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28:18

简短的成语故事

成语:别无长物

出处:《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

释义: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俭朴而东西极少。

故事: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

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

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

恭听了,毫不犹豫他将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 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恭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成语:分庭抗礼

出处:《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释义: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

故事:一天,孔子和弟子门在树林里休息。弟子门读书,孔于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以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很有启发,不住地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送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怅地上车。子路对孔子出乎寻常的表现不理解,在车旁问道:“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渔夫怎么可以这样恭敬呢?”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伏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成语:乌合之众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释义:比喻没有组织,像一群暂时聚合的乌鸦。

故事:西汉末年,王莽(邯郸市大名县人)*败后,刘玄称帝。扶风茂陵(今陕西省)人耿龠随其父耿况投奔了刘玄。没过多久,邯郸人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与,在西汉宗室刘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为帝,建都邯郸。这时,耿龠手下的孙仓、卫包便劝耿龠投归刘子与(王郎)。耿龠闻听大怒,按剑说道:"刘子与这个反贼,我和他势不两立!等我到长安请皇上调动渔阳、上谷的兵马,从太原、代郡出击,来回几十天,便能以轻骑兵袭击那些'乌合之众',势如摧枯拉朽,定能获胜。谁不识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贼,定遭灭族杀身之祸!

成语:程门立雪

出处:《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释义: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拓展阅读

1、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他模糊的理解去让别人明白;也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明白、清楚的人。小编收集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释义] 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用他模糊的理解去让别人明白;也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明白、清楚的人。

[出] 《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正音] 昭;不能读作“zhào”。

[辨形] 昭;不能写作“召”。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句、宾

[结构] 复句式。

[例句] 其实大家心里早已清清楚楚;可他还是不停地解释;真是~。

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翻译: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解析:我们今天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相反,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不是缘木求鱼吗?而且,孟子说得好:“缘木求鱼虽然得不到鱼,但却没有什么后患。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想得到的,越是努力,越是后患无穷。”(《梁惠王上》)这段批评粱惠王的话,移在这里来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真是准确极了。是啊,如果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专,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造句]:

(3) “正人必先正己”,美英两国企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显然是无稽之谈。

(4) 定位上的被动,直接带来宣传思想工作有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对于许多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模棱两可,说不明白,甚至只能是“矮子看戏,跟着叫好”。

(5) 学习要沉下心来,岂能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过日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习要高度自觉,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就在我们身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总在那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7) 这样,才能在做意识形态工作时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8) 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的!不注意学习,忙于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

(9) 若学风不浓、玩风太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会贻误工作、贻误大;另一方面若不注意学习,忙于务,思想就容易僵化。

(10) 国学传播现在要防止的,一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问题,二是以振兴国学为诱饵,骗人钱财,误人子弟的现象。

(11) 有些领导**自己还没有想明白,就急着开会部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2)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的**学风不浓、玩风太盛。

2、杀鸡儆猴的 杀鸡儆猴的主人公是谁历史典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儆猴”说的是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在耍猴人看来杀掉鸡的本远远低于杀掉猴子的本,鸡较之于猴子要无用的多。而鸡们一向是“作秀”的高手,什么“鸡飞狗跳”、“蛋打鸡飞”,总之上得了台面,于是被杀的鸡总要把“被杀”演绎一场大张旗鼓奢侈铺张的大片。满地鸡毛的挣扎,血流四处的惨境,呼天抢地的鸣冤。用这种效果来吓唬猴子是绰绰有余的了,猴子们自然不想身首异处,只得俯首帖耳不敢造次了。

由来

绳之以法,犯军令韩信斩殷盖。杀鸡儆猴,振军心枪毙韩复榘。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

姜太公灭了商纣,周朝立基之后,要罗致一批人才为国家效力。在齐国有一位贤人狂橘,很为地方上人士推重。姜太公慕名,想请他出来做,拜访了三次,都吃闭门羹。姜太公忽然把他杀了,周公但想救也来不及,问姜太公:“狂橘是一位贤人,不求富贵显达,自己拙井而饮,耕田而食,正所谓隐者无累于世,为什么把他杀了?”

姜太公说: “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天下大定之时,人人应为国家出力。只有两个立场,不是拥护就是反对,绝不容有犹豫或中立思想存在,以狂橘这种不合作态度,如果人人学他样,那还有什么可用之民。可纳之饷呢?所以把他杀了,目的在于儆效尤!”

果然经此一杀,想杯葛周朝的人都不敢自呜清高,隐居下去了。

3、:木石人心

木人石心,出自《晋书.夏统传》:“统危坐如,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石人心也。’”

西晋的时候,有个名叫贾充的太尉。

三月初三,古人有到洛阳城外的洛河两岸踏青的习俗。许多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倾城而出,贾充的排场最为豪华,前有卫队,后有女乐,引得旁人羡慕不已。

贾充得意洋洋,四下环顾。突然,他发现洛河边上停泊着一只小船,船上晒着不少药材,旁边端坐一名男子。他双眼微闭,仿佛对周围的繁华景象浑然不知。贾充很奇怪,就下车到河边问他的姓名。过了半晌,那人才慢悠悠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原来,他姓夏,名统,是位厌恶世俗、洁身自好的隐士,因为母亲重病在身,便来京城买药。

贾充问他家乡可有这样的风俗,夏统不屑地回答:“我们那儿的人都正直善良,不贪图虚荣,品德都很高尚,具有圣人大禹的遗风。”

贾充听了,非常惊奇,却又问他:“你居住在海边,肯定很擅长操舟戏水吧!”“是。”夏统回答一声,驾船直奔河心。只见小船在白浪中奔腾跳跃,惊波骇浪,连鱼儿也被激得腾空而起,落进舱中。岸上的达官显贵们看了,不由目瞪口呆。

贾充又问他:“你能作家乡的歌谣吗?”夏统就唱了三首吴越人民赞颂圣人大禹、孝女曹娥、义士伍子胥的歌。歌声时而慷慨激昂,令人精神为之振奋;时而哀怨委婉,令人涕泪交流;时而悲壮高亢,令人惊心动魄。

贾充更加惊异,感到夏统绝非寻常之辈,就亲自上船,要为他保举官职。不料夏统一听当官,便很不高心,再也不愿说话。

贾充见夏统如此,便想用权势、*和女色来征服他。一时间,河岸上贾充的仪仗队威武雄壮,豪华车骑来回奔驰,夏统船上站满了妖艳的女子。但夏统仍然丝毫不为所动,表情严肃而冷漠,贾充和众人议论道:“这个吴越小子真是木头人、石头心!”

点击查看更多简短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55360.html

热门阅读

  1. 暑期学习心得体会
  2. 学校三八妇女节感恩活动总结
  3. 品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感情忧伤的句子
  5. 庆祝5国际护士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6. 公司新春贺词
  7. 至交的解释及造句
  8. 201年小年祝福问候语
  9. 《海伦凯勒》读后感550字
  10. 个人素质拓展心得体会范文
  11. 小学的高段语文组教研活动总结
  12. 论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艺术论文
  13. 森林法院黔驴技穷小学六年级作文
  14.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说课稿范文
  15. 10国庆节贺词
  16. 《让生命之根更深》教学设计范文
  17. 赤子之心生活随笔
  18. 雪夜和路灯的诗歌
  19. 实习的工作总结报告
  20. 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课教案
  21. 关于名人的故事50字
  22. 201年最新世界无烟日祝福语
  23. 祖国在我心手抄报素材
  24. 每一个故事都有三个版本
  25. 非宁静无以致远生活随感散文900字
  26. 201年512国际护士节祝福语
  27. PEP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Hello教学设计及反思
  28. 最适合朗诵的诗歌
  29.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30. 《放飞蜻蜓》课文优秀教案
  31. 三年级学生学习计划
  32. 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报告精选
  33. 小升初的征文:我与太原论坛的每一次感动
  34. 关于浓浓的父爱日记500字
  35. 幼儿园毕业晚会的主持词范文
  36. 茶叶类委托加工合同模板
  37. 《美丽中国》读后感350字左右
  38. 含有桃花的古诗句
  39. 醉翁亭记教案
  40. 含有荷花的诗句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