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吹泡泡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7 12:02:42

春姑娘吹泡泡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并学习朗诵。

2、学习动词:飞、飘、转,能边说边做动作,并学说“XX、XX,春天到了”的句式。

3、感受春天里的美景。

【活动准备】

课件,春天图景,红、绿、黄色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瞧,春姑娘来了!春姑娘张开了小嘴巴,她吹呀吹呀,吹出了好多泡泡。看,有哪些颜色的泡泡呀?

2、哇!有红泡泡、绿泡泡、黄泡泡,真好看。春姑娘吹泡泡,吹出泡泡到处跑。看,泡泡跑到哪里去了?

二、分段理解,学习句式。

1、教师讲述红泡泡部分。

提问:

(1)红泡泡叫醒了谁?它是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飞。

(2)它是怎么说的?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桃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呀?为什么红泡泡要去叫桃花呢?

小结: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红泡泡是红色的,它叫醒了粉红色的桃花。

2、理解绿泡泡部分。

提问:

(1)绿泡泡跑到哪去了?它是怎么去的?学习动词:飘。

(2)绿泡泡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绿泡泡飘到柳树上,柳树怎么了?为什么绿泡泡要来叫醒柳树呢?

小结: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绿泡泡是绿色的,它叫醒了绿色的柳树。

3、理解黄泡泡部分。

提问:

(1)黄泡泡去叫醒了谁?怎么去叫的?学习动词:转。

(2)黄泡泡又会怎么叫呢?幼儿学说句式,并边做动作边说。

(3)迎春花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是黄泡泡来叫醒迎春花的呢?

小结: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黄色的迎春花被黄泡泡叫醒了。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三、完整欣赏,学习朗诵。

1、你们喜欢春姑娘的泡泡吗?那让我们一起和春姑娘的泡泡去飞吧!

完整朗诵诗歌。

2、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春姑娘吹出了哪几种颜色的泡泡?它们分别叫醒了谁?

分组分角色朗诵诗歌。

3、调皮的泡泡躲到了小朋友的椅子下面,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吧。你找到的是什么颜色的泡泡,就请你去叫醒谁,好吗?

幼儿分角色表演朗诵诗歌。

四、迁移生活,寻找春天。

1、春姑娘的泡泡叫醒了桃花、柳树、迎春花,还叫醒了许多其他的朋友。那为什么要把这些好朋友都叫醒呢?叫醒了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干什么啊?

小结:春天到了,大自然会发生许多的变化,春姑娘叫醒了大家,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唱,一起跳,春天到了真美丽啊!

2.那我们就跟着春姑娘的泡泡去找找我们大自然的好朋友吧,看看我们还要去把谁也叫醒。

教师用泡泡带领幼儿出去寻找春天。

红泡泡飞呀飞呀,飞到桃树上桃花开了,桃花桃花春天到了。

绿泡泡飘呀飘呀,飘到柳树上柳树变绿了,柳树柳树春天到了。

黄泡泡转呀转呀,转到迎春花边迎春花开了,迎春花迎春花春天到了。

红红的桃花、绿绿的柳树、黄*迎春花都笑了,说:“谢谢了,春姑娘!”

拓展阅读

1、《》小班游戏

设计思路: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的体育游戏特别感兴趣,于是我想:能不能结合幼儿对的兴趣来组织幼儿玩“”的音乐游戏。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爱唱爱跳并对音乐很感兴趣。《上海市学前育课程指南》告诉我们: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应以观察、了解幼儿为基础,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小班幼儿艺术表现欲望较强,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动作,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模仿的运动过程。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进幼儿肢体动作的灵活性,促进幼儿身体运动协调的发展和创造性的表现。

活动目标:

1、通过老师和幼儿的语言交流来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让幼儿交流的感受。

2、理解歌词,熟悉旋律,乐意与同伴边唱歌边做从小圆变大圆、圆形转动等动作。

3、听到“破”了的信号,能及时轻轻返回座位。

活动准备:

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语言交流。

⑴、听音乐拍手律动。

⑵、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冯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

(活动过程让孩子们和老师语言交往,表达见到老师的感受。)

2、出示具,观看

⑴、师:“今天冯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小朋友们认识吗?”(边说边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吗?为什么啊?”(请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师:“是什么样子的啊?”(圆的、有颜色的等)

师:“你是怎么的?后来怎么看不到了?”(请小朋友来,说说的方法)

3、学唱歌曲

⑴、熟悉歌词

师:“你们上天是什么样子吗?请小朋友们学一学。”(幼儿模仿上天在空中运动的样子)

师:“在落到地上是什么样子的啊?”(幼儿模仿落下地的运动过程)

师:小朋友的动作做的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边说歌词边来做做动作好吗?(上天,不见了,啪……)

请动作优美的幼儿做示范,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⑵、在师歌声伴随下,边唱边做飞舞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一起来做一做在空气中飞舞的动作,好吗?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⑶、小朋友们边唱边表演。

⑴、师讲清楚游戏规则

师和小朋友手拉手围成小圆,音乐第一段响起时,幼儿两拍一步后退成大圆;音乐第二段响起时,“”向一个方向转动,听到“啪”时,则轻轻的回到座位。

⑵、师与幼儿边唱歌边做游戏。

5、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我的朋友想和你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2、《》小班游戏

》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与同伴一起体验的快乐心情,特别是乐句“咦?不见了!”更能体现歌曲所带来的趣味性。

”游戏设计中,通过主动探索游戏规则,在过程中体现幼儿主动学习,运用道具“纱巾”的方法,感受起时带来的那份惊喜。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结伴做“”的游戏,表现出歌曲的趣味性。

2.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1、探索运用道具“纱巾”的方法。

2、在音乐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纱巾、CD、VCD、肥皂水、吸管、汉字卡片“”“”“大”“小”、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玩,丰富幼儿“”的经验。

1、师:你们刚才玩的是什么?有大也有小,怎么样的呢?

2、师出示汉字卡“”“”“大”“小”让幼儿先认字再猜字宝宝,并进行引导。

3、师指出字卡用儿歌语言帮助幼儿总结回答。

二、熟悉歌曲旋律,探索歌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1、师示范唱歌曲,幼儿轻唱歌曲。

2、出示纱巾,师幼探讨运用纱巾游戏的方法,请幼儿积极大胆地想象动作。

三、根据歌曲创编动作。

1、师:我们怎么来唱着歌做动作呢?

四、讨论游戏规则。

师;我们有纱巾,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如果幼儿能力较强,师可让幼儿思考“怎么用纱巾来玩游戏”。如果幼儿探索的经验较少,师可给幼儿欣赏VCD,请幼儿观察方法,在抛起时,先用语言提示,再逐步退出,鼓励幼儿倾听音乐,师要让个别幼儿示范动作,其他幼儿有初步的印象后再尝试,师在此环节练习三遍是基础次数使幼儿熟悉动作与歌曲。)

五、完整游戏,总结游戏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边唱边玩游戏,看谁能把到朋友那里。

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明确,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乐意参与。都能够把的那种喜悦之情溢出言表,不足的是做游戏时,孩子常规过于混乱,老师应该在游戏前把游戏规则表达强调清楚。

3、《》小班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2、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游戏的快乐 难点: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水,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让幼儿自由抓,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二、基础部分

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一个大,一个小飞高了,飞低了,破了。

讲解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到成大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成小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破了,幼儿向后跳。

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课后放松活动,带幼儿一起观察地上的小草,说说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觉?

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4、《》小班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知道在休止、间奏处停止不唱。

2、通过回忆、模仿的游戏情景,理解歌词,掌握间奏。

3、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有在间奏处控制住不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玩具。

2、经验准备:课前玩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提问:你是怎样的?

二、回忆交流说说的情景,导入歌曲。

提问:我们出来的是什么样子的吗?

小结:是呀!可有趣啦,出来的(有大又有小,会飞呀飞呀飞上天,飞得

高高的……)今天老师把刚才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就叫,我们一起来听吧!听一听是不是和我们的情景一样的?

三、感受理解歌曲,尝试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

老师清唱,帮助幼儿理解,尝试表现歌曲内容

提问:你们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呀?出的是什么样的?去哪了?最后怎么了?(老师用歌词小结并唱出)

2、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间奏的部分。

提问:这首歌曲老师每一句都唱了吗?老师休息了两次,休息的地方叫间奏。

3、幼儿学唱歌曲。

四、在捉的情境中激发幼儿演唱歌曲,感受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

1、休止符处以拍的游戏来引导幼儿掌握歌曲。

五、创编动作,完整表现歌曲。

1、创编间奏的动作。

提问:间奏表演的时候我们小嘴巴不唱歌,但可以表演动作呀,动动小脑筋,我们完了,宝宝们有什么办法再

2、加动作表演唱。

六、去户外边唱歌边玩游戏。

点击查看更多春姑娘吹泡泡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0847.html

热门阅读

  1. we like your farm教学反思范文
  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300字
  3. 端午佳节微博祝福短信
  4. 2016中秋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5. 节奏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论文
  6. 鸡年辞旧迎新拜年贺词201
  7. 王维《待储光羲不至》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8.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9. 《从调皮鬼变成小书迷》读后感范文
  10. 2016有关大雪祝福语
  11. 感怀端午散文
  12. 原创童话故事短201
  13. 201年最感动的结婚贺词
  14. 秋季小学生期末评语范文
  15. 优美简短的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