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优秀教案设计
1认识“口、耳、目、羊、鸟、兔”六个生字。
2、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语言教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口、耳、目、羊、鸟、兔六个字,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口、耳、目、羊、鸟、兔”六个生字六个字的插图。
教学过程:
复习:同学们,把你学过的声母背给老师听听好吗?谁愿意把韵母也背给老师听听?整体认读音节最难,谁能背下来请站起来,我和你一起背。
【复习巩固学过的拼音,为后面的游戏做准备。】
新授:
1、认识“口”字
(1)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口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声母;再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韵母。大家猜的都很正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老师让你看着我的口形,你却看着我的嘴,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明确,“嘴”就是“口”。】
(3)大家说得对,请同学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的图片?那么右下角像什么呢?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后来,人们把口字进化成这样的。请同学们跟老师书空。看,这个口字四四方方的多漂亮,今后,我们就把口写成这个样子。
(4)你能用口字口头组词吗?
【加深印象】
2、认识“耳”字
(1)请同学们用左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右耳垂,再用右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左耳垂。
(2)出示耳的插图问:“这是什么,它的右下角像什么?这个字太难记了,我们来认识现在的“耳”字,请同学们跟老师书空。请注意这耳坠(竖)可要写长一点。
【形象的比喻,加深记忆。】
3、认识“目”字
(1)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老师的耳坠上,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目“字。
【让学生明确:“目”就是眼睛】
(2)出示目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古象形文字。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目”字是怎样写的。
师板书“目”学生跟着书空。注意:我们有两只眼睛,所以里边一定要写成两横。
【与“日”字区别开。】
(3)谁能用“目”组词并说句子。
【巩固记忆】
4、认识“羊”字
(1)同学们请看老师把什么动物请来了,出示羊的插图并认识古象形文字。
(2)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羊字,看清楚羊角(点撇)老师是怎样写的,胡子(竖)又是怎样写的。
【字与物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印象】
(3)请填括号:一()羊
5、认识“鸟”字
(1)哇,一只小鸟飞来了,请你看图说一句话,要说清楚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提出要求,训练孩子说完整的话】
(2)大家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写一写“鸟”字。不要忘了点上鸟的眼睛(点)!这条长长的横是什么呢?对,是树枝,可要写长一点。
【字与实物联系起来,印象深刻】
(3)用“鸟”组词、说句子。
6、认识“兔”字
(1)请看这幅图,你想说什么?这么可爱的小兔子,如果我们能写出它的名字那多好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我们先写小兔子的长耳朵(撇),再写兔子的头(横撇)然后我们写兔子的两条腿(撇、竖弯钩),最后别忘了点上兔子的小尾巴(点)。
【字与实物联系起来,印象深刻】
(3)你想起了写小兔子的哪些儿歌,说说看。
【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
(4)填括号:( )的小兔子 一( )小兔子
【通过看实物、图片、生字卡片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认识。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字,渗透了学习生字的方法,激发兴趣,为其余生字的教学埋下伏笔】
激活联系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抽读生字。
(2)把插图拿走,抽读生字。
2、联系刚刚学习的识字方法我们来做个小练习。(课后我会连)
【在巩固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让孩子们谈收获,其实就是总结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板书:
口(图) 耳(图) 目 (图) 羊(图) 鸟(图) 兔 (图)
(入口) (耳朵) (目光) (山羊) (小鸟) (白兔)
拓展阅读
1、《一面五星红旗》优秀教学设计
1、短片(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3、课件:重点品读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播放课件)同学们,看完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
在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五星红旗)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画出有关句子。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机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①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
②“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③“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①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什么呢?
中国留学生:……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中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中的意义。
总评:
本堂课在执教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小语新大纲的精神,也表现出执教者较强的把握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1、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和特色,教学设计精当巧妙。
本篇课文以一面五星红旗线索,紧紧抓住店老板前后不同的行为变化进行探究互动,整堂课流畅有序,层层深入,学生的感情也随着理解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2、以读为本,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整堂课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想法。在读中体会到“我”对祖国的无比深情。
当然,这堂课中也存在着一个小小的不足,在学生自读体会后,评价面包店老板的时候,学生的观念产生了不同的差异,教师在引导的时候方法有些欠妥,值得考虑。
2、《一面五星红旗》优秀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CAI出示:播放“五星红旗”歌曲及相关画面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祖国的象征,今天我们一来学习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后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了“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飘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向老板求助面包,老板拒绝,提出了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我没有同意,摔倒在地上,老板救助了我,并给我付了医药费
三、研读交流:
(一) 结合导学提纲,小组交流导论
1、出示导学提纲,读提纲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过度语:下面我们围绕提纲来学习课文,请大家齐读导学提纲,请前后同桌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师:谁来说说你弄明白了哪个问题?
△留学生处境
1、 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样的?
读出描写他处境的句子。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无影无踪,荒芜人烟 ,转来转去的含义。
2、 指导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留学生的处境。
△面包点老板的态度变化
(过度:“我”迷路了,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转了三天,他好不容易来到了面包店,遇到了面包店的老板,面包点老板是怎么做的呢?他的态度如何?请你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 学生交流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读。
(在这两段句子中有几个词,让我们来读一读:双手一摊 ,一脸无奈 ,耸耸鼻子
通过动作神情的描写,体会面包店老板的心理)
师:从老板的动作神情中,你觉得老板是个什么态度?
(是个讲究平等交易的人, 小气的`人。)
师:但是后来老板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他是怎样做的呢?在到书中去找一找。
生: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病。”
2、 出示句子比较读:板书:平等交易 支付费用
△我的爱国热情
过度: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打动了老板,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1、 生汇报:出示句子
2、读句子 句子中的哪些词语可以让你体会到他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体会词语意思
犹豫:舍不得,做事不果断,看出我不能换红旗 师:你很会读书,能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想象。
愣: (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呢?)
凝视 :久久的看,说明他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理解“趔趔趄趄”走路摇晃的样子。
师:“我”走路都很气力,三天三夜没有吃饭,这时“我”随时都要倒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拒绝了老板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的要求这说明了“我”视国旗比生命更重要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三句话。
4、文中还有那些句子表现我热爱国旗的呢?
出示句子,引导读句子,理解含义
师:其实课文一开始就写了我对国旗的热爱,说明我以五星红旗为骄傲。
系在筏子上 系在脖子上 读句子, 师引读第2句。 齐读一\二句
5、指导读最后一句:谁能把这句话读好,你认为那几个词重读好些呢?你来读的试一试。 一起来读一遍。
(四)拓展升华
我们读到这里你想对这个老板或我说些什么呢?
(五)师小结: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代表祖国的尊严,我们都应该向这位留学生一样尊重五星红旗,热爱五星红旗
我 老板
(爱国) (敬佩)
漂流遇险 平等交易
拒绝交易
得到救助 支付费用
3、《金蝉脱壳》精彩教学设计优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的的顺序来写的。(教师相机板书: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1.感受奇特动人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蝉脱壳前的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圈画出最让你感到金蝉脱壳时奇特动人的地方,用心体会。
①我们先看金蝉脱壳前有什么神奇动人的地方?
出示: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②交流点拨:“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的样子。
预设: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
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你来读读蝉的可爱、有趣。)
我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③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背—→头—→脚—→尾
指名回答——齐读。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预设一:“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预设:从“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④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点击板书)
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①重点理解:“奇迹般的变化”: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
②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③指导背诵。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4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