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生算出一个新高度美文摘抄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最近,数学的专业领域“卡迈克尔数”的研究有了重大发现,而在这之前,该领域一直是世界各数学家一个头疼的问题。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该项研究的发现,竟然归功于中国的一名普通打工小伙,他叫余建春。
河南农村娃余建春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专科学校,一直在外打工。父母过早离开人世,家中只有一个大哥。余建春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但唯有数学在班里是拔尖儿。他从小就对数学十分感兴趣,一有空就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与数学有关的书,并且希望上大学时能选择数学专业。但到了高考选择专业时,大哥不同意他选择数学专业,一个农村孩子学数学有什么用。余建春无奈选择了牧业专业。
尽管如此,余建春从未放弃过对数学的热爱。上大学期间,除了专业以外,余建春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数学的研究当中,有时对一个知识感兴趣了,连课都不去上,在宿舍里一个劲地钻研。
大学毕业后,余建春开始了打工生涯,郑州、苏州、东莞等多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做过保安、车间工人等。可他对数学的那分热情之火,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闲暇时,余建春就买数学方面的书籍,下班后就躺在床上阅读,有了新的想法,就在本子上演算。他的同事们都把他当作一个怪人来看,一个人竟然可以对数学这么痴迷。
在自学数学的道路上,余建春遇到了几次新的发现,可是,身边的人没有在数学领域方面精通的。这时他就想到在网上搜索国内知名数学学者的信息,打算把他的发现写下来,然后寄给他们求证。可是这些寄出去的信件往往都石沉大海。不过,余建春并没有气馁。自从发现能给学者寄信以来,他不断研究、不断写信,桌子上的手稿越来越厚,向专家学者投稿已成了他的习惯。
余建春通过看书认识了“卡迈克尔数”,他开始识别关于它的新算法研究,他认为以前数学界的查找方法太过烦琐,而且准确率不高,他想找到一种更加高效的算法。有一天,余建春算了一个式子,工作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这个式子。回家后把本子拿出来,一算就有了新的发现,经过几天的努力,余建春得出了这个新算法的雏形。得出新算法后,余建春非常激动,他相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所缺的就是一个验证。那时他正巧在杭州打工,了解到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是这方面的专家,决定把他的新发现连同其他研究成果发送电子邮件投给他。
在20天的焦急等待后,他收到了蔡天新的回信。蔡天新邀请他到浙江大学参加讨论班,向博士生介绍他的成果。余建春得知后兴奋得睡不着觉。来到浙江大学的课室内,余建春站在讲台上,发现下面坐着的都是博士、研究生,他紧张得拿粉笔的手都在不停发抖。随后他慢慢调整了状态,在之后一个半小时里,他一口气在黑板上推演了五个新发现的公式,中途没有看一眼笔记。演讲结束,余建春的表现技惊四座,台下的研究生、博士生纷纷拍手叫好。蔡天新教授听完余建春的演讲,也大加赞赏,对余建春说:“虽然有些地方的确有缺陷,但不能掩盖你很出色的事实。”蔡天新还表示,余建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非常谦虚踏实。
就在那时,余建春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么多年来的努力,终于换回了如洗礼般的成就感。余建春的发现获得肯定后,有企业愿意为他提供工作。对此,余建春并不在乎,他在这时还想着数学,他想要进一步地进修,完善他的理论体系。
谁说普通人就不能达到一个让众人仰望的人生高度?余建春证明了普通人可以做到。在他的不懈坚持之下,他用他的数学公式,给人生算出了一个新高度。
拓展阅读
1、高一新生军训个人心得感悟
从九月二十一日开始为期两周的新生军训活动在足球场顺利地拉开了帷幕。自此掀开了军训生活的新篇章。
回想那短短两周军训的日子,一种潜藏在心中已久的感受便由然而生。的确,军训是辛苦的,但切辛苦的美丽,辛苦的动人,辛苦的让人难以忘怀。在军训时,我们和训练员在烈日下同甘共苦,他们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求严格,一发现我们的动作不规范,不到位,便细心的给我们讲解,纠正我们的错误,争取让我们把每一个动作做好。尤其是在站军姿时我们的双肩酸痛,双腿麻木,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苦和累。但我们不需抱怨它的苦难,它的辛苦和劳累,是在磨练我们像树一样坚挺向上,不屈不挠的意志,它带给了我们一种尊严,一种力量,一种不向任何权势卑躬的品质。正所谓人生苦短,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
俗语说:“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没有一份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今后的挫折。休息时,我们方队的男女生面对面的坐着,在训练员队长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微笑着,这微笑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一切,细细想想,幸福,快乐时常酿造着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觉,便能找到瞬间的幸福与快乐。此外,在军训的活动中,还增添可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我们看电影,听讲座等等。这些活动,既磨练可我们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我们学生**队伍的沟通能力和凝聚力,又改善可我们的精神风貌,提高可我们的综合素质,团队精神,为交院的人才发展奠定可坚定的文化基础和扎实的能力。白驹过隙的,时光像一条潺潺的小河,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两周的军训生活就到可眼皮底下。回首丰富多彩的军训生活,我更多的是感慨——“几朝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交院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2、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II卷:一个人一种风采人生
世事维艰,人的一生不容易,而能拥有一份成功的人生,当然更不容易。一个兢兢业业的电焊工,因自己的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绝美艺术,最终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这个耀人眼目的事例,足以让世人一番击掌惊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电焊工是不起眼的,脸上淌着汗水,干的是粗活脏活,工厂甚至路边的维修店比比皆是。他们弯着腰,手握焊枪,在刺眼的火花里谋生活,一日复一日。但是,术业有专攻,有的电焊工成功了,因其精湛的技术晋身焊接大师。我想,其中的成功秘诀,无非是他们能吃苦耐劳,能不断进取,更有一个将自己由电焊工渐渐打造成电焊大师的人生目标。
世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有相同的特质。从“电焊工变成焊接大师”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便再粗重的工作,再不起眼的职业,从业者只要肯付出,肯钻研,还是可以变成同行中的翘楚。由此,我想到一句古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在当今浮躁的世间,浮躁的人心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安于从小事做起,从小职业做起?这个世上有太多眼高手低的人,有太多好高鹜远的人,他们不安心于脚踏实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是在社会激烈的竞争态势里挑肥拣瘦,无所适从,反而**做着“天上掉馅饼”的好梦。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一种健康的人生,应该是一种有所追求的人生。没有追求的人生就如一潭泛不起半点微澜的死水。因为吃食,一个人的身体可以由低到高;因为学习,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可以由贫到富;因为拼搏,一个人的功业同样可以由小到大……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做强自己人生的机会,关键在于他如何把握自己和如何去铸造自己。所谓成功的要素,应该是流汗流血的付出,百折不挠的求索,持之以恒的毅力。
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每一个国民的强大。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正确的人生观,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将自己的工作发挥到极致,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那么,众人梦想的汇聚,便是强大的中国梦了。
3、每一个种菜的人都值得深交美文摘抄
一个好的耕者,他耕出的田,是一犁压着一犁,像黑色的波浪在翻滚;一个会种田的人,他挖出的土块,也是一锹压着一锹,像盖着小瓦的屋顶。这两种人令人心仪,可是我一直也没学会。不过,在菜园里,把锹踩进土里,把泥土翻过来,也有一份快乐在。
进入四月天后,五点来钟天已放亮,六点刚过太阳就出来了,进了菜园便有暖暖的感觉。你看,白菜、蚕豆、荠菜、豌豆、白萝卜,倾情绽放,姹紫嫣红,间有蜜蜂嗡嗡嘤嘤,其势颇似选美大赛的方阵。至于菠菜、芫荽,虽没开花,但都窜得很高,菠菜绿绿的叶子背面,生出浅浅的绒毛;芫荽的茎,一节节的,像雨后的嫩笋,气味浓得像猪油。还有莴笋、大蒜、生菜、韭菜,都在潜潜地长。这时节的菜园胜似花园。
可是我只有这么几畦地,还想趁着这大好的时光,点些丝条、苦瓜、玉米、黄瓜、黄豆、黑芝麻,还要栽些辣椒、茄子、圣女果、袖珍冬瓜。怎么办呢,只有铲菠菜和白菜了。不过,生命本来就是有取舍的,有的东西就得放弃。
我把菠菜、白菜铲倒,并把它们翻入土中沤肥。泥土是潮湿的,如果不是遇到瓦砾,或者不知从何处刮来的塑料皮,一翻就是一大块。白菜的根茎粗壮结实,碰到也挖不动。我早听说过,蔬菜前世是女子。比如白菜,小的时候,像跳皮筋的小女孩,起薹的时候,像情窦初开的少女,后来开花了,像穿婚纱的新娘,现在呢,开始结出细细的荚,她是准妈妈了。以前,她是随风摆动,婀娜多姿;现在,她坚实稳重,唯恐倒伏。
时常挖到蚯蚓,深绿色或青黑色的,像筷子一样粗。有时候把它们挖成两截,而那两截又都迅速地缩进了泥土里。蚯蚓有一种特异功能,它能迅速封住创面,由一条变为两条。蚯蚓较多的地方,土就松软,少的地方,地则略显板结。看来,土地是借助蚯蚓来呼吸的。看我挖地的邻居感到奇怪,说他们的地里早没有蚯蚓了。我想,是不是他们用了太多化肥,太多农药、太多除草剂的缘故呢。而我,除了撒点复合肥,草都是用锄头锄,虫都是用手捉。
有时挖到土田鸡。它们缩在土里,一动不动,等翻上来,慢慢地蹦走了。最近没挖到,倒是时常碰到它们在菜地里跳。前不久到宣城听课,在梅溪公园,居然听到蛙声;前两日,到乡下去玩,池塘里已是蛙声一片。我想它们已经结束冬眠了。偶尔挖到丁点儿大的螺丝,它们也躲进泥土冬眠吗?
菜畦挖好,我会捧起一把泥土,凑到鼻尖使劲地嗅。小学就常读到“泥土的气息”,可是到底什么是泥土的气息呢?我只知道它的特征:阴阴的,湿湿的,软软的,黑黑的;要说气味,只能用一个“清”字来形容。
直起腰来,看院墙外面,早已桃红柳绿,不是春如线,而是春如片。风筝上天,在蓝天写诗。张爱玲在《晨之美》中写道:“我愿意保留下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为一种警告,设法除去一般知书识字的人咬文嚼字的积习,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中去寻找实际的人生。”可是又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活,还有诗和远方。”相比较而言,我更赞同后者。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每一个跑步的人都值得深交。理由如巴菲特所说,在人生的很多问题上,跑步都会给出答案。我倒想套用—下这个结论,即每一个种菜的人都值得深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虔诚地亲近土地,还因为他们在劳作中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安静、感恩和奉献。
4、你有没有虚度此生美文摘抄
那个星期天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教堂的停车场很快就停满了汽车,当我走出汽车时,我注意到我的教友们正一边向教堂走去一边低声议论着什么。然后我看见一个男人正斜靠在教堂外面的墙壁上,好像睡着了似的。他上身穿着一件几乎已经破成碎片的军用防水短上衣,头上戴一顶破帽子,那顶帽子被拉下来遮住了他的脸。他的脚上穿着一双看起来差不多有三十年历史的旧鞋子,而且对他来说,那双鞋子也太小了,上面布满了破洞,他的脚趾头也都露在了外面。
我猜这个男人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继续朝前走,进了教堂。我和教友们寒暄了一会儿,然后,有人提到了那个流浪汉。人们窃笑着,闲谈着,但是没有一个人请他进到教堂里来,包括我。过了一会儿,讲道开始了。我们全都等待着牧师走到讲台上给我们讲道。就在这时,教堂的门开了——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低着头沿着走廊向前走去。人们屏着气,低声议论着,做着鬼脸。他步履蹒跚地走过走廊,登上讲道坛,脱掉了他的帽子和上衣。我的心沉了下去,前面站着的正是我们的牧师——那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牧师拿出他的《*》放到讲台上:“教友们,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我今天要讲什么内容了吧。”然后,他就开始唱下面这首歌:
如果在我经过的时候,我能帮助别人;
如果我能用一个字或者一首歌鼓励别人;
如果我能在别人犯错的时候为他指出来;
如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5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