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关战争的诗句
1、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尘》 ——邝露《峤雅集》
2、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塞下曲》 王昌龄
3、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边草》 ——邝露《峤雅集》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
5、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 李益
6、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 杨炯的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8、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风》 ——邝露《峤雅集》
9、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笛》 ——邝露《峤雅集》
10、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月》 ——邝露《峤雅集》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王昌龄
1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王翰
13、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角》 ——邝露《峤雅集》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15、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雁》 ——邝露《峤雅集》
拓展阅读
1、描写有关花草树木的诗句精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鸟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有关描写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颢。其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黄鹤楼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题黄鹤楼石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约好*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岳飞。其全文如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翻译】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菩萨蛮·黄鹤楼》作者为当代文学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翻译】
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3、关于描写离石的诗句
(第一首)
抵河畔碛口,日已曛暮。
沿街巷,寻邸舍,
栖泊落落,羁形悠悠。
俄而,媪出庭阈问,
可否坎傺以居?
洞敞灯煌,铺陈洁整,
予然之。率略而膳。
媪熙颜,叙碛口,
之境物与遭际,余沛然偾兴。
觌莫枉至,落寞顿消。
窑屋静爽,枕流听涛。
酣然入梦,恬度一宵。
九曲黄河,晋陕峡谷段有碛焉,
曰大同,临湫水入河处。
烟波流舆地,霞彩妍均天。
翠樾横汀渚,古津送渡船。
雄梁跨湫水,广陌达三边。
静浦出嘉石,符采耀斑斓。
河水逼仄, 奋肆奔瀧。
乱石芒砀,浊浪排空。
狂涛渹湱,激荡豗瀠,
舟楫桴槎,沿泝咸停。
罔入碛段,险象横生,
颠荡上下,撼撞西东,
周章夷犹,叫嚣失声。
舟丁无觅,殒命大同。
妻孥老少,空泣诉,
何处长川,漂纸灯;
岁月,徂迁器物换,
漂流无险,却有惊。
黑龙横道,造化垂青。
舡槎泊岸,物运改程;
四方云集,车水马龙。
商贾辐辏,造就繁荣。
驮不完碛口,装不满吴城、
物阜民熙,小都会,
河声岳色,大文章。
古镇成津要,街区厝岸边。
青石铺井陌,窄道列闾阎。
邸肆罗通巷,绅商满市廛。
酣歌当酒肆,漫舞溺勾栏。
一觉繁华梦,斯须二百年。
编廛肆舍在,闾阈未更颜。
羁客惊遗筑,浑言赋雅篇。
何寻陈旧事,落月满山川。
黑龙王庙,离邑大观。
明朝肇建,雄踞虎山。
高标壮阔,遥对麟滩。
楣栋飞彩,牖户流丹。
榱题点染,朱槛画檐。
祈求祉福,祀祷平安。
飞歌晋曲,窍妙梁园。
平眺河岳,涤荡心田。
绿树青垣,相掩映,
绕梁乳燕,舞蹁跹;
沉积底蕴,标日月,
谯鼓疏钟,动地天。
(第二首)
离石四月,雪纷飞,
湖畔春芽,新叶垂。
清早急走,未着伞,
行程已知,明日归。
吕梁山下,新春意,
丽景道旁,乱雪飞。
天地素白,同一色,
欲寻芳景,恰少梅。
雨雪交加,人踯躅,
烟尘相伴,车追随。
衣衫单薄,包裹紧,
心念悠远,自在辉。
高楼眺望,飞雪景,
眼下飘摇,鹅毛堆。
情来不必,盼丽日,
如此美景,不忍摧。
劝君轻松,勿步急,
推却琐碎,出包围。
抬头望眼,满地雪,
入眸开阔,尽芳菲。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6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