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故事书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起来琅琅上口,浅显易懂。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
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
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每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他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正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想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
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
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
“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
“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负一半的责任啊!
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
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
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4、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
“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
“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5、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一个人无论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绩,千万不要学明朝的吴同喔!小朋友看了后面的故事,就知道原因了。
吴同是明朝人,从小便跟着泥匠师傅学功夫,但是吴同是个很懒惰的人,每 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艺能象师傅一样好,可是又不肯从最基本的手艺慢慢练习,所以学了几年,还是盖不了一间房子。这天,师傅决定考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内盖好一间房子。
吴同心想,这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把从师傅那里偷偷学来的技术用上就可以了,于是,不到三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一间房子。
第四天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使得吴同盖的房间顿时倒塌成一滩烂泥。还没有让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
6、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如果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天下永远和平,人类的生活幸福,就要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许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有一次,楚庄王招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准备等烛火从新点燃时清楚庄王将他治罪。
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很自责地说:
“都是我请喝酒,才会发生这种事,现在大家都把帽带解下来,再继续喝酒吧!”
等到烛火从新亮起,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系着帽带。如此一来,妃子要楚庄王抓的大臣,也无从查起了。
几年后,楚国与敌人作战战争中有位奋勇杀敌,立了不少功劳的将军,正是当年被妃子扯下帽带的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因此才誓死效忠,好回报他的恩德。
他们这种君臣之义,确实让人由衷钦佩。
7、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
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
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8、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古时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
当时,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
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很久已前的人们,对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有许多的疑问,有人说,地球是平的,也有人说地球是由一只大乌龟背着,只要走到世界的头,就会掉进大海里。
一直到哥伦布饶了地球一周,仍回到原来的地方,才有了“地球是圆的”说法。
那时侯,有许多人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主宰,周围环绕着其他的星球。尽管也有人提出太阳为宇宙中心的说法,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种说法才被接受。
事实上,地球不仅会转动,而且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太阳系又围绕着银河转,对整个大宇宙而言,银河只不过是个点而已,所以,人类在宇宙中,其实是十分渺小的。
10、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衡横,此五岳,山之名。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恰好将中国分成两半。
宋朝时,外患金人企图横越长江,结果被宋朝的战鼓声,吓的不敢渡江。
至于黄河,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不过,长泛滥成灾,危害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至于“五岳”,则各有动人的故事,这里只介绍西岳,山势非常险恶。相传,唐朝的韩愈有一次奋力登上山顶后,就双腿发软,没有勇气下山,最后只好麻烦地方*派人把韩愈灌醉,将他抬回家。
传说位在河南的嵩山及山西的恒山,都曾有人在此修炼。会吹笙的周灵王太子乔,曾在恒山修成白鹤仙人;张果老是八仙中的一仙,他是在恒山修成正果的。
11、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古代的社会,把人民的职业分成四等,到了今天,已经有所谓的“三百六十行”,不管从事哪一行,只要努力工作,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在许多的行业中,以农业和中国的关系最密切。
据说,汉朝时有个叫孟尝的太守初调到合浦时,发现那里的人们不懂得耕田。只能拿珍贵的珠宝和邻国交换米粮,一旦珠宝用完了,只好活活饿*。孟尝一到任,便开始教人民耕种的技术,于是合浦渐渐的富足繁荣起来。
人民的饮食问题解决后,“五常”的德行,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春秋时代有个孙叔敖,为了不让别人见到两头蛇而丧命,便将蛇打死,埋了起来。
东汉时有个荀巨伯,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宁可让强盗杀了,也不愿意留下朋友自己逃命。
他们的故事,正是实践五常的最好例子。
12、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鱼虫,有鸟兽,此动物,能非走。
大约在两千年前,中国已有了许多关于花草树木、虫鱼鸟类的奇妙神话。
《山海经》是一本专门记载古代地理的书。书上说,有座招摇山,山上长了一种叫“祝余”的草,形状有点象韭菜,吃了以后,就象吃了米饭一样,可以有很饱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种树,在树干的地方,有一圈圈黑色的纹理,这纹理有个奇怪的名字,叫“迷谷”,如果把迷谷带在身上,就可以躲避妖魔鬼怪。
有个传奇而又有趣的国家“黑齿国”,住在这里的人民都长着一口黑牙。在黑齿国的一个山谷里,有棵扶桑树,传说当时天上的十个太阳都会到这里来沐浴,十分有趣。
这些多彩多姿又有趣的故事,虽然是编造出来的神话,但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这个世界所抱持的浓厚情感呢!
13、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词四声,宜调协。
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调剂身心,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我国古书中,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并且也记载了关于以琴会友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虽弹的一手好琴,却苦于找不到能与他分享的知音。有一天,他的琴声吸引了一位樵夫前来聆听,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他被余伯牙的琴声深深感动了。
余伯牙遇到了这位知音,心里好高兴,便和钟子期结为异性兄弟。
两人约订明年的今日,伯牙要到钟家村拜访子期,顺便让子期欣赏他的琴艺,时间过的很快,他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余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
没想到,钟子期竟然已经过世了,余伯牙悲伤的来到子期坟前,对着子期的坟,将琴摔个粉碎,并发誓从此在也不弹琴了。
这对因琴而结缘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的却很让人感动。
14、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子自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汉朝时,有个名叫伟伯余的读书人,每当他犯了错误,母亲总是拿着棍子教训他。孝顺的伟伯余,自知做错了事,便虚心听从母亲的教诲,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兴。
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竟然哭了起来,母亲便很着急的问他是否打的太重了。
伟伯余回答说:
“以前母亲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亲身体还很健康,今天,母亲打轻了,可见母亲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
这正是伟伯余发自内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周朝时,有个治礼作乐的周公。有一次,周公的儿子伯禽有事要见他,竟连续三次被周公打了出来。伯禽觉得很疑惑,便找贤人商子求教。商子带伯禽到南山上,说:
“这里有棵乔树,高大又比值,哪里有棵梓树,低矮又卑下,你仔细想想这两棵数,就知道原因了。”
伯禽着才明白自己当时忽略了尊卑的道理。
15、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有个关于夫妇之间顺从和睦的故事是这样的:
汉朝时有个鲍宣,他娶了桓少君为妻,因为桓少君家里相当富有,所以他嫁过来时,带了许多的嫁妆和奴仆。鲍宣看了,心里很不高心,便要桓少君把这些嫁妆退回娘家。
桓少君听从了鲍选的话,把仆人都遣了回去,并把嫁妆分给他们,自己换上朴素的衣服,和鲍宣过着艰苦的生活。
这一则是讲兄弟友爱的故事。
我国汉朝时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
有一天,家里突然闯进来几个强盗。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了,就是找不到吃的东西,饿了很久的强盗一见长的白白胖胖的赵礼,便决定将他吃了。
赵孝连忙跪在强盗面前说:
“大爷,你们吃我的肉吧!我的肉比较好吃。”
强盗们被这对友爱的兄弟所感动,于是就放了他们。
16、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
古代的葬礼和现代的差不多。
按照习俗,要先替死去的亲人沐浴,然后穿上干净的衣服,还要在他的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孔放一小块玉,玉可以防腐,这也就是希望亲人的尸体不要腐烂。
*愈高或愈富有的人,他们所穿的衣裳就愈华丽,而且陪葬品也愈珍贵,至于一般普通人家,就只能用一小束干草盖住了。
死者的亲人,依据和死者的亲疏关系,穿的孝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丝麻五个等级,就叫做“五服”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在传统礼节里,丧服和丧礼的规定是很繁复的。空子的弟子曾子,曾经这么说:
“与其在亲人死去以后杀牛来祭墓,不如在亲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多烹调些美味食品来孝敬他们。”
这段话告诉我们,当亲人还健在时,该有的孝道或礼仪就应当遵守,不要等亲人不在了,才做一些弥补的工作,这是没有意义的。
17、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将说文。
据史书的记载,孔子的门徒中有七十二个人精通六艺,虽然古人认为读书就要学这六项技能,但是,到了我们这时代,凡是讲求专精,只要成了专家,就能为社会国家贡献。
造就一个专家,首先要归功于文字的发明。
中国的文字,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关于他的起源,有许多传说。据说,文字是由皇帝的史官仓颉所创造的。
神话中曾提到:当仓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掉下来许多米,而鬼也在夜晚号哭。不管这些神话是多么不可思议,有一点是我们应该明白的,那就是:文字并非靠一个人或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创造完成的,正确的说法,是由沧颉整理而成的。
中国有一部重要也最完备的“字”书--《说文解字》,专门记录文字的由来,由这本书,我们就能明白中国文字的起源及演变。
所以,要认识中国文字,就应该读读《说文解字》。
18、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好的开始,求学问也不例外,打好了基础,才能追求其他更高深的知识。
研究字形及句读可以说是研究学问的基础。
就句读来说,虽然称不上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是如果不认真学习,把标点符号放错了位置,可能会造成许多麻烦呢!
从前,在唐朝有个员外,有一天,他请了一位新的管家,由于天性吝啬,就和新管家约定,限制他每日的伙食如下:“无鸡鸭也可以,无鱼肉也可以;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但是员外立下这个条约时,条纹中并没有标点符号。
一年之后,管家在辞职时,向员外要求补偿他的伙食费。员外理直气壮的把当年立的条约拿出来,而这个管家立即拿笔将他改为:
“无鸡,鸭也可以;无鱼,肉也可以;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这下子,员外无话可说,只好赔钱了,这故事充分说明了句读的重要。
1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论语》和《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书籍。而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学问家,关于他们的故事非常多,因此我们在这里只举一个来说。
有一次,孔子在教弟子们道理,弟子们照例围坐在孔子的身边,年仅二十四岁的增参也坐在其中,他是个自省能力很强的学生,所以孔子很欣赏他。
席间,有弟子问孔子:
“老师,为什么您讲的道理都那么复杂呢?”
孔子听完这个问题,看看这为弟子,又望望曾参,然后回答说:“我的道理是浑然一体,而能贯通任何事物的。”
说完,便离开了。
满头雾水的弟子们围着增参,曾参微笑着回答他们:
“老师所说的道理,就是我们能推己及人,一切以诚心最重要。”
虽然是简单的两句话,但是,真要做好,还不太容易呢!
20、作中庸,乃孔汲,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中庸》其实就是一本人生哲学的书。
晋朝的陶渊明是中庸哲学最代表的人物,他不重视现实生活,也不会沉溺在梦想里。
有一次,家里穷的没饭吃了,他只好接受朋友的推荐去当县令。虽然他并不相当县令,但是迫于现时,他也只好委屈自己顾全大局。
后来,有个朝廷大官要到陶渊明这个县来视察,他的属下便提醒陶渊明,大官来时,要记得多说些好听的话,对大官要必恭必敬的,这样才能有升官的机会,陶渊明听了很不以为然,感叹地说:
“难道就为了区区的五斗米,就要我向别人弯腰吗?”
于是陶渊命将官职辞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新过着农耕的生活。
陶渊明在*上虽然谈不上什么功绩,在文学着作上也没有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他品性高洁的中庸哲学,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1、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孝经》是讨论孝道的书,内容是记载孔子和弟子曾参的论孝情形。自古以来,孝经就被推为谈道德理论的重要典籍。
舜帝年轻时,非常孝顺,感动了顽劣的父亲,和长设计要陷害他的后母和弟弟,等到舜登上了王位以后,仍然象以往一样孝顺。这种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孝。
孝顺的最高境界,不仅是要孝顺父母,扶持父母而已,还要做到显耀父母的名声。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年轻的时候秦朝暴政下,百姓生活流利不定,受尽苦难,就在心中立下了一个拯救国家并且让父母感到荣耀的志愿。
于是,刘邦带领军队南征北讨,终于当上了中国第一个平民皇帝。
当他回乡省亲时,他的父亲见到他,立刻就要向他叩拜,刘邦不仅连忙阻止,还封父亲为太上皇。
这就是孝亲最好的例子了。
22、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迷圣言,礼乐备。
礼仪廉耻是国家很重要的四个纲纪,排在第一位的是礼。至圣先生曾说过:
“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在这个世界上。”
可见“礼”对我们个人人格的修养是多么重要。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负起了辅佐的责任。
他在辅佐成王时,广招贤才,对有才能的贤士相当礼遇。有时候,他正在用餐,如果有贤士来拜见,他会立即将口中的食物吐掉,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后,跑出来接见他们。
就是因为周公如此礼贤下士,才会有这么多的贤才之士来帮助他,一起把国家治理的即富强又安乐。
之后,周公又根据当时的需要,把官制分为六种,并且按着每一种*,写成一篇有关职务和有关条文来,这本书就是“周礼”。
后人读这些经典,除了学习书中的精神外,也要身体力行才是。
2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宋朝有个杰出的人才--岳飞,关于他的事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岳飞是宋徽宗宗宁二人年时出生的,由于出生时,正好遇上黄河泛滥成灾,百姓纷纷往南方逃难。岳飞的父亲就是在逃难的途中过世的。
带着幼子的岳母,仍然坚强的随着人群往南方避难,他辛苦的抚养岳飞长大,母子二人就这么相依为命。
岳飞在岳母的严厉教导下,不但用功,对于仁义道德的道理,更是充分的实践,所以岳飞年记轻轻的,就以深知国家民族大义。
宋徽宗时,金人常南下侵扰宋,岳飞也毅然投入宋泽的军队,努力为国家效力。他屡破金兵,立了许多功劳,深受长官激赏。
精忠报国的岳飞,屡次击退金人的侵略,功绩彪炳,却在壮年时遭到奸人秦桧的陷害,不得不令人感叹“好人不长命,祸害贻千年”。
24、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费。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明朝的开国君主是有名的臭头皇帝--朱元璋。在他小时侯就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来。
由于小时侯家里穷,他必须帮人家放牛,一维持生活。在当时,和他一起放牛的小朋友,每个人都很听朱元璋的话,他就像一个孩子王一样,有什么吃的喝的,总是分给大家享用。
有一次,朱元璋把自己帮人放的牛,宰了一头分给大家吃,事后,他还设计了一个谎话,骗过了小气的牛主人。由此可见,朱元璋从小便是个重义气,有机灵的孩子。
可惜朱元璋因为自小穷怕了,所以当上了皇帝后,很害怕别人会嘲笑他过去的一切。久而久之,疑心病越来越重,尤其是大臣的奏折中常会出现一、一些很敏感的字句,如“作则”读音和作贼很像,便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因此大臣上奏时无不战战兢兢的。
这就是明朝初年的“文字狱”。
25、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
中国历史上,以宋朝和明朝遭受的入侵最为严重,宋朝最后被北方蒙古族大军所灭,忽必烈就在中国的历史上建立了元朝。而明朝也遭遇相同的命运,在势力强大的清军的攻势下,明朝灭亡,破关而入的满族建立了大清帝国。
在明末岌岌可危的时候,许多忠臣义士奋力不不懈的想挽回国家的势力,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1
郑成功,这个和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英雄,在明末时,就非常痛恨那些卖主求荣的人。
有一次,他带兵攻打福建漳州,久攻不下,只好以悬赏总督的首级来改变僵局,结果有个人果真提了总督的首级来领赏。
郑成功知道后,很气愤地将这个人斩了,旁人问他原因,他答道:
“国家会如此衰败都是因为卖主求荣的人太多了,如今这个人是总督的心腹,却也照样将主子杀了来讨赏,我能留这种人吗?”
由此便可以看出郑成功刚烈耿直的个性。
2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自幼就是一个懂事孝顺的人,据说他的父亲叫孔纥,是个大力士,有一天,孔纥和妻子来到尼丘山,希望能求得一个儿子。
果然,他的妻子不久便生了孔子,所以孔子的名字叫孔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孔纥便去世了,孔子随着母亲来到鲁国曲阜县。孔子每天都会把家事做好,夜晚临睡前,还替母亲捶背,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孔母则常常鼓励孔子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光宗耀祖,扬眉吐气。后来,孔子的母亲也去世了,孔子难过之余,牢记母亲的教诲,更加用功读书。
没多久,孔子博学的美名传遍整个鲁国,许多人自愿向他求教,拜他为师,孔子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真可说是“幼而学”、“扬名声,显父亲”的最好例子啊!
27、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攻,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我国的诗仙李白,小时侯也很贪玩,后来受到一见事的启示,才立志读书,成为大诗人。
这次,贪玩的李白又逃学了,他来到河边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铁杵在石头上磨,便好奇地走上前去问她:
“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杵做什么啊?”
“小朋友,我要把他磨成绣花针呢!”
李白听了,很吃惊的说:
“这怎么可能呢?”
老婆婆看见李白的表情,便笑着对他说:
“只要我每天不断的磨,总有一天,这根铁杵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中完全觉悟了,他心想,不能再这么贪玩了,应该好好把握时光,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对。李白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果然成为唐朝的大诗人。
拓展阅读
1、三年级编童话故事作文250字
1、小木偶历险记
小木偶住在东边边界的大家庭里。那里有山有水是生活的好地方。
可是小木偶觉得这里很无聊,于是他打算要离开家,离开妈妈爸爸,离开这个家庭,去别的地方谋生。
到了晚上,该睡觉了,小木偶乖乖地睡了,到了深夜爸爸妈妈都睡了,小木偶悄悄的离开了家。
小木偶向南一直走,走呀、走呀,突然一只兔子向小木偶扑来,它一闪躲过了兔子的袭击。小木偶继续向南走,走着、走着,突然一个庞然大物向小木偶走来。小木偶吓得魂飞魄散的动都不敢动了,啊原来这是小猫呀!小木偶回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和爸爸,妈妈说“好孩子不用怕。”小木偶再也不会离家出走了。
2、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鸡蛋
有一天,鸡王感到十分悲伤,因为鸡就这样被人类吃了。它真悲伤啊!
那天它就下了一个圣旨说:“现在的鸡不能下蛋”就这样。鸡都停止了下蛋,现在人们没有鸡蛋吃,也没有鸡吃。人们吸收不了营养。最后找到世界上就只存留着唯一的一个鸡蛋,人们都想买那个鸡蛋,就出了高价去买,有的出20万,有的甚至出800万,就这样被卖走了。鸡王现在很高兴,因为鸡是很高贵的了,狗都下台了,被淘汰。现在街上都见人们牵着就鸡走。。。。。。。
人们没办法,科学家想了一个办法:只要哪个鸡生了鸡蛋,就能当鸡王后。随后,好多鸡开始生蛋,一个,两个,三个。。。。。鸡王被气的没办法,就被气*!
人们高兴的说:“有鸡蛋了,有鸡蛋了。。。。。
3、铅笔和笔擦
一天,笔盒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是铅笔和笔擦吵得很激烈。
铅笔气呼呼地说:“每次我写出来的漂亮的字都被你擦没了,凭什么?”笔擦也生气了,大声地说:“没有我帮你擦掉错字,小主人会拿你撒气,把你扔掉的。”铅笔不服气,说:“不可能,我们走着瞧!”
后来,铅笔写字的时候,一有错字,笔擦就不肯帮忙,本子上的错字越来越多。小主人生气了,真的把铅笔扔掉了。这时,笔擦拉住铅笔说:“你看,我们各有各的用处吧。”铅笔脸红了,感到很不好意思,后悔当初没听笔擦的话。
之后,铅笔和笔擦成为了最好的合作伙伴,它们不吵了。笔盒里又一团和气了。
4、小鸟、树和伐木工人
大海是鱼儿的家,树是小鸟的家,小鸟不会飞也是一生中的悲哀。可是就有一只小鸟不会飞,叫比利。
松树和比利是朋友,它经常站在地上给松树唱歌。有一天,比利突然听到了“轰轰”的声音,它一蹦一跳地朝声音的来源跳去,它躲在一个草丛里,原来,是一个伐木工人在砍树,他劝伐木工人不要再砍树,他说:“好,只要你天天给我唱歌。”比利答应了。
从此,伐木工人天天到松树下听比利唱歌。
5、织东西高手
在森林里,有一只小兔子叫:“布奇”。它的妈妈会织许多东西。今天,兔妈妈又会给布奇织什么呢?那就看一看下面讲的吧!
今天,小兔子去上学了。刚进了校门口,小动物们都问它,今天它妈妈又给布奇织什么了。小兔子说:“我们进教室再说吧!”小动物们都说:“行!”小兔子布奇和小动物们进到教室里。只见小兔子拿出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一个粉红色的围巾。大家都觉得小兔子布奇的妈妈对小布奇好好呀!大家在一起商量,让自己的妈妈们也去给大家织东西。但是大家还是让小兔子布奇的妈妈“织东西高手”来给大家织东西。
小兔子布奇好幸福,小朋友你们幸福吗?
6、羊猴赛跑
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动物王国里举行了一场赛跑。小羊和小猴也参加了,他们听着发哨声响,小羊它们跑了起来。它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小羊和小猴跑得很快,只见他们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不相上下。突然小猴不小心踩到了小羊的脚,小羊摔了一跤,小猴也赶紧停了下来,对小羊说:“对不起。”小羊说:“没关系。”“我背你吧。”小猴对小羊说。小猴背起了小羊向终点走去,小动物们都超过了它们,小猴还是坚持不懈地背着小羊走到了终点。
它们虽然是最后到达了终点,但观众们都为它们的行为感动,国王也给它们颁了一个精神奖。
7、星座射击赛
有一天射手座说:“我们举行一个射击赛吧。”其他星座答应了。
它们决定让双鱼座和处女座当裁判,射手座、天蝎座、双子座等其他星座当参赛队员。
规则是每两人一组,胜利的人进入总决赛。失败的人将被淘汰。
初赛时射手座以优异的成绩超过了别人。他想我都这么历害了,不用参加射击训练了。于是他天天躺在家里睡大觉。其他星座都拼命地训练射击。一个月后决赛到了,令人吃惊的事发生了。第一名是金牛座,射手座的成绩很差,是十二星座中最差的一个。
8、老虎和蚊子
丛林中,有一只老虎正在树下休息。一只蚊子叮上了它,心想:“嗯!这有一顿美味佳肴。"于是,便去老虎背上去叮,老虎感觉背上有些不舒服,说:“我今儿这是怎么啦?怎么感觉着有点不对啊?”便用尾巴去打背上,心里想着:“这样或许可以舒服点儿吧?”蚊子看老虎似乎发现了自己,就很快跑了,原本老虎以为现在应该没人打扰它了,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蚊子回去以后叫来了一大群蚊子来叮老虎,老虎实在受不了了,撒腿就跑,跑到一个地方实在没力气了,大口喘着粗气说:“兄弟,我投降了。"蚊子看见老虎不跑了,就赶紧往回飞。心想:“它投降定有玄机。"它想的妙,前面不看路,可惜碰上了蜘蛛网。。。。。。
2、三年级童话故事300字森林超市
一个冬天的傍晚,啄木鸟去新开的森林超市买东西。
进了门,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啄木鸟这边看看,那边看看,找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走着走着,她忽然听到隔壁一排有哭声,便推着购物车急忙跑过去。他看到一只小灰雀,啄木鸟看看四周,没有看到小灰雀的家人。他想:小灰雀一定是找不到家人了,就让我来帮帮他吧。于是,他走上前去,弯下腰,温柔的问:“你是不是找不到家人了?”小灰雀边抽泣边说:“是……是的。”“家人的电话你有吗?”啄木鸟问。小灰雀结结巴巴的说出了妈妈的电话。啄木鸟给灰雀妈妈打了电话,一接到电话,灰雀妈妈就很快赶了过来,对啄木鸟说:“太感谢您了,我们刚刚走散了,可把我们急坏了!”啄木鸟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灰雀和家人团聚了,超市要到关门的时间了,啄木鸟没有买全自己想要的商品,但他还是很开心,因为他帮助了别人。
3、童话故事三年级作文300字
小灰是一只漂亮的灰兔,它天天都盼望自己有一条漂亮的大尾巴。于是它去找森林里的松树爷爷。松树爷爷是森林里年龄最大,本领最高的人了。
“松树爷爷,松树爷爷,您能送我一条大尾巴吗?”你要那么大的尾巴干吗?“不同的尾巴是有不同作用的呀,大尾巴不适合你的。”还没有等松树爷爷说完,小灰就急不可待地说:“适合的,适合的,您就送我一条大尾巴吧!”没办法,松树爷爷终于答应了它的要求。小灰终于有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大尾巴。它昂着头,挺着胸在森林里走来走去。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老虎来啦?。老虎来啦?”小灰拔腿就跑。可是,今天怎么啦?小灰跑也跑不动,后面拖着的尾巴也越来越重。眼看老虎越来越近,小灰慌忙地钻进了路边的灌木丛。灌木丛救了小灰的命。
直到这个时候,小灰才真正懂得了松树爷爷的话:尾巴不是用来炫耀的,不同的动物尾巴有不同的作用。
4、三年级童话故事300字森林超市
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星期天,啄木鸟想开一家森林超市。
早晨,啄木鸟想:我现在应该给森林超市进货了。啄木鸟现在又来了很多水果,有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香蕉、又大又圆的西瓜和雪白雪白的梨子。啄木鸟想:我都馋得好像流下了口水,那动物朋友一定喜欢的不行,今天生意肯定好。
早晨9点,令人期待已久的森林超市开业了。大大小小的动物早就已经排好了长队,等待开业。第1个进来的是小猴子,他闻了闻着比蜜还甜的香蕉,就买了一箱。下一个是河马,他敲了敲西瓜,说道:“这些西瓜敲起来声音噗噗的,肯定非常好吃,给我来10个!”啄木鸟又惊又喜,兴奋的在盒马的头上飞了两圈,以此表示感谢。
今天开业很成功,早早的把水果卖光了,看着大家心满意足回家的背影,啄木鸟很开心。
5、童话故事三年级作文300字
从前,有位美丽的公主,她住在一座美丽的城保里。
有一天,公主出去散步,突然前面有个很深的猎坑,公主连忙跑过去往下一看,里面有一位英俊的王子,公主想救王子。
她四处找绳子,可是哪有绳子呢?
公主想:“可以做绳子呀!”她看见旁边有柳条和大树,立马想到了主意。公主马上找来许多柳条,把它们编成了绳子,绳子很快就编好了。于是,公主用绳子的一头捆在树上,另一头捆在公主的身上。公主顺着绳子滑到坑里,把王子抱到怀里,又顺着绳子爬了上去。
公主把王子抱到了自己的房间里疗伤。过了几天,王子醒了。看见是这位美丽的公主,王子很高兴。
从此王子每天都给公主计自己的故事。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公主慢慢的`喜欢上了英俊的王子,王子也很喜欢这位美丽的公主。终于有一天,王子要回家了,王子问:“公主您愿意嫁给我吗?”公主满心欢喜的说:“我愿意。”
于是,王子把公主带回家,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