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教案设计范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按四项要求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通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8个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容国团为祖国而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
教学重点:预习课文、学会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预习方法
教学过程 :
一、揭题激趣
读题质疑。
二、学习自学提示
1、说说预习的方法
2、小结归纳:读学问标答
三、自学课文
根据预习的要求自学课文。
四、自学检查
1、读(1)生字词(2)逐段通读,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提出不懂词语
3、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标检查一小组“标”的情况并反馈
5、答初步回答课后问题,不懂的再作记号
五、指导分段
1、尝试分段
2、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抓住插叙部分把文章分为三段)
六、自由朗读全文
七、课堂作业
作业 本1—4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3个反问句的意思。能用“终于”造句。
2、能对课文中强烈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读出语气和感情。
3、感受容国团为祖国而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世界冠军?你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但是,在旧中国我国的体育运动却是非常的落后,你们知道课文哪一段是描写这段屈辱的历史的吗?指名读第3自然段。
2、简介旧中国3次参加奥运会时的情况。
3、朗读体会。说说如果你当时蒙受这样的屈辱会怎样想?
4、那是谁为我们敲开了世界冠军的大门呢?让我们回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说一说你觉得当时的气氛怎么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读懂重点句。
(1)什么叫“异样”的目光?群众为什么会这样?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2)“智慧和毅力”什么意思?这是描写容国团外貌的,跟他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有什么联系?
3、自读第一段,读出紧张、热烈的气氛。
四、学习第二段
1、此时此刻,受到万众瞩目的容国团心情怎么样?他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其他同学划出表现容国团心理活动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把反问句“难道能让祖国再蒙受屈辱吗?”“人生能有几次搏”改成陈述句。
4、如果你是容国团你在当时会想些什么?
(沉重、悲愤、荣幸、振奋……)
5、练读两个句子。读出激动而振奋的心情。
五、学习第三段
1、那么容国团有没有实现他为国争光的愿望呢?他是怎么做的呢?
2、自读第三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容国团奋勇拼搏的相应句子。
3、“面对强手”是什么意思?简介西多。把反问句“这一届的冠军,不属于西多还能属于谁”改成陈述句。
4、理解“拉打结合、左右开弓、忽远忽近、变幻莫测”的意思。自已当解说员来解说当时比赛热烈的场面。
5、朗读背诵。
6、经过这样的奋勇拼搏,容国团——
(“终于”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终于”说明这胜利——(来之不易)
用“终于”造句。
7、终于胜利了,共和国的国歌第一次在世界赛场上升起,你的心情怎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豪、光荣与激动的语气。
六、解答讨论课后问题。
七、课堂作业
作业 本5、6、7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生字新词。
3、能举例说说继容国团之后我国的哪些世界冠军奋勇拼搏的事迹,激发学生的体育精神。
4、深刻领会“人生能有几次搏”的含义。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说”的训练
教学过程 :
一、朗读训练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出语气。
(重点语句作重点指导)
2、指名读、评议。
二、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语。
三、说话训练
1、能举例说说继容国团之后我国的哪些世界冠军奋勇拼搏的事迹。(你印像最深的一场体育比赛)
2、指名说、评议。
3、说说这些运动员勇于拼搏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四、质疑问难
五、写一写(选择其一)
1、读了本文后的感想,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2、介绍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
板书设计 : 进入决赛:异样的目光
心情不平静:失利、受辱
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 奋勇拼搏:拉打结合 左右开弓
忽远忽近 变幻莫测
获得冠军:热泪盈眶 呼唤祖国
拓展阅读
1、《漫游语文世界》教学设计
1、沟通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习惯。。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真正理解“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和父母一同逛街时;当你同朋友聊天时;当你跟同学游玩时,你可曾留意过身边的语文呢?如果没有,那么,今天和老师一起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来吧!
二、活动一:漫游网络世界
1、猜猜下列网络语言的意思:
“菜鸟”: 就“新手”的意思。 “伊妹儿”: “E-mail”(电子邮件)。
“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
“东东”:网上不叫“东西”叫“东东”。 “886”:表示“Bye-bye喽”。
2、大家还能举出一些网络用语吗?
3、最新网络流行语
“槑”: méi 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槑”不仅呆,而且很呆。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囧”: jiǒng 在网络文化中,它通常情况下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表情。
“雷”:在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受到惊吓,通常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看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就会感觉不舒服。根据被“雷”程度可以分为:轻伤、中伤、重伤、*。
4、网络流行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创造性。网民们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2)方便性。既可提高交流的速度,又可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3)娱乐性。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流的乐趣。
(4)不规范性。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
5、怎样对待网络流行语
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在平时生活中或上网时偶尔用用可以,但在作文里应尽量避免使用。
三、活动二:漫游对联世界
1、走进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
2、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下面的对联分别适用什么店铺?
(1)由此登堂入室, 任君步月凌云。
(2)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3)此是春华秋实事业, 并非东途西抹文章。
(4)虽是毫末技巧, 却是顶上功夫。
1、植物填成语
( ) 雨后春( ) ( )一现
出水( ) 投( )报( )
( )满天下
2、还“我”女儿妆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某冰箱广告:领鲜一步 某服装广告:衣衣不舍
某*广告:鸡不可失 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某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某摩托车广告:乐在骑中
某沐浴液广告:随心所浴
4、同学们还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错写的成语广告吗?
5、看看谁的反应快:
(1)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12个。
(2)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九”的成语9个。
(3)写出以“十、百、千、万”开头的成语4个。
五、作业:
在生活中继续寻找语文的足迹。(如广告用语、店名、人名等)
2、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Let’s talk中的重要句型 “Who’s …? He’s/ She’s…… Is he/she …?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并在相似的情景中正确替换句中关键词,练习新语言。
2、能够完成Group work中的活动。
3、能够听懂Let’s try 部分的录音内容,正确完成图片选择练习。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巩固已学单词在对话中的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重要句型“Who’s …? He’s/ She’s…… Is he/she …?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并在相似的情景中正确替换句中关键词,练习新语言。
2、难点:一般疑问句“Is he/she …?"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教学过程
(一)热身/课前测:
1、chant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chant内容含有两位教师,随着说唱速度,分两部分展示chant内容及相应教师图片)。
2、课件展示tall/short/strong/funny/thin/smart/strict/quiet/active/kind画面,让学生说出相应单词,并用该单词说句。
3、用山羊顶角的形式检测学生已学反义词的掌握。
(二)呈现新知
1、通过principal,引出Let's talk。
2、利用图片学习新单词lady,并加以颜色区分lady/ man, she/ he及对应的运用。
3、让学生展示”Who's……?He's/ She's……”句型问答,操练一般疑问句“Is he/she ……”及肯定、否定回答。
4、Let’s say展示三幅图及主要对话句型,小组内对话,展示并找出相应的图画。
(三)趣味操练
1、“猜一猜”(Group work:猜老师或朋友)按对话顺序展示句型,并提示可用词汇(young/ funny/ tall/ strong/ kind/ old/ short/ thin/ smart/ strict/ active/ pretty/ beautiful/ quiet。
2、“辨一辨”:听Let’s try录音,出现椭圆形圈圈出相应的图片展示答案。
(四)目标检测
Read and write “Yes” or “No”. 先展示带有图片的短文,学生完成题目后,在一一展示问题答案,订正。
作业
1.Design a card for your favourite teacher and describeyour card.
2.Group work: Guess your friend.
3. Preview: Read and write.
3、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设计范文
一. 教学内容
Main scene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朗读“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2. 能正确听,说,认读表示人物外貌与性格特征的形容词old,young,funny,kind,strict,polite,hard-working,clever.
3.能听懂,会说,会表演Let’s talk 的内容并在真实场景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表演Main scene 和let’s talk的交际内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英语讨论人物。
四.教学难点
用英语准确询问并回答人物特征,如:“Who is …? He/She is…What’s he/she like? He/She is … Is he/she…?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五.课前准备
1.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 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六、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1.Let’s look and say the names.(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卡通图片,分别展示年老,年轻,滑稽,有礼貌,工作努力,聪明,严格等外貌与性格特征,让学生认读,说一说这是谁,怎么样。)
2.Let’s listen and sing”Who’s your teacher?”
Step2. Presentation
1.学习Main scene
(1).出示Main scene中的部分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Who?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学生看图片想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Dialogue1: Who:Wu Yifan,Amy,Oliver and a teacher.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he teacher introduces classmates to each other.
Dialogue2:Who:a girl,Oliver,Zoom and Zip
(3).教师引导学生蒋讨论的结果展示交流。
(4).听录音,模仿朗读,理解对话内容。
(5).教师领读对话,学生模仿,齐读练习,生生对话,小组表演。
2.学习let’s try let’s talk
(1)listen and tick.听录音,完成探究学习第一题。
(2)创设情境:这节课让我们和Oliver,WuYifan一起去了解Mr Young好不好?教师播放课件图片,要求学生边听边模仿。
(3)看let’s talk部分的课文插图,听录音,模仿朗读,理解意思。
(4)根据let’s talk内容尝试分角色朗读对话,进行Group work,完成探究学习中第三题。
(5)学生表演,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对话的掌握情况,对做得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3.Make a survey.
S1: Who’s your…?
S2:…
S1:What’s he/she like?
Step3 Consolidation
Play a game
游戏规则:优点大爆炸,发现小组内每个成员三个优点。
S1: Who’s that…?
S2:…
S1:What’s he/she like?
S2:He/she is…
S1:Is he/she…?
S2:Yes,he/she is. No,he/she isn’t.
Step4 Homework
1.Listen and report the dialogue.
2.完成课堂检测中的相关习题。
3.Make a new dialogue and act it out。
七.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