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3:3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2、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3、揭示新课题。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乘法知识。

板书课题:乘法

三、讲授新课

(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10=5025=1005=500

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组发言。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教师**,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如14030,先计算14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试一试。

课文第27页试一试的第1、2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五、作业设计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5题。

六、板书设计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拓展阅读

1、上数学学计划品设我们遵守

【学习目标】

了解法范的具体特点

认识法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增强遵守法则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理解法的四个显著特征

【学法指导】

通过阅读---交流----解疑,形成对法与其他行为则的辨别能力,进一步形成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则的能力和运用法知识分析自身行为的能力

【温故知新】

的特殊性

【新知探究】

1、阅读“思想驿站”小事例,讨论完成“想一想”。

2、阅读P79第一、二段内容,完成以问题

(1)053月第十届全国人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这表现了:

是 的社会范,

(2)阅读材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继胡长清、成克杰因*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后,又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等*因*先后被依法判刑。

材料说明了:( )(课本观点)

:纪、章程与法相比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3、阅读“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部分完成:

( )( )( )( )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它们的主要职能有:

4、阅读P79-81“法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关怀和保障”部分:

一、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法的特点;认识法的目的;了解法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法则与其他则的辨别能力;运用法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法则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法则的目的,以及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增强自觉遵守法则的意识。

二、学重难点。

(一)、学重点:理解法的特点。

(二)、学难点:理解法的特点。

、课堂学过程与内容。

(一)、复习旧课、情境导入新课,揭题示标:

思想驿站P78:情景感悟。

情景一、赵亮在*上见一男子不给孕妇让座,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遵守法则 二中 赵启明 七思想品德八课二站“瘦肉精”事件 自学提示

自由地声朗读材第79页—第82页内容,把重点内容用笔在书上划出来,小组内交流法的特点与作用。重症监护室内的因平常吃鹿

奶粉导致 “双肾结石”患儿乐乐 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的法定第九条 禁止生产经营列食品 含有未经国务院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

添加剂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定容许量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定,造成食物中 毒事 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应当依法承担法责任。 中国出台食品安全法***鹿奶粉自然形成育行政部门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适用在校学生全国适用舆论习惯信念育行政力量国家强制力量备选内容:1、自然形成; 2、育行政部门;3、国家制定或认可;4、全国适用;5、在校学生;6、舆论、习惯、信念力量;7、育行政力量;8、国家强制力量;

;

面的备选内容填入恰当的空格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定:当事人是未成人的,70岁以上的老人的,不得对其行政拘留。 ...

2、语文

本学期我担任了语文学工作,是一个过渡,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开始识字不是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就应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材中在二只是安排写句练习,这个跨越太,学生一子对作文感到十分头疼,老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应对这些问题,应对全新的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材中的32篇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明白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透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学方才会有一个正确的学预测,使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状况不断调整。

课堂是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潜力的构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刚刚从低过渡上来,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透过老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要对自己的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学得到化。如在学《锡林郭勒草原》时,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资料的挖掘、侧重于学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结果学得很累、学得被动。针对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个性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课上到此刻,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齐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32篇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学模式去上,学生立刻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透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学天地里,对以前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多学习、多请,对自己的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潜力,期望能冲破瓶颈的新天地[由整理]

作文重点是练习'写出资料比较具体的片断',在实践中,我把写好总分段作为写段的基本训练。并坚持写好总分段的几条具体要:

1.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

主要练习形式有板有眼种:

1.补段.补总述句和总结句;或补分说句。2.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

此外,我还经常训练另一种段式,即在一段话里要内含时、地、人、事四要素,对'事'要用几句话写明白。写好这种方式,对学生初步掌握记叙文的要求是十分有益的。

语文真的是很美的一门学科,记得自己上学时铺天盖地的都是语文压抑了人性,对语文学的批判。此刻的新课改让我看到了欣喜的动向,但是,真的很怕矫枉过正,一味的不负职责的“创新”“活动”让语文的文字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头脑中的不负职责的“胡编乱造”。始终相信,语文的阅读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的超多自主的默读、静思培养的是语文的素养,没有足够的阅读做基础,过多的“对话”是无法到达感悟和体验的。

3、数学上范文优秀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学参考书、科书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学板书,请学生计算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 21×5/14

:来回**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1/3,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6×1/2=6×1/2≤3个;学生2:6×1/3=6×1/3≤2个)

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1/4和1/6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

6×1/2=6×1/2≤3个;6×1/3=6×1/3≤2个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语文

一个学期将要过去,本学期本人能注重研究中学学理论,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已节课,能经常听各老的课,从中吸取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能做到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状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及时改善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学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现行学的总体思路,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了语文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面主要说说我对新课程的体会。

1、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中的是主角的变化,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理解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的工作就在于帮忙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到达目标的途径;明白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潜力;创设丰富的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学活动中,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用心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用心主动的课堂学气氛具有很强的*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用心性。

2、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学手法。联系生活,创设富有儿童趣味的语言和场景,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识字量超多增加的背景,利用生活的场景,来开发孩子的潜在潜力效果能够增加。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角,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资料中去体验、感悟,把自己的主角定位成学习的主人。

3、传统的课堂多以的语言传递为主,结合听说读写,这样做容易发挥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构成基本技能技巧,并进行思想品德育,促进语言、数学智能的发展,但容易忽略其它几项智能,诸如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潜能资源的发挥、创新潜力的培养一向受到忽视。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许多老的高度重视,我尝试借鉴了了两个做法,发现效果还挺好的。

(1)在语文学中,学生理解课文资料较困难,一方面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仅兴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在语文学中,不仅仅老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样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培养。

4、应根据不同的学资料和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学方法。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资料。想出几个方,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来选取不同的法。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里,享受阳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目标。

一个学期的学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们的个性。

本学期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有一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有的学生作业不能按时上交。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在今后的学中,就应加以克服。

点击查看更多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19353.html

热门阅读

  1. 一把泥壶现代诗歌
  2. 关于爱情祝福语
  3. 关于大草原的经典诗句集锦
  4. 暑期农村医改宣传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5. 大学团员鉴定自我鉴定
  6.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模板
  7.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
  8. 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
  9. 简单的元旦祝福语
  10. 201年三八妇女节贺卡祝福语
  1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模范演讲发言稿
  12. 小学六年级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演讲稿范文
  13. 善待勒身的青藤美文
  14. 2016新年贺年卡祝福语
  15. 听我说情感美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