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重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范文550字
《狼牙山五壮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完我都热泪盈眶。想到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让我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日本侵略者的恶行历历在目,抗日战士的生死搏杀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侵略者时的团结和无畏。狼牙山五壮士不仅是***,他们更是无数的**先烈的缩影。在狼牙山上曾经洒过他们的鲜血;在狼牙山上曾经响起他们为国为民,壮烈豪迈的声音: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拖住敌人,便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当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可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呀!
走那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主力部队,五壮士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意味着死亡的后者。是什么样的精神指引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无疑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为了他们信仰的**事业。
五壮士不畏牺牲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汉代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一句意义重大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这五位壮士视死如归的壮举真可谓是重于泰山。
今天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壮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生,我们不能把**先烈忘记,我们要发奋读书,用我们的知识去建设祖国,向**战士一样,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
拓展阅读
1、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800字作文
或许是生在红色太行,耳濡目染**文化的缘故,一直以来,我就对红***情有独钟。一部部堪称经典的影片,打动人心的不仅有剧中人物的真挚情感,还有源自真实历史的故事情节。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影片以1941年秋天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残酷扫荡的镜头拉开帷幕。日军由于在西线作战遭受沉重打击,便集中力量分四路对东线狼牙山地区的一分区主力部队进行凶猛攻击。影片在讲明大背景后,很快切换到小场景,以村里老百姓的紧张转移引出团长与葛振林、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马宝玉5名战士的风趣对话。“葛振林,我知道就是你,你这个‘炮’比日本鬼子的炮怎么样啊?”“*的炮算什么,我这两门‘炮’一摆,他来多少我就将死他多少。”寥寥几句话,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临危不惧的战斗品格。当从团长口中得知这次扫荡的日军有3万多人,又是“铁壁合围”,还有所谓的“三光”政策,战士们十分自信地讲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游击战,并信心满满地接受了掩护任务。
影片中,日军进攻张家庄的画面让人揪心。七连向六班班长马宝玉下达任务:六班留下来牵制住敌人,等连队救出老乡再行转移。面对敌人的包围,六班战士始终想着老百姓的安危。葛振林冒险引开鬼子骑兵队。班长马宝玉为掩护老乡不幸头部负伤。大家分散撤退至北齐村。此时,影片上演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场景。村民们为了掩护5名战士,面对日伪军的威逼,宁死不屈,村子被洗劫一空。看到这里,不少观众和影片中战士们的心情一样,悲愤不已。
随着影片中日军攻击更加凶猛,观众能够感受到六班担负任务的艰巨性。敌人在向狼牙山进攻的时候,七连随即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主力的任务交给六班。指导员走之前对马宝玉说的一句话让人不由感到六班的责任重大:“你们能不能把敌人‘粘’在狼牙山上,决定了几万乡亲能否平安地转移出去,决定了团主力能否‘跳’到平汉线上打击敌人!”
这是整部影片战斗最为激烈的画面:六班居高临下占据有利位置,打退了一拨又一拨敌人的进攻。当胡德林说出敌人*下去17次的时候,能够看到宋学义、胡福才脸上的从容之情。接下来,镜头从激烈的战斗场面转到了安静的休憩场面。马宝玉和葛振林郑重写下入*介绍人的名字,一致认为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十分英勇,决定向连队*推荐他们入*。当马宝玉说起万一坚守不到天黑的担忧,葛振林的一句“班长,放心,我知道**员应该怎么做”,让人真切感受到**员在关键时刻的舍生忘死。
日军飞机大炮猛烈进攻的画面和炮弹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将影片推向了**。5名战士的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能用的石头也搬光了,最后只剩下了马宝玉手中唯一的一颗手榴弹。看着5名战士眼神交流的画面,观众也都明白了,这颗手榴弹是他们想留给自己的!战士们靠近马宝玉,说:“班长,拉吧!”但是,看着还在疯狂进攻的敌人,马宝玉果断把最后一颗手榴弹甩向了敌群。葛振林抡起枪使劲往石头上一摔,没摔烂,随手扔进山谷,向崖边跑去。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手提着枪,随后向崖边跑去。影片此时对每名战士的壮举给出了特写镜头:他们高呼着口号,跳进大山深谷。透过那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和坚定的目光,我们仿佛从他们眼中看到内心深处的火焰。
巍巍太行,潇潇易水。狼牙山五壮士喊出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响彻银幕内外。看到影片中那连绵起伏、巍峨险峻的狼牙山,我不由想到自己曾站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峰顶上的五勇士纪念塔边,耳畔仿佛传来那首赞歌:“棋盘陀,山顶峰,狼牙山上血花红,英雄的神八路,吓破敌胆**惊……”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精神生生不息、亘古悠长!
2、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800字作文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更是家喻户晓,今天,重读这篇课文,我依然是钦佩,依然是震撼,五位壮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国捐躯,壮烈牺牲。他们英勇豪迈的口号声将永远在我耳边回响,他们的浩然正气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永存!
1941年秋,日军大举进犯狼牙山,我七连六班五名战士奉命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在狼牙山顶,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最后,他们砸碎了武器,高喊着口号,纵身跳下了悬崖。当日军看到与其五百之众激战一天的只有五名战士,震惊之余,列队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重温这个惊天地泣**的英雄故事,我不禁心潮澎湃,忆往昔,有多少位英雄豪杰,**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洒热血,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刘胡兰,十五岁不畏敌人的铡刀;把敌人引入包围圈的王二小;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朽诗篇的夏明翰,还有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他们为了共和国的明天,和五壮士一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比起他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没有硝烟的弥漫,没有饥饿与寒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有父母的关心和呵护,然而,我们有的同学却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的不能完成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比吃比穿,前几天,还有几个男同学进网吧打游戏,这都是所不允许的,比比跳崖的五位战士,比比牺牲的**前辈,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开脱呢?
也许,有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前辈的英雄主义用不上了,那么,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吧:地上的一张小纸片,是把它捡起来,还是视而不见;今天的考试,有一道难题不会,是作弊得高分,还是老老实实以后努力复习;遇到红灯,是停下来遵守交通规则,还是快步抢行;看别人有困难,是热情帮助,还是冷漠处之……这一道道选择题,你的答案就是你心灵的展现,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燃心中那团希望的火焰,让我们祖国的明天,变得更加辉煌和灿烂!
3、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800字作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电影,便在这样的慷慨悲歌中开始了……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对八路军的感情更深,对日本鬼子更加恨之入骨。其中有一段是六班班长马宝玉受了伤,一位爷爷救了他,并给马宝玉疗伤,后来鬼子打来了,老爷爷一家准备逃离,马宝玉因伤还不能走路,被老爷爷背着,中途遇到鬼子,爷爷和马宝玉藏了起来,一直被爷爷照顾的马宝玉热泪盈眶……老百姓对八路军的拥护,只因为他们是人民的队伍!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就在主力后方的不远处,鬼子们还在前进,主力军便把掩护和保护群众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五个战士,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士兵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战士脸绷得紧紧的,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他们凭据险要,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子弹、手榴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连能搬动的石头也砸完了,他们折断枪支,从容地走向悬崖,慷慨就义……他们用生命保护群众,只因为他们是人民的队伍!
五壮士为什么要折断枪支?因为那是从敌人手中夺来,沾满了同胞的鲜血,它是杀戮,是罪恶,所以必须砸碎!
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自尽?回头,意味着束手就擒,意味着耻辱。宁死不屈,这是他们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气节!
用生命换来群众逃生希望的狼牙山五壮士,你们那敏捷的动作身影,那咆哮般的呐喊声,将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啊!民族英雄,让我们新中国的后代,永远地记住你们的姓名和精神吧!
4、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电影观后感500字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这场电影看的我们惊心动魄。
1941年秋,日寇向我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晋察冀边区举行了三万余人的空前残酷大扫荡。这时的五壮士还不知道外边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五人,大家正在一起欢声笑语,好不快活!
团长来了,告诉他们说:“这次又是三光政策,又是铁壁合围……”顿时,战士们热血沸腾。日寇打算攻打张家庄。他们不知道,那里已经有了八路军的埋伏。战士们从隐藏的地方向外看,看到老乡们被欺负,顿时怒火丛烧,恨不得立马冲下去,但他们不能。大家觉得应该掩护老乡,阻击一下。
六班(五壮士所在的班级)发现了老乡,马上让他们往身后的方向逃。班长马宝玉负伤了。撤退后,大家又互相缓解气氛,鼓励打气。而日军怀疑老大娘家中私藏八路军,就放火把老大娘和他的孙女烧*。一位老大爷和他的孙女被威胁找路,老大爷不肯,也被刺*。他的孙女逃了出来,告诉了八路军。之后,两军开始了水火交战,宋学义负伤了。在敌人的反击中,他们被包围了,为了不让敌人得到枪,他们把枪摔碎了。然后,就英勇地跳下了悬崖。
现在,新中国成立了,日军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