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棋王管理寓言
北宋棋王——胜利,需要多数人牺牲
北宋末年,宋徽宗整天不理朝政,国家大事一概不问,他最关心的是琴棋书画,因为这些是他的爱好。
有一天,宋徽宗突然心血来潮,他想:自己身边的棋手总是不使出他们的真本事,下棋时他们总是一种套路,没有一点儿新意,这些人和自己下棋从来都不敢赢棋,不如从民间选出几个高手来和自己对弈。那该多好啊!于是,他立即下诏,在民间举办围棋大赛,选出第一名进宫。
圣旨一下,立刻引起了民间的轰动,街头巷尾,没有人不议论这件事的。
有的人说:“我怎么不去学围棋呢?这可是一个使人平步青云的好机会,进宫后如果把皇帝老子哄高兴了那还不是吃香的喝辣的,子孙后代都跟着沾光。没有办法,谁叫咱没有这个眼光呢。干着急,只能看着别人享福喽!”
还有的人说:“进宫有什么好?伴君如伴虎,你知道哪皇帝老子不高兴杀了你们全家信不信?”
百姓们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整个大宋朝热闹非凡,这道圣旨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必谈的话题。
其中,有很多民间围棋高手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准备在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光宗耀祖的贵人。
行空寺的主持元修长老是当时的一位围棋顶尖高手,此时不免也动了凡心,认为自己苦学30余年的棋艺不想被埋没在这无人知晓的荒山野岭里,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胜出才不辜负自己多年来的心血。
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全国不光自己的棋艺高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是他知道的就有一位民间高人叫陈敬之,传说此人成名以来下棋从来没有输过,*是自己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碍。
于是,元修命令手下的小和尚们下山去寻找陈敬之的棋谱,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搞到一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和尚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一家棋舍里用500两银子买到了一张陈敬之的棋谱,送到元修的手里。
元修接到这份棋谱,欣喜若狂,一头扎进屋里,足不出户地潜心研究起来,并命令不许任何人来打扰他。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元修从陈敬之的棋谱中读到了为什么他会有不败的纪录。他看到陈敬之的棋风极为严谨,没有一着棋不是经过深思熟虑下出来的,而且他的棋风还非常凌厉,任何对手的任何小错误都会让他乘虚而入,直到将对手击败。
元修的心里非常清楚,陈敬之的棋风具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气势,他人焉有不败之理?
元修对比了一下自己和陈敬之的棋力,感觉是不相上下,谁最终取胜都在情理之中。
有一天,元修从棋谱中发现了陈敬之的一个最大的漏洞,那就是他下棋的时候总是开始要落后于对手,然后去捕捉对手的失着来获得反败为胜的战机。也就是说,他并不注重布局时的着法,而是擅长中局的战斗。
元修心想: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自己在布局方面下足了功夫,开局便获得巨大的利益,是取胜的最佳保证。
比赛正式开始了,元修长老果然是名不虚传,一路过关斩将,无人能敌,最终杀进了决赛,和他遭遇的对手全都纷纷*。
元修此时闭目养神,手里捻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他心里非常清楚,决赛如果拿不下来,原来的胜利就如同流水一样,起不到任何作用。他等待着和陈敬之的对决,他知道下一场才是真正的考验,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只是回忆着陈敬之的那张棋谱上的着法和自己这段时间对棋谱的研究结果,不知明天的比赛中运用此法能否奏效?现在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思考,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对付陈敬之。
然而,出乎包括元修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陈敬之没能进入决赛,他竟然输给了一个20多岁,名叫陈琰的毛头小子。
决赛在万众瞩目下开始,元修长老总觉得这场比赛特别别扭,原因就是自己的对面竟然坐着一个比自己小30多岁的小孩儿,实在是件让他始料不及的事情。
然而,三十几招过后,元修长老这才发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真的是不简单,布局上丝毫没有让自己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自己的局面要稍稍落后一些。
棋至中局,陈琰的着法越来越狠,并且滴水不漏。
此时,元修的额头上已经流汗了,他一闭上眼就是陈敬之的棋谱,虽然这个小伙子的棋风与陈敬之类似,但是着法上比陈敬之还要犀利,自己的棋力显然不敌,无奈只好推枰认输。
元修对陈琰说:“英雄出少年啊,我真的是老了,老纳输得是心服口服。不过,还希望你能解去我心中的一个疑惑,望不吝赐教。”
陈琰面带笑容地说:“不必客气,大师请讲。”
元修问道:“你和陈敬之是什么关系?”
陈琰答道:“正是家父。”
此言一出,在座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来他是陈敬之的儿子。
陈琰继续说道:“家父有5个儿子,我排行最小,原本棋艺不如家父。可是家父得知皇帝下诏后,便重点培养我,让我的4个哥哥天天同我下棋,之后他再单独辅导我,让我集中了4个哥哥的优点,然后他每天和我下,把自己的弱点统统告诉了我,最终我战胜了家父。”
元修听完此话后,长叹一声,满面通红地说:“陈敬之,不仅棋力过人,棋品更是一流啊,我服了,他才是真正的‘棋王’。”
元修本以为拿到了陈敬之的棋谱便可以天下无敌。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陈敬之可以不为名而争,竭尽全力地让儿子来集中几个人的优点制胜,这个胜利是以他自己和他4个儿子的牺牲换来的,其实,说到底,也是整个“陈氏家族”的胜利,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句话点明了团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成功的企业,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团队做保障。
如果把一个团队比作一场戏剧的话,那么,企业领导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导演,任务是将所有的员工的意愿加以统一,构成一个大家的共同目标,对员工的行为做指导,给他们分配各自的角色。
我们知道,一场戏剧中肯定要有“角儿”,也就是明星演员才能叫座,所以,团队中也不可以缺少“明星员工”。这些角色统统要由领导来安排,通过他的识人、用人,在员工中选出大伙儿重点扶持的明星人物来。
角色定好之后,谁也不能“抢戏”。看过戏剧的朋友都知道,有些配角的表演也是出神入化的,但是他们为了整个演出的成功而进行点缀性的表演来衬托主角的形象,这其实就是一种牺牲。
不知大家还是否记得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小品《主角儿和配角儿》。该小品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为了争形象而大出风头的配角儿,最后,使整个演出失败的鲜活例子。
说白了,大多数人都想成为明星,而被众目所仰。然而,明星毕竟是少数的,而且明星的成功也同样离不开许许多多在后面默默无闻支持他们的人。
所以,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如果都想当明星员工,谁也不愿意做出牺牲的话,那么,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无法成功。
身为团队中的领导,要不断地给员工灌输这样的思想:团队的成功是一种荣誉,并不是某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团队的荣誉。
领导的统筹安排在团队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必须服从这个安排,否则,这个团队是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团队,终究会走向失败的结局。
拓展阅读
1、2024班级管理发言稿集合
我先简要谈谈班级管理的两点感受,与各位班主任共勉
第一,我觉得班级管理有成效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叫你一时不知从何抓起,我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学校领导的精细化管理,和对各项工作的明确的指导,这份指导使我明了工作该如何开展下去,使我知道只要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要求,班级管理才会步入正轨,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第二,班级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各学科老师的齐抓共管,以及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和我搭档过的各学科老师给了我工作上极大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班科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得班级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具体的做法
起始学年,重视规范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严于律己,以身作责,发挥对学生的带动影响作用
我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一定先做到,比如,我一直都要求学生早7点到校,那我就先做到从不迟到,当然这也跟本人的居住地点有关;要求学生着装打扮得体符合学生身份,我就注意为人师表,起到表率作用。还有学生开始不会值日,我和他们一起值,刚才说组建班级后第一要抓的是仔细纪律,第二要抓的就是卫生。对于每个细节,在第一个月我都亲自去做,教男生怎么拖地,怎么拧拖布,教女生班级备品怎么摆放,我的班级永远都是门后放水桶和拖布,卫生角放笤帚和锉子,前面是垃圾桶,一般学校会发四把笤帚,每两把的头各朝两边,把儿摆中间,然后把矬子平放在上面,卫生角永远是整齐的,按照学校的要求用蓝色的布围好不露出下面的扫除用品,卫生角前放垃圾桶,里面放的那个黑色滤料带多延到外面,以免东西放多了地下被压住,浪费了袋子,也把桶弄脏,就因为这个好习惯我班级的塑料桶四年没换过,从不拿到外面,学校发的袋子也用得较节省。就连桶盖也是女生每日必擦的。水桶的摆放我和大家说过了,耳朵朝门和讲台,一面划坏墙面,手套他在水桶上,而且是手指头的那头搭在水桶里,以免水滴在地面上。这种习惯养成不仅靠老师的示范也要不断地监督,当然也少不了适时表扬激励。班级公共卫生好了,我又发现学生的桌堂一直很乱,有的学生,所有的事物是家长帮着做,有的就根本不在乎,东西乱放。我就开始观察,发现我班的杨显超很规范。我在班级表扬,并提倡每个人买个小书架,放自己的本书什么的,减少空间,我想这种好习惯的养成对在今后自己整理笔记方面一定会有帮助。还有在大扫除中怎么刷地。(案例)我一直坚信行动的力量是无穷的3.在班级氛围的营造和大型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
布置班级我开始是反对的,觉得墙上干干净净的什么都不要有,整洁大方,但去了一个小学校对我启发很大,原来让墙壁会说话,也是种无声的教育。回来后我布置了班级的两面墙,一面生活点滴的照片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馨,一面是荣誉榜,和各学科的竞争榜。让学生感觉这是激励人奋进的和睦的家。(一会我给大家展示班级的背景墙布置)。
学校大型活动有两次运动会,艺术节,我会抓住这两次机会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首先在动员会上告诉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我们
一定做到几点,保证人数和服装统一是首要做到的,任何人不得缺席大型活动,其次各尽其责,分配好任务,然后和大家商量我们争取得到什么奖励,要怎么做能得到,我们每次定的目标中必有的是精神文明奖,人人都尽力做好,也都像小主人一样监督这别人做的好于坏。运动第一天结束,我一般不会直接放学,像每周一的班级例会一样,做简单总结,表扬谁做的好,希望大家明天继续努力。我还记得,在08年的运动会第一天,那是初二时,我班在篮球场的大树前那个位置,一个叫姜雨声的小孩,自觉地担当清理班级后面的卫生工作,一整天都在后面看着,有点垃圾剧捡起来,但我没想到的是坐在后面的另一个学生姜岩说,今天姜雨声表现特别好,后面的卫生一直是他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觉得欣慰,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孩子们也学会了赏识别人。运动会结束后我都做总结,买一些奖状,和小奖品。有最佳贡献奖,最佳服务奖,最佳合作组合等,激励孩子们越做越好。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就在这一次一次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我还记得在今年我班申报市级优秀班集体是的情景,孩子们别提做的多好,最后孩子们问我,咱班争取到了吗,我说没有,不过你们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最后,我要谢谢学校领导的栽培和关照,谢谢你们让我参加形式各样的班主任培训,这些培训给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更要谢谢同事们,你们的支持让我坚定班任工作中三凡的幸福和美好
2、2024班级管理发言稿集合
班主任的工作很琐碎,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开展,学生的问题很多,每个学生都是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需要区别对待,还有些个别学生有很多的问题,已经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需要一个一个慢慢的纠正。工作中的主要困难有以下两点:
一、本学期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太多,投入在学生管理上的时间很长,再加上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再加上批改作业,家庭*人需要照顾,时间很紧张。
二、个别学生的个性已经养成了,改变很困难,需要大量的是时间和精力,成效也不太明显,学生都是好学生,只是,没有养成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但好习惯的养成是靠学生生活中方方面面才能达到的,优势在学校刚刚有点改观,但一个周末就变回去了,总是反复。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时间不足,导致了大量的工作有思路但没时间执行,可以短时间收到效果的工作就延长了时间,最后也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近期,特别是期中考试以后,我针对发现的问题,主要做了两项工作
一、处理班**与问题学生之间的矛盾
到了九年级,班**与问题学生的矛盾尤为突出,个别有管理能力的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班**职位,长年累月已经与一些问题学生产生了矛盾,已很难调和,互相之间不信任,班**认为这些同学专门爱搞破坏,问题学生则认为班**处处老是与自己做对,常常趁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带头违反纪律,以显示自己在班级和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这一对矛盾也是常让我头疼的,我也难免其责,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不得不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问题学生入手,对带头的同学进行转化工作,使其认识到班**不是专门针对他们,是维护班级纪律的一种正常行为,同时强化其纪律性教育,允许问题学生对班**提建议,直接写纸条来告诉我,以此表示我重视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对班**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进行转变教育,教育班**不能再像低年级一样来对待班级当中出现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得和班里同学共同商量着办,其中就包括和问题学生商量。可以听取问题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这样既使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又缓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收效良好。
二、处理学生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的问题
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学生不能按时交作业的现象,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开始时我循循善诱。并要求他们在当天时间里做完再上交。但是,渐渐地,我沉不住气了。因为我发现:每次不交作业的始终都有那几个同学,而且各科都是他们那几个。并且,其他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上交,他们偏要等到第二天在*和老师的不断催促下才上交,撒急了就抄作业应付了事,这是一个糟糕的习惯问题。而且,给班上的其他同学会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那就是老师对全班同学的要求不一致。时间久了,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会加入到不交作业的行列。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作业每次按时上交并全得优等级的,被评为当周作业明星。不按时交作业,拖欠作业的,拖一天或抄袭作业按照当次作业量的双倍进行惩罚,拖两天按照四倍进行惩罚,以此类推。实践证明,对于优生来说,效果还是比较突出的。但是,对于后进生,效果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以惩罚为手段来促使学生完成作业仅仅是治标而已。要治本,还要找出问题的根结所在,还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对他们加以疏导。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完成作业。接下来,我一个一个地找那几个学生谈话。开始他们还有抵触情绪——此时我更加确信我的惩罚措施是失败的,但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一个一个的孩子都开始说出了他们的心理话: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各科学习均感困难;作业完成有难度。有太多的作业做不了。作业完不成,当然就没办法交了。我首先肯定他们的诚实,在做不起作业的情况下不抄袭他人,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但是,做不完作业要多问,其实老师都喜欢好问的学生。同时我给他们指导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告诉他们要争取进步,要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要纵向跟自己的以前比,不要横向跟其他同学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自卑感,减少自信部分学生学习感到吃力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最终达成分层布置作业的一致意见。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都应该有所不同。目的只有一个:保证他们都能完成作业而且在作业的过程中能让不同档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2024班级管理发言稿集合
八年级各位班主任:
上午好!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探讨班级管理。下面我想和大家探讨这样一个话题: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当前形势下,由于多方面原因,班级管理难度大、压力大,特别是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责任也更加重大。那么,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在班级管理中,有这样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有些班主任有责任心、有爱心、成天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怀备至,班级事物事必躬亲。这类班主任深受学生爱戴,是好班主任,他们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成绩。但是,他们太累!他们离不开班级,班级也离不开他们,一旦他们离开了班级,就担心这担心那。他们的学生缺乏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还有一类班主任,工作很轻松,他们有一批定期轮换的班**,各类事物分工负责。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学生在管理班级的工作中培养班级管理能力,同时,也让每一个学生从中学到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类班主任在做甩手掌柜的同时,会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带着一对善辨的耳朵去聆听、带着一种智慧去关注。他们会给每个学生一个理想去追求、给每个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去反思,他们会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去和学生聊天,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一种鼓舞。这类班主任是智慧型的,班级管理是高效的。这两类班主任都是我们学校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学校的灵魂。但是,我们更推崇效益型的班级管理。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呢?我有几个不成熟的观点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学者出国访问,在一个公共厕所里面看见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孩正在清洗脏马桶,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对他做好事的行为大加赞赏。可是,这个小孩不以为然地说:“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看了这一事例,引了我的思考: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张旗鼓的树榜样、学标兵、宣传好人好事,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我们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教育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纪律法规,这是我们的责任,甚至于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这也应该是我们的一种责任。这种普遍的责任教育比树立一两个正面典型更有意义。
其次,对学生实施激励教育。
激励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成才的愿望和需要,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在工作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动力和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促使他们在品行、学业和个性等方面都获得全面发展。在教育评价上,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要多激励,少指责。当然,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但是,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巧批评、善批评。批评不是教育的全部,应该控制在学生、家长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三,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是鼓励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教育。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至理名言,被传诵至今,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它揭示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激励了无数处于坎坷、磨难、逆境中的人的勇气和斗志。“成功教育”则从事物的别一侧面变换视角,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同样可以成为“成功之母”。我更赞赏“成功是成功之母”!现在,在我们的教育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少一些失败的经历。因为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心理相对较脆弱,难以承受失败的挫折,特别是几个平行班的学生,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可以说是久经打击。像孙中山先生这样能够屡扑屡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需要在成功的体验中去获得信心与动力。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获得前进的动力,使他们能够集小成功为大成功。
我们主张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去指引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形成系列,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工作中,我们要多种教育方式并用,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力争转化每一个学生,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4、一个穷猫的理想故事经典寓言故事
它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一出生就见不到父亲了,而且一直不知道父亲姓啥叫啥。不过,在母亲的培育下,它总算茁壮地成长着,可它的家境太差,常常三餐不饱呢!
很小时,它便学会了抓老鼠的本领,其实也没办法,因为家里穷,要生活嘛。不过也好,穷猫家的孩子早当家,它从小便立下伟大理想:做一位出猫头地的猫。它看不惯那些富贵猫家的猫,特别是那些“富二代”的猫,它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财富很多,从来不用自己亲自抓老鼠,其实,它们也不稀罕鼠肉了,因为它们老是有猪肉呀、饼干啊之类的东西吃,而且能吃多少便吃多少,因为它们家太富有了。有时候,穷猫也挺羡慕它们的,但这没有用,于是穷猫打心里便认了:别猫与我比父母,我与别猫比明天!
于是,穷猫特别努力。它总是很早就起床了,干什么呢?练本领啊,爬墙、高攀、练嗅觉、找鼠洞⋯⋯都是它每天的必修课,它想:只要功夫深,不愁不富裕。这些年的努力和坚持,它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灵敏的身手,可谓本领了得,害得老鼠闻之则心惊肉跳。
穷猫为自己的本领感到特别的自豪。它也非常的勤奋,每天夜里几乎忙个不停,为的就是抓更多的老鼠,赚更多的钱,然后成为真正的富猫。
功夫不负有心猫。穷猫每夜的收获都非常大。有时候一夜能抓100只老鼠。有一天,它提着老鼠从一富猫家过,想不到那些富猫子弟们个个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它手里的老鼠,它们纷纷叫道:“这是什么呢,怎么没见过?”穷猫告诉它们:“这是老鼠。”“老鼠,是不是野生的?”一只富猫问道。“野生?”穷猫有点不知所言,但聪明的它马上领会了,于是笑道,“对,就是野生的,很稀奇的那种,很补的!”话音刚落,它手里拿着的十几只老鼠被一抢而光。那一天它足足赚了5000元。
穷猫那个高兴啊!于是它带着这些钱去市场买了一些猪肉、饼干,还有一瓶酒。一边喝酒,一边吃肉,它那个美啊,“想不到,这玩意比老鼠肉好吃多了!”穷猫抹抹嘴巴想。从此,穷猫更勤奋地抓老鼠,不过,它再也舍不得吃了,因为它要留着卖给那些富猫,这样便可以赚更多的钱。然后它便可以买那些猪肉、牛肉、饼干、酒⋯⋯
终于有一天,穷猫变成了富猫。它想:我再也用不着辛辛苦苦抓老鼠了。因为它现在有享受不完的财富,从此,它再也不稀罕老鼠肉,它最喜欢吃的是牛排,每天都有专门的厨师为它做最鲜美的牛排,还有猪排、鸡肉⋯⋯什么山珍海味,它更是享用不完。它生了很多孩子,它想:我养得起,不怕!
最让穷猫感到欣慰的是,它那些孩子都非常的孝顺,虽然过着一种衣来伸爪、饭来张口的日子,但孩子们个个读了商业本科,甚至有研究生、博士生的,还有出国留学的,将来好继承它的生意。有一天,是穷猫的生日,它的孩子们都从海外归来为它庆祝。其实,吃惯了山珍海味、好肉好酒的它,几乎天天像过生日般,哪里稀罕呢?但孩子们的盛情难却。
餐桌上,一支《祝你生日快乐》歌过后,突然孩子们拿出一样礼物,齐声叫道:“爸爸,我们给你带来了你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听说是最天然的*品,很补很补的,特别是对于我们猫家族。市场上都卖3000元一斤呢?⋯⋯”穷猫听着孩子们所言,口水直流,终于迫不及待了,它猛地抓开一层又一层精美的包装纸,当礼物显露眼前的时候,它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原来是自己小时候常吃的老鼠肉!
看着父亲那种奇异的表情,它的孩子都呆住了!
作者:曹炜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57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