人建筑群落,还是个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禁不住好奇的诱惑,我们一清早便奔向鱼寨,在利川市大兴乡乡*下车后,走约十华里的山路,踏上那条楚蜀要道,不是横穿深涧,就是翻越峻岭,足以领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艰险。临近山寨,峭壁上一石突兀,重数吨,谓之“石鼓”,与遥相呼应的“铜锣”匹配,不禁令你想到那战鼓雷鸣、万马齐啸的磅礴之势。大概这便是鱼寨的防守前阵了。

山势逐渐紧缩,路基逐渐狭窄起来,待到寨门,石道仅盈一米,四周峡谷万丈,石岩刀削斧斩。“轰”“轰”“轰”三声炮响,鱼寨寨门徐徐打开,唢呐开道,两旁的村民们身着土家族衣服,手捧花袜底板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在村长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村寨。

迈进寨门,陡然之间,出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平地舒展,山上的奇花异石玲珑别致。放眼远观,山脉层层叠叠,山际轮廓甚为分明。田间的油菜花飘来阵阵清香,土家吊脚楼里飘出袅袅青烟,山泉清冽甘口,白练似的瀑布从30余米的高处跌下,溅起阵阵水雾像轻纱一样,仿佛就要罩你于其间。可谓山得水水而活,水依山而娇。不入寨门,谁会想到这山寨竟拥有200亩耕地,569口人呢?种田栽茶的山民们不出寨门便能自给自足,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静谧。

寨堡内数以百计的石碑立于路口,矗于山顶,藏在丛林,掩在屋内。或圆拱、或平卧、或直立;石碑上飞禽走兽、花卉人物应有尽有,雕琢细腻,多属双层镂空的上乘之作。其碑文内容丰富,书法、史料、墓志比比皆是,下笔隽永,落刀精致。有关学者认为,在中南地区,如此规模的墓碑群已是凤毛麟角了。

穿过墓碑石林,不觉已到寨子西北面的古栈道之上。向下俯视,山梁上的层层梯田绕梁盘沟,尽在眼前。这里,春来山水似明镜,夏日绿浪翻滚,秋天满畈金波,冬里银装素裹,不能不说是利川高山田园风光的一个缩影。

古栈道底端的村民要出寨门,得过几道之字拐,爬5000余级石阶,尽管是在绝壁上凿眼,在悬崖上嵌半截石条,肩挑背驮的村民们爬起来却是那般的悠悠自得,怪不得寨里人在石碑上自咏道:“凤舞鸾翔拱福穴,龟吟虎啸护佳城”,“只在此山其身也荣。”

入夜,在燃烧着柴禾的火坑边,听鱼寨老人讲述它古老而有趣的故事,品尝那甜甜的、粘粘的醪糟糯米汤圆,吃那回肠荡气、余味深长的土腊肉,用小土碗一碗碗地和村寨男人对饮,看山寨妹子穿丝线轧袜底,好一个令人动心的夜生活。第二天清晨,上路,山寨人会送你很远,嘴里连念“下回又来哟”,以至于我们直犯嘀咕:根本不想走哩!

(陈宗玖 王峰)

〔民间文学〕寨附近有一铜锣与石鼓遥相呼应。远古时期,人们突然听到从天空中传来由远而近的锣鼓声,声响愈来愈大,接着就是洪亮的说话声:“铜锣对石鼓,金银五万五,有人能识破,买个重庆府。”以后,每三天锣鼓响一次,天空的说话声,也同时传出一次,据说那是廪君显灵。

铜锣关下住着兄弟俩,哥哥叫陈巧,弟弟叫陈实。兄弟俩觉得这件事非常奇怪,商量一起上山去问老帕普。于是带上干粮,走了三天三夜,终于走到了铜锣关峰顶一座关庙前,向着天空作揖磕头,诉说这桩奇怪的事,打听破石鼓的道门。那老帕普站立庙门,不声不响,做了一个挖地的动作后,一股烟雾,闪身不见了。

陈巧心想,“这个手势是打铁。对了,找个铁匠打把大钥匙去开石鼓,这个谜不能让弟弟晓得。”

弟弟陈实反复默念了老帕普的手势,心想:“大概叫我开山造田吧!”

陈巧走进铁匠铺,要铁匠给他一把55斤重的钥匙。铁匠问他有什么用,他说:“用来打开石鼓!”铁匠说:“钥匙我打不成,你去请我师傅打吧!他住在东南方,到那里要走三年零六个月。”陈巧就向东南方奔去了。

弟弟陈实回到家里,他把家里所有的废铁背到铁匠铺,请求铁匠给他打一把18斤重的大锤,10斤重的挖锄,8斤重的刨锄,铁匠问他做什么用?陈实说:“开山造田!”铁匠当天打起了这三样东西。陈实背回到家,装上把子。第二天清早就开山造田了。不久就开出一块块的农田,第一年收了30石谷子,三年收了百石谷,真把个陈实乐坏了,他越干越起劲,田也越开越多。

陈巧走了三年零六个月,找到了那老铁匠,要他打一把55斤重的钥匙,那师傅摇头说:“从盘古开天起都没听说过开石鼓要钥匙,打不成!”陈巧听罢,心焦无奈,忽然发现那师傅的大锤把钢都打扁了。他想:打得扁钢,难道打不开石鼓吗?趁没人时,他扛起大锤就往回跑。

第四年冬天,陈实要造一块大田,他刨出了一墩很大的石头,一心要打碎它,拿来大锤子。头天打了一整天,也没有打下一块来。第二天仍如此。第三天他使尽全力打去。这时一股青烟腾起,烟幕飘落下来,出现了一位美貌如仙的少女,对他说:“我是廪君的女儿,随土地公公在这里等了4年,今日与你成亲!”陈实将她带回家去结为夫妻,起早摸黑又干了7年,开山造田四百余亩,家中金银用不完,粮食堆满仓,可真买得起重庆府呢!

陈巧回来,爬上石鼓,看见上面有条裂缝就是一锤,也巧,这一锤真是打张开了。他高兴得不得了,第二锤打下去,石鼓冒出火星和浓烟来,把他和锤子一并关了进去。

现在,石鼓下面还垫着一块活石板,上面还有一条缝。用手按一下,它就摇动,但要搬动或推倒它,那是没法搬倒的,传说这条缝是留给鼓里的陈巧出气的。

(国操 整理)

4、〔日本〕石川啄《《一握砂》之二》原文及赏析

悲哀的是

到天明时还余留着的

呼吸已绝的孩儿的肌肤的温暖

(周启明译,选自《石川啄歌集》)

这首叙述人的长子真一在出生24天后夭折的情形。人用一种欲扬还抑、近乎轻描淡写的笔调,把这一令人无限悲痛的事告诉读者。也许人当时还有种奢望,盼奇迹出现。他不把呼吸已绝的孩子弃置一边,却彻夜未眠,眼睛一眨不眨地端详着孩子。而人的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肌肤,所以他感到余留的温暖。这一切父爱的表现,人虽只字未提,但读者已清晰地感觉到了,表现出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悲哀的是”,人用状说感情的形容,一下子便抓住了读者的心。生活中,令人悲哀的事很多:无能为力的悲哀,遭受打击的悲哀……那么,令人悲哀的是什么呢?“到天明时还余留着的/呼吸已绝的孩儿的肌肤的温暖”。这是一句不算长的话,但我们很难把它一气读完。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人的孩子*。是怎么死的呢?我们已顾不上这些,人所设置的悲哀气氛,已浓浓地把我们围住了。我们感到失去一片叶子,它经绿意盎然,高高地悬在树枝上;我们感到丢失一位朋友,他刚刚还与我们交谈。从中愈来愈低的声调上,我们感到就像一位气虚的病人,叙述到最后已成呓语,而人已是悲不胜悲了。另外,短歌中出现五个结构助“的”,起到了缓冲情感的作用,更准确地表现了人悲伤不已的爱心——这也是我们不能一气读完全的原因。

石川啄,不仅平易近人,而且以含蓄见长。他的深受人们喜爱,是因为他表现的痛苦所具有的普遍性。

(霏霏、生龙)

点击查看更多曾巩《庭木》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45357.html

热门阅读

  1. 宝宝满月生日贺词大全
  2. 酒店客房部工作计划范文
  3. 关于苏东坡《寄周安儒茶》的全诗
  4. 有关十一国庆节祝福语
  5. 教师信息技术的实习报告
  6. 二年级《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范文
  7. 鸡年春节短信祝福语大全201
  8. 《宿新市徐公店》优秀教学设计
  9. 王昭君的故事
  10. 2019除夕团圆饭祝福语
  11.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12. 升学宴亲人代表贺词
  13. 《吴健雄传》读后感范文900字
  14. 室内设计师工作计划
  15. 基于体育运动对不同运动群体心境影响的述评教育论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