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和小牛》教学设计模板
1、通过学习,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通过回忆、想象使学生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亲密的情景。
3、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师:PPT、范画、画纸、油画棒、水彩笔等
生:各种形状的纸片(可拼凑成一只牛)、画纸、油画棒、水彩笔等常用绘画工具
一、导入新课
1、听声音,猜动物:播放牛的叫声,猜猜它是谁。
2、你认识什么牛呢?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是一个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设计巧妙的导入可以很好的把学生引入课堂。我设计的这个导入很简单,只是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猜声音让学生知道我们这堂课是上和牛有关的内容。这样的导入既节省了时间,也非常自然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了解牛的特征
1、图文连线题。
多媒体出示奶牛、水牛、黄牛、牦牛的图片和名称: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牛,你能连线吗?
2、简析牛的特征。
为什么你们能一眼就认出来它是奶牛(水牛、黄牛、牦牛)呢?――学生讲牛的特点,教师简单介绍:
(1)奶牛:身披黑白花衣裳,牛角短而弯,**特别大,有营养的牛奶。
(2)黄牛:身披黄褐色皮毛,牛角短而直,帮助人们耕地拉车。
(3)水牛:身披灰色的皮毛,牛角长又弯,像一艘小船,特别喜欢玩水。
(4)牦牛:身披长而密的毛,四肢短*,擅长在寒冷的高原上行走,是高原上不可替代的搬运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牛的小知识,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四种牛的图片,通过观察对比,用连线的方式区分出不同牛的特征,然后又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了解不同牛的习性。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牛的印象。
三、表现牛的动态
1、回忆牛的动态。
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牛,说说它们平时有些什么动作?引导学生回忆牛的四肢及头部的动作。
2、摆摆牛的动态。
请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用信封里的学具拼摆出牛的姿势。
学生可以把这些部件拼摆成牛的各种姿态,如:跑动的、低头吃草的、嬉戏的等。对摆出另外动态的学生给予奖励,并让学生上台展示。
3、故事中牛的动态。
教师将牛的各种姿态联想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让学生注意牛的各种姿势:站着的姿势、抬头的姿势、低头的姿势、扭头的姿势、甩尾的姿势……
4、名画中牛的动态:
欣赏中国名画《五牛图》中牛的种类与动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深入,让学生学会画出牛的外形还不够,还必须让学生把牛画“活”,这一环节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教具―可随意拼摆的纸片牛,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教具直观的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
四、表现老牛和小牛
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有一位牛宝宝来找妈妈了,你们瞧,牛宝宝偎依在牛妈妈的身边,和妈妈说着悄悄话呢!
2、揭示课题:《老牛和小牛》。
出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牛的身体大小、牛角、尾巴等方面比较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
板书: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4、启发想象。
想一想我们和妈妈在一起的样子,想象一下老牛和小牛在一起还会做什么事情?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原来老牛和小牛就像我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一样相亲相爱,一起生活、一起玩耍。相互照顾,相互疼爱。提示学生拟人化的表现老牛和小牛。
【设计意图】此环节包含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1.出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让学生对比分析他们不同的特征,突出本课的重点2.以板画为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景,再以此联想到自己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场景,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欣赏优秀作品
第一幅:观察牛的数量和它们的活动。
第二幅: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活动环境,启发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地方老牛和小牛也很喜欢去玩的?
第三幅:看出这头牛和其他画中的牛的不同点,提醒学生可以用花纹装饰牛。
第四幅:这幅画把老牛画的好大,小牛画的好小!为什么要这样画呢?提示学生用夸张的方法变现老牛和小牛。
【设计意图】优秀的学生作品有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欣赏这些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受到一定的启示,而不能让学生产生对作品内容的依赖,导致习作千篇一律。所以,每出示一幅画,教师不但介绍作品内容精彩的部分,还让学生进行想象,打开了学生发散性思维。
六、学生绘画创作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对牛的动态表现不够生动的和想象力欠佳的学生加以指导。
七、作业讲评
1、自评:请学生自己介绍一下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
2、互评:你比较欣赏谁的画?说说理由。并提出修改建议。
八、欣赏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牛的美术作品,了解牛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师简单介绍。
拓展阅读
1、小学英语教案模板大全
1.知识技能
1)四会词
2)能熟读对话并能背诵对话
3)能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谈论自已的学校
会用It’s in/on/opposite/between…and….
回答问句:Where’s…?
单词teachers’ roomr 读音拼写及理解。
单词卡,录音带,学校地图
一、 复习
1、 Sing the song---Our school follow the software
2、 复习方位词,同时学习新的方位词opposite
用一些物品复习句型:Where is/are the…?
回答:It’s /They’re in/on/ …
复习:How many ..are there …?
回答:There is/are….
二、 新课
1、看地图引出新课题:Visit our school
2、用卡片学习新词
3、看学校地图问下列问题
How many building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Where is the library ?
Where’s the teachers’ office ?
Where’s the canteen?
Where’s the toilet ? and so on
4、听课文录音,然后回答问题
Where are the classroom?
Where is the library ?
Where are the toilets?
Where is the teachers’ room?
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the school ?
5、跟录音机读课文二遍
6、朗读并分角色扮演课文
三、家庭作业:
1、抄单词
2、听读课文三遍
3、画一张学校地图并写出英文名
2、《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教 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课 题
执 教张 洁学 习目 标
1 1。认识“爷、棵、到”等10个生字。认识两点水、利刀等5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们的道理。
课前准备
PowerPoint 课件
启发、合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初读感知
识 字
1.听歌曲《爱护小树苗》。
2.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爱护树木吗?平时,你们做过哪些爱护树木的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位老爷爷和一棵小树之间的故事。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上的错误。
3.说话指导:你读懂了什么?
说话提示:什么时候,谁为谁做了什么?
(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衣服,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撑开小伞为爷爷乘凉,爷爷不热了。)
刚才,同学们读课文时,课文里的生字娃娃急着想跟大家见见面,看!它们来了。
1.出示生字:爷 棵 到 给
穿 冷 暖 开 伞 热
(1)借助拼音读生字。
(2)去掉拼音读生字。
启 发
板书课题
提 出
读书要求
课件演示
指导说话
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
回 答
齐读课题
自由读书
说 话
读生字
间 休
图文结合
朗读感悟
扩展词汇积累语言
(3)用喜欢的字组词。
(4)生活中,你见过这些字的半边吗?
教学生认识:两点水旁、利刀旁、父字头、四点底、人字头五个偏旁部首。
(5)其他的字你怎么认识的?小组合作讨论。
(6)汇报识字情况。
表演唱《爱护小树苗》
1.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2.看图观察:比一比两幅图画有什么不同?回答上面问题。
3.冬天小树不冷了,夏天爷爷不热了,他们多高兴啊!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体会爷爷和小树互相关心的喜悦心情。
(1)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 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4.想象说话:小树和爷爷之间会说些什么呢?
1.出示:暖和的衣服
绿色的小伞
2.读一读。
3.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暖和的?哪些东西是绿色的?
4.按“暖和的------
绿色的------”格式练习说话。
5.照样子读一读、填一填。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启 发
启 发
课件演示
语言激励
引导说话
课件演示
启 发
课件演示
回 答
识 记
合作识字
读书质疑
观察
比较回答
读文评价
想象说话
读一读
回 答
扩展词汇
复习巩固加深记忆扩展活动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6.你还会说吗?
-------的-------
1.课文中的字娃娃又想大家了,你们还记得他们么?不过,这一回他们又躲在另一个地方。看你认不认识他们?
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7 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刂、冫"。
2、初识“自然段”,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3、感受爷爷爱护小树。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预设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和学习伙伴熊大熊二比谁的表现好情境。
2.齐读课题。
3. 学习生字“爷”。读准字音,读好“爷爷”的第二个音节(轻声)。与“爸”比较,认识“父字头”。记住“爷”并组词。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1.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读准确。
2.你有新发现吗?引导学生初识自然段,课件示范标注后,学生在课本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3.师生合作读全文。
三、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先看第一自然段(出示带拼音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1.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谁愿意读?
2.学习生字“棵”。拼读后记字形。
3.如果这棵小树,它长大了,就变成了“一棵大树”,大树能做什么? 小树长大后,有这么多作用,我们用喜欢的感情来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冬天里的小树情境,学习生字“冷”读准字音,认识新偏旁两点水,记住字形组词。
可怜的小树在风雪中喊冷,爷爷也听到了,看爷爷在做什么?(出示爷爷护树图)
2.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带拼音句子)
(1)读准“和”“裳”。 认识多音字“和”
(2)这句话中藏着好几个生字宝宝,先自己读一读,记一记,等会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
(3)小老师领读,读准字音。
识记字形。四个生字宝宝,你记住了哪些?
到:认识“立刀旁”。
给:做动作。
穿:复习穴宝盖。用“穿”说一句话。
暖:复习日字旁,组词。
3.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里。
(1)读句子。(去掉拼音)
(2)理解“暖和的衣裳”句中的“衣裳”是什么?
(3)说话练习:暖和的( )
4.有了暖和的衣裳小树感觉怎样?(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齐读。
5.这两个句子组成了第二自然段。我们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过渡:
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很开心,就快乐地长啊长啊,夏天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趣味识字。
学了这么久了,生字宝宝请我们一起做游戏。
1.猜字谜。
(1)爸爸老了主拐杖。(爷)
(2)做动作猜字。(冷 穿)
2.捉迷藏(在生活图片中找生字)
3.吃苹果。(认读生词)
五、写字指导。
1.创设学习伙伴要和我们比比谁的字写得好。引出要写生字(不 开)
2.课件演示,观察“不”的笔顺,自主说说写好“不”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同法学写“开”。
5.练习写字。
六、书写交流及评价。
学生书写,教师**评价。
七、总结
1.和学习伙伴说再见。
2.结合板书说说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八、作业
1.把今天新学的。知识说给家长听。
2.和家长一起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hé
父 冫刂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五课。本课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一年级的学习要求,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初识自然段、认识7个生字、会写两个字和练习朗读课文1、2自然段。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我设计整个教学流程都让学生在情境和游戏中进行,让他们在玩中学,同时体会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纵观本节课,各教学重点都有落实,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教学预想。比较满意的有两点:
一、直观形象,吸引注意。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突出,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环节,我将课文做成PPT,用红色方框和数字进行提示标注,学生很快就对自然段有了感性认识。又如指导写字环节,我将“不”“开”两个字的笔顺,做成放大的动态的课件,学生观察起来清晰明了,说关键笔画时准确到位。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次让生字与学生见面,但每次出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让学生在自然段的句子里找出生字,这一遍重点关注字音,通过小老师领读生字卡方式,既复习了拼音又读准了字音;第二次,将生字去掉拼音,送回句子里请学生读,好胜心强的学生读起来十分卖力;第三次,联系生活,把生字词以做动作、猜字谜、捉迷藏、吃苹果等游戏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生字。
朗读课文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个人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做动作读。不同的朗读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总之,整节*的情绪饱满,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老师和学生都是快乐的。但快乐之余,我也发现自己的教学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
一、重视组词技巧的训练。
在生字教学时,我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学生干巴巴的组词,而有些生字如“给”“穿”是不好组词的,我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字说一句话。又如多音字“和”读“hé”时指导学生词组时,尽量说一些常用的词,如“和平”。还有,当学生
组词后,也可以让他们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二、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
课堂上气氛活跃了,课堂纪律就容易散乱。在本节课的写字环节,学生的书写速度不一,出现了学生自由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而我只顾着评改学生的书写质量,忽略了维持课堂纪律,其实,只要说一句“我们看哪组小朋友表现好?”之类的话,学生会很快安静下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6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