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灵犬黄耳》
魏晋时代,名士陆机曾养了一只善解人意的狗,名字叫“黄耳”。黄耳聪慧异常,能听懂人说话。有一次,陆机把黄耳借给一个住在巧。公里外的朋友,因为黄耳认识道路,一天时间就跑回了家。
这一天,陆机在京师洛阳有急事,想要通知身在苏州的家人,却又苦于找不到一位能够信任的送信人。“唉!这该怎么办?这件事如果不赶快通知母亲,那她老人家一定会担心的。”
陆机在房中走来走去,一边叹气,一边想办法。忽然,他低头看见了黄耳,于是灵机一动,把黄耳叫过来吩咐:“黄耳啊!这任务要靠你嶙!我把这封信写好,你就替我带回家去,要记得带一封回信回来握!”听完陆机的话后,黄耳很懂事地摇了尾巴,好像了解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陆机写好信后,装在一个竹筒中,系在黄耳的脖子上,然后拍了拍黄耳的头,对它说:“好狗儿,一切就靠你了。现在去吧!”黄耳听了,就出发了。
黄耳沿着骤道向苏州方向奔去,一路上都不敢稍作停留,不停地向前跑,饿了就找些剩菜剩饭吃,或是到草中觅食充饥;渴了就喝露水或雨水;遇到大河便依偎在渡河的人身旁,讨别人的欢心。渡河的人喜欢它,就呼唤它上船。船一到岸,黄耳便跳下船急奔而去。
黄耳赶到苏州陆机的家里,用嘴咬着装信的竹筒交给陆机的家人。陆机的家人打开竹筒看完家书后,黄耳似乎还有所求。陆机家人看懂了,便写了回信后又装在竹筒内,系在黄耳脖子上之后,黄耳就又往洛阳方向奔去。
自从黄耳走后,陆机每天都站在门边望着家乡的方向,心中想着:“不知道黄耳到家了没有?希望它一路平安。唉!我叫一只狗送信是不是太为难它了?”陆机每天站在门边等候,都把门槛踏坏了。好不容易过了50天后,黄耳终于面容憔悴地拼命跑回来。“啊!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办到的,真是我的好狗。”陆机高兴地抱着黄耳,并且迅速地拿下黄耳带回来的信。
陆机赶紧打开信看。黄耳这时已经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陆机读完信,发现黄耳已经因为力气用尽而*,他难过极了,抱着黄耳痛哭:“黄耳啊!你真是一只忠心的好狗,是我害死你的,呜……我一定会好好埋葬你的,呜……”
陆机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替黄耳建了一个墓家。这个地方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黄耳冢”。
拓展阅读
1、民间故事:黄大仙
九华山方东讲述,皮皮撰文。民间故事栏目专门搜集民间奇闻逸事,真假未做核实,做故事看即可。为阅读方便,全文用第一人称撰文。
——王皮皮
01
今天这个故事是谷老小讲给我的。
谷老小是谁呢?要从很久之前说起。
02
小时候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我外婆家在天后宫附近。
外婆家斜对面是一个石库门的小弄堂,弄堂的门很窄,只能将将走过一个成年人,后面却曲径通幽,另有天地。据说小弄堂以前是万家春谷家的私宅——万家春是我们当地老有名的老店,东家姓谷。谷老小便是这谷家三代单传的男丁,因为上头还有一个姐姐,所以家里人都叫他老小,久而久之,他的大名倒无人提起。
谷家私宅五进五出,还有假山池塘,也算“园林豪宅”了。不过公私合营后,百年*的万家春变成了食品公司下辖的一家饭店兼茶楼,而谷家的园林豪宅也被分给了很多普通人居住。
谷老小倒是挺乐呵的,他总是摇头晃脑道:“你看里面现在住的啥人?古家人,都姓谷。谷古不分家,也算是住的都是一家人啊,也罢!”
谷老小从小在家里做小开做惯了的,不会营生,只会吃喝玩乐。
万家春归了国家后,他也进了食品公司,当了门房兼传达员,照样每天清早起来,带上自己的好茶叶,走到他家曾经的买卖——万家春二楼的茶楼,叫来服务员,滚水冲茶,点上一笼小笼包,二两锅贴,优哉游哉开始一天。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到他手上没半个月就花光了,然后就是四处借告,不过谷家三代都是好人、善人,别说在我外婆家附近,就是在安庆城中也是积善积德之家了。所以,无论是谁,看到谷老小都要伸手帮一把。
谷老小也做了一桩豪举。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把家里的袁大头、古董字画、贵重老家具收了好多。后来收藏市场兴起,他卖了一部分袁大头,一次性把那些年借的钱,挨家挨户都还了,甚至每家都多给了一点,算是利息。
收到钱的人家也不禁纳罕,背地里都感叹:谷家还是那个谷家,永不欠账,仗义疏财的家风,就是到了小老板这里,哪怕混得再落魄,这家风硬是没有变过。
——不过,最爱谷老小的还是我们这帮孩子。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谈古,说三国、水浒、西游记,说的比广播里说书的讲的都精彩。所以,一到夏天的夜晚,他一出来乘凉,很快呼呼拉就会被一群孩子围上,央求他说一段故事。
回想起来,我那些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有好大一块就是在谷老小的故事中度过的。
03
谷老小的开场都有一套固定的台词的。
“你们真想听?”
“想听!”
“那就说一个,真人真事哈!这事就发生在我谷家的万家春里。”
作为安庆城里数得上的*酒楼茶楼,万家春的生意是火了去了。在后厨帮工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一个小伙计叫二胡,专门负责后厨的打杂。
这天,他正在后厨忙着择菜,厨上二厨大老胡走进来,把他的头拍了拍:“二胡,水芹菜只要掐嫩尖,这是大厨关照的。”
“诶,好嘞。”
大老胡说着蹲下来,在他对面翻看着刚刚择好的菜。突然,凑到他耳边问:“二胡,昨天晚上,你是不是偷吃了昨天剩的徽州圆子?”
二胡一双小眼睛瞪大了:“没有啊!”
“你小子可别糊弄我,有赶紧跟我说,好帮你圆谎。”
“大表爷,真没有。您还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吗,怎么敢干这样的事!”
“也是。”大老胡想想,又拍了他一下:“以后精神着点。”说着起身走出去。
二胡择着菜,心里还生着闷气:“这是谁做了偷鸡摸狗的事,赖到自己头上。给我抓住了一定要他好看。”
这话说着又过去两天。
这天万家春刚刚开门,大厨检视昨天准备的配菜,就发现头一晚做好的刀板香又少了一长溜。
“靠,是哪个促寿鬼又偷嘴了。这要让我抓到了,不打掉他门牙!”大厨汪虎着脸,瞪大眼睛在后厨每个人脸上扫过,最后特意在二胡脸上扫了又扫,仿佛有意落定在他的脸上似的。
被大厨汪咄咄逼人的目光注视着,二胡不禁有点慌:“不……不是我……”
大老胡忙上前,从怀里掏出香烟,抽出一根递到大厨汪面前,又擦了一根火柴给他点上,看着大厨汪痛快地从鼻子里冒出两股白色烟柱,这才开口:“汪大厨,您还不知道二胡吗。这小子就是有那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啊!”
大厨汪的目光又落在二胡脸上:“以后可得小心注意,就算你没偷,这后厨丢了东西,你打杂的也是有责任的。”
“听到没有!还不快谢谢汪大厨!”
二胡委屈得都快要哭了,只是还得忍着说:“谢谢大厨栽培。”
04
二胡没精打采地择着菜,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二胡——”
他抬头一看,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迎了上去:“诶,少东家,您找我?”
万家春的小少爷提着一只鸟笼,走了进来。他把鸟笼放在案板上说:“去帮我去找一点上好的黄小米,我要喂我的画眉。”
“是,少东家。”
二胡找来黄小米,却看见少东家在案板上四处翻着,翻出几样菜肴来,顺手拣了一片牛肉脯,放进嘴里大嚼起来,还把嚼烂的肉脯吐出一点,逗着喂鸟。
“少东家,黄小米。”
“搁着吧。”
少东家正逗着鸟,后厨门口又传来叫声:“谷老小,谷老小——”
“这儿呢。”
走进来一个穿着长袍的小青年,看起来跟少东家年纪相仿。
“老小,你听说没有,今晚庆和班要在皖江大舞台开锣唱戏了。”
“真的!”少东家立刻兴奋得连喂鸟都忘了,“走——还等什么,去搞票子啊。”
少东家兴冲冲地拉着同伴走到门口,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折回头对二胡说:“二胡,帮我把画眉喂好了。记住了,用上好的黄小米。”说着,他又伸手在盘中拣了一块牛肉脯丢进嘴里大嚼着出去了。
二胡叹口气,拿起筷子把弄乱的摆盘整理了一下。就在这时候,大老胡走进来了,一叠声吩咐,“你赶紧把鸟笼挂到外面走廊上去。这要是让大厨汪看到了,不骂死你。”
二胡赶紧把鸟笼捧到外面,挂在走廊的花顶下。
到了上座的点了,二胡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竟然把喂鸟的事给忘得干干净净。
等到第二天一早,少东家哼着哩个咚哩咚来找他要鸟时,他才想起来,忙慌里慌张地跑到后面的走廊里。
只见鸟笼门半开着,画眉早没影了。
看到这情景,少东家的脸都变色了:“哎呀,我的画眉,这可是我十块大洋买来的白玉兰啊!”说着,他看着笼子,发现笼底有一根鸟羽,又看看地下,竟然还有好几根,其中还有大翎子,旁边还有几滴干涸的血滴。不禁嚎出声来,“哎呀,我的白玉兰啊。”说着,就举手要打二胡。
二胡早被吓傻了,怔怔地望着鸟笼发呆。
哪知道少东家的手还未落到他脸上,已经被人抓住了:“干什么?你还反了天了,敢打人!”
“爹,二胡他把我的白玉兰给弄丢了。”
“弄丢了才好,省得你整天提笼架鸟,不学无术。你看看人家二胡,比你大不了几个月,早早就出来学手艺,做营生。你呢,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早告诫过你,凡是这店里的人都是咱们谷家的自己人,要跟兄弟伙一样对待。你倒好,今天还竟然敢跟他们动手了,反了你了,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东家,算了,算了。少东家还小,等再大点就好了。”
在大厨汪和账房先生的拦阻下,少东家一溜烟地逃跑了。
但这事还没完。
当晚,二胡忙完后厨的事,刚想坐下歇息,门帘一挑,走进一个人来。
他跳起来:“少东家——”
“二胡,不好意思,早上差一点扇了你。我也是看鸟没了,心急火燎。”
二胡的眼圈红了:“没事,少东家。您平日里怎么待我二胡,我心里有数的。”又道,“少爷,我帮你找。咱后厨常常掉荤腥菜肴,估计和这野猫耗子也有关。”
说着,两人就在后厨,廊下四处翻找起来。
二胡在廊下的杂物堆里翻了一阵,无意中打开一个废弃的汤包蒸笼,却发现里面有一群小东西,正吱吱地叫着。
“少爷,看,黄鼠狼。”
二胡卷起袖子,抡起棒子一顿猛砸,把一窝小黄鼠狼全给灭了。这才消了气,这群家伙,不仅吃了少东家的鸟,还常常偷嘴,害得自己被大厨汪怀疑好几回。就该灭了出出这口腌臜气。
05
就在这天晚上,万家春出事了。
半夜时分,大火突起,把万家春烧成断壁残垣。一座百年*,三代人的心血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后来,说起这场蹊跷的大火,有亲历者说,仿佛看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头白尾的黄鼠狼,在万家春里甩尾巴,那尾巴一甩,就淬出一溜火星,点燃了烘茶叶的存储木炭。然后只见它四处甩尾,万家春四处火起,瞬间一发不可收拾,活生生把个三层楼面的万家春烧成白地,还连累了左近的商铺。
事后,有人传出起火当天,少东家和二胡打死一窝小黄鼠狼崽子的事。于是,联想起来,有人就说了,这是成精的黄大仙,为了报杀子之仇,焚了万家春。
万家春也从此一蹶不振,家道急剧中落。老东家忧愤生病,最终病重而死。只是,少东家还是那个样子,整天游手好闲,仿佛家里的巨变对他完全没有影响一般。只是日子过苦了,他也没有了往日的少东家的风光,但是富有富的派头,穷有穷的讲究。他万家春少东家的派头还保留着几分。
老子云:福祸相依,否极泰来。真是至理名言。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解放后,划分*成分,穷下来的谷家被划为小业主,如果照着以前的家业看,妥妥的大资本家是没跑的。
正所谓错有错着,谷老小——文中的少东家,也因此逃掉了后来的无数的运动、批斗等等诸多祸事,也算是否极泰来了。
06
后来,我问奶奶:“谷爹爹讲的黄鼠狼甩尾巴烧毁万家春的故事可是真的?”
“他就是满嘴跑火车。不过,说起万家春当年的大火,确实是蹊跷,兴许真跟谷老小打死一窝小黄鼠狼有关嘞。谷家四代都是行善积德之人,照理说不该有这样的*。算起来,只有谷老小做的这件事有点过分哦。不过,他却也因此逃过了后面的运动批斗,真正说起来,他这一辈子是活得滋润得很嘞。兴许,这场大火对万家春是祸,对他个人却是福吧。”
祸福相依,谁知道呢。
2、神秘的旅伴故事民间故事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天下海清河晏,四海升平。福建泉州有一布商姓马名贵发,经常往返于福州府和家乡泉州之间贩卖布匹。虽然旅途劳顿,但为了节约成本,马贵发从未起念要雇个帮手。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且说这天是三月初八,马贵发返乡途经莆田县境,看看时候不早,正自思量今晚住宿何处,忽听得背后有车马声传来。由于道路狭窄,马贵发把身一侧,想让马车先行,不料车到他身边却突然停住了。马贵发抬头一看,那马车十分豪华,车上坐着一个文弱少年,衣着华贵,像是大家子弟。少年彬彬有礼地向马贵发颔首道:“借问大叔一句,附近可有投宿的去处?”马贵发见那少年面色暗黄、声音喑哑,像是*在身,想想自己也是出门在外之人,便热心地指引道:“此去不出二里地,就有家高升客栈,很是清净。”少年抱拳谢过,待要驾车离去,却又转头对马贵发说道:“这位大叔,我看你也是远行之人,出门靠朋友,如蒙不弃,请上车来一起赶路吧!”马贵发看看天色已晚,对少年又颇有好感,当下并不推辞,道一声谢便上了车。
不一会儿,二人就到了高升客栈。各自安顿下来后,少年又邀请马贵发:“大叔,咱们一同用饭吧,多个人,我也能多吃一点!”马贵发犹豫片刻,道:“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两人一起来到大厅,少年要了一壶烧酒、四样时新菜肴,与马贵发痛快地吃喝起来。席间,少年自称姓陈,是晋江人。酒足饭饱后,少年又抢先结了帐。马贵发暗忖,这少年为人慷慨大方,语言又风趣得很,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旅伴,于是对少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你我一见投缘,也正巧顺路,干脆结伴而行,也好互相照应,你意下如何?”少年欣然应允。
马贵发与那少年一路同行,两人十分投契,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这天两人来到福清地界,少年忽然兴奋地跟路上遇到的四五人打招呼:“真巧呀!怎么能在这里赶上你们,你们不是比我早三天出门的吗?”对方也是满脸欢欣。少年回头对马贵发解释道:“大叔,他们是我的同乡,都是去京城赶考的富家子弟,也是我的朋友。大家一起赶路吧,路上更热闹些。”
马贵发不忍拂逆少年的美意,点头应允。果然,因为人多,大家欢歌笑语不断,旅途中的劳顿也不知不觉地减轻了。就这么过了两天,马贵发他们又在路上遇到了六七个商人,个个衣着华美,车马豪华,一见少年便停下车马,热情洋溢地行礼。少年告诉马贵发:“他们都是我们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其中一个是我的姐夫,他们要去浙江一带贩丝绸。”于是,这天晚上,马贵发便和他们一起投宿在山脚下的平安客栈。
说来奇怪,这天半夜,忽然雷鸣电闪,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平安客栈的店主人被风雨声惊醒,忽然想:不知道会不会漏雨?店主人忙点起蜡烛四处查看,走到马贵发等人歇宿的那几间上房门外时,见里面仍是灯火通明,照得窗户纸都亮了。店主人好奇地透过窗缝向里看,只见床上有个人蒙头大睡,而其他的客人围着蜡烛席地而坐,每人都神情肃穆,交头接耳地好像在商量着什么。店主人敲敲窗,好意提醒道:“诸位客官,已经三更了,早点安歇吧,你们明天还要赶路呢!”里面的人说:“知道了,我们马上就睡,谢谢老板!”
店主人检查完了客栈,回到自己的房间,忽然觉得肚子不舒服,赶忙去上厕所。经过刚才那间客房时,看见里面的灯已经熄了。店主人刚在厕所蹲下,忽然隐隐约约听见一声大叫,便喝问道:“怎么了?”可是深夜寂寂,四周一片漆黑,根本无人应答。店主人心想,怕是哪个客人在说梦话吧,也就没有深究,回到床上睡觉,一夜无话。
天色渐亮,店主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站在门口送客人们离去,口中说道:“下次再来小店啊!”忽然,店主人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对,昨晚一共是十四个客人,怎么今天才出去十三个呢?里面一定有蹊跷!
店主人赶紧追上去,赔笑道:“客官慢走,怎么少了一位呀?”客人们面面相觑,都不禁一愣。那姓陈的少年马上嘴角一咧,笑道:“老板,我们昨天并肩进你的店,今天并肩出你的店,怎么会少一个人呢?那你倒说说看,我们少了谁呀?你老莫不是老眼昏花了吧。”众人都笑了起来,店主人无言以对,只得看着这群客人吆喝着坐上马车离开。
回到店中,店主人反复琢磨着昨晚和今早的怪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说不清道不明。他到昨晚那些客人住的房间更换被褥时,忽然发现床板上有三个暗褐色的小斑点,不由得大惊失色,是血迹!
店主人赶忙报了官,半个时辰后,地保和衙门的李捕头就赶来了。捕头验看了现场,让地保火速召集地方上的团练乡勇追赶那些客人。李捕头带着几个年轻人骑马跑在前面,终于在一片树林中追上了他们。李捕头高声喊道:“前面的马车停下!我是县衙的巡捕,现在要检查你们的行李。”那些客人听了,纷纷跳下马车,齐刷刷地从行李中抽出了明晃晃的钢刀,肩并肩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李捕头大喊一声,带领乡勇们冲上前去。这些伪装成客商的匪盗虽然凶悍,但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乡勇们像铁桶一样牢牢地围困了起来。
他们被抓获的时候,李捕头注意到他们每人身上都有一个深色的布包,打开一看,每个布包里竟都是一段散发着血腥味的碎尸!再搜查马车上的行李,里面全是一团团沾满血迹的灰土!在场的众人都觉得毛骨悚然,更是怒气冲天,立即将他们扭送至县衙。
县令闻听此事,立刻升堂审讯。由于血淋林的罪证摆在面前,众盗抵赖不得,只有从实招供。原来这一行十三人,是专门打劫单身客人的大盗,那个看似*的少年陈某便是他们的首领,也是最有心计最为狡猾的一个。马贵发只身赶路,又不慎露财于外,早被陈某这一伙*不眨眼的恶魔盯上了。于是陈某定下万无一失的诡计,前后花了近十天的时间终于取得了马贵发的信任。昨天晚上,众盗在陈某的指挥下,将马贵发在客栈杀死,为了不让人发觉,他们将马贵发的尸体肢解,各自携带其中一段。陈某的计划相当周详,早就嘱咐同伙在行李中携带了大量灰土,在肢解尸体时用以吸收血渍,但是他们百密一疏,在床板上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这正印证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由于这个案子情节恶劣,凶犯作案手法极其残忍,朝廷对以陈某为首的所有罪犯处以极刑。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虽然大快人心,但马贵发因轻信别人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却是怎么也挽救不了的。
3、姐妹俩的故事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对老夫妻养育着两个女儿。大女儿长得不怎么漂亮,可是非常勤快,连一会儿也舍不得歇息,让她干什么事都干得很出色;小女儿生得很美,却是个懒姑娘。她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什么事也不想干,而且对人还很傲慢、冷淡。这样,村里人就把大女儿称作“勤快姑娘”,管小女儿叫“懒姑娘”。
有一次大女儿到河边担水,不小心绊倒了水桶,滚到河里。姑娘拿起扁担够水桶,一失足却掉到深潭里。刹那间,她仿佛觉得落到了什么地方。睁眼一看,在一片白沙地上有座小木屋。她走进木屋,不由得大吃一惊,见到长凳上坐着个老头儿。他绿脸,绿眼、绿胡子,一句话,全身都是绿的。姑娘很礼貌地向老头儿问好,还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
“你是谁?”老头儿问她:“从哪儿来的?”
“从河边乡村来的。我到河边担水,不小心掉到河里,不知怎么到了您这儿,请多原谅!”
“啊,原来是个不速之客!请坐,休息会吧!”
姑娘看到屋子里很乱,很冷,也很脏,就为老头儿生起了炉火,然后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后,问老头儿:“您还有什么事要做吗?”
老头儿环视了一下屋子,很满意地说;“多么勤快的姑娘!好,你去挤羊奶吧!”
姑娘拎着奶桶,到了羊栏,发现羊栏里也特别脏。她清除了羊栏里的垃圾和粪便,铺上了干燥的麦秸,还用温水洗了羊的**和蹄子。然后温柔地对母羊说:“请站好,羊妈妈。”她挤奶的动作麻利而轻柔,很快就挤完了。
姑娘把奶过滤、煮熟之后,就放到老头儿身边的桌子上。老头瞥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就跑到羊栏前,问母羊道:“那个姑娘让你受委屈了吗?”
母羊说:“她热情、温柔、勤快,我真想永远和她生活在一块儿。”老头儿回到屋里,拿起茶杯舀了一点奶,递给姑娘说:“喝了吧,这不是一般的奶,是一种魔奶。”
姑娘喝了奶,立时就变得象童话里的公主那样漂亮。这时,老头儿拿出一个小匣子给她:“这是送给你的礼物,带回家去吧!”
姑娘向老头儿道了谢,刚走出小木屋,就不觉间到了河边上。扁担和水桶都放在那里。她就打了两桶水担着回家,刚迈进家门,爸爸、妈妈和妹妹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她不知何故,很是莫名其妙。
“哎呀,我的天!你怎么变得这么漂亮?”妈妈惊奇而又高兴地说:“快给我们讲讲,这是怎么回事?”
姑娘把她拾桶落水,到老头儿那儿做客的事讲了一遍。然后打开那个小匣子,从里边拿出了锦缎衣服、貂皮围巾、银鞋、珍珠,还有一个盛满黄金的袋子。大家都很奇怪,一个小匣子怎么装了这么多珍贵的东西。
小女儿见到姐姐的这些奇珍异宝,特别眼馋,也很嫉妒。她气急败坏地跺着脚说:“我去找老头儿,也弄点嫁妆来!”说罢拎起水桶就跑到河边。她把水桶扔进河里,紧跟着装成失足的样子跳到深潭里。她走进小木屋,连招呼也不打就坐在椅子上,冷冷地对老头儿说:
“老头儿,给我点礼物吧?”
“你先到羊栏去挤奶,然后再谈礼物的事。”老头儿很不高兴地对她说。
小女儿不得巳来到羊栏。她把母羊踢到角落里,也不清扫垃圾和粪便,只是用草叉子胡乱地扬了些麦秸,马马虎虎地挤了奶,没有过滤和煮熟,就给老头拿去。
老头见此很是不高兴,就到羊栏问母羊道:“这个姑娘干得怎样?奶挤得好吗?”
母羊淌着眼泪回答道:“你看看就知道了。我的双膝都沾满了泥土,地上又湿又臭。她还踢了我几脚,挤奶更是马马虎虎,我的**可疼着呢。”
老头儿怏怏不快地回到屋里,小女儿没等他开口,就急不可耐地叫道:“快给我礼物呀,我该回家了!”,
老头儿舀了丰杯羊奶,递给她说;“喝了吧!”她把奶喝进去,马上就变成了个奇丑无比的人;鼻子变得老长老长的,还弯了个钩;皮肤变成了蜡黄色,象*一般没有血色;眉毛变得一绺一绺的,一直垂到脸颊上。接着老头儿给了她一个和姐姐的一模一样的小匣子。她抢过匣子,连句致谢的话都没有说,扭头就跑了。
小女儿刚迈进门坎,小匣子就自动打开了,里面只装着点煤灰,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从此,这个“懒姑娘”是象中了魔似的昏迷不醒,失去知觉了。
4、滕县的故事民间故事
在东滕城索有“滕小国”之称。因为在很久以前这里有个“滕国”,滕县也由此而命名。
传说在两千多年前,有一次下连阴雨,一连下了半个多月。许多房子都给淋倒了,水都漫到了膝盖,黄河的水不断地上涨,终于黄河决口了,大水眼看到“滕小国”了。人们非常惊恐,天上突然下来一条龙,那条龙东西横躺着,身长十来里路,把洪水给挡住了。人们慌忙告诉了滕文公,滕文公带了众大臣及儿子来看。
滕王的儿子二十左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见那条龙,龙眼大的出奇,似乎露出一股凶气。他想:龙能吞云吐雾,还会下雨。这次洪水是它捣的鬼。他挽起弓,上满弦,使足力气对准龙眼射去。箭头插进了龙的左眼,鲜血从眼里流了出来,把水都染成了红色。滕王的儿子又拉起弓,准备朝龙的右眼射去的时候,滕王忙打掉他手中箭,大声地斥责道:“小逆子,你惹下大祸了,还不跪下给龙爷请罪。”说完,滕王跪下了,大臣们也跟着跪倒了,人们也都跪倒了,小王爷也只好跟着跪下。
龙掉泪了,想到自己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不怕劳累,反被小王爷射了一箭,他的心碎了,眼睛疼得难忍,不如自己一走了事。人们苦苦地哀求道:“龙王爷,你千万不能走呀!你一走,我们都完了!请你可怜可怜我们吧。”它的心又软了,是啊!我一走,这么多人会葬身鱼腹。它在那里一直挡到洪水退去。
滕王设宴招待龙王,龙王伤透了心,不来赴宴,决心离开这里。滕王亲自去挽留它,它也不肯来。滕王知道是挽留不住它了,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全国的能工巧匠,在龙王休息的时候,在它的头上建了一座庙,把它镇在那里了。因此,滕县逐渐繁华起来,成了全国有名的大县。
5、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中国民间故事
导语: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那么后羿射日是怎样的故事?本文为你解忧,欢迎浏览。
世界年轻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是只鸟。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像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动物将它们的后代放在窝里,不必担心人会伤害它们。农民把谷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担心动物会把它们劫走。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人和动物彼此以诚相见,互相尊重对方。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烧*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地寻找食物。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许多人和动物渴*。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一些人出门觅食,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它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大地越来越暗,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的光。
可是,这个剩下的太阳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很快就躲进大海里去了。
天上没有了太阳,立刻变成了一片黑暗。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毒蛇猛兽到处横行,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了。他们便请求天帝,唤第十个太阳出来,让人类万物繁衍下去。
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接着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海面来了!
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生存。
后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盖世,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与仙女嫦娥结为夫妻,生活得美满幸福。
相关阅读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原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她勤劳朴实活泼可爱,尤其有着一颗金子般闪亮的心,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个恋人叫后羿,是个神箭手,也是个好后生。
有一天,嫦娥与几个要好的女伴在村边小河旁洗衣。不料,无所事事、心术不正的河神河伯正闲逛到此。他见到嫦娥的沉鱼落雁之容,顿时惊为天人,便一抹脸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着脸走过去跟嫦娥搭话。嫦娥见他不怀好意便急忙躲开,可是河伯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要强抢嫦娥入水。正在这危急关头,后羿来到了,他一看,顿时气得剑眉倒竖,怒发冲冠。他拈弓搭箭,“嗖”地一声,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河伯疼痛难忍,大叫一声,便跳下河去。
经过这件事,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长梦多,便提早成婚。婚后,二人过得非常幸福。当然,他们并没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满快乐之中,两颗善良的心总想为乡亲们我做些好事。
有一年,天空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都快要着火了。人们无法耕种,无法生活,处于被灭绝的灾难之中。后羿便决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百姓于火海之中。他天天挥汗如雨,苦苦练习射术。可是,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地前来**扰,他发誓要报一箭之仇,更要抢到他一直贪恋着的美女嫦娥。为此,后羿十分烦躁分心。
有一天,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好心告诉他,河伯报仇心切,他将要面临一场大祸,如若吃了这丸药,便可摆脱人间的一切磨难和烦恼,升入月宫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独寂寞的煎熬。后羿听后,心绪不宁地回到家中,将仙的话如实地告知了嫦娥,便疲倦地睡着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来走去,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里非常痛苦。她深爱着后羿,绝不愿他遭受任何磨难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还肩负着射掉九个太阳的重任,正受着烧烤之灾的乡亲们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对于丈夫的威胁,都源于自己。河伯对她仍没有死心,为了得到她,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怎么办呢?嫦娥想着,想着,突然,她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为了让河伯对她*心,为了让丈夫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个太阳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药,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后羿醒了,他发现嫦娥心神不定,脸上泛着神奇的红光,很是诧异,又觉不祥。嫦娥深情地望着丈夫,她知道与丈夫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便眼含泪水嘱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请求丈夫原谅她不能再尽到做妻子的义务了。话犹未尽,嫦娥只觉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变轻了,接着,双脚离地竟飞了起来,她边往天上飞边回头高声叫着:“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别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飞进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广寒宫,做了月中仙女。然而,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欢笑,只有一只惹人怜爱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总在砍着桂树却总也砍不倒的吴刚相陪伴。
自从嫦娥牺牲自己,飞上月宫后,后羿把痛苦、惆怅化作了力量。后羿明白妻子的作为是替自己和百姓着想的缘故,他深深地被感动和激励着,日夜苦练着射箭的本领,终于战胜了河伯的挑战,射掉了九个危害生灵的太阳,拯救了人类。人间有了欢乐,乡亲们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这种为了乡亲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了,后来,便封后羿为天将,于中秋佳节日使二人重逢团圆。从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天帝还规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圆,以祝愿花好月圆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属。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4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