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松鼠做巢》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5个生字,并掌握其中10个生字(注意“匆、费、卧”的写法)
2、通过阅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体会重点词语对于句子意思表达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松鼠独自作巢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了解松鼠做巢的过程。
体会重点词语在句子意思表达上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再读。)
同学们,大家读完这个课题后,脑筋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
首先请大家看到课后生字。请同学们读准生字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型、笔画,并且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将容易写错的字记牢。
(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学生纠正读音。注意“匆”)
那么在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我们容易写错呢?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学生介绍自己记忆方法,教师简单复述。)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牢这些生字,并动手写一写。
(学生练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看围绕课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
2、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简单地介绍这篇课文?(学生进行介绍)
(分别请学生介绍,最后请一名学生完整地介绍一遍。)
三、再读课文,细致感悟
1、通过阅读课文,同学们知道了作者喜欢坐在窗台前看松鼠表演。那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描写了松鼠的表演呢?(学生接答第2自然段)
2、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松鼠都为作者进行了哪些表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介绍松鼠表演。)
出示“它们有的……有的……有的……。”(学生读)
3、读一读这一句,你能体会到什么?(松鼠的表演很多)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可加上“还有的”)说一句话吗?
4、学生再读第2自然段,体会松松鼠的表演丰富多彩。
读完第二自然段后,你觉得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说——可爱……)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阅读欣赏到了松鼠丰富多彩的表演,那么随后作者又看到了什么呢?(松鼠做巢)
二、精讲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10自然段,想想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说——作者帮助松鼠做巢,可松鼠对作者的帮助不理不睬。)
2、点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3—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听,一边思考:作者几次帮助松鼠,而松鼠有是怎样对待作者的帮助的呢?
3、作者三次帮助松鼠:
(1)第一次拖来一棵干枯的小橡树绑在大橡树上。
小松鼠是怎样对待作者的帮助呢?
出示“它对我为它准备的树叶竟然不理不睬,一如昨天,依旧匆匆爬下,从地上叼起树叶,又匆匆爬上去。”
(学生再读,你能体会到什么?)
(提示“竟然”、“依旧”,学生再读,体会。对比有无这两个词,句子的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读说)
(2)第二次翻出人造棉混杂在那棵树的落叶下。
(3)第三次将落叶全部盖住,上面撒满人造棉。
小松鼠又是怎样对待作者的帮助呢?
寻找课文原句,读一读。
(“想不到一切都白费心机!它竟绕到别的树下叼来落叶。”)
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小松鼠的表现出乎作者意外。“想不到”、“竟”,再读这一句话体会。)
对于松鼠的表现,最后作者终于放弃了对松鼠的帮助。不过作者相信……(学生接读“那只白肚子……过得非常舒适”。)
4、学生(或教师提出)质疑:为什么作者说“松鼠在自己用最好的材料铺就的巢里。过得非常舒服。”你是怎样理解“最好的材料”?
(学生说,教师小结。)
三、小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到了松鼠精彩的表演,而且还感受到了松鼠自食其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写一段话,给大家介绍一下。
叼干树叶 第一次
看松鼠做巢 “我”给它的帮助 第二次
第三次
拓展阅读
1、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
3.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4.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点
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学习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
2.试着翻译课文,划出自己不能翻译的句子。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展示
(二)小组探究
1.注意读准的字音:
缀 窘 苫 弛
眈 少 瞑 尻
寐 黠
2.把握文意: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 ,第5段是 。
4.文意探究:
请在课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狼和屠户的语句,并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分析狼的特性:
分析屠户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深层感悟:
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狼和屠户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狼的角度──
屠户的角度──
二、基础巩固
(一)解释文言词语:
1.缀行甚远
2.一狼仍从
3.骨已尽
4.顾野有麦场
5.弛担持刀
6.屠暴起
7.乃悟前狼假寐
8.盖以诱敌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当堂测试
一词多义:
1.止 2.以
①止有剩骨: ①投以骨:
②一狼得骨止: ②以刀劈狼首:
③止露尻尾: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④止增笑耳: ④盖以诱敌:
3.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一狼洞其中: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④屠自后断其股:
⑤其一犬坐于前
4.之
①复投之:
②久之:
③数刀毙之:
四、有关狼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五、作业:
1.请结合课文展开适当想象,将此文改编成。课本剧。小品等。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
2.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内容,以“我要为狼辩护”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任选其一完成)
2、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善于*,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点:目标 3 5
教学难点 :目标4
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
2.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
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
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
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
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八、作业
A1.课后练习二。B.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本节的内容主要是疏通文意,进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课时。
狼(第二课时)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善于*,才能取得胜利。
2.理解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1
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
老师讲述另一则狼的故事,(见课后)让学生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过度:这则故事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狼具有相似处,狼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本性,这一节课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三、分析课文
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
(l)开端:遇狼。 (2)发展:俱狼、御狼。 (3)**和结局:杀狼。
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问后归纳:
(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交流后归纳:
(l)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 “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 “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善于*的精神。
4.自由发言: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5.片断写作练习:《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点: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善于*,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作业
A1.课后练习第一、三题。2.预习短文两则
B3.默写课文
[说课精要]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善于*,才能取得胜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结合说写讲的方法。
3、蒲松龄《狼》教学设计优秀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集体舞《喜羊羊与灰太狼》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织网的动作。
2、能在腕带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往圆心交替走的队形,并结伴交替舞伴。
3、积极参与,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喜洋洋和美羊羊的腕带、《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
2、幼儿已学会“找朋友”游戏。
3、场景布置:草地、树林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喜洋洋和灰太狼》入场:
1、以羊村要开舞会的形式引入活动。
2、师幼共同探讨:如何打败灰太狼?
(二)根据游戏情节,引导幼儿逐段学习舞蹈动作。
1、幼儿学习“挖陷阱”的动作。
(1)幼儿讨论如何用动作表现“挖陷阱”。
(2)教师结合幼儿的动作总结示范“挖陷阱”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挖陷阱”的'动作,并分组往圆心交替走的队形。
(4)配乐练习。
2、幼儿学习“织网、打结、走草”的动作。
(1)幼儿自由探索“织网、打结”的动作。
(2)利用腕带,引导幼儿边走边做动作。
(3)教师示范讲解能往圆心交替走的队形。
(4)配乐练习。
3、引导幼儿学习结伴交替舞伴。
(1)幼儿两两相伴合作性地学习“打招呼”的动作。
(2)配乐练习。
(3)完整跟随音乐,集体舞蹈。
(4)复习找朋友的游戏,巩固交换位置的动作。
(三)完整跟随音乐,共同跳集体舞。
(四)以舞蹈《happy牛year》结束活动。
4、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1、复习巩固 “挂、街”等13个生字,会正确地书写“因”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试着背诵。
3、品读感悟作者通过画四个太阳要表达的心愿,体会想象之美,拓展创新思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拓展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个太阳的图片
一、趣味揭题,复习生字。
1、猜谜揭题。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是啊,你们也很喜欢太阳吧,有一位小朋友也很喜欢太阳,他还喜欢画太阳,他呀,一口气画了四个太阳。(板书课题:四个太阳)
2、识字小游戏“挂苹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四个不同的太阳,多新鲜哪!请打开书,翻到81页,听老师把它读读。 生汇报。
2、听了课文,你们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谁?(贴图)
三﹑
品读课文,感悟心愿
这四个装满心愿的太阳,你喜欢哪个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1、谁最喜欢绿绿的太阳?为什么呢? 2、能给大家读读吗? 3、(课件)炎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下来,你感觉怎么样? 4、要上街的你这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5、你的愿望真是不错。给夏天换上一个绿绿的太阳,你感觉怎样?
6、是呀,把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课件出示句子)。你能读读这句话,给大家带来清凉吗?自己试试。
(1)生自由读。
(2)抽生读
(3)数人读。
你们的朗读也让我们到了清凉。谁还想读这句话?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4)让我们一起把清凉送给大家。(齐读)
1、剩下的太阳谁喜欢呢?起来读读吧。
2、金*落叶,黄澄澄的鸭梨,空气中满是香甜的味道,(板书:香甜)谁能读出这种甜味?
3、我闻到香味了,谁能挑战一下,读得更棒?
1、秋姑娘走了,我们迎来了冬天。在寒冷的冬天,你穿着厚厚的棉衣在操场上做操,这时一阵寒风吹来,你感觉怎么样?
3、就在你冻僵时,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现在好些了吗?感觉怎样?
生汇报,(板书:温暖)
4、能把温暖带给大家吗,读一读。
5、我有一些暖和了,让我们一起暖和暖和吧。(齐读)
1、喜欢彩色的太阳的小朋友,举举手。你喜欢春天的太阳?说一说。(板书:美丽)
2、是啊,一年四季最美丽的季节是春天。春姑娘虽然才走过,但她的美丽让我们记忆犹新,看(课件出示春天美丽图片)
3、谁能用以前学过的词来说说。(万紫千红,花红柳绿、、) 4、自由读。
这就是春天,多彩的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课件出示语段),请小声试读。 5、男女生比赛读。 6、齐读。
美丽的春天总让人情难自禁,让我们放声歌唱吧!
(五)练习背诵
这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都是那么可爱,你愿意把它们美好的样子留在脑海里吗?(课件出示关键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太阳根据提示试着背诵。2、小组展示。
四、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1、小画家画的这四个太阳就像一缕春风吹开了我们的心扉,想画个太阳吗?什么样子的?小组内说一说。
2、引导:老师此刻呀也想画个太阳,什么样子的,猜猜吧。学生猜测汇报。
3、你想画的太阳呢?(课件出示句型“我想画个-------的太阳,把它送给-------,希望--------”)
展示汇报。
4、小结: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如果把同学们刚才的话记下来,那将是一首首很美的儿童诗。那是因为大家的心愿里都渗透着一个永恒的字眼,那就是---爱(课件出示),我相信,不仅是太阳就是全世界在你们的手里也会变得更加美丽!让爱的阳光洒满人间。
2 6、下课后把你们刚才说的太阳画下来送给你想送的人,好不好? 让我们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再一次读出课题---------18、《四个太阳》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因”字的结构。
2、指导带有大口框的字的写字笔顺。
3、书空、描红.
图一
清凉
图三
香甜
温暖
爱
图四 美丽 3
18、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3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