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古诗20首
1、《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子夜冬歌》
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9、《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
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
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4、《冬郊行望》
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5、《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17、《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18、《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9、《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20、《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拓展阅读
1、初中小学描写冬天的诗句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经·邶风·北风》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2、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摘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不错哦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3、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诗词
一、关于春季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关于夏季的古诗
1、《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三、关于秋季的古诗
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6、《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0、《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关于冬季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5、《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6、《观雪》
宋·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7、《雪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8、《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9、《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除夜有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12、《青松》
当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
观刈麦
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
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
温庭筠(晚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
晏殊(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裏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
苏轼(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
李清照(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明)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