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思乡

发布时间: 2025-09-09 10:09:22

小学生必背古诗思乡

乡愁既如刀一般使得离人断肠,又如绸一般成为缠绵心间的温柔。这甜蜜而又痛苦的乡愁,成了多少人驶向远方的方舟!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拓展阅读

1、《词》读后感600字

今年暑假我读了《词》这本书。边读边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名句让我记忆深刻,而且我还因此在“国达人”里做题得分做到了“礼部侍郎”呢!

书中有很多劝慰、警醒世人的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句来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告诉我们要趁着年轻勤奋努力,要不然到老时只有后悔和失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一首《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掷地有声、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发出“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这些句代代相传,鼓舞激励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书中还有很多描写美景的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来自贺知章的《咏柳》,让人看到了无数刚刚抽出嫩芽的柳叶随风摇摆,仿佛垂下了千万条的绿丝带。杨万里的“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因为调皮的蜻蜓的到来赋予了初夏池的动感之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图,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达人夜宿农家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读了这本书,我还认识了很多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步成的曹植,号称“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圣”杜甫,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仙李白,喜欢他朴实无华的“举头望明月,低头”;喜欢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奔放;喜欢他“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神来之笔;更喜欢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诚地祝愿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书中的每一首都被注入了它独有的魂,仿佛带我进入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宝贝啊——《词》。

2、适合做书签的适合做书签的

以下整理的适合做书签的句,适合做书签的句,希望大家喜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

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6.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0.非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1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8.一失足成千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19.夫所以读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立身以力为先,力以读书为本。

2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4.书痴者文工,艺痴者技良。

2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6.玉不啄,不成器;人不,不知道。

2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9.时人莫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30.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1.天我材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3.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3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毁于随。

3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7.智者不仁,而仁者则智。

38.黑发不知勤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4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49.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50.要知天下事,须读人书。

51.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5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5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4.居安危,则有备,有备无患。

5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59.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6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6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62.少年不经勤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6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6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6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6.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6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9.*暮年,壮心不已。

70.博之,审问之,慎之,明辨之,笃行之。

71.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7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7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5.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3、语文修一 考语文10首

孩子的教育始终是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未来。为此语文网**升初语文。希望对广大家长和们都有所帮助!

1、 咏鹅

唐代 骆宾王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春晓

唐代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回偶书

唐代 贺知章

离家老大回,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静夜

唐代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

6、忆江南

唐代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7、游子吟

唐代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朗月行

唐代 李白

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9、元 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精心**的升初语文,希望大家合理的利用!

4、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三首》教案及教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字、词语。

2.引导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体会的意境,了解歌的意

【过程与方法】

习本课可先引导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习兴趣。然后自读,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人的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难点:

重点

引导欣赏,积累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筝曲《渔舟唱晚》。

:搜集三首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习方法了解意,体会的意境。

4.想象句描述的景象,感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重点

了解意,体会的意境。

难点

想象句描绘的景象,感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画面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同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更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你们相信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

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人及作景。

二、指导,体会意境

1.理解题意。

(1)题目“暮江吟”你是怎样理解的?

(2)从题目看出这首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

2.,初步弄清的含义,根据自己对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三、理解意,体会

1.从的绘画中挑选出几份具有代表性错误的图画张贴在黑板上,让观察,对比文进行评析。

2.多媒体出示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3.多媒体出示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出示注释,自读自悟后两句

可怜:可爱。

似:好像。

(2)“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指名回答。

(3)为什么“露似真珠月似弓呢”?老师指点回答。(因为这是可爱的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是月初,月亮还是弯弯的月牙。)

4.最后一句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

师指点: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

(1)提问: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江边的景色?

(从傍晚到夜幕降临的江边景色,可见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新月升起的时候)

(2)从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人怎样的想感情?

(可以体会到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5.朗读指导。

(1)请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看谁能读出的韵律美,节奏美,读出人的情感。

(2)(教师播放动画:人站在江畔激情吟诵)此时你们就是那位身着装的白居易,面对奇景吟一首……谁先来展示一下?

(3)有与他不同理解的吗?以你的理解读读吧!全体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

(4)看同们读得热火朝天,我心里直痒痒,谁来和老师比试读一读。

(5)听范读。(出示课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第一句,平缓,轻柔;第二句,惊叹;后两句赞美)

(6)大家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再次齐声读一遍。(呈现秋景图,播放典乐)

四、绘画着色,感受文的画面美

通过,了解了中描写了深秋时候,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江边的景色,你们能把这两幅画涂上适当的颜色吗?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字、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并默写

3.体会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句所蕴含的人哲理。

4.理解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难点:

重点

引导欣赏,积累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句中含有的人哲理。

一、介绍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习我国宋代的文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说了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

(介绍苏轼的平及写此景,教师指点、补充)

二、自主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中词句的意,把不理解的标出来。

5.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组汇报。

2.教师对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文,想象描绘画面,体会的意境。(教师范读)

4.两个同对读,深入体会。

5.组接龙练习诵。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板书设计: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字、词语。

2.感情地朗读

3.了解的大意,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

感情地朗读

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一、新课导入

1.在冬天,同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课件出示: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提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出示: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习一首《雪梅》。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作者在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意。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意。

(1)一、二句的意: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了。

(2)三、四句的意: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3)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板书:各有长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写雪与梅的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

三、拓展延伸

1.这首的作者在写完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站在不同的角度描写不同的事物。而更重要的是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懂得一定的人哲理。

一直以来都是不好把握的,很多早已是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试着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如何指导读出的韵味,这也是的重难点。

中有些语句不好理解,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内在含义。我告诉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者迷,旁观者清。”让结合自己的活实际来讨论,懂得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还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也需要引导联系实际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1)习以“读”为本。在整个教环节中,教师能够做到放手让主动参与习活动,启发领读,充分尊重了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抓住“读”的根本,结合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解感悟。然后让反复吟诵,感悟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写字环节中若是能够到身边单独指导的话会更好。

(2)抓住关键词语加深的理解。比如启发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比如“可怜”一词的理解;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保留了的整体美,放手给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3)尊重的诵读意愿。课上我给足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达到熟读成诵,培养他们对句的语感,把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3.不足之处(失)。

说起来简单,但是在教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年级的领悟水平。的不足就是课堂局限于三首习,没有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首,而应该联系相关资料,拓展大量相关词,横向纵向联系起来体会“处处皆问”的道理。

4.改进措施(改)。

中有画,画中有。以后再,要引导借助想象,引导感受意境美。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再现中描绘的场景,使进入境,解决因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带来的习困难。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三首》教

《暮江吟》:

《暮江吟》这首,是白居易在前往杭州赴任途中所写,展现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

在教这首时,我设计如下的法步骤:知人,破题;懂字义,解句意;体境、悟情。大部分同通过习理解了意,了解所描写的景色,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想感情。这节课从总体上讲我还比较满意,自己觉得有以下几个地方做的不够好:

一、在破题、介绍完作者后应介绍一下写作景,这样有利于句的理解。

二、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这节课上我的评价方式有些单一,缺乏激励性,有时还不及时。

三、教方式不够灵活,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四、朗诵的时间不充足,应采用多种方式诵读。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这首时,我课前先布置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的,有关于苏轼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以便于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歌的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习。

由于这首句意浅显,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因此,教时,我把重点放在让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习的方法让探讨这首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结合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现实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结合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习了,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通过这样的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中的情和理,培养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我认为在教时,让人的身份去读去感悟,效果较好。

整堂课用“赏美景、品名”这条线串起来,这样活而不散。在这堂课中我还做到了个性化朗读和多元化感悟,使得更能品出“中有画、中有歌、中有理”的韵味,实现了习目标。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由于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2.在处理教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句歌的习中,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后有什么启发时,维转不过来,于是我直接点拨,没有给考、讨论、交流的机会(心里担心着时间所剩无几了)。其实,应该给充分考、讨论的时间,最后的拓展阅读完不成的话,可以放到课后。

《雪梅》:

通过这节课,我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1.*了歌教的单一模式。

传统的歌教:揭示题,了解人,读通歌,了解意,体会情,歌。教方式呈单线形,模式化,而我认为我这堂课视野宽阔,以梅花为主题来重新构建课堂。从历代人吟咏梅花的句入手,体会梅花的色香味以及内在精神,展示了较为广阔的梅文化景;然后再切入文本,解读文本。所以这堂课不能简单地归为工具性或人文性,我觉得更是一种文化性。

2.提升了歌教的审美艺术。

意味着创新,本堂课每一个教环节、教细节乃至教师的教语言都是经过教师反复推敲,精心打磨,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清新亮丽。例如诵读歌的创新艺术——师接读,反复引读,前后回读,创设情景地读,步步升华地读,意浓浓,回味无穷。再如教流程的设计艺术——由梅花的外形到内在品质,由梅花到像梅花一样的人,再由梅花的主人到读梅花的,最后由梅花魂扩展到民族魂,一气呵成,艺术无痕。再看整堂课的教节奏——该艳则艳,该淡则淡;能简则简,当艳不让;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就像一幅墨梅图,素雅中透出幽香,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5、家的大海写景作文300字

“哗哗!哗哗!”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哈哈,答对了!这就是我美丽的家——辽宁葫芦岛大海的声音。

的大海在夏日里最迷人了!

我常常来到这夏日的海边,**鞋子和袜子,让浪花来拍打我的脚丫,凉凉的、湿湿的。这时,大海就可以帮我们解除一天的疲惫,有时大海还会送给我一些意外的礼物,如:海星、鹦鹉螺、鱼、虾,贝壳。最关键的是它们都是鲜活的哟!

风一吹,浪花会一涌而上,调皮的溅到我的身上;风一吹,大海会哗啦啦、啪啪地奏出许许多多美妙的乐曲;风一吹,大海还会变成一头狮子向我们怒吼,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啊!

金黄色的沙滩在大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许许多多金子和耀眼的宝石,踩上去软软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快乐的童年!

晚上,云朵变红了,远远望去,蓝湛湛的海好像和天空连起来了,非常美丽。

怎么样,外地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很喜欢我家的大海呢?欢迎你们来游玩哦!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生必背古诗思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62350.html

热门阅读

  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
  2. 《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读后感范文
  3. 史上最经典励志签名
  4. 女人要精致地活着美文
  5. 幼儿园庆六一活动工作总结
  6. 关于描写黄山的句子
  7. 第二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
  8. 李商隐无题诗的悲美
  9. 白月光爱情诗歌
  10. 李白《关山月》原文翻译赏析
  11.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说说
  12. 变电站安全总结
  13. 神奇的大海怪教学设计范文
  14. 我和班主任之间的事作文500字
  15. 述职评议报告
  16. 钢材运输协议书
  17. 《蒲柳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
  18. 简短经典语句
  19. 描写春节的句子摘抄
  20. 2016关于3学雷锋日微信祝福语
  21. 写春天的诗句写出朝代作者和诗名
  22. 与朋友离别祝福的句子
  23. 越谦卑越伟大美文
  24. 2016年幽默情人节祝福语
  25. 伤感暖心的毕业句子
  26. 庆元旦迎新年对联
  27. 2018年新春对联
  28. java面试自我介绍
  29. 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美文摘抄
  30. 梁实秋《谈友谊》散文
  31.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作文
  32. 快乐五一小学生三年级作文350字
  33. 春节那一天作文
  34. 关于圣诞的搞笑句子
  35. 假日还乡随笔
  36. 侄子结婚的婚礼祝福
  37. 有关于春节的对联集锦
  38. 《女人情商》读后感
  39. 以真心换人心征文
  40. 伤感的同学毕业离别赠言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