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案设计范例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雨巷》教案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认识作者。

3、识记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从而把握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雨巷、油纸伞、丁香和我这些意象,体味诗人感情。

教学重难点

深入意境,把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戴望舒,现代诗人,中国 现代 派 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 戴朝安 ,又名 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27年写的《雨巷》,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 雨巷诗人 ”的称号。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2、写作背景:

1927年,蒋发动了“四一二”反**政变,对**员和**人士进行大肆*与追捕。诗人戴望舒也受到了国民*派*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狱中被放出后隐居杭州,松江避难。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转入了低潮。戴望舒和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到大**失败以后幻灭的痛苦。心头沉重的忧郁压抑,极度的苦闷彷徨,使诗人写下了这首抒情诗。

3、字音积累

彳(chì)亍(chù ): 走走停停的样子。

颓圮( pǐ ): 坍塌,破败。

二、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雨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无法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男生3):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展示课件。

三、“走进雨巷”——初读诗歌,总体感受

1、诗歌鉴赏技巧介绍:

1).挖背景 2).探作者 3).找意象 4).抓诗眼

2、学生自由朗读、默读都可以,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

师(引导):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

生:这是一首抒情诗。

师: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忧愁、哀怨…….

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的,感伤的。

四、感悟雨巷——再读诗歌,感悟意象

1、认真听读flash朗诵后思考。

师: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生:油纸伞、我、雨巷、丁香、姑娘。

师:对这些意象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修辞?

拓展阅读

1、最新

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能够提高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实现学目标。最近我参加了一次研讨会,深感汲取了很多学的精华,下面就我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第二段:深入研讨学目标。

在研讨会上,我们首先讨论了学目标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目标是学活动的指导方向,是学的核心。而深入研讨学目标,有助于师理清学的主线和次线,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的学策略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段:提高学效果。

的制定中,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方法的应用。比如,在学中使用多媒体具和实践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效果。此外,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我们也需要灵活运用诸如团队合作、分层学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多方位发展,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氛围。

第四段:完善课程内容。

制定还需要注意完善课程内容,强化课程的知识性和实践性。在内容的选择中应注意深度与广度的均衡和透彻理解和具体实验的统一。我们还可以优化学内容,采用生动有趣、联系实践的学形式,增加课堂互动,辅之于中心思想,打破传统课堂单向度的模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第五段:加强学评价。

最后,在制定时,师还需要重视学评价。学生评价是师向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师评价可以作为对学方的评估和调整的依据。好的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的提高,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结。

正如研讨会上所说,制定一套优秀的需要师具有丰富的学经验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优秀的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师需要不断更新学的理念,将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自己的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水平。

2、最新

近年来,学*不断深化,育也日益重视,以提高学质量和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分享我在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应该明确学目标。在制定课程时,首先应明确学目标,即培养学生何种能力和素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因素等方面都需要被重视。如,在英语口语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说话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交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因此,在制定时,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明确具体目标。

其次,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因此,师在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调整学方法和学内容。如,在作文中,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情感。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活动和任务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每个学生尽力发展自己的优势,达到个性化发展。

第三,需要考虑学活动的多样性。传统的学模式往往以师为中心,学生接受被动学。然而,这种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学效果。因此,需要注重学活动的多样性。如,在语文阅读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多样化的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在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样重要。因此,在制定时,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历史课堂中,师可以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在数学课堂中,师可以有趣的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最后,需要紧密结合评价和反馈。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因此,评价和反馈是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中,师需要明确学生的评价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同时,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高,从而达到学目标。

总之,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明确学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多样化学活动、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紧密结合评价和反馈,可以提高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作为师,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反思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3、最新

学工作中,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学工作中,应该不断探索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的质量。在这次的研讨会上,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收获。通过认真听取其他师的发言和交流,我对的制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第二段:注意点的整合。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研讨会的内容也是以此为主,会议上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来探讨的制定和实施。首先,学准备方面,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根据这些要素在中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在学内容的确定方面,师应根据材要求、学科属性、学生兴趣、学生需要等因素结合起来,深入到材内容中,深刻了解各章节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在学过程中涵盖了重点难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三段:策略

针对的制定,还需要进行课堂学策略的。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师需要采用不同的学策略,尤其是针对个别差异性较大的学生,师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特殊学方,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学、互动学等学策略,给学生带来直观、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

第四段:实施及反思。

的实施需要师的持之以恒的实践,而的实施过程要不断从中总结学经验,不断反思,改进学策略、手段。师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尝试不同的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同时,不断校准课程,对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学效果的提高。

第五段:结束语。

在参加研讨会之后,我对的制定和实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师应视为一项融合了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工作,不断突破自我,创新学手段,探索的优化路径,提高自身的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效益。因此,育工作者需要在上下功夫,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提高学质量,带动学成果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最新

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折纸时必须遵守从前至后的折叠步骤,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调理性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学难点:学生创作构思的过程

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具:多媒体算机、投影、课件

《千纸鹤》flash入课。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纸鹤代表着什么?

我为学生提前准备好步骤图,以利于学生自己主动看图进行折纸活动。出示《纸鹤》步骤图,要求同学们先自己研究,然后找个同学上来带着我们一起来操作。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了,这样在兴趣十足的状态下开始了自己的折纸过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帮助”过程中培养起来了。他们自己进行折纸的时候,很轻松的就折出来了,因为他们已经很清楚折纸的方法了。

的折纸直接折叠,自己创作也可以。每一组的成品都让其他小组去猜测是什么,比如“守株待兔”、“三只小猪”、“刻舟求剑”等等。展示作品的时候,不仅仅要展示他们的折纸,也要讲述和表演这个故事,这样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致。通过学生自己的创作、讲述和表演,学生有了很强的成就感。

折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的一种,你们还知道那些民间艺术,有很多民间艺术已经失传,课后可以关注一下你所喜欢的民间艺术。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并非只是学的结果,也是学生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形式是学生自主发现式的学习,即:老师象一个学习者一样提问问题,他们像师一样说出如何进行,师则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操作。因此我们师只有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育价值,满足孩子的探索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总之,通过各种感官,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5、最新

理念:语文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学难点: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具准备:

多媒体学时间:

2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子。

3、应用与拓展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习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习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二)学生讨论交流师创情境。

1、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益和启示。

4、学生评议。

5、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适当加一些图,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点击查看更多《雨巷》教案设计范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61849.html

热门阅读

  1. 简单劳动用工合同范文
  2. 永远的小杂工六年级作文
  3. 秋天的古诗带图
  4. 寓言小故事的成语
  5. 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
  6. 秋季开学典礼演讲稿范文
  7.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8. 描写动物的古诗30首
  9. 寒食全诗及鉴赏
  10. 关于蜗牛和玫瑰树的童话故事
  11. 团委政教处的工作计划
  12. 仓储合同优秀模板
  13. 古人描写离别的诗句
  14. 朋友友情古诗词
  15. 8建军节手抄报内容
  16. 关于冬天的古诗
  17. 山谷幽歌美文
  18. 思念的句子说说心情
  19. 幼儿故事《小狐狸与小山猫》
  20. 八一建军节祝福短信推荐
  21. 关于春天的唯美诗句
  22. 腊八节qq祝福语
  23. 最新送给领导的国庆节祝福短信
  24. 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大全
  25. 爱国诗句书法 作品欣赏
  26. 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赏析
  27. 孩子考上大学祝福语
  28. 2016年9月9日重阳节祝福短信
  29.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30. 2016精选给朋友的感恩节祝福语
  31. 一杯咖啡一种生活随笔
  32. 能吃的宫殿睡前故事
  33. 柳永诗两首的教案
  34. 和平·答案在风中飘作文范文
  35. 给林夕同学的一封信作文
  36. 经典幽默短剧本
  37. 防水工程施工合同模板
  38. 家的味道随笔
  39. 欢欢喜喜过年祝福语
  40. 有关于入秋天的诗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