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君子于役》全文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5

《诗经:君子于役》全文翻译赏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也有一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可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大雅的全部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雅的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都是贵族的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了人民的爱憎以及他们的反抗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在形式上《诗经》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赋"就是"直陈其事";"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注释]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国风·王风》,标题是后人加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于,在。役,服役,指当时统治者征调劳动人民服役。丈夫在外面服役。

不知其期:不知道他要去多久。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hé)至哉:怎么才能回来呢?曷,能"何".至,回到家。

鸡栖(qī)于埘(shí):鸡进窝了。埘,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

日之夕矣:天(已)晚了。之,句中助词,无义。夕,傍晚。

羊牛下来: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下来,指归家。

如之何勿思:怎么能不想念呢?如之何,就是"如何",怎么(能)。

不日不月:不能拿日和月(来计算)。意思是为期漫长。

曷其有佸(huó):如何才能相会呢?其,助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有,词,无义,佸,音活,相会。

桀(jié):(鸡栖的)小木桩。

下括:也是"下来"的意思。括,至。

苟无饥渴: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苟,姑且,表示期望的副词。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的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这首反映徭役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思妇诗,共有两章。

首章,抒发思妇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的心情。这个山村民妇称他的丈夫为"君子",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无限尊敬和热爱,透露出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的感情。这样的亲人远役在外,既不知道他的归期,又不知道他的地点,怎能不引起她怀远之情呢?"曷至哉?"问得是多么恳切,感情又是多么强烈啊!首三句暴露了当时最悲苦的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痛苦,表达了苦难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抒发了思妇对其丈夫深切怀念的心情。丈夫去服这样无归期无定所的劳役,她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特别是在日之将暮时分,这种思念就更难以忍受。她看到夜幕降临了,鸡进窝了,牛羊从山坡下来了。正是行人当归时,偏偏自己的亲人不能回来,这情境叫人"如之何勿思"呢?对此,朱熹说:"君子行役,不知其还返之期,且今亦何所至哉?鸡则栖于埘矣,日则夕矣,羊牛则下来矣。是则畜产出入尚有旦暮之节,而行役之君子乃无休息之时,使我如何而不思也哉?"(《诗集传》)读这样的诗章,我们似乎听到了思妇沉重的叹息声,她思念丈夫的深厚感情,透过这深沉的叹息巧妙地绵绵不断地吐露了出来,在叹息之中饱含着对无休止的徭役的控诉与揭露。

第二章,进一步抒发思妇对丈夫怀念。这一章写得更具体更深刻。她思念役人的感情前进了,希望丈夫归来的愿望退却了。朱熹说:"君子行役之久,不可计以日月,而又不知其何时可以来会也。亦庶几其免于饥渴而已矣。此忧之深而思之切也。"(《诗集传》)"不日不月",丈夫去服役不可以日月来计算了,可见服役时间之久。"曷其有佸?"何时才能回来团聚,可见思念之切。"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丈夫服役不能回来也罢,只要在外平安无事无饥渴之苦就算万幸了。这种思念上的前进,希望上的退却,表现了她在丈夫被迫远离不能回来的情况下对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想念。这一祝愿之辞,蕴含着无限的忧愁和纯朴而深厚的感情。

真情实景,情景交融,是本诗的特点。方玉润说:"此诗言情写景可谓真实朴至,宣圣虽欲删之,亦有所不忍也。况夫妇远离,怀思不已,用情而得其正。"(《诗经原始》)"宣圣"之见倒未必是,说抒发了思妇的真情,描绘了特定的实景,则是。这种以情绘景和以景托情的表现方法,显得情感更为真实而纯厚,使诗有了极大的*力,诗上下两章都写了"鸡栖于埘(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括)"的山村傍晚景色,没有一点铺陈夸饰的描写,就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清新的画面,我们不仅领略到山野农村的风情和劳动的气息,而且似乎看到了在暮色苍茫、炊烟袅袅的傍晚时分,一个个满身尘土手执长鞭的牧民赶着群群牛羊,挥着响鞭,下了山坡,进了村庄,一个山村中年妇女依傍着柴门,望着归来的牛羊,默默地在叹息,痛苦的泪水不时地滴落,似乎还听到了牛羊的欢叫声。她看到别的人家在这个时候都能团聚,连家禽家畜都能进窝归圈安歇,偏偏自己的亲人不能回来过团聚生活,怎能不忧伤呢?

此诗境界如此完美也在于它取景典型。从时间来看,是天色将暮之际("日之夕矣"),这一特定时间所呈现出来的景色,是苍茫的、暗淡的、静谧的,这最容易引起愁苦人们的深思系念之情。从事件来说,是太阳落山之际的家禽家畜进窝归圈的常见小事,试想牲畜家禽尚能归宿,而人当归不归,这又怎能不让思妇产生倍加念远的愁情呢?从地点来说,是门口、村头,这正是一般农人迎送亲人和劳动之后回家必经之地,当然也是思妇的丈夫往昔从事农牧劳动后回家的老路。她看到这些地方,自然要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对丈夫的冥想。不难看出,诗里选择的景物,不仅符合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和思想,而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所以它最能感动人。

拓展阅读

1、春晓原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落了多少?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人。他以清淡秀丽的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捕捉生活中的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意盎然。

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句是何等的平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平淡无奇,越读越觉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平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近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人内心的不平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的人也与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人陆游曾说“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风平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力。

2、春晓原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晓》是一首惜春,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3、《赠花卿》古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

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行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相互交错、追逐的情景。

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

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好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音乐的高级,单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讽刺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失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

点击查看更多《诗经:君子于役》全文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60345.html

热门阅读

  1. 文天祥的诗全集
  2. 班级口号霸气押韵大全
  3. 2018年大寒温馨祝福语短信
  4. 年轻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1500字
  5. 201鸡年祝福语
  6. 蝴蝶为花醉我唯牵你入睡散文
  7. 素质拓展心得体会
  8.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9. 军训日记大全
  10. 少儿故事ppt
  11. 2018电子工艺的实习报告范文
  12. 中国神话故事有哪些
  13. 《古诗源·古歌》阅读答案及翻译
  14. 支教体育心得心情随笔
  15. 我的篮球情结散文
  16. 2016年经典的七夕祝福语大全
  17. 2人搞笑小品剧本《高效率的爱》
  18. 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19. 土地的租赁合同
  20. 关于刘翔励志故事
  21. 唐诗二十首五言绝句
  22. 个人租房合同标准版范本
  23. 名人故事大全作文大全
  24. 关于清明节的诗歌
  25. 最新惊蛰节气祝福语短信
  26. 鸡年春节祝福短信大全
  27. 看家狗守菜园经典寓言故事
  28. 《想别人没想到的》的优秀教案设计
  29. 关爱空巢老人的广告词语
  30. 2016年冬季周末短信祝福语
  31. 《开学第一课》二年级观后感
  32. 形容很伤心的句子
  33.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反思范文
  34. 弟子规读后感30字
  35. 初中作文优美句子
  36. 八月桂花香思念的诗句
  37. 关于荷花的诗句古诗
  38. 愚人节整蛊句子
  39. 表示孤独思念的句子
  40. 201年企业鸡年简短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