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蚂蚁看大鰲

发布时间: 2025-07-22 10:32:21

中国寓言:蚂蚁看大鰲

古时候,东海里面住着一只大鰲(ao)。这只大鰲身形非常巨大,让人看了惊叹不已,它头顶着蓬莱仙山,在浩瀚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玩。它的举动非常壮观,飞腾而起的时候,一直冲入九霄,水柱喷涌直上,水花直溅到方圆百里的地方;它潜入水中的时候,巨浪翻滚,涛声震天,海中卷起巨大的漩涡,这样的奇特景象简直叫人叹为观止。

有一群红蚂蚁住在蚁冢上,整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有一只去外面旅行的红蚂蚁听说了这只大鰲的情形,心中很是向往,就回来对蚂蚁们说:“听说东海有只大鰲,行动时的奇观举世无双,我们也去见识见识吧!”蚂蚁们听了,觉得这确实是个开眼界长见识的好机会,就高兴地答应了。

蚂蚁们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东海边上。它们日等夜盼,只希望能亲眼一睹大鰲的风采。足足等了一个多月,大鰲都一直没有lou面,蚂蚁们想见到它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急切。

蚂蚁们实在等得有些灰心了,就商量着想回去了。正当它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天昏地暗,刮起了一阵狂风,海面上xian起万丈高的巨浪,浪涛相撞的声音如雷鸣一般震人耳鼓。蚂蚁们差一点被风刮跑,它们挣扎着大声喊道:“要小心哪,恐怕大鰲就要出现了啊!”

过了几天,风渐渐停息,海水也恢复了以前的宁静。远远望见海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了一座大山,它的顶端已没入了空中的云团里,有时候向东边飘移,有时候又向西边飘移。

这时候,蚂蚁们禁不住议论纷纷。它们说:“跑了这么多路,又等候了这么多天,原来也不过如此呀。大鰲头顶仙山就好比我们头顶着米粒;它在海里游动、停息还不是就如同我们在蚁冢里爬行和休息。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枉费我们的力气千里迢迢来看它了!”

蚂蚁们竟然把大鰲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它们微不足道的行为相提并论,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多一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满自足的惰性。

中国寓言:柳季与岑鼎

从前,鲁国有个宝贝,叫作岑鼎。这只岑鼎形体巨大,气势宏伟雄壮,鼎身上还由能工巧匠铸上了精致美丽的花纹,让人看了有种震慑心魄的感觉,不由得赞叹不已。鲁国的国君非常看重和珍爱岑鼎,把它看作镇国之宝。

鲁国的邻国齐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国力很是强盛。为了争夺霸权,齐国向鲁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国较弱,勉强抵挡了一阵就全线溃败了。鲁国国君只得派出使者,去向齐国求和,齐国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要求鲁国献上岑鼎以表诚意。

鲁国的国君很是着急,不献吧,齐国不愿讲和;献吧,又实在舍不得这个宝贝,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鲁国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大王,齐人从未见过岑鼎,我们何不另献一只鼎去,量他们也不会看得出来。这样既能签订和约,又能保住宝贝,难道不是个两全之策吗?”“妙啊!”鲁国国君拍手称是,大喜道,“就照你说的这么办!”

于是,鲁国悄悄地换了一只鼎,假说是岑鼎,献给了齐国的国君。

齐国国君得了鼎,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只鼎虽也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但似乎还是不如传说中那样好,再加上鲁国答应得这样爽快,自己又没亲眼见过岑鼎,这只鼎会不会是假的呢?又能用什么方法才能验证它的真伪呢?要是弄得不好,到手的是一只假鼎,不仅自己受了愚弄,齐国的国威也会大大受损。他思前想后没有法子,只得召集左右一块儿商量。一位聪明又熟悉鲁国的大臣出点子说:“臣听说鲁国有个叫柳季的人,非常诚实,是鲁国最讲信用的人,毕生没有说过半句谎话。我们让鲁国把柳季找来,如果他也说这只鼎是真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接受鼎了。”齐王同意了这个建议,派人把这个意思传达给了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得把柳季请来,对他把情况讲明,然后央求他说:“就请先生破一回例,说一次假话,以保全宝物。”柳季沉思了半晌,严肃地回答道:“您把岑鼎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我则把信用看得最为重要,它是我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我用一辈子的努力保持的东西。现在大王想要微臣破坏自己做人的根本,来换取您的宝物,恕臣不可能办到。”

鲁国国君听了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用了,就将真的岑鼎献给了齐国,签订了停战和约。

柳季如此守信用,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诚实信用是无价的,任何宝贝都不能与之相比。无论何种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放弃做人的根本。

拓展阅读

1、简短故事故事

从前,有一对懒惰的夫妻,生活十分贫困,却整日想着不劳而获,希望天上掉馅饼下来。有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家的母鸡居然下了一个金蛋!

这对夫妻把金蛋拿到市集上去卖,换了一笔钱。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这么一笔钱,夫妻二人心里都喜滋滋的。就这样,他们每天都拿一个金蛋到市集上卖,不久便发了财,买下了很多田地,又盖起了漂亮的房子,还请了许多仆人,日子过得舒服极了。

但是他们依旧很贪心,对这一切仍然不满足。有一天,妻子对丈夫说: “既然那只母鸡每天可以下一个金蛋,那它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金蛋,说不定还藏着一个金库呢!”

丈夫听了,十分赞同地说: “没错!我们干脆把它杀了,把所有的金蛋都取出来,这样我们就不用天天那么麻烦去捡蛋了。”

说干就干,夫妻俩兴冲冲地走向鸡窝,把母鸡杀了。但结果让他们失所望,母鸡的肚子里根本没有什么金蛋,更别提金库了!夫妻俩非常后悔,但为时已晚,他们本来每天能有一个金蛋,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2、故事200字故事

谦虚

夜莺是森林著名的演唱家,它歌喉婉转技艺高超,赢得众生灵们的赞誉。

公鸡、乌鸦和叫驴结伴慕名而来,请求夜莺唱一首动听的歌曲让它们欣赏,热情的夜莺一口应允了。

于是夜莺飞到树林最高处施展出全部才华尽情歌唱。太阳在歌声暗淡无光,微风停止了吹拂,百花开得更鲜艳,就连小草也停止了摆动,竖起尖尖的耳朵倾听,整个森林都沉醉在它的歌声

一曲终了,众人们仿佛才从虚幻的仙境里回到现实。它的崇拜者公鸡、乌鸦和叫驴听罢更是欣喜若狂,对夜莺的精彩的演唱心诚悦服赞不绝口。

“过奖过奖,惭愧之及,”夜莺一向以谦虚闻名于鸟族,它对众人的褒奖深感不安:“实在没啥特色,平平常常而已,还希望各位多提意见。咳,其实我还要向各位请教学习呢,与各位相比我自愧不如,不是吗,公鸡的喔喔啼鸣是那样震天动地,乌鸦的唱腔曲调是那么别具一格,还有叫驴的声声长鸣,我敢说,也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呀!”

然而,崇拜者们听了它的谦词并不引以为荣,反而个个不辞而别……乌鸦飞走了,叫驴跑开了,公鸡钻进了草丛。它们不愿意与伤了自己自尊心的夜莺多费口舌,留下夜莺呆呆地愣在树枝上不知所措。

3、故事200字故事

德高望重成语出处是《晋书·司马元显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

北宋时期,有个名叫富弼的人,字彦。他出身贫寒,从小读书勤奋,知识渊博,举止豁达,气概不凡。当时有位前辈见过他后,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贤才啊!”

富弼二十六岁踏上仕途。四十多年里,他对北宋王朝竭诚尽忠,在处理外交、边防、*刑狱、赈济灾民等事务,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不断加官晋爵,先后担任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为天子倚重、百官景仰的名臣。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北方的契丹屯兵边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的片领土。朝廷决定任命富弼为报聘使者前往敌营谈判。在交涉,他不顾个人的安危,慷慨陈词,列举两数十年来结盟友好的历史,劝说契丹王放弃割地的要求,成功地维护了本的利益。他先后两次奉命出使,第一次赴任,正逢女儿因病去世;第二次上路,又闻报小儿子出生,他都没有回家上一眼。归以后,朝廷为了褒扬他的功绩,先后授予他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和枢密副使等要职,他都谦逊地再三辞谢,不肯就任

4、故事200字故事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体现,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的未来。我古代的,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具有用故事来帮助说理文体元素。《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是出自先秦散文。

起源于民间,直接反应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它是从神话传说和动物故事演化而来的一种文体。

《揠苗助长》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道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亡羊补牢》

从前,有人养了一圈,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

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道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为时不晚。

5、故事简短内容故事

《小马过河》故事全文: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他向四周望望,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寓言:蚂蚁看大鰲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8847.html

热门阅读

  1. 微信内涵签名小清新
  2. 幼儿园小班剪纸计划
  3. 捕风捉影杂文随笔
  4. 愿大地遍植绿色――万松浦自然之思美文
  5. 课文《外国诗两首》的优秀教学设计
  6.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班队的工作总结
  7. 幼儿园安全隐患的排查自查报告
  8.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原文及译文赏析
  9. 《理解与尊重》教案
  10. 96%的压力都是你想象出来的美文
  11. 圣诞主题手抄报内容
  12. 201年给老婆的春节短信
  13. 品红的解释及造句
  14. 游梅雨潭日记
  15.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爱在牙齿间感人故事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