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古诗解读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40:16

《江雪》古诗解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他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了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的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一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诗句并不难懂,意思也明确。这首诗令我震撼的是方智范教授曾经讲过的故事。他说,材料上记载了这样事实:曾经有一位蒙受不白之冤、身处逆境的知识分子,在他走投无路,即将在一个大雪天投水自尽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幼年时读过的《江雪》。他想:这位江上渔翁都能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下,顽强不屈、凛然无畏,我为什么要自绝于人民呢?于是,他放弃了轻生的想法,最终得以平反昭雪。

语文能给人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拓展阅读

1、春韩愈的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1.芳华:芬芳的鲜花。

2.初:刚刚。

3.庭树:花园里的树木。

4.故:因此,所以。

5.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译文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的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创作背景

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写长安春,特有一番细腻深微的审美意趣。既为咏,又须切中春字,故先从春天的感受落笔。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然而白却不肯就此离去,它还要穿庭落树的和春天逗个趣。人借鉴岑参《白歌》之意,拟为花,又进一步拟为人,说都嫌春天来得太迟了,因而要为人们装点出一些春花春意。中洋溢着一种北方人在冬去春来时节的喜悦之情,这大概是岭南人所难以体会到的。此当与八年后所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参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2、三年级下册三首绝句惠崇春晚景三衢道中课后题目及答案

1、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有利于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和深刻的认识。

2、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例: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3、 ,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采用北京话口语,调动了艺术表现力。老舍先生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老舍先生还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闲在:北京方言,是悠闲、清闲的意思,来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4、下面的阅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过年》这篇短文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北京的春节》中的除夕则是赶做年菜,穿起新衣,贴对联、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赶回家吃团圆饭、守岁。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

3、三年级下册三首绝句惠崇春晚景三衢道中课后题目及答案

1、朗课文,注意出鹿的心情变化。

有感情朗主要表现在停顿、重音、语气上。第一、二段,要出鹿喝水的悠闲和发现自己水面倒影的惊喜。第三段和第四段是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评价,要出截然不同的语气。对角是喜爱、赞美: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要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啊!多么多么拉长,抒情一些。而对腿,则是不满和抱怨;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要出叹息、抱怨的情绪,唉太细了语调低,语速慢,怎么感叹强烈,要表达出内心的不满。在对比朗中,区分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感情。第五和第六段,情节紧张、变化快,忽然听到猛一回头哎呀正在逼近朗时要语速加快,出形势的危急。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的角很美丽,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角;鹿对自己细长的腿却满是抱怨,认为腿太难看,配不上美丽的角。后来鹿遇上了狮子,但美丽的角却挂在了树枝上,差点儿让他送命,而细长的腿却帮他狮口逃生。

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赞成第一种观点:鹿角虽然美丽,但在逃生的紧要关头却起了反作用,让鹿差点儿命丧狮口;而难看的鹿腿让鹿逃脱了狮子的追捕,救了鹿的命,从实际作用来说,鹿腿更重要。

赞成第二种观点:鹿角很美丽,可以让鹿愉悦,更有自信;虽然鹿腿难看,但它可以在狮子逼近时,让鹿逃命。鹿角和鹿腿各有长处,都很重要。

观点三:我觉得鹿腿作用大,可以带我去想去的地方,而且在关键时刻能保证我不被狮子类野兽追上,能保命。至于鹿角的中药价值与我无关,那是人类的事情。

点击查看更多《江雪》古诗解读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42849.html

热门阅读

  1. 中秋季养老院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2. 诗歌:飘伤
  3. 描写初冬的句子
  4. 《雨晴·高亭废已久》原文及译文赏析
  5. 标准的休假待岗协议书
  6. 2016关于复活节祝福语英文
  7. 赞美护士的512护士节祝福语
  8. 闺蜜过生日的祝福
  9.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优美散文
  10. 名人故事大全三年级上册100字
  11. 有关扫墓的作文500字
  12. 关于喜欢一个人的句子
  13. 女婿在岳母生日宴上的贺词祝酒词
  14. 元旦节对联大全
  15. 祝福自己的句子参考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