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19:20

《失物招领》的公开课教学设计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学生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读好带有感叹号、问号的句子),理解内容

课型 赏析课文 教具 课 件 课时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提示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展示)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理解主要内容

(一)学习第4、5自然段

1、大家准备回家时,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学生认真读第四自然段,把老师说的话画出来读一读。

2、思考:从唐老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 失物)

3、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话后,有什么反映?(引读:四十双眼睛......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

提示学生:句末是感叹号,学生们都摸过口袋,坚信自己没丢东西,所以回答的口气很坚决。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底是没丢东西?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第6自然段,交流一下他们丢的什么。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老师的话)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师示范——再指生读失物——同学丢在草地上的垃圾(板书)

(三)学习第7、8自然段

1、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生交流,读出第7自然段)

2、思考:那几位同学的脸为什么红了?这几位同学是怎样处理这些“失物”的?

3、那么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了,有什么表示呢?为什么?

课件出示引读:⑴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 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 看到 他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看到 他们把“失物”送到果皮箱 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⑵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同学自觉领回失物,并送到果皮箱,你为他们感到高兴吗?因为我们看到那几位同学的脸红了 看到 他们领回了自己的“失物”看到 他们把“失物”送到果皮箱。

4、 指导学生用高兴喜悦的心情齐读第8自然段

(四)结合课文内容,反思个人行为,启迪教育。

1、师生合作(学生读旁白和一年级一班同学一齐喊的话;老师读唐老师的话),再一次读课文,并想想你懂得了什么?

2、想一想,自己平日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学了这篇课文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3、师谈话小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板书)我们不管到哪,不管是不是有人监督,都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要保护,大自然的环境也要保护好,让我们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4、齐声朗读儿歌《争做环境小卫(wèi)士(shì)》

我爱花,我爱草,

我爱青青小树苗,

不摘(zāi)花,不踏(tà)草,

不折(zhé)树枝不乱(luàn)摇(yáo)。

花草树木是朋友,

我们都要保(bǎo)护(hù)好。

不随(suí)地吐痰(tàn),

不乱扔(rēng)果皮纸屑(xiè),

不在墙上涂(tú)抹(mǒ)乱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养(yǎnɡ)成保护环(huán)境(jìnɡ)好习惯(ɡuàn),

争做保护环境小卫(wèi)士(shì)。

四、课后实践作业

留心观察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垃圾,如果有,请把它们都送到垃圾箱,好吗?(下节课把自己的做法说给大家听听)

拓展阅读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方案

一、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脊、莞、锦、姹、嫣、暇、颇”等7个生字。

(2)能正确理解“真切、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熟记文第三自然段。

2、过程和方法

(1)初读文,读通文,了解大意。

(2)深入研读,围绕重点词句正确理解文的内容和思想,培养阅读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在情境中,在想象中、在感悟中,在拓展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加强语言的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德国的奇丽景色。

(2)初步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思想境界。

二、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德国的奇丽景色,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奇特民族风情;在读中培养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理解奇丽的景色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奇特民族风情的内在联系。

三、准备

1、读读文。

2、搜集关于德国的有关信息。

3、搜集整理有关季羡林的信息。

四、过程

1、创情境,导入新

(1)季羡林先生在回忆起自己留德国的生活时,动情地对人们说:“在我的心灵深处,那里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幻灯片出示句子1)

德国,为什么会给季羡林先生留下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爷的写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生读题。

2、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由朗读文,把文读通顺。

(2)选择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读一读,把它读通顺,读流利。(要想成功,一要自信,有信心,二要努力实践,克服困难。同桌读――个别读,师随机指导。)

(3)读了文,你能概括地说说,季爷爷心灵深处的德国,是个怎样的国家?(美丽)

(板书:美丽)

3、深入研读,感悟美丽

(1)默读文,想想季先生为什么会觉得德国的美丽。用心地静静地去读,想想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2)交流反馈。

生的答案可能有:

A、“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幻灯出示句子2)

从:“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花的海洋”、“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可以看出花的多,可以看出景色的奇丽。

(幻灯出示“如入山阴道上”的图片。指导理解花的多,花的密,花的美丽。指导生朗读体会花的多。)

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可以看出花一团团拥在一起,各种颜色都有,很美。

(幻灯出示花:你还准备要什么词语来赞美这美丽的花?指导生朗读体会花的美。)

☆这儿的景色是多么奇丽,难怪季羡林爷爷会把这份美丽刻在心中。(板书:奇丽的景色。)

B、从“把花都栽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看出德国民族的奇特,他们种花是给别人看的。

(理解“脊梁”、“莞尔一笑”的意思。理解花的主人把美丽留给了别人,心中想着他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是那么理所当然。他们的心灵就像他们的微笑一样美丽,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特的民族)

生圈出三处“家家户户”,师引读。他们家家户户都把美丽留给别人,人人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五十年前,他们家家户户养花给别人看,四五十年后他们依然是家家户户都养花,岁月流逝,没有流逝的美丽的风景和人们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

2、二年级《小鹿的玫瑰花》

材简析】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从“他常常去松土、浇水”中的“常常”,我们可以体会到小鹿很爱玫瑰,他种玫瑰很用心,很辛苦。从他和弟弟一起数花骨朵,我们知道小鹿十分盼望见到玫瑰花。然而,当玫瑰快要花的时候,小鹿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看到玫瑰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结尾的这句话,一定会引发生许多思考。

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趣味。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

时,引导生先把文读通顺,读正确,然后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故事中有四个角色,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生更容易悟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懂得小录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时安排】

第一

习目标

1、能采用多种方法识记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改字、不漏字、不回读。

3、初读文,了解文内容。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飞到花园里去认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张想象的翅膀,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飞过河流,飞过森林,飞过田野……睁眼睛,咱到了,快看,这位新朋友长得怎么样?

(件出示玫瑰图)

让我们叫一叫她的芳名,和她打个呼吧!

(出示“玫瑰花”三个字)

(指名读)

(看到这么美的玫瑰花图,小朋友自然而然地会把“玫瑰花”三个字叫得又美又甜又亲切)

“玫瑰”两个字是需要小朋友今天掌握的生字,我们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生字呢?

(生自主探究,掌握识字规律)

2、小朋友,再来看,这是谁?

(出示小鹿图)

小鹿哥哥也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很喜欢玫瑰花。春天到了,他在自家门前的花坛里种了一丛玫瑰花。花得怎么样呢?想不想一起去欣赏欣赏呢?

3、今天我们就来习一个童话故事,齐读题。

(件出示“小鹿的”三个字)

4、请打文,听老师读。

5、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一起来习。

这个环节的激发了生的好奇心,把生一下子从间那无序的状态中吸引到堂上有序的习上来,唤起生的有意注意。为习活动的有效展,创了鲜活的空间,趣味横生。同时,让生结合欣赏玫瑰图习“玫瑰”两个字,体现了图文结合理解词义的原则。

二、读生字,记生字

1、读生字:

⑴ 请大声读一读文,把生字在文里用“ΔΔ”标出来。

⑵ 在小组里互相交流,看看8个生字你都会读哪些?不会的请小组员帮助你,会拼读。

(小组活动交流生字读音)

⑶ 通过刚才小组的交流,你觉得哪些生字的读音最容易读错呢?

(件出示生字词)

你能提醒小朋友注意吗?

(生指出难读准字音的生字,师要相机指导难读的字音)

⑷ 刚才我们已经给小火车加满了生字燃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小火车吧!

(火车认读生字)

2、记生字:

⑴ 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会记。现在,让我们动起聪明的小脑袋,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生在小组里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生看件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特别强调“骨、瘸、惋”的.字形)

三、读句子

1、小朋友真棒,能够读记字宝宝了。可是字宝宝们累了,要回到句子妈妈的怀里,让我们到句子妈妈那边读读吧,希望小朋友在句子妈妈那也能读准字宝宝的音,好吗?

(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2、练读—指名读。

四、读

1、提出要求:

小朋友,你们喜欢到外婆家玩吗?(喜欢)

你看,句子妈妈带着字宝宝到文外婆的家里了,我们一起来读读文吧!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回读?

(件出示读文要求)

2、生练读。

3、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我们还可以找同桌来当一当你的“朗读小耳朵”,听一听你文读得怎么样,帮助你把不通顺的地方读通顺读流利。

4、请8个生分别读8个小节。(汇报评价)

这个环节的,我采用师的语言和件界面相配合的方式创了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快乐主动地练读句子和文,从而更有效地把带有生字的句子读正确、读通顺,把文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回读。

五、写字

1、(在田字格中出示:微、躺、骨)现在,你们是小老师,提醒一下小朋友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写得美?

(生做小老师)

2、师范写“微”、“躺”。

(前打田字格)

3、提醒书写姿势。

(不摆好姿势不写字,提笔就是练笔时)

4、生书写。

五、堂小结

小朋友,这节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玫瑰花,在去欣赏小鹿玫瑰花的路上,认识了8个字宝宝,随着字宝宝又到句子妈妈和文外婆那读通了文。下节,我们继续上路,去追寻红玫瑰那美丽的芬芳,好吗?

习目标

1、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文, 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小朋友,上节,我们已经过这的生字了,现在看看哪位小朋友把生字词读得最正确?

(件出示词语)

2、当读到“瘸”字时,问: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件展示字形难点)

二、理清思路,确定研究主题

1、小朋友,我们通过上节的初读文,知道了小鹿在自家门前种了一丛玫瑰。小鹿和鹿弟弟从种玫瑰到看玫瑰经历了曲折变化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找出鹿弟弟心情变化的句子。

2、根据回答出示鹿弟弟心情变化的三个句子。

3、练读这三个句子。

4、追问:小朋友,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疑问吗?问题预

⑴ 为什么小鹿他们在数花骨朵时那么高兴?他们高兴什么?

⑵ 为什么一始鹿弟弟认为玫瑰白栽了?

⑶ 为什么后来鹿弟弟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

5、默读文,把你认为能够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语句分别用:____、〈 〉和( )标出来。

这个环节的,我让小朋友从文的整体出发,找出鹿弟弟心情变化的句子,并针对这三个句子提出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也确定了本节的研究主题。

三、习1、2小节,研究问题A,感悟小鹿对玫瑰花的无限憧憬

1、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花骨朵),他们高兴极了,他们高兴什么?你能用这个句式猜猜他们高兴什么吗?

(件出示习提示)

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花骨朵),他们高兴极了,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为什么这么猜呢?你能从文的1、2小节中找出理由吗?

3、随机感悟探究两个句子的意思:

他常常去松土、浇水。

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从“常常”一词和“数花骨朵”这件事,加上孩子们充分想象说话,孩子们逐渐感悟到小鹿认真种玫瑰的态度,及玫瑰花的无限向往和急切盼望!

四、习3、4段,研究问题B,体会小鹿对玫瑰花谢的无限

1、导: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花的时候,小鹿却小心把脚跌伤了。它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为什么鹿弟弟说这玫瑰白栽了呢?请小朋友自读3、4段。

2、在回答中随机感悟探究朗读下面这个句子:

啊!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小鹿____极了。

在朗读中体会小鹿伤心、望、难过的复杂心情。并用朗读表达小鹿伤心、望、难过的复杂心情。

五、习5~8小节,研究问题C,感悟小鹿“给别人快乐,自己快乐”的那份心情

1、导语:那后来鹿弟弟又为什么说玫瑰没有白载呢?

2、根据回答出示第5小节(黄莺的话):

⑴ 自由读第5节。

⑵ 小朋友,从这段话里你读懂了黄莺在赞美小鹿的玫瑰怎么样呢?

(很美、很好看、很漂亮)

(件点红“红玫瑰、可好看了”)

⑶ 你能把玫瑰的美丽读出来吗?指名读。

⑷ (当读到一定火候时,件展示玫瑰组图,促进朗读感悟。)小朋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鹿的玫瑰花用摄象机拍下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看看小鹿家的玫瑰到底有多红多美!

(出示欣赏)

⑸ 觉得怎么样?

(真美呀!真红呀!)

见到这么美的花,心里就感到很 (快乐),于是就想(唱歌)。谁愿意再做黄莺,把快乐传递给大家?

这里用音乐配上玫瑰花组图,产生很美的效果,让生真切地体会到黄莺看到的玫瑰花有多么美丽!从而感受到黄莺赞美的情感,件在这里对朗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那微风又在夸小鹿的玫瑰花怎么样呢?(很香)

⑴ 你们能把这段话读好吗?自己练练吧!

⑵ 大家都夸微风是“玫瑰香风”,想象一下会有谁夸?怎么夸?如果你就是微风,当大伙儿都夸你时,你们的心里怎么样?(快乐、自豪)把你的快乐、自豪劲儿读出来吧!想读的一起来!

4、拓展文的空白:

除了黄莺和微风,还有谁也有可能看到玫瑰花呀?瞧,蝴蝶姑娘飞来了,她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蜜蜂弟弟飞来了。他会怎么说?模仿5、6小节说一说。

想象一下还有谁也看的了小鹿的玫瑰花?他会怎么说?

原来,小鹿的玫瑰花给那么多人带来了快乐。如果你是小鹿,你还会为自己没看到玫瑰花而难过吗?为什么?是呀!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在别人的心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鹿自己也快乐。这就叫 齐读。

(出示: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6、小鹿的劳动没有白费,怪不得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齐读第8段。

六、堂小节

祝小朋友越来越快乐!

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3、新标高中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区别;

(2)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体做负功,或说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算:

(1)知道算机械功的式W=Fscos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式W=Fscos进行有关算。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生在理解力对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式。

2.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这是难点。

3.要使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也是难点。

三、

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

四、主要过程

(一)引入新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理中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回顾一下初中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书:

(1)如果一个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中就说这个力对体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块沿拉力方向在讲桌上滑动一段距离,并将示意图画到黑板上,与同一起讨论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滑块所受的重力mg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是否对滑块做了功?强调指出,分析一个力是否对体做功,关键是要看受力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总结并板书:

(2)在中,力和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

就图1提出: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s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如何算?由同回答出如下式:W=Fs。就此再进一步提问:如果细绳斜向上拉滑块,这种情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与同一起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cos。至此按功的前一式即可得到如下式:

W=Fscos

再根据式W=Fs做启发式提问:按此式考虑,只要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可以求得力对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我们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们将力F分解到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至此在图2中将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这个分力为Fcos,再与s相乘,结果仍然是W=Fscos。就此指出,算一个力对体所做的功的大小,与力F的大小、体位移s的大小及F和s二者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且此式有普遍意义(对算机械功而言)。至此作出如下板书:

W=Fscos

力对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接下来给出F=100N、s=5m、=37,与同一起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最后明确板书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m

3.正功、负功

(1)首先对功的式W=Fscos的可能值与生共同讨论。从cos的可能值入手讨论,指出功W可能为正值、负值或零,再进一步说明,力F与s间夹角的取值范围,最后总结并作如下板书:

当090时,cos为正值,W为正值,称为力对体做正功,或称为力对体做功。

当=90时,cos=0,W=0,力对体做零功,即力对体不做功。

当90180时,cos为负值,W为负值,称为力对体做负功,或说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4、新标高中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质性:力是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体和施力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体同时又是受力体,受力体同时又是施力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体的运动状态或使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秋天到了,金*树叶离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要点提炼]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体的吸引力”.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体的重心在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体上.

点击查看更多《失物招领》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1856.html

热门阅读

  1. 《迷宫街物语》读后感
  2. 桃花的有名诗句
  3. 音乐游戏活动教案《碰一碰》附反思范文
  4. 旗下讲话演讲稿
  5. 代理班主任工作总结
  6. 201年小年祝福语给兄弟
  7. 后悔选择的句子
  8. 迷人的张家界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9. 关于周末愉快的祝福语精选
  10. 好闺蜜结婚祝福语
  11. 《前出塞其六》教学设计
  12. 救助受伤少年的日记
  13.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范文
  14. 201年18岁成人礼祝福语
  15.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四优秀教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