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小手和小脚语言活动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7-16 10:27:50

小班小手和小脚语言活动计划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

2、能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者改编儿歌。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自己小手小脚的简单用途。

难点:教育幼儿能简单的仿编诗歌。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在家里拍的照片。

1、找一找:

幼儿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脚。

——“找一找,哪个小手和小脚是你自己的?”

教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有几只小手?”

“小手会做什么?”

“小手会洗脸,会梳头,它的本领怎么样?”

教师将小手的这一段在念一遍。

——“你有几只小脚?”

“小脚会做什么?”

“小脚会走路,会跑步,它的本领怎么样?”

教师将小脚的一段在念一遍。

师生一起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3、改编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照片。

——“照片上的你在干什么?”

“你的小手还有什么本领?”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小脚的本领,改编儿歌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念。

拓展阅读

1、中教案大狮子老鼠

1、能根据画以及教师的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通过表达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哲理。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画以及教师的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通过故事内容,知道“的用处”,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1、依次出示大狮子老鼠的画面: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说话的样子。这又是谁?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老鼠走路说话的`样子吧。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2、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4、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5、为故事取名字

6、生经验迁移:你在生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7、延伸:表演故事。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表达对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好的演示无声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2、中教案大狮子老鼠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并能表现出大狮子神态气的变化。

2、乐于与同伴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1、经验准备:已听过故事《大狮子老鼠》。

2、材料准备:PPT,装扮角色用的道具。

一、回忆故事,交流分享

1、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两位朋友,看看是谁呀?

(播放第一张PPT。)

2、教师:对了,还记得我们听过一个跟它们有关的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播放第二张PPT。)

3、教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幼儿a:我觉得它是一只很善良的大狮子。

教师:为什么你觉得它很善良呢?

幼儿a:因为它没有吃掉老鼠,把老鼠给放了。

幼儿b:它是一只很凶猛的大狮子。

教师:你觉得它很凶猛,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凶猛的样子吗?

(幼儿b表演。)

教师:有的朋友觉得它很善良,有的朋友觉得它很凶猛,它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二、再次倾听故事,模仿表演

1、教师:听清楚了吗?大狮子什么时候很凶猛?

幼儿:老鼠把大狮子给吵醒了,大狮子想要吃掉老鼠,这时候大狮子很凶猛。

2、教师:凶猛的样子是怎样的?

(播放PPT)

幼儿a:嘴巴张得很大。

幼儿b:眉毛也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幼儿c:它的爪子也张开来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凶猛的样子。

(幼儿集体表演、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老鼠苦苦哀求着大狮子,说有一天会帮助大狮子的,大狮子是怎样说的?

幼儿:大狮子说,你那么,我这么大,我怎么会接受你的帮助呢?

5、教师:大狮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是怎样的?

幼儿a:有点看不起老鼠。

幼儿b:我觉得大狮子很骄傲。

6、教师:骄傲的样子是怎样的?

(播放PPT)

可以怎样表示骄傲的样子呢?我来做做看,你们觉得像不像,如果做得好,你们给我鼓鼓掌。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7、教师:大狮子突然掉进了陷阱,这时候大狮子变得怎样了?

幼儿:大狮子变得很害怕。

8、教师: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害怕的表情是怎样的?

幼儿:我看到蟑螂很害怕。

教师:是吗,哎呀蟑螂来了。

(啊,幼儿很害怕的样子。)

教师:瞧!他害怕得人也缩起来了,还在发抖呢。

9、教师:最后,大狮子得救了,它有什么变化?

(播放PPT)

幼儿a:大狮子很高兴。

教师:在这个故事里大狮子有凶猛的时候,有骄傲的时候,当掉进陷阱时它害怕,当它得救后变得高兴而友善。大狮子的神态、表情、口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着。

(播放PPT)

三、扮演角色,尝试表演

重点指导:

1、教师:接下来大家可以来表演这个故事,演故事中哪个角色都可以,表演前先把自己装扮好。

2、幼儿按意愿各自表演。

3、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其他幼儿评价他们演得怎样。

3、幼儿园表演教案:猴请客

幼儿画册一

1、 学习词汇:有红又大。

2、 知道故事的名称,了解故事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对话。

3、 知道要像猴学习,做个有礼貌的主人客人。 【准备】

1、 多媒体课件一套。

2、 物头饰一套又红又大的桃子。

3、 奖励贴。 【过程】

1、 导入,猴教具导入《教师:老师今天给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出示猴教具)今天天气真好啊,猴子邀请伙伴们来家里做客,它呀,想摘些桃子请朋友们吃,我们一起帮助猴子摘桃子吧。(把桃子粘在黑板顶上一个一个的摘下来,放在黑板上画的盘子里)提问孩子们桃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又红又大,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猴子是怎么请朋友吃桃子的好吗?》

2、 欣赏故事:教师绘声绘色的讲全篇故事。(故事讲完之后提问幼儿,

1、猴子是怎么让朋友们进门的,引导幼儿说猴子请朋友们进门坐在沙发上,提问

2、猴子给朋友们挑的都是什么样的桃子?引导幼儿说出又红又大的桃子

3、最先给的朋友们还是最先给的自己?引导幼儿应该先请客人吃在是自己吃。

4、猴请朋友吃朋友们接到桃子的时候分别说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礼貌用(谢谢,不用谢)

3、 师生同讲故事

教师打开事先做好的课件PPT,引导幼儿完整的讲一遍故事,着重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礼貌用什么样的桃子。

4、 师幼互:请朋友上来老师一起表演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5、 结束:总结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说出以后对待朋友客人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做,布置作业,请朋友们回家以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4、幼儿园表演教案:猴请客

故事教案《猴请客》含反思适用于主题教学当中,让幼儿学习词汇:“又红又大”,知道故事名称,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对话,体验扮演的乐趣,懂得要向物们学习,做有礼貌的主人客人,快来看看幼儿园故事《猴请客》含反思教案吧。

1.知道故事名称,主要情节及人物间的对话。

2.学习词汇:“又红又大”。

3.体验扮演的乐趣,懂得要向物们学习,做有礼貌的主人客人。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PPT、猴、熊、白兔、大象头饰、一盘桃子、桌子。

一、教师出示猴图片,介绍故事名称。

1.师:这是谁啊?

2.师:猴今天邀请了许多物来家做客,你们想知道它邀请了哪些物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猴请客》!

二、老师出示PPT,讲述故事一遍。

(一)引导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今天猴为什么特别高兴?

3.哪些朋友到猴家来做客了?

4.客人来了,猴请客人吃什么样的桃子?(让幼儿练习说“又红又大”)

(二)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提问:

1.猴请大象、熊、兔吃桃子时,它们是怎样说的?猴、又是怎样说的?吃桃子时客人是怎样说的?(练习礼貌“谢谢!”“不用谢”)

2.猴为什么最后才吃又红又大的桃子?(又红又大的桃子应该先请客人吃)

三、师生一起完整讲述故事《猴请客》,进一步练习使用礼貌用

师:请朋友叶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家里来了客人是怎样做的?去别人家做客是怎样做的?

师:朋友们,你们家里来客人了,你是主人,你是怎么做的?(给客人端茶倒水、请客人吃水果等)

师:你去别人家做客,你是客人,你是怎么做的?(坐坐好,不乱跑、不大声大叫等,要懂礼貌)

结:猴是个有礼貌的主人,其他物是有礼貌的客人,我们在家要像猴一样,做有礼貌的主人,去别人家,要像其他物一样,,做有礼貌的客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五、幼儿进行故事扮演,教师指导。

1.教师引导幼儿扮演猴做主人,个别幼儿扮演大象、熊、兔做客人,注意主人客人之间的礼貌行为及对话,其余幼儿老师一起讲故事旁白。

师:你们想做大象、熊、兔,去猴家做客吗?请朋友闭上眼睛,叶老师现在数三个数带你们去猴家做客!(教师出示桌子、桃子等道具)

2.请幼儿对故事扮演进行评价,激起幼儿扮演的愿望。

师:朋友们觉得主人客人做的怎么样?你们也想做主人客人吗?叶老师把这些东西放在我们级的表演区,待会儿回去玩游戏时你们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好吗?

多么美丽的树林啊!草儿绿了,花儿开了,鸟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唱着。

今天猴特别高兴,朋友们要到家里做客,“笃笃笃”,大象、熊猫、白兔都来了。

猴有礼貌地请客人们坐下,把篮子里的桃子拿出来请朋友们吃。

猴先拿了一只又红又大的桃子请大象吃,大象说:“谢谢!”猴说:“不用谢!”猴又拿了一只又红又大的桃子请白兔吃,白兔说:“谢谢!”猴说:“不用谢!”

最后,猴才拿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给自己吃。大象问猴:你为什么最后才吃呀?”猴说:“又大又红的桃子应该客人吃。”

朋友们都说:“猴真好!”

教学反思:

从整个看,我认为整个紧凑,幼儿在中学到了目标所要达到的目的,幼儿在课堂的参与情趣不是很高,这可能是因为我设的不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有些偏高,在今后的中我会多加改进的,让我的适合我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中学到知识。我还会多加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普通话说的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请客,宴请客人的意思,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帮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实国人在乎的不全是宴席中美味,而是亲朋好友在一起的热闹劲,可以说请客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俗。

5、幼儿园大教案《兔找太阳》及教学反思

《大教案《兔找太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教案《兔找太阳》含反思!

一、导入

1、教师提问:朋友,你们见过太阳吗?太阳是什么样的?

幼:会发亮的

2、教师结幼儿讲述的内容,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

二、理解故事,学习对话

1、教师导入:可是有一只白兔它不认识太阳,他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于是决定去找太阳,我们来听听,兔子找到太阳了吗?(教师播放故事)

2、提问: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它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太阳的?

3、它找到了些什么东西?

幼:找到了灯笼

幼:找到了萝卜

幼:找到了气球

1、教师提问:兔子是怎么问妈妈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幼:兔子说:这是太阳吗?妈妈说:不是,这是萝卜。

幼:这是太阳吗?不是这是萝卜。

2、教师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练习对话。

3、最后再次倾听故事。

三、延伸

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请你们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

孩子们经常能在天上看见太阳,但是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孩子来说,受其能力发展的限制,还不能很好的描述出来。在本次中,我们借助于故事《兔子找太阳》,让孩子们用较形象完整的来描述太阳的特征。故事中兔子是孩子们都熟悉的物形象,而且级孩子对三以内的数量、红色、圆形及方位名称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经验,再运用直观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更易于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本次,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丰富词句,激发其关注周围事物的色、形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点击查看更多小班小手和小脚语言活动计划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ab.cn/articles/28850.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2. 名人的故事100字
  3. 听我说情感美文
  4. 重阳节菊花的好句子精选
  5. 小黑兔小白儿童童话故事
  6.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秤》
  7. 腾龙洞导游词范文
  8. 八一建军节祝福词汇编
  9. 关于毕业季励志的句子
  10. 201年512护士节短信祝福语
  11. 个性自我评价优美语言
  12. 2019年春节对联大全
  13. 关于诗经中优美的句子
  14. 师徒结对的总结范文
  15. 写好作文“三字经”
← 返回首页