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屈原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月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五日,“端”是开始的意思,每月第一个五日就称为端五。端午节还称为“浴兰节”和“地腊节”。
从古至今,一般端午节人们多要包粽子,并摘许多的葛藤挂在门口的两旁。今天,奶奶买了许多粽子回来,说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条粽子,这粽子是三角体的,外面是用几片苇叶包成的,外形十分精致,还用几条绳子绑了起来,为了不让苇叶掉下来。闻着看喷喷糯米味,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子,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啊,味道还真不赖!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公元278年前的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楚国在秦国在举进攻中惨败,秦国一举攻进成都,大肆烧杀和抢夺,顷见大势已去,便于五月五日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汩罗江。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到汩罗江边,纷纷驾舟寻救,但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为了使让他们尊敬的屈原的遗体不被恶吞食,人们就自发地做好粽子投入洒中供鱼儿食用。
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正式地过端午节哩!
拓展阅读
1、端午节包粽子作文500字关于节日的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等风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包粽子。
姥姥前几天就把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前一天晚上把粽叶煮一小会儿,粽叶的清香慢慢地从锅里散发出来,我的口水忍不住要流出来了。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姥姥先把三片粽叶有序地排列好;然后卷成喇叭似的形状;接着往“喇叭”里装上泡好的江米、枣等各种东西,把它紧紧地包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一根粽叶绳绑起来。姥姥的动作如此地娴熟,粽子包得有模有样。我想试一下,姥姥同意了。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做。可我没注意到,姥姥绑“喇叭桶”时没有露一点点缝,我的却露出一个大大的缝,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粽叶绳绑好粽子之后,才发现里面的食物都从那个大缝逃走了。我把粽子一扔,气愤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姥姥告诉我“遇事不要着急,只有静下心来,努力地去尝试,总有成功的时候”。听了姥姥的话。我又尝试地做了一次,然后用粽叶绳绑起来,包的三角不像三角,四方不像四方,但有一点好的是江米没有跑出来。
粽子上锅煮熟,一股清香溢了出来。锅盖一掀开,我捧腹大笑,那个“四不像”的粽子江米全跳出来了。看着我的“成品”,我既难过又快乐。因为我尝试了自己包粽子,还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才能把这件事办好,我一定要学会包粽子。
2、难忘端午粽子香作文800字日记小学五年级作文
6月9日下午,我们放假回家。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地放下书包,冲进厨房对妈妈说:“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家包粽子吗?”
“你这个馋猫,就知道你会问这个事儿,呶,糯米都买好了,保管你吃个够!”妈妈摸着我的头,笑呵呵地说。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好多粽子,红枣的、 豆沙的 、腊肉花生的 、板栗加肉的, 蛋黄加肉的,各种口味的都有,馋得我口水直流,可惜还要到后天才过端午。
盼呀盼呀,一天过去,两天过去,终于等到端午那天(6月12日)。
我起了个大早,因为妈妈说今天上山采摘箬叶。虽然那时细雨绵绵,但是却浇不灭我心里火一样的热情,我和妈妈采了一大箩筐箬叶,还折了两片粽叶。你可别稀奇,在我们乡下是不用细绳绑粽子的,而我们用粽叶做成的细条儿完全可以代替绳子,它不仅柔韧性好,还纯天然,煮好的粽子带有淡淡的箬叶和粽叶的香味。
到家了,我们分工合作,我洗箬叶并把带回来的棕叶撕成细细的条儿,妈妈泡糯米,剁肉馅,洗红枣和花生米。
一切准备妥当,开始包了,往年只知道吃粽子的我今年开始缠着妈妈教我包棕子,妈妈满口答应了。
妈妈边做边教:“先取两片箬叶重叠在一起。”
“为什么不用一片箬叶呢?”我好奇地问。
“两片箬叶包的粽子更结实。”妈妈笑着说。妈妈接着告诉我:“把箬叶对折做成一个“漏斗”的形状,但一定得裹严了,裹成尖,底下不能漏米,然后在放泡好的糯米进去,根据不同的口味,可以放不同的馅进去,比如说,你喜欢咸的:就可以放腊肉,花生米;而妈妈喜欢甜的:可以放红枣板栗等。最后把多出的部分折过来捏紧,再用粽叶做的细条儿缠紧。这样,一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粽子来,虽然有好几次我把米撒了一地,但是妈妈并没有责怪我,反而安慰我说:“没事儿,再来!多做几次,熟能生巧。”
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一只漂漂亮亮的粽子终于包好了,我非常开心地把自己做的粽子串成一串,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自己包的粽子,等会我要吃自己做的粽子”妈妈高兴地摸着我的头说:“好、好、好,自己做的粽子自己吃起来更香呢!”
“煮粽子啰!”粽子煮30分钟就可以起锅了,如果把粽子泡在煮粽子的水中第二天再吃味道会更香,可是对于小馋猫的我怎么等得了呢?不管了,先吃再说,“嗯——”咬上一口,软软的,香香的,真好吃!这种味道让人终生难忘。
3、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现在的端午节正如诗中所说那样是纪念正直爱国的诗人一一屈原,端午节这天家家都会包彩粽,刘龙舟,插艾叶,吃雄黄酒等。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插叶。.。.。.随着这首儿歌响起,老师把我们带进了“又是一年粽飘香”的亲子课堂。教室里像过节一样,把桌子围成了圈,每个家的家长和孩子都面对面坐着。讲台上早已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啊,粽叶啦,还有花生和蜜枣味等馅料。馋嘴的同学总会趁老师不注意抓两颗馅料吃,粽叶是新鲜的芦苇叶,经过煮了之后,有一种很清香的植物味道,满教室都是这种味儿,好闻极了。
老师开心地说:“很难得在端午节前,能把家长和同学们召集在一起,来过一个有特别意义的端午节。今*要进行三轮包粽子比赛,看谁包得最快,最有形,在坐的家长都是包棕子的高手,我在这里抛砖引玉了。不会包的同学不用怕,老师先示范一遍。”接着老师很细致的给我们示范了包粽子过程。最后老师问:“接下比赛大家有信心没有?’有”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
第一轮是同学PK赛。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大声嚷嚷:“我肯定是第一名。”我这时心想:以前在家看奶奶包,很容易,不知道我这次包的怎么样。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我赶紧拿起一片青青的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装好米,轻轻的抖了抖,再加二颗花生和一粒蜜枣,用食指和中指把馅料向下按了按。接着翻折过来,再折过去折成一个三角形,最后把线缠住三个角,打个结,可那调皮的绳子这时偏偏不听我的,像两个兄弟打起了架,绳子散了,我重新又打了个结,又散了,接着第一次,第二次,我紧锁住眉头,心揪了起来,很着急,坐在对面的妈妈安慰我说:“不急不急,这次一定能行。”第三次,耶!终于成功,我顿时喜上眉稍,抿着嘴直笑,看着旁边的同学还没包好,我骄傲地举起了手。
第二轮是家长PK赛,这场比赛极为激烈,因为家长们都是包棕子的高手。我会儿坐着一会儿站起,不停喊:“妈妈快点,加袖!”可我妈妈不紧不慢的包着,我都替妈妈着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高手与高手较量果真是不分上下,你争我抢,很快有第一名了,妈妈微笑收了起来,换成紧锁眉头。有第二名了,我喊的加油声更大了。第三名出现了,老师问“第四名在哪儿呢?”有一个影子从我眼前划过,仔细一看是妈妈举手划过的影子,我开心地叫着,妈妈这时才松了一口气。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第三轮是亲子PK赛,在这一轮中,我和妈妈团吉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轮比赛完了,大家脸上都洋溢著喜悦的笑容,剩下的都是情意粽香浓浓,这香味是母亲的爱,这香味是团结一致的亲情,这香味是纪念屈原的课堂,粽飘香,香满堂!
4、粽叶飘香话端午作文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
不知不觉,手脚麻利的奶奶已经摘了好几把芦叶了,她牵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芦叶挂在屋檐下晾晒着,听奶奶说, 因为新摘下来的芦叶比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开、折断,所以要把芦叶晒干,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一下,这样经过处理的芦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端午节前夕,奶奶用水把芦叶煮沸,顿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鲜肉馅的、蜜枣馅的、小豆馅的、还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圆滚滚的,仍舍不得停下嘴来……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4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