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诗歌
作者:海燕
一夜秋尽萧风起
万树枝摇叶飘零
树叹难以挽留叶
叶恋枝痛更惜根
芽叶依枝而诞生
吸乳向阳逐长成
株壮枝繁叶茂盛
叶阔护枝遮根荫
共沐浴春风拂面
同感受夏雨洗礼
尽承享秋阳高照
迎雪护根愿卧冰
乌鸦反哺赢美誉
羔羊跪乳情意真
父母养育亲恩高
尽孝莫做等闲人
《当感恩成为习惯》
作者:清溪钓韵
宁静
心在反省
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该体现在哪里
忙碌
看那不停的脚步
金碧辉煌的都市里
止不住的孤独
感恩的心不在
才有无数悲哀
烦恼也许是欲望的儿子
它与妄想相亲相爱
当感恩驻入心口
将有阳光温暖心头
像母亲慈祥的手
汇成了不绝的爱的河流
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它会御下心的负担
世间多少迷幻
让我们拭目观看
当感恩成为习惯
欢乐似水流远
日子尽管过得平凡
充实之感实在
当感恩成为习惯
生活不愿慢怠
修我行为
炼我意识
和谐永远培栽
作者:云戈君
我们常常会是这样:
怀着一颗童稚的心去追寻单纯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膜拜光明
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去抚慰理智
怀着一颗悸动的心去撞击激情
因为,世界是美好的
如果飞翔,天空就是美好的
如果憧憬,前程就是美好的
如果委屈,眼泪就是美好的
如果爱,给预就是美好的
还有许多美好的声音、美好的颜色
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过程
如果一些美好的词汇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我们就不会吝啬自己的语言和感情
学会赞美,学会宽容
学会付出,学会真诚
甚至面对挫折,面对缺憾
面对哪怕是心灵深处曾经的痛
拓展阅读
1、泰戈尔诗歌读后感优秀
《新月集·飞鸟集》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的诗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新月集》中,泰戈尔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儿童世界,讲述了有趣温馨的儿童生活。《玩具》写出了孩子未被尘世所染的纯真心灵;《天文家》写出了孩子奇思妙想的天性;《小大人》写出了孩子渴望长大、渴望自由的心理。每一首小诗,仿佛是一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又充满了童趣和哲理。
《飞鸟集》是由三百多段小段落组成的诗集,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但是每句话都十分有意义。“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和眼睛的关系。”让我明白了休息和工作要相结合,不能只工作不休息。“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让我懂得了真理永恒的道理。“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不要求什么报酬。”和“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这两句话,让我想到了社会上有许多人正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却从不计较得失,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和赞美。
这本书里蕴含了许多人生的道理,真让人回味无穷。
2、感恩诗句大全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王昌龄《咏史》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徐熙《劝孝歌》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佚名《抑》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陈寿《隆中对》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牛峤《感恩多》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见此不记人,恩情绝云雨。——李白《代赠远》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韩愈《芍歌》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徐熙《劝孝歌》
3、泰戈尔诗歌读后感优秀
泰戈尔,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得主;《泰戈尔诗集》正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是东方菩提树上的夜莺,是人类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泰戈尔描写儿童生活——《星月集》中,看似零散、杂乱,但是将他们串联起来,就可以看出泰戈尔那一颗纯真的童心。他用孩子般的口吻,用孩童般稚嫩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更好地诠释了“爱”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这与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紧密结合。《星月集》中的《十二点钟》,泰戈尔并没有交待是早上十二点还是晚上十二点,而男孩希望是晚上十二点。晚上十二点人们都已经入睡,也是今明两天的分界线,是最安静的时候。男孩做了一天的作业已经麻木了,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敲醒了男孩麻木的脑袋和心灵。他渴望休息,他渴望玩耍,他渴望自由。他的父母将未完成的心愿压在了男孩的身上。
这难道不正是现在的小孩吗?随着第一批00后高考的结束,接下来就是更多的00后奔赴考场,他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背负了很多人的期望,他们不想辜负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可能更多的是不敢吧。学习到晚上十二点、猝死这些在学生的身上发生的太多了。泰戈尔所描绘的这个孩子不正是现在的学生的缩影吗?
在《星月集》中的《金香木花》是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他将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的花,而金色花是神圣纯洁的象征,这无不体现了孩子的纯真核对母亲的爱。
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最想要表达的主题——爱。许多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我觉得这形容泰戈尔最合适不过了。他是“儿童的天使”,拥有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心系儿童。他的诗就像儿童天真无邪的笑脸一样,注视着读者,注视着儿童,注视着整个人类。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善良的儿童世界,而这个世界已被成年人忽视了。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这难道不正是孩子对梦的想象,对梦的向往。而对梦的追求是要经过苦苦的一番追寻的。这也是泰戈尔为什么将这一部命名为“星月”:那沉睡的月亮再度升起,获得了一个崭新的灵魂。
《星月集》不是写给儿童的一部诗,而是叙述儿童儿童心理的最美好的诗歌。他无愧于“儿童的天使”这一称号。
4、泰戈尔诗歌读后感优秀
泰戈尔之所以会为我们所知,主要是因为他的散文诗。
看了泰戈尔的散文诗,我只感觉到周身都在被祥和宁静的光芒笼罩。刚刚看过的文字、场景又隐隐约约沉溺在眼波中。这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泰戈尔散文引诗具有尚淡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只有他刻意追求的尚淡情调的散文诗才能实现外在世界与其心灵的完美结合。泰戈尔散文诗具有随意的特色 ,其理论根据是规则必须为人的创造性的艺术思维服务。泰戈尔散文诗具有广泛的题材 ,其理论根据是大梵的无所不在决定了与时俱进的文学家必须题材广泛。以上三方面均与中国宋代诗文理论之间存在着许多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 。泰戈尔的作品宁静恬远,充满了哲学的韵味,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枝璀璨的奇葩。他的作品风格之所以达到如此境界,是因为他相信大梵,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不为生活所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所以读起泰戈尔的诗,则会觉得更加的闲适。我国古代宋朝崇尚自然闲适,无论是从诗赋绘画,还是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有所体现。在这点上,两者的思想相近。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中经常会涉及终极的死亡,但在宁静而模糊的意识中,这些都变得柔和、美好,不再有任何的恐惧,就如甜美的梦。但也正是因为泰戈尔的散文诗名气太大,所以掩盖了他在散文随笔上的成就。如果说泰戈尔的散文诗侧重于所思所想,那么他的随笔则侧重于所见所闻。泰戈尔的所思所想,是那样神秘、微妙,渗透了印度古哲学的意念——焚——宇宙万物的统一体,人类和谐的最高象征。但泰戈尔并不是一个*者、冥想家,并没有沉浸在一个纯粹的精神意念世界中,如康德一样差不多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科尼斯堡。反之,他积极投身社会运动,热爱旅行,足迹遍及印度次大陆和远东、近冬、欧洲,会晤各界名人,着实热闹风光。而散文诗和随笔的共同之处是文字皆如行云流水,皆有微妙之意趣。然散文诗中之微妙乃是心灵的微妙是纯粹的的精神世界理想世界的微妙,这种微妙使得精神与理想不复僵滞而充满了一种灵动;而散文中之微妙乃是生活的微妙,是世俗世界日常生活的微妙,这种微妙体现了作者高超的体验力和感悟力,是日常生活摆脱了凡俗枯瘪而变得人情味充盈荡漾。 感悟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一篇《少女》了。泰戈尔笔下的少女带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少女呀,你的纯朴,如湖水之碧,表现出你的真理之深邃。”这是他对少女的赞美,多么令人赞叹!这样的少女在他的心中就像中国,就像雄鹰!那是撑起国家的支架,那是国家的灵魂所在!恕我冒昧评价,但我在泰戈尔的这篇散文中分明感觉到了他的不满,他对妇女被压迫的陋习的不满,对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不满。
泰戈尔的作品让人沉醉其中,我感觉到了,那个少女身上带有的希望,久久环绕在太阳周围,挥之不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6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