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事作文:不一样的除夕夜
过新年了,过新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热热闹闹,每户人家都挂起了红灯笼,放起了鞭炮,贴上了福字,挂上了对联,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我们家也不例外。
到了晚上,妈妈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有活蹦乱跳的虾、有“横行将军”螃蟹、还有肉、鱼等美味佳肴。不等火锅烧开,我妹妹早已拿好了餐具等着吃了,我们都笑她是一只“小馋猫”。吃完年夜饭后,就轮到发红包了。我和爸爸就开始跟妈妈讨价还价红包的事了,那个感觉就像我们在菜场买菜一样太好笑了。等拿到红包后我们都迫不及待拆开红包,仔细盘点除夕夜的收获。
听妈妈说按我们老家的习惯,吃过年夜后要打“关门炮”,表示这一晚上不出去而且每间都要亮着灯等到第二天早上再打“开门炮”来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夜的晚上人们放起了各种各样绚丽多姿的鞭炮,五彩缤纷的鞭炮像花一样在空中绽放,美极了!电视里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内容实在是太丰富、太精彩了,其中有一句我太喜欢了:拿扫帚的不一定是扫地的,也有可能是哈利波特。
这个除夕夜我过的太开心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一年一年飞快地过去,我马上告别八岁,迈进九岁,我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除夕夜的晚上我匆匆吃完年夜饭,抱着花炮和哥哥姐姐一起来到大门口,哥哥拿着好几个烟花放,天空上出现了五彩缤纷的星星像一颗颗五颜六色如信号弹飞射。这真是烟花飞舞迎新年。整个城市沸腾在新的一年的到来。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和伯伯一家到奶奶家过年。
下午两三点没到,爸爸和大伯俩人就在灶台前忙前忙后,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香喷喷的摆在了桌子上。先祭拜完祖宗,等打了鞭炮我们就开吃,没吃一会儿,我就想跑出去放烟花,这时奶奶说:“谁没吃到最后就不给压岁钱”,我对奶奶说:“你先把压岁钱给我,我会乖乖坐在这里吃的”。于是奶奶、爷爷、大伯、爸爸他们都开始给我们小孩子发压岁钱了。一拿到压岁钱我就像兔子一样溜出去了,跑到院子外和邻居哥哥们放起了烟花,那各色各样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好漂亮呀!有天女散花、有巨龙腾空、有彩蝶游春、有旋风乱舞,好多好多……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玩到快12点钟了,这时爸爸来叫我回家等待新年的钟声,随着电视里钟声的敲响,我开心地蹦起来,哦!我又长大一岁啦!
今天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新年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爷爷奶奶家过个大年,过个团圆年。
*开到了村口,我们就下了车,只见爷爷一直在村口等我们。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奶奶家门口,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奶奶家的院子,大声的喊:“奶奶,我们来啦!”没等奶奶出来,我就跑进了厨房,只见奶奶正在忙着烧年夜饭。我看见奶奶这么忙,我也过去帮奶奶烧火。只见奶奶很麻利地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烧好了,馋得我直流口水。
爷爷奶奶祭了祖先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始高高兴兴的吃起了排场。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爷爷奶奶可高兴了,脸上挂满了笑容,像喝了蜜一样甜。吃了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爷爷奶奶还给了我压岁钱,因为我又长大了一岁。
看了一会儿晚会,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看的节目是小品和魔术,尤其是《年年有“鱼”》这个节目,太喜庆、太神奇。但我实在太想睡了,爸爸只好带我去睡觉。睡了一会儿,就被噼噼啪啪、轰隆隆的鞭炮声吵醒了,外面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好像要把天空炸开了,把大地震动起来了。我心想: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肯定把漆黑的夜空照得五光十色,亮堂堂的,美丽极了。
今晚是一个不眠之夜,团圆之夜,吉祥之夜,喜庆之夜……
今天晚上是除夕夜,大家都在吃排场。
妈妈、外婆、外公、舅舅烧菜,我和姐姐在玩。其中,我帮妈妈搅鸡蛋,妈妈说:“搅鸡蛋要放一小勺盐。”我说:“哦,知道了。”
开始吃饭了,有很多水果,很多菜,有虾,有鱼,有青菜,还有肉等等。我第一个吃的东西是我最爱吃的虾,我们吃的很高兴。我和姐姐吃好了,立刻跑去放鞭炮,每个家家户户都很热闹。今天真热闹啊!
除夕夜,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那天晚上,家里的亲戚都来了,烧了一大堆的菜,什么鱼啊,肉啊,虾啊,都有,我就放开肚子大吃了一通,把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肉等,统统吃进了肚子里。在人们吃完饭后的时候,都不经叫绝。我又和表姐、表妹到楼下去放烟花。可是再放完之后到楼上去的时候,我肚子痛了,痛得不得了。妈妈就帮我*了肚子,可是之后又痛了,妈妈又跑了被红糖茶给我喝。喝完之后感觉好多了。然后我又去拉了大便,根本不痛了。因此我非常感谢我妈妈。
拓展阅读
1、除夕之夜的小学作文600字
除夕的夜晚是家家团圆的夜晚,喜庆的对联映红一张张笑脸,一屋子的'暖意直送到心田。
——题记
今天虽然天上飘着蒙蒙细雨,但地上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因为今天是不同寻常的一天,今天是除夕。
四点钟左右,大家就开始准备晚餐需要的材料了。我和弟弟也争着要干活,所以,奶奶给了我们一把青菜,让我们洗干净。我们兴奋极了,把青菜一丝不苟的洗得没有一丝泥土。妈妈还让我们自己炸一炸南瓜饼,虽然炸的有些焦了,但我们依然很开心。
“开饭了!开饭了!”随着弟弟的一声喊叫,全家老老小小一齐坐上餐桌,看着那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我口水直流三千尺,真不知道从哪碗开始吃。“玲玲和棋棋啊,你们俩这顿饭可要吃饱了,只要这顿饭吃饱,整一年都不会饿肚子!”伯伯开玩笑道。所以我这顿饭吃得特别认真,吃了满满一大碗,不仅是因为伯伯说的那句话,更因为做这满满一桌菜时,也有我的功劳。
年夜饭吃完了。大家围坐在暖暖的火炉边,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拉拉家常。看看窗外,雨还在下,天已经完全暗下来了。我和弟弟早已等不及了,催促着大家赶紧放鞭炮。爸爸搬出鞭炮,点燃导火线。“咻……”鞭炮飞快的冲到天空,紧接着听见“啪……”的一声,鞭炮在空中炸开了,火花扩张开来,真像一朵五彩缤纷的盛开的菊花。
放完了鞭炮,大家吃了一些甜点,这时“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大家一边看一边点评,有时还扯到另外的地方去。就这样开开心心地聊着,一直聊到深夜12点的钟声敲响,才上楼休息去了。
今年的除夕夜我过得非常开心,希望今后每一年都能这样大家一起做年夜饭,吃年夜饭,一起放鞭炮,聊家常。
2、不一样的腊八节小学生作文
再有几天,就该过腊八节了。说起腊八节和喝“腊八粥”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和喝“腊八粥”的缘由,恐怕不少人还真说不上个子午卯酉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着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余的,是个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3、不一样的腊八节小学生作文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们常州地区家喻户晓的腊八节。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
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最是浓烈。
妈妈看我吃得正香,就问我腊八粥的来历。腊八也有来历?我怎么答不上来?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来历:原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生活极为艰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东西吃,结果被抓住了,还被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朱元璋饿的前胸贴后背。他四下找东西吃。结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边发现了玉米、大豆、绿豆等物。他用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煮成了一锅粥。味道非常棒。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这粥赐名‘腊八粥’。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腊八粥’,也就把这一天称为‘腊八节’。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4、不一样的腊八节小学生作文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5、令我感动的一件事小学生写事作文400字
感动是什么?是泪流满面吗?是相互拥抱吗?是欣喜若狂吗……我想: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答案。但我认为:感动就是发生在身边不经意的一瞬间。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刚上完奥数课。恰逢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小雨。我和妈妈又都没有备雨具,急中生智,只好把书包顶在头上,妈妈搂着我的肩膀冲向站台。等了好久好久,雨点也越来越大,86路*终于缓缓朝站台驶来。妈妈拉起我胖嘟嘟的手就向*跑去,恨不得飞过去。就在这时,一辆辆电动车从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们俩夹挤在了车与车中间,他们丝毫没有礼让的意思,都是急匆匆往家赶。别提有多危险!妈妈也很焦急,连忙向司机挥手示意“等一下”,生怕错过这班车,我们还要在雨中等很长时间。
“不要着急,注意安全,安全第一;不要着急,注意安全……”突然,从车了传来一阵洪亮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车长叔叔。他一边站起身来,一边还不住地提醒我们,我和妈妈等电动车都疾驰驶过,顺利地上了车。
“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找个座位慢慢坐好……”车长叔叔又一次叮嘱我们。妈妈连连点头说:“谢谢!”车上的乘客们也都连连称赞,有位老奶奶都为车长叔叔竖起了大拇指……
这件事,时刻激励着我。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时时去关爱别人,事事去帮助别人,做一个热心助人的好孩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4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